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产业创意中心中国文化产业高速增长空间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据【世界文化产业创意中心】讯:2016年秋,在微影资本媒体沟通会上,微影资本投委会主席唐肖明先生围绕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趋势做了主题演讲,他认为:“发展中国的影视行业需要犹太人的经营能力,犹太人善于做金融投资、理论设计、战略规划、整合战略资源和行业资源。在电视剧市场上肯定会出现一批在80后、90后掌管的移动互联网渠道中能够做内容发行的新一代影视人,而这种人要有新的渠道掌握能力、对新一代受众的把握能力以及比较好的金融组织能力。只有从专业化和金融结合上实现了突破,才能实现投资市场的快速认可。”他这样说文化产业的两大经营理念第一,产业+VC。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产业资本各路上市公司都迅速成长起来,且善于运用资本手段进行上下游产业布局,开始纷纷围绕着上市公司组建并购基金或让自己的投资部门进行战略投资。产业行业里的老板也学会了充分熟练地掌握并且运用资本手段进行战略布局。其中,曾经做PE、VC的人在进行泛产业投资时,一个基金同时横跨几个行业进行投资,但其在专业性和触角深度上是比拼不过产业资本的。首先,产业基金是一种很有效的工具。把好的产业资本和产业上具有战略能力的产业公司作为基金的合作伙伴,不为其控股,成立独立的VC架构。但并不是任何一家产业资本或产业力量都适合这么做,只有平台性的公司适合这样做,诸如: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今日头条、微信、微博等等。我觉得文化产业里面做内容生产执照的影视公司、演艺公司都不能称之为平台,平台指能够对内容创作者和对内容的发行、广告、营销的运营者进行全面链接的公司。平台对于演出、电影、体育赛事,可以通过票务发行营销的方式进行全面链接。对于消费娱乐场景和线下流量入口,也能构成强有力的链接能力。其次,要有一个好团队、一个成熟的团队。最后,有一个完整的VC、PE的公司组织架构和激励体系来推进公司发展。第二,在文化行业中,创业团队对团队的依赖更关键。创业投资主要看团队,在文化行业里对人的依赖性要重于互联网领域。做互联网的大部分是年轻人在拼,靠产品、运营的战斗力拼出来的行业。而在文化产业里,要做内容创业、渠道创新的同时也要对编剧、导演、作者有把控能力,对社会消费心理有成熟的把握,对资源和要素的组合要求更高,门槛更高一些。如果说互联网公司可以靠工程师文化走得很远,拿到一张又一张移动互联网的船票,那么专业的文化产业基金则扎根于产业内部,对人脉关系的积累和调度能力构成了投资优于其他泛产业基金的一个长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六方面趋势中国文化产业高速增长后空间依然巨大。2005~2015年,中国文化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其中,2014年文化产业市场规模达到24000亿元。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中国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不足5%,而美国高达25%。但未来,随着国家利好政策的相继出台,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文化产业还将持续繁荣,未来增长空间依然巨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兼并重组进一步加剧,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随着消费者升级,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今后五年间将有大量的黄金VC投资和早期的创业投资机构出现。“十二五”期间,中国经过传统的影视内容制作、传统媒体、传统行业领先者的高速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并购加创业的年代。诸如移动媒体的出现以及微信平台规则的进一步成熟,像今日头条已经达到八九十亿美元甚至更高的估值。