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口发展的历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世界人口发展的历程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世界人口的发展直接取决于社会生产方式,尤其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生产力巨大进步,往往都伴随着人口的迅速发展,这是世界人口发展的总规律。(一)前工业时期世界人口的增长原始社会中,客观规律和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了原始社会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维持在50%左右的高水平上。人口再生产处于高出生、高死亡和几近于停滞的增长状态。据考证分析,100万年全球人口仅有1万-2万;距今10万年时,也只有2万-3万,千年人口增长率不足1%。直到新石器时代,由于原始农业的出现及普及,血缘婚姻制开始向对偶制过渡,使世界人口第一次进入虽是极其缓慢,但毕经是有意义的增长状态。公元前8000年,全球人口缓慢增长到750万;公元前4000年时达到8500万。公元前3000年,人类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人类有了较为稳定的生活资料来源,人口开始有了比较明显的增长,到1650年,世界人口达到5.6亿。(二)工业化时期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真正的大发展是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以后。18世纪在欧洲爆发的工业革命激发起了第二次浪潮。这一次人口浪潮主要席卷欧美各资本主义国家。从19世纪初至1950年的150年间,欧美等发达地区的人口增长2.35倍,而其他发展中地区的人口只增长1.31倍。18世纪后半期,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74.6%,1900年下降65.3%。这一时期全球人口从1650年5.6亿增加1950年25.2亿。(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的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人口出现席卷世界各国的第三次人口浪潮。除了发达国家作为补偿性增长的“婴儿激增”外,战后独立的国家人口剧增。1950-1988年世界人口就翻了一番。1800年世界人口达到10亿,1931年达50亿,1960年达到30亿,1974年达到40亿,1987年达到亿,1999年达到60亿。世界人口每增10亿的时间越来越短,2002年底,全球人口已接近62亿。世界人口发展的历程,大致经历了3个历史阶段。当代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当历史进入20世纪下半叶,世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人口急剧增长。不仅人口增长速度达到了历史巅峰水平,而且人口增量超过了人类在二百多万年历史中积累的人口总量。在1900年前世界人口增长率一直很低,而自1900年以后增长率迅速加快,特别是战后,人口增长率跃上巅峰,60年代达到2%以上。随着人口增长率的上升,世界人口规模不断膨胀。世界人口在1850-1950年的一个世纪里翻了一番,而在1950-1990年短短的四十年里又翻了一番多。不断加快的世界人口增长还可以从世界人口每增10亿所需的时间不断缩短得到进一步说明。当人类经历了数百万年至1804年时达到10亿人口,此后每增10亿人口的时间越来越短:1927年20亿(经历123年),1960年30亿(33年),1974年40亿(14年),1987年50亿(13年),1998年60亿(11年)。战后世界人口增长急剧加速的直接原因是发展中国家死亡率的迅速下降。同时发达国家经历了十几年的婚育高潮。整个发展中地区,粗死亡率从1950-1955年的24.2‰降到1965-1970年的14.9‰,而此间粗出生率仅从44.5‰降到40.2‰,使得人口增长率由2.05%上升到2.52%。整个发达地区,粗出生率在1950-1955年至1960-1965年间都保持在20‰以上,总和生育率由三、四十年代的更替水平以下回升到五、六十年代的2.8左右。然而发达地区自60年代中期以后,生育率和出生率又迅速下降到战前的低水平并且越来越低于更替水平,人口逐渐趋于零增长。而发展中地区,虽然自70年代以来生育率开始下降,但人口增长率一直保持在2%以上,到1990-1995年才降到2%以下(1.88%)。因此,第三世界人口膨胀直接导致了战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战后四十年里,世界人口的增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0-1970年,表现为人口增长率的迅速上升,由1950-1955年的1.78%上升到1965-1970年的2.04%,这种增长主要是由死亡率下降引发的;第二阶段即70年代,人口增长率迅速下降到1975-1980年的1.73%,主要由生育率下降导致;第三阶段是70年代后期以来相对稳定的人口增长率,1985-1990年的增长率仍维持在1.73%。从9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率将再次出现迅速下降,这是正在经历的第四阶段。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战后世界人口增长的区域,国别差异愈益显著、多样。1950年至1995年间,世界人口由25.2亿增至57.2亿,发展中地区人口由17.1亿增至45.5亿,发达地区人口由8.1亿增至11.7亿。在世界人口总增量中,发展中地区占88.8%,发达地区仅占11.2%。从两类地区人口年增量占世界人口年增量的比例看,差异更为巨大。1950-1955年间,在世界人口的年增量中79%来源于发展中地区,21%来源于发达地区,而到1990-1995年,有95%来源于发展中地区,发达地区仅占5%。从人口增长率看,发展中地区在1950-1955年为2.0%,1990-1995年时为1.9%,其间还出现了上升;而发达地区却从1950-1955年的1.2%不断下降到1990-95年的0.4%。这样,发展中地区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由1950年的67.9%上升到1995年的79.6%,而发达地区的比例相应地由32.1%下降到20.4%。在世界各大洲中,非洲人口增长一直是最快的,而且在不断加快,从1950-1955年的2.23%上升到1980-1985年的2.86%,到1990-1995年时仍高达2.82%。相反,欧洲的人口增长率在不断下降,从1955-1960年1.00%下降到1990-1995年的0.15%,到本世纪末将达到零增长,进入下世纪开始负增长。从人口学角度讲,“欧洲正如阳光下的雪球在逐渐消融。”从国别来看,人口增长率的差异更加惊人。在1990-1995年,有39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率在3.0%以上,68个国家在2.0-3.0%,53个国家在1.0-2.0%,其余68个国家在1%以下。世界上最高的人口增长率出现在阿富汗(5.83%)、也门(4.97%)和约旦(4.89%),而最低的出现在拉脱维亚(-0.87%)、爱沙尼亚(-0.58%)、保加利亚(-0.50%)和匈牙利(-0.49)。