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作业考核《世界古代史研究》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吉尔伽美什史诗》答:两河流域的经典史诗,起源于苏美尔时期,至古巴比伦时编定,并用文字记载下来,描绘乌鲁克城邦首领吉尔伽美什——一个半人半神英雄的传奇经历。史诗生动地反映了人们探索生死奥秘这一自然规律的愿望,也表现了人们反抗神意但最终难免失败的悲剧色彩。史诗中穿插着一段关于洪水的故事:神决定用洪水毁灭人类,乌特那匹什得到神谕,事先造了一只大船,得以幸存。这则故事以后为犹太人吸收,成为《圣经·旧约》中挪亚方舟故事的蓝本。2、卡迭什战役答:卡迭什战役是埃及同赫梯王国为争夺叙利亚和巴勒斯坦而发生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公元前1299年,拉美西斯二世率军进军叙利亚,赫梯国王穆瓦塔鲁也将军队开进叙利亚,并集中2万战车兵于叙利亚的卡迭什城,准备将埃及军队诱至该城围歼。卡迭什战役双方死亡惨重,又由于亚述对赫梯和埃及的威胁,双方停战,标志着埃及同赫梯之间争霸战争的基本结束。公元1283年,埃及同赫梯缔结和约,和约规定,当任何一方遭遇外患、内乱需要援助时,另一方将出兵援助;任何一方都应将对方逃来的逃亡者加以逮捕,引渡回国。据说,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用合约的形式来确定战争结果的尝试。3、禅让答:中国远古时代氏族公社部落联盟最高首领更替与继承的制度。按照氏族社会军事民主制的惯例,部落联盟的首领,必须由下一级的军事贵族共同推选,经过一定的仪式,得到大家的承认,才能确立。传说尧、舜、禹即按此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禹死后,其子启夺伯益位自立,禅让制度从此废弃。禅让制是中国古代的政治文明的独到创制。4、亚历山大帝国答:古希腊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建立的横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约存在于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公元前336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死后,其子亚历山大继位,随即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东征,先后征服了叙利亚、埃及和波斯,兵锋一直达到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河流域。亚历山大沿用波斯帝国的统治方式并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措施加强了被征服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希腊文化的东传,为一个新的希腊化时代的到来创造了条件。帝国极盛时期,大体说来东起印度河,西至巴尔干半岛和尼罗河流域,北抵高加索山脉。亚历山大死后帝国随即四分五裂,亚历山大部下马其顿将领各据一方,互相混战,公元前301年伊普斯战役之后,亚历山大帝国终于分裂成为马其顿希腊、托勒密和塞琉古三大独立王国。5鲁克丽霞事件答:传说中所述作为罗马王政时代最后一个王高傲者塔克文被逐原因的一幕血腥事件。国王塔克文的儿子们嫉妒塔克文的堂侄克拉提努斯的贤妻鲁克丽霞,并因此非礼于她。此事激起了平民心中积怨已久的对国王的不满情绪,最终导致国王高傲者塔克文被驱逐,罗马王政时代亦随之结束。6、亚克兴海战答:公元前31年罗马“后三头”中的屋大维与安东尼之间的一次决战。战斗发生在希腊西部的亚克兴海角。从力量对比来看,安东尼在军队数量和装备上占有优势,但在战斗力上却逊于屋大维一筹。而在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协同安东尼作战的托勒密埃及女王克里奥帕特拉却带领自己的埃及舰队临阵脱逃。安东尼在得知女王逃跑的消息后,竟然丢下为自已战斗的10万将士于不顾,只身追随克里奥帕特拉而去。结果,安东尼的舰队因失去指挥,很快就被屋大维击败。亚克兴之战终以屋大维的胜利而告终,它是罗马内战史上最重要的战役之一。通过这次战斗,屋大维基本上消灭了安东尼的主力,奠定了其军事独裁统治的基础。公元前30年,屋大维拥兵侵入埃及,迫使安东尼和克里奥帕特拉兵败自杀,于此结束了罗马的百年内战,迈向了走向帝国的重要一步。7、克勒芒宗教会议答:1095年,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南部克勒芒城召开宗教会议。教皇向与会者和来自法国各地的骑士、市民和农民发表演说,号召从穆斯林异教徒手中夺回圣地耶路撒冷,鼓吹举行十字军东侵。同时,表示将赦免十字军参加者的罪孽,并由教会保护他们的家庭和财产等。历时近200年的十字军东侵由此发端。8、田柴科答:高丽王朝仿效唐制调整土地制度,于976年实行土地清查,登记全国耕地和山林,收归国有,然后将一部分土地和山林按等级(科)分给文武百官和士兵,称为“田柴科”。由此,国家把土地的收租权授予受田者,只限其本身,不准世袭。但授予功臣和归顺豪族的“功荫田柴”不在此限。其余绝大部分土地作为公田,由国家直接租佃,给农民耕种并征收租税。田柴科的实行,确立了国家对土地的最高支配权,它一方面限制了官僚贵族的土地兼并,另一方面确保了国家的税源,为专制国家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二、问题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1、埃赫那吞改革的主旨与意义。