当直播平台从一千五百万的日活跃度到达六七千万的日活跃度;当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土豆的竞争格局进一步趋于稳定;当移动互联网媒体、全国性的媒体平台趋于成熟稳定时,围绕这些媒体平台上下游的创业机遇会不断涌现。当传统媒体品牌因为受众的减弱、运营能力下降而被一步步削弱能力的时候,所有的媒体内容创业者或者是媒体内容的创作者,在新媒体平台之下重新聚合形成舞台之时,媒体行业格局就是在移动互联网生存状态之下,进行变革的时候。此外,资本市场中的文化企业掀起了并购发展的浪潮。实际上,文化产业市场是一个创新与不断整合集中化两种现象同时存在的市场。目前中国大型娱乐公司或影视公司还较少,整个行业在经历一段高速发展的整合阶段后会出现大型的传媒集团。2015年,传媒上市公司发生主要并购金额高达1028亿元人民币,案例共计174个,平均交易金额达到六亿元人民币,行业活跃度保持全板块前列。其中广告营销领域全年并购数量最高,达71个,总金额达284亿元人民币,平均交易金额约四亿元人民币。我们认为媒体平台将在未来一两年中,提早进入媒体内容行业创业投资的黄金年代。内容的源起来自于网络,内容的创作者围绕这些平台进行创作以及广告营销。彼时,广告交易和内容的发行营销必须借助和掌握移动互联网的生态和渠道进行营销,上下游会因此产生很多好的创业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兼并重组会进一步加剧,企业化程度会进一步提高,我们会看见越来越多的超级大并购在市场上出现。其中,营销影视、娱乐互联网、游戏项目会成为热门的并购对象。第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文化产业升级和革新。新技术的应用极大推动了全新个性化体验形式的出现。诸如:电子邮寄、移动式景观、虚拟世界和扩增实境等。消费者角色发生了转换,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成为主动的感受者、体验者,甚至是参与文化生产的创造者,获得了参与创新的体验乐趣。在文化产业领域已经出现了“消费及生产”的态势,这必将引发“大批量定制”和“个体价值”时代的到来,引起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一轮变革。首先,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产生了新的产业生态。过去几十年、上百年、甚至几百年间,媒体都是按照物理形态来进行划分,大盒子叫电视机,小盒子叫收音机,杂志装订得精美一点,报纸较为粗糙一点,户外广告只是一种版面形式。在移动互联网覆盖的大时代下,即使是排名在前的卫视台,还能够维持多少年的成长已经成为问题。未来人们对媒体时间的消耗越来越向手机端集中,以后的媒体业态只有一种物理的外在形式,就是手机。在手机上找出不同的消费品种构成媒体平台。况且,移动互联网也是一个完善的信用设备环境,手机号进行实名制后,一个手机号码相当于一个身份证号码,一个身份证号码对应着两到三个信用卡号。当作为内容创作者对消费者进行洗脑的时候,顺便推销某个产品让消费者产生消费冲动时,手机就可比较便捷完善的进行支付。其次,信息技术的全方位渗透和大数据处理能力的全方位应用,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支撑平台,创造了新的服务形式,并几乎覆盖了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协同创新平台、多元化投融资平台、信息集成平台、信息发布平台、在线交易和消费评价平台等诸多服务平台能够发挥更多的功能。如资源集聚和交易配对功能、企业孵化和产生培育功能、跨业融合和集成创新功能等方面,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加速了资源的集聚、整合和流动。大数据在媒体领域第一次从一个只拥有受众,办论坛、讲座、做展览挣点广告费的业态变成整个产业里面的关键环节、关键渠道以及营销的扮演者。此外,大数据不是一种商业模式,它必须拥有两个关键要素,一是拥有深度的专业数据,中国移动、中国联通(600050,股吧)都拥有最全面的数据,但他不能构成大数据模型。大数据必须在某一个专业产业、专业消费领域里面拥有最深度的数据,并且最好是用户付费消费行为的数据,除了对消费者进行分类之外,同时还能够追踪其消费习惯和消费偏好。二是必须持有用户,数据可以买到,但随便用会犯法,必须通过某种商业合约、商业契约关系和用户建立起直接链接,从而合理合法地使用这些数据进行基准营销。能够直接从内容打通到每一个手机号码所代表的唯一消费者,这是持有用户的意义。当然,大数据本身除了对产业的影响之外,同时对内容的创作也会产生影响。