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目标1、了解学习区域的方式2、运用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3、运用地形图和相关数据,分析归纳亚洲的地形特征4、运用地形图,归纳亚洲河流的分布特征5、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归纳亚洲气候的特征6、初步综合分析亚洲气候形成的原因7、初步分析其他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亚洲的地理位置,亚洲的气候特征教学难点:亚洲的气候特征教学方法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能力,掌握学习方法,掌握亚洲的知识,本节课“引导法”为主,通过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寻找规律。同时,增加课堂趣味,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提高兴趣,适当的穿插活动,播放音乐,展示图片,让学生带着兴趣进行学习。教学设计[新课导入]【展示】图片:珠穆朗玛峰,青藏高原,吐鲁番盆地。图表:世界七大洲面积,七大洲人口,俄罗斯奥依米娅康的气温曲线,印度乞拉朋齐的降水量柱状图。【提问】这些图表和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学生看图回答【叙述】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有世界气温最低的,有世界降水最多,还有世界最高的山峰和高原,世界最低的盆地。【提问】你知道亚洲还有哪些世界第一?学生回答【叙述】亚洲有很多的世界之最,是一个复杂的大洲。【板书】第5章认识大洲[新课教学]【提问】怎样开始认识一个大洲?【情景提示】比如,你第一次要去某个同学家,你要先知道什么?学生回答【小结】认识一个大洲,和认识别人的家庭一样,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然后再了解这个地区有“什么”,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再分析“为什么”这个大洲有这些“什么”?【板书】学习方法:where,what(自然,人文),why【提问】你知道亚洲在哪里吗?请同学们参照教材5页活动(1)-(4),归纳一下亚洲的地理位置。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板书】第一节亚洲的自然环境一、自然概况1、位置与范围:【小结】亚洲位置可以有两种方法确定,第一种是经纬度位置,也称为绝对位置,通过亚洲的跨过的纬度、经度来确定亚洲的位置。第二种是相邻位置,也就是找出亚洲的“左邻右舍”。这两种方法也可用来描述其他的地区!【拓展】请同学们阅读地图册5页,请你描述非洲的地理位置。学生读图、讨论回答【转承】同学们的迁移能力很强!同学们也注意到,大洲的范围很大,又包括很多国家,大洲内的自然环境也有很大的差别。人们为了便于研究和认识,通常把大洲分几个较小的区。比如亚洲,通常分为六个区,教材6页。【板书】2、分区【活动】“眼明手快”:读图P6亚洲地理分区,举手抢答。1、这个国家属于亚洲的哪一个区?2、这个国家与中国接壤吗?【转承】我们基本上认识了亚洲的位置与范围,就像看到一个人的轮廓,接着,就要走近,看看这个人的相貌,也就是了解亚洲有“什么”。请同学们听一首歌,你能从歌声中了解到亚洲的“什么”?【活动】播放音乐《亚洲雄风》学生回答【讲述】歌声中歌颂了亚洲的山峰,亚洲的河流,亚洲的人等等。【板书】二、地形与河流【提问】你能看着《亚洲地形图》找出亚洲的山脉和河流吗?学生读图回答【提问】注意观察一下,河流的源头一般在哪里?学生读图回答【提问】水往低处流,河流流过的地形都有什么?比如中国的黄河、长江,其他的河流呢?学生读图回答【提问】现在,你来归纳一下,亚洲的地形分布特征是什么?也就是,在亚洲的范围内,哪一部分地势高,哪一部分地势低?河流的分布特征呢?学生读图,讨论回答【小结】亚洲中南部的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是亚洲的“屋脊”,四周是比较低矮的高原和低平的平原,整体上是“中间高,四周低”,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河流从高处向低处流,从中部高原山地,流向四周的平原,呈“放射状”。【板书】地形:中间高,四周低,高原山地为主河流:放射状分布【叙述】亚洲地形复杂,起伏大。请同学们阅读7页图D六大洲海拔比较。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在亚洲(中国2005年测量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多少?);世界最低的死海也在亚洲。请同学们阅读8页,看看死海有什么特色!学生阅读【转承】亚洲范围广大,南北跨纬度90多度,是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多的大洲,东西距离也是七大洲中最长的;地形复杂,有世界最高的山峰,也有世界最低的陆地。那么亚洲的气候呢?生活在亚洲的居民,他们一年四季穿的衣服都一样吗?【展示】图片:炽热的印度,寒冷的北极,青藏高原的藏民,新疆的绿洲【板书】三、亚洲的气候【提问】为什么这三个地方的气候不一样?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世界的气候,什么因素影响了气候的形成和分布?学生讨论回答【提问】请同学们阅读9页亚洲气候类型图,数一数亚洲的气候类型有几种?对比背投上,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数一数世界的气候类型有几种?亚洲没有的气候类型是什么?学生读图回答【提问】为什么亚洲的气候类型如此复杂多样?学生讨论回答【提问】亚洲大陆的东部、东南部、南部,又哪些气候类型?有什么相似之处?学生读图回答【提问】为什么亚洲东部、东南部、南部沿海地区季风显著?主要成因是什么?【展示】亚洲季风风向变化示意图学生讨论回答【小结】亚洲东部是太平洋,南部是印度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大量水汽,形成降雨;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比较干燥,降水较少。比如,热带季风的印度孟买的降水季节变化。【展示】印度孟买降水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提问】如果某一年,夏季风很强,带来了大量的降水,那季风气候区会怎样?如果夏季风很弱,带来的降水很少,那又会怎样?学生讨论回答【展示】季风区洪涝和干旱灾害的图片。【提问】亚洲沿海以季风气候为主,那亚洲的内陆呢?学生读图回答【小结】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拓展】分析非洲气候的特点。地图册12页。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活动】一个学生代表一种气候,提问最喜欢哪一种气候?为什么?提示:从日常生活、起居、饮食等附:教学反思:第二节亚洲的人文环境(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读图说出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读图指出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名称、位置,知道其中哪些国家属于亚洲。读图比较各洲人口数大小和人口增长快慢。能力目标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世界和亚洲的净增人口数。通过阅读材料,分析亚洲众多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的沉重压力,搜集材料,归纳整理,撰写以此为主题的小论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对人口问题的分析,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重点难点亚洲人口的数量和增长;亚洲众多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大洲分布图》让学生比较各大洲的大小,说出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洲。