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和原因:分析一定时间内人口的数量,及其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状况,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以人口绝对数量在各地区之间的分布,衡量不同地区人口总量的多少;另一是根据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的人口数)大小衡量人口分布的稀密。从人口绝对数量上看,1983年全世界总人口为46.8亿人,但在地区分布上是非常不平衡的。以各大洲看,亚洲最多,占世界总人口的58.4%;其次是欧洲,占16.3%;以下依次为非洲(占11%)、拉丁美洲(占8.3%)、北美洲(5.5%),大洋洲最少,仅占0.5%,南极洲尚无长期定居人口。以国家看,人口数量最多的是中国,总人口达10亿多人。全世界总人口的一半集中在中国、印度、苏联和美国四国;而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分散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人口最少的梵蒂冈、瑙鲁、摩纳哥等只有一千人至二万多人。但是人口总量的多少往往并不能反映人口分布的稀密状况,衡量人口分布的密或稀,一般是根据人口密度大小确定的。例如,新加坡人口总量虽只有250万人,但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却有约4,280人,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而苏联的总人口虽居世界第三,但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却只有12人,是世界人口较为稀疏的地区。从全世界看,1983年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的人口数约为34人,而东南亚、南亚地区每平方公里超过200人,西欧150多人;但是在高寒地区、沙漠、半沙漠的干燥地区以及赤道附近的高温高湿地区,人口密度则很小,一般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一人。以国家看,人口密度高的国家,如摩纳哥平均每平方公里达到1.8万人,而人口密度低的国家,如蒙古、利比亚、毛里塔尼亚、博茨瓦纳等,平均每平方公里仅一人。世界各地区人口分布的不平衡特点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影响人口地区分布的因素很多,既包括社会因素,也包括自然因素。首先,人口分布是社会现象,深受社会经济规律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不同,人口分布的特点、趋势也不一样。例如,在封建社会,由于个体经济的农业生产是经济中的主导,人口就集聚在农业发达地区,乡村人口占绝对优势;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业生产的发展使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的数目和规模也日益增大,同时由于发展工业的需要,在许多荒凉的地区开采矿石,也吸引了大量人口;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随着生产的有计划布局,对人口也着手进行有计划地合理布局,逐渐改变过去遗留下来的人口分布不合理的现象。同时,在同一社会形态下,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各个地区生产力水平的差别,人口分布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人类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对人口分布有决定性影响。其次,自然环境也对人口的分布有重大影响。因为人类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都离不开自然环境,而人类利用自然也首先是选择能获得更多经济效益的地方。当前世界人口的绝大部分居住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平原地区,而高纬、高山的寒冷地区,沙漠、半沙漠的干燥地区以及冰封的南极大陆内部至今人烟稀少或无人定居,就是自然条件影响人口分布的明显例证。此外,开发历史的久暂、移民活动,以及政治动乱、战争和不同时期统治阶级的人口政策等等,都会影响一地区人口增长和人口移动,也会在人口的地理分布上表现出来。因此,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是各地区自然、历史、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由于人口分布是社会现象,受社会历史条件的直接影响,各时代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各时代人口分布总的规律;而自然条件对某一时期、某一地点的人口分布也起着重大影响,但不是直接、决定的因素。1、高、高、低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自从人类诞生以来,直到工业革命以前,世界人口发展绝大部分处于这个阶段。据估算,本阶段人口总数很少,每200km2少于1人,平均每千年增长20‰。2、高、低、高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人们生活和医疗卫生水平也有显著改善,世界人口于公元1600年达到了5亿。到1800年,经过200年人口达到10亿。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增长达到了历史高峰,出现了人口爆炸的局面,以至在300年来人口增加了约10倍。3、低、低、低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由于各种原因,欧美发达国家中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呈现了下降的趋势,有些国家出现了人口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现象,但发展中国家的人口依然继续增长从全球来看,人口增长速度开始减缓,但全世界每年仍能增加近1亿人。根据人口发展的特点,人口学家将世界人口规模增长的历史过程划分为四个时期:①史前的原始静止时期(公元前100万一前3000年);②古代和中世纪的缓慢增长时期(公元前3000一1650年),③近现代的过渡增长时期(1650一1950年);④当代的急速增长时期(1950年以后).史前时期(旧石器,中石器,新石器时代)近100万年的时间里,世界人口增长极其缓慢,几乎停滞不前地波动在静止线上下.据人口学家推断,公元前100万年,世界人口为1-2万人,公元前1万年,为400万人,公元前3000年,为3000万人.古代和中世纪时期[包括奴隶社会(公元前3000年一纪元前后)和封建社会(纪元前后一1650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口增长进入相对稳定并持续缓慢增长的时期.这期间,总的看,封建社会的人口增长快于奴隶社会.这一时期的世界人口由公元前3000年的3000万人缓慢增长到公元元年的2.3亿人,再增长到1650年的5.45亿人.近现代时期[包括近代阶段(1650一1900年)和现代阶段(1900一1950年)],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时期.这时,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革,尤其是现代医疗卫生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