答:埃赫那吞是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公元前1379—前1362年)为自己起的名字。他试图以太阳神阿吞来代替对阿蒙神的崇拜,打击对自己统治不利的阿蒙祭司集团。改革因反对派强大而失败,但这次改革却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一神教思想。埃赫那吞宣称阿吞是唯一存在的神,不仅是埃及的神,而且也是全世界的神。他把这个神设想为人类利益的永恒创造者和维护者,设想为以慈善之心关注其一切创造物的天父。一神教崇拜的出现或许是人类的文化或文明从原始、分散形态走向高级、集中形态的标志,是古代社会进入帝国阶段在宗教观念上的反映,有利于形成一种超越地区和民族传统习俗局限的文化形态。2、“大翻译运动”的盛况与意义。答:9世纪初,哈里发为给正统教派神学寻找理论支持,竭力鼓励并组织对希腊古典哲学的“大翻译运动”。一时间王使四出,寻访古籍抄本;国立巴格达“智慧馆”以重金招徕翻译人才。几十年中,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德、托勒密、盖伦、希波克拉底等大批希腊人和印度、波斯人的哲学、科学和医学名著的译本经整理、注释之后,相继问世。这一堪称人类翻译史上的伟大工程,既使人类古典文明的辉煌成果在中古时代得以新生与继承,也为阿拉伯文化的创新与升华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三、问题论述(每题20分,共40分)1、中古西欧政教之争的主要线索及实质。答:中古前期,西欧教会以“君士坦丁恩赐”、“丕平献土”,以及教皇为查理大帝加冕等事由来吹捧自己的崇高地位。但“教皇是西欧教会最高领袖”的说法并不全是历史事实。教皇以及教会长期受制于世俗王权。在法兰克时代,罗马教皇仰仗法兰克帝王的庇护;查理大帝国瓦解后,教皇失去了保护,先是成为意大利和罗马城贵族的傀儡,后又受德皇的控制。11世纪中叶,克吕尼改革派的宗教改革使罗马教廷的权威有所提高。1059年,教廷在拉特兰宫召开会议,规定教皇的选任原则,鼓吹教权高于一切,希翼建立一个以教皇为核心、超越一切世俗国家的神权体系。1073年,希尔德布兰当选教皇,是为格利哥里七世。1075年格利哥里七世召开罗马宗教会议,通过了反对世俗授职权、圣职买卖和教士结婚的决议,并明确规定,违背者革除教职或开除教籍。1076年到1077年之间的“卡诺莎事件”,表明在政教之争中,教皇的权力已经能够时而取得上风。英诺森三世在位期间(1198-1216年),罗马教皇的权势达到顶点。罗马城和教皇国境内的世俗贵族被制服,长期妨害教皇统治的心腹之患被清除;1215年的“第四次拉特兰宗教会议”的相关决议,为教皇干预地方教会事务和任命主教权打开了方便之门,从而形成一套具有中央集权性质的教会管理机制。此后,教皇与英、法、德等国的王权为争夺权势和财富而屡屡发生冲突。英诺森三世曾与英王约翰失和,最后前者迫使后者称臣纳贡。英诺森还干预德国队皇位继承。法国、瑞典、丹麦等国的国王亦臣服于教皇。上述事实说明:中古政教之争的实质,是日益强大的教会与世俗王权争夺对宗教和社会的控制权,争夺的核心是教皇的神权是否高于王权。2、拜占廷帝国的历史地位。答:拜占庭帝国(395年—1453年)即东罗马帝国,是一个信奉东正教的帝制国家。核心地区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领土也曾包括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极盛时领土还包括意大利、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高加索和北非的地中海沿岸。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在整个中世纪,拜占廷都是东方与西方、欧洲与亚洲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在拜占廷帝国灭亡后,取代了拜占廷的奥斯曼帝国就没有发挥这种桥梁作用,而是起到了隔绝作用.在政治上,拜占廷是保护西方的盾牌,使盾牌后面的西方能自由发展自己的文明.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奥斯曼土耳其在五十年内便抵达欧洲中心,包围了维也纳.在文化上,拜占廷文化保护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并使古典文化在拜占廷的土壤结出中世纪的硕果;拜占廷文化用文明的火种照亮了中世纪的地中海世界,并把它撒遍周围的民族;拜占廷文化给站在近代门槛上的西欧带来了促使其未来获得巨大发展的文化要素,包括政治概念、法律原则、文学艺术形式、学术精神和生活方式,为此后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的全面展开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对东欧,拜占廷高度发达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艺术,对东欧其他国家和民族都产生直接间接、或大或小的影响.它对俄国影响之大,以至于俄国至今仍用拜占廷的双头鹰作国徽,在君士坦丁堡(第二罗马)陷落后,宣称莫斯科是第三罗马.拜占廷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直接继承者,有一千年的历史,比起西方,它文化发达,经济繁荣.但西方是重新开始,为新文明打基础,而拜占廷却一直躺在光辉灿烂的遗产上.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最后便必然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