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专题研究报告[2003]第3号:中国青少年流行文化的现状、成因与对策近年来,在我国青少年中不断出现一些流行文化方面的时尚现象,如大众传媒中的“追星族”现象、网络世界中的“QQ聊天”现象、外来文化中的“韩流”现象、社会生活中的“流行语”现象等。从中可以看出,随着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不同领域的社会文化形态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青少年也在创造和积累着自身的文化,并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社会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近年来不断出现的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是其表层、集中、典型的代表,已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团中央宣传部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于2002年4—11月组成课题组,开展了题为“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与对策研究”的调研活动。调研活动由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社具体实施。本报告是课题组在问卷调查、文献研究、座谈访谈调研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一、近年来我国青少年流行文化的现状与特点(一)对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初步界定简单地说,“流行文化”就是具有流行性特征的文化现象。尽管各个年龄阶段的社会群体都会受到流行文化的影响并有所反应,但流行文化的行为主体主要是青少年这一年龄层群体。不同的时代产生不同的流行文化,我们所要研究探讨的青少年“流行文化”,主要是社会转型时期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我国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1997年至今大约5年时间内,中国大陆城市地区青少年群体中新出现的流行文化现象,主要体现在产品、产业和流行语三个层面上。1、产品层面,是指流行文化领域内所出现的前所未有的新产品,这是流行文化的物质载体。手机短信文化、Flash“闪客文化”和以QQ为主的网络聊天文化,可以被视为是这一类现象的代表。从“滚轴溜冰热”、“跳舞机热”到“蹦极热”则是以前某种既有流行文化的延伸,如从“溜冰”到“滚轴溜冰”等。2、产业层面,是指以制造流行产品为主,或直接参与生产流行产品的文化产业,包括影视、音乐、出版、服饰、美容等文化产业。这些产业的产品绝大多数是非耐用品,受到流行风尚变化的强烈影响,流行与否是产品能否售出的主要因素。比如最近5年来在中国大陆青少年中流行的影视作品有《东京爱情故事》等日韩剧、《蜡笔小新》等卡通片、《不见不散》等贺岁电影、《大话西游》等“无厘头”电影,以及《还珠格格》、《流星花园》等偶像剧。3、流行语层面,是指某一时期在青少年群体中广泛流行的词汇和语句。流行语直接反映了流行文化背后的意识形态。“酷”等流行词语的出现和传播,集中反映了青少年流行文化的指向,对这些词汇的解读是探寻当前青少年意识观念的一把钥匙。另一类流行话语则是某一时期在青少年群体中新出现的高频词。如“翠花,上酸菜”、QQ、Flash等等。(二)对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基本判断青少年流行文化作为整个社会文化中的特殊类型,有其自身的特点。青少年流行文化更能体现青少年当下的趣味、爱好、情绪、观念和想法。发型、着装、饰物、流行语、流行玩具、音乐(摇滚及流行音乐)、舞蹈(“蹦迪”、“街舞”)等各种装饰、风格和行为的组合,为青少年展示当下的感受与想法提供了多样的选择,这是其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又在不停的变化,每一种流行现象都不会持之太久,这是其即时性。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即时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它的易变性。现在的青少年流行文化虽然在类型上与早些年并没有大的不同,但其内容已经有很大的变化。从发型、喜爱的流行歌曲或影视剧,到所崇拜的“明星”、卡通玩具、流行语等无不如此。例如,从流行语来看,在2000年中“翠花,上酸菜”在流行语排名上还很靠前,而现在已没有什么人再去说它;还有在影视剧及“明星”中,《大话西游》、周星驰也曾让年轻人迷恋不已,而现在已是“老土”。