教师承转:亚洲人口与其他大洲相比又是怎样的状况呢?师:指导学生读图6.13,问:这幅图说明了什么?生:学生七嘴八舌回答。2000年,世界人口达60.55亿,亚洲约有36.8亿,占世界的61%.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我们亚洲,不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洲,而且也是人口最多的大洲。师:指导学生读图6.14,教师提示从三个方面分析:①人口过亿的国家中,按人口数从大到小依次是哪些。②各大洲有哪些国家人口超过一亿。③亚洲人口过亿的国家有哪几个,各属于哪一分区。生:2003年世界人口数超过一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尼日利亚、日本、墨西哥。其中北美洲二个:美国、墨西哥;南美洲一个:巴西;欧洲一个:俄罗斯;非洲一个:尼日利亚;亚洲六个: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6师:学生可能分析不全或不知道各国的大体方位,教师要做出必要的提示。出示《亚洲地理分区图》生:要求学生上台指图说出亚洲六国的位置及所属分区。中国、日本属于东亚印度尼西亚属于东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属于南亚师:亚洲人口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等地区。教师承转:亚洲人口不仅数量多,而且增长快。教师指导:学生读图6.15,完成活动1。生:2004年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数由多到少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和大洋洲。2000—2005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从大到小分别是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北美、大洋洲和欧洲。指导活动:按2000—2005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计算世界和亚洲的净增人口数,看看世界每增加100人,其中有多少人在亚洲。师生小结:由结果看出:亚洲不仅是人口最多的大洲,而且也是净增人口最多的大洲。教师承转:亚洲这种人口特点会对资源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呢?展示材料:人口拥挤、开垦山坡、水土流失、庄稼枯萎等。学生讨论:阅读材料,完成P12活动2教师指导后出示答案:教师引导: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怎样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呢?请大家尝试绘制良性循环的结构图。学生活动:绘制图。教师出示内容,学生找联系。教师指导后出示参考答案:教师指导活动:以“亚洲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席”的身份,组织小组讨论对亚洲人口发展的7建议,站在全球角度,体验人口问题的紧迫性,并推选代表发言。学生活动:(略)教师引导:请大家交流搜集的材料,课下写出由于人口众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巨大压力的小论文。学生交流所搜集的材料:(略)课堂小结:(略)附:教学反思:8第二节亚洲的人文环境(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使学生了解我们的大家庭——亚洲存在着多样的地域文化。②使学生知道各地区文化都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民族风俗有密切的联系。③知道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理解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原因。④了解三类产业的划分。能力目标①利用所学的自然地理知识分析不同地域文化形成的原因,并能举一反三,初步形成人地关系的地理思维习惯。②能运用数据、资料分析说明亚洲各国经济发展差异的现状。③能运用国内生产总值三类产业构成图结合实例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与三类产业比例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使学生知道各种地域文化虽存在着差异,但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无高低、优劣之分,是平等的,初步形成正确的地域文化观。②能正确评价中国在亚洲各国中的经济发展水平,做到既不盲目自大,也不妄自菲薄。●重点难点①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差异的原因。②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原因。●教学设计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投放多媒体景观图:(P13图6.17①))问:看到了什么?生:人、帐篷、骆驼、人穿长袍、帐篷在沙漠上、骆驼是单峰驼教师引导:人为什么穿长袍、为什么居住帐篷、人们如何生存、此地在哪里、当地的自然环境如何?师生分析:沙特阿拉伯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旱。由于气温很高,他们身着宽大的袍子,以便散热。干旱的草场适于发展畜牧业。牧民们采取游牧的形式,所以他们身居帐篷。师:分析一幅图,要观察人们的服饰、居住环境、交通工具、生活方式等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什么联系。9教师组织学生探究学习:将全班分成五个小组,讨论P13图6.17②-⑥幅图所反映的当地文化状况,选代表发言。出示参考答案:图②:西伯利亚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区之一,为了御寒他们身着毛皮服装,大面积的亚寒带针叶林为建造木屋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终年的积雪使雪橇成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图③:从亚洲地形图中可以看出,也门位于丘陵地带,所以也门的住房大都依山而建,农田也基本上是梯田。图④:恒河三角洲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终年湿热,河网密布,所以这里的居民出门乘船,以捕鱼为生。图⑤: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高温多雨,为了防潮,他们的房屋是高脚屋。由于过的是聚居生活,所以他们的房屋很长,可达200米。图⑥:日本由于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多地震,所以日本的建筑有很多防震设计。生:用最短时间(30秒)完成P14活动1师:由此可见,各地区的文化都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民族风俗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自然环境适宜的地方,就会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生:阅读材料《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师:有哪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地区。师:这三个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引导学生读图分析三地区气温、降水、地形和土壤,进而说明人类

1 / 3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