比起前些年某些流行事物一统天下的局面,近年来的青少年流行文化很难归于一宗,越来越表现出多样性的特征。这反映了青少年中的集体意识淡化,而个体意识突出。青少年流行文化之所以对青少年有吸引力,就在于他们能够在其中寻求当下的自我认同和自我表现。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现象是:在青少年的“追星”中,所“追”的“星”不同,而即使“追”同样的“星”,不同的人也有各自的理解。这种不同的理解,其实就是青少年自我认识、自我表现的不同,因而比“追星”现象本身更值得关注。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文化现象,青少年流行文化也是青少年借以认识社会和对社会表达的手段。在认识和表达两者之间,可以说表达的成份更重一些。正因如此,青少年流行文化有时才引起成人社会的担心甚至恐慌,如《大话西游》现象所引起的批评,《流星花园》的流行所引起的谴责,以及成人社会对年轻人“追星”的否定态度等。青少年流行文化可能在道德和政治方面偏离了主流价值,而对成人社会构成某种挑战。然而,如果仔细分析热衷于这些东西的不同年龄、身份、教育背景的青少年的态度,那么就会发现所谓的“挑战”并不是所有青少年一致的态度,因而并没有构成实质性的挑战。这正是现在的青少年流行文化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西方的“反文化运动”的不同之处。现在的青少年流行文化,从总体上讲,不过是青少年借以寻找自我和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正如某些流行语不过是一种反讽和戏谑一样。青少年流行文化可能会让成人社会、“主流文化”吃惊,但是制造或消费这种文化的青少年们并没有因此就试图积极地对抗社会。他们在制造或消费这种文化的过程中,所嘲弄或颠覆的东西或许正是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所要舍弃之物。(三)近5年我国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的特点及趋势对比1997年以前青少年中曾经出现的流行文化现象,我们归纳了4个近年来我国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的特点及趋势。1、意识形态特点——市场经济社会的“消费主义”与思潮的多元化今天的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更多地体现了市场经济的意识形态,其政治色彩已经大为淡化,“消费主义”已经成为今天市场经济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一些研究表明,消费意识在新一代青少年的意识结构中,正在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他们的购买行为已经再清楚不过地体现了其消费举动背后所暗含着的意念。据团中央宣传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与对策研究”课题组于2002年6—7月,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西安、昆明及3个地级市、3个县城,对12所大学、21所中学的2710位大中学生的问卷调查(以下简称“课题组调查”),对于“只要我喜欢,价格再贵的东西我都会想办法买下来”这一观点,被调查的青少年中,有6.7%的人表示“完全同意”,有17.3%的人表示“比较同意”,有28.0%的人表示“一般”(无所谓),3项合计占52%。“课题组调查”显示,当问及“在日常生活中花钱时,您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时,被调查的青少年中,有33.1%的人回答“人是最重要的,钱该花就花”,有12.7的人回答“几乎什么都不想”,有4.1%的人回答“钱是身外之物,不花白不花”,3项合计占49.9%。“消费主义”之外,今天的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还表现出多元化的意识形态特征。调查研究表明,当代青少年依然存在很强的“偶像崇拜”现象,但随着时代的迅速变迁与价值观的变更,其崇拜的偶像已经更换。一是从“老英雄”(如雷锋、保尔、张海迪等)转移到了“新偶像”(如盖茨、乔丹、张朝阳等);二是从“某某家”(如政治领袖、科学家、文学家等)转移到了“某某星”(如歌星王菲、影星赵徽、新星韩寒等);三是从父母、师长转移到了社会名流。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研究所的唐钧在《关于保尔精神和盖茨现象的思考》一文中,公布了他对这两个“英雄”在当代大学生心目中地位的调查结果。其中44.9%的被调查者认为两者都是英雄。但在选择谁当自己的学习榜样时,44.2%的人选择了盖茨,27%的人选择两者皆是,13%的人选择了保尔。1996年以后,以《中国可以说不》为代表的“民族主义”情绪在青年中涌动,而1999年的“5.8事件”更是激起了富有民族主义含义的文化产品的流行,比如印有“打倒北约”的“文化衫”和一款根据朝鲜战争改编的国产电子游戏。“左派”思想也以新的面孔在流行文化领域找到了一席之地。2000年5月,北京音乐人张广天以他执导的《切格瓦拉》一剧叫响京城,剧中再现的革命语言和红色大旗让观众惊诧不已。不久,北京街头就经常可见印有格瓦拉头像的“文化衫”。2001年5月,香港喜剧影星周星驰在北大露面,被视为一个标志性的文化事件。周和他代表的“无厘头电影”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风行内地,其中《大话西游》一片的台词甚至成为一整套青年流行语,构成了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流行文化景观之一。“无厘头电影”往往以没有逻辑的语言对现实生活的价值进行讽刺和嘲笑,但并没有有意识地积极地对抗社会的主流观念。这使处于焦虑中的青少年得到一定的心理释放和解脱,同时也表达了一种顽世不恭的人生态度。与此对应,《上海宝贝》、《糖》等“美女作家”的流行读物,则反映了颓废、自恋的“享乐主义”情绪。这类小说中堆叠着大量名牌日用消费品的名词,主人公出没于高档商场、饭店、酒吧和迪厅,穿插进行着派对、吸毒和放纵的性行为。这一类小说在我国青年中特别是“白领”青年中引起较大的反响。2、技术特点——依托网络、电脑、手机的流行文化现象如果问起最近5年流行文化的变化,当代中国青少年感触最深的恐怕就是高科技产品所带来的新鲜与惊奇。其中,声像技术和通讯技术大大丰富了流行文化的物质载体。多媒体和印刷技术的发达、电脑和VCD的普及、超大纯平显示器的出现、动画制作工艺的日益精良等等,都极大地增强了各种传媒的声像效果。这些新出现的声像技术强化了人们的视听感受,对诉诸感官刺激的流行文化贡献非常大。“课题组调查”显示,被调查的青少年“个人拥有或可以自由支配使用”的电子物品(比例)为:收音机/随身听(75.9%),电视机(59.6%),录音机(50.5%),电脑(45.0%),照相机(37.5%),VCD机(35.7%),手机(31.9%),CD机(26.6%),电子游戏机(26.1%),组合音响(24.4%),录像机(23.3%),传呼机(20.8%),DVD机(11.8%),MP3机(7.4%)。改变流行文化的另一因素是通讯技术的飞速进步,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的普及。2002年初,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中国大陆地区上网人数达到2250万,其中35岁以下的占了83.84%,18岁到24岁的最多;同年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数更是达到1.714亿户的规模。前者是网络聊天、BBS、网络社区、网络游戏等流行文化的技术基础,而手机的广泛使用则推动了硬件方面手机款式的变换和软件方面“短信息文化”的出现。“课题组调查”显示,被调查的“上网”青少年中,有44.6%的人“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找人聊天”,“上网”聊过天的人占82.1%,通过聊天室、QQ、BBS、虚拟社区等途径与人聊天的人占95.2%。发达的网络通讯技术不仅带来新的电子交流方式,同时也为流行资讯提供了新的强大的传播工具,甚至网络本身就可以完成一次“流行”的全部过程。以《第一次亲密接触》为代表的一部分“网络文学”,就经历了一次由网络到出版到影视(兼有话剧等文艺形式)的流行过程。网络社区和网络聊天的繁荣则促成了新一套的流行语言,并渗透到日常生活中。“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中与流行文化相关的“翠花,上酸菜”、QQ和Flash,都与网络有直接联系。“课题组调查”显示,对于近两年最为流行的词语,被调查的青少年所选择的(限选10个)前10位词语中,有6个词语与网络流行文化有关,并分别排在1-6位:美眉(58.5%),QQ(45.8%),“翠花,上酸菜”(42.2%),网虫(41.6%),伊妹儿(41.1%),网恋(40.8%);有69.2%的人平时说话或写东西时,使用过这类流行语。技术的发展也并不只是被动地让人们接受信息,平面制作技术、网页制作技术、Flash动画等等,喜欢艺术的普通人借之也能够获得某种表现力,并相应地形成了以该种技术为依托的流行文化。而手机短信作为双向互动式的流行文化,则在更大范围内受到青少年的欢迎。3、地域特点——“韩流来袭”与流行文化传播路线的转移当前我国的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依然脱不掉崇拜来自西洋或东洋流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