但大数据在文化产业中,对内容生产创造的影响只是一个很小的层面,对几百亿的内容生产行业进行影响,肯定不如对一个几万亿的商品流通和营销环境的影响大,大数据的含义其实远远超出对影视剧的生产制造进行指导的内在含义。谁能够把大数据产品化,能够合理合法地拿这个大数据去跟用户互动,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商业模式。且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下也推动了文化产业的高效发展。最后,基于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众媒体时代会随之而来。当前,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媒体内容生产传播、媒体使用场景都得到了全面的变革。媒体的表现形态逐渐多样化,媒体内容的生产门槛降低,生产者大军开始接纳更多的人进入。此外,随着微信公众平台、今日头条等主流的移动端自媒体平台的不断壮大,媒体的门槛降低,无论是个人、小微团队甚至是企业群体都开始借助平台发声,参与到了媒体内容的生产中来。自媒体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内容生产方面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并且逐渐影响了人们的阅读习惯。而社交属性的加入,使得内容的传播从原本的硬性推送转化为以用户为传播节点的连接关系传播。原本的传播平台也逐渐担任起了媒体的职责,成为了内容分发的重要渠道。加之随着科技的发展,除智能手机之外的各类智能设备不断涌现,这些全部都可以发展为媒体的移动终端。所有的媒体都可以变成渠道,媒体行业不仅再只靠辛苦地写内容、做内容、做发行、卖广告,而是趋向电商化。如果卖东西,在该领域的媒体不仅持有受众客户,还可以向用户进行营销,从挣3%的广告费转变成挣30%、50%、甚至70%的媒体业态。因此,媒体的含义在技术变化之下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一些媒体的生长空间会呈现十倍级的的变化,可以称之为行业革命性的变化。第三,直播的兴起。在传媒领域的发展路线中,包括网络媒体仅只有有限的两三种变现方式,广告、游戏、电商。直播的出现直接引导了一种全新的传媒内容变现方式,初级阶段就是网上打赏,发展至高级阶段就是让客户自觉自愿地为内容付费。我觉得直播暂时把它叫做情感收割,根据每个人的情感投入深度来进行对消费者的收割。我们认为直播将成为一个相当大的平台,直播平台上能够出现很多种新内容的变现方式。除了可以做营销、口播、植入之外,对于游戏因素、互动因素结合比较好的视频内容创作方式,可以像秀场一样进行收割,可以像游戏一样进行收割。在直播平台上可以长出一批新的内容创作性公司,互动能力强且对情感的互动效果非常好。第四,文化产品的虚拟化引发新的消费热点。文化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除了能够提供有形的文化产品外,还提供大量具有象征意义的无形产品,如文本、声音、图像和符号等。在大众媒介和新媒体营造的仿真社会下,这些无形产品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快速传播,在契合大众消费心理的同时引发新的消费热点。人们会将越来越多的时间和对媒体的消费放在虚拟世界以及移动互连网络里面,从信息的数据化到O2O对线下场景的链接。其中数字化生产的情况越来越多,占市场力量的比重会越来越大,会产生很多内容,甚至不需要跨出网络,停留在虚拟世界里面就能够直接进行消费。第五,细分领域有望诞生一批独角兽公司。中国已经成为“独角兽”重要的集聚区。未来几年,直播、体育、演出、新媒体等领域都有可能孕育出更多的“独角兽”。此外,当前投资者关注重点不仅仅局限在那些能带来高回报的领域,也会聚焦在那些能废除“旧手段”或带来全新视角的公司。颠覆越彻底,成为超级“独角兽”的可能越大。第六,文化产业国际化。近年来,中国文化贸易“走出去”步伐突飞猛进,对外文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结构逐步优化,文化软实力显著提高。文化产品及文化服务的出口都得到了迅速发展。2013年,中国文化产品出口额达到了251.3亿美元,是2006年的2.6倍。2013年,中国文化服务出口额为51.3亿美元,是2006年的3.2倍。我预计中国文化产品中,游戏和动画电影领域会实现国际化的突破。同时,中国企业在文化领域的国际并购和投资也发展迅速。中国人市场渠道发展很快,商业化能力很强,从海外寻找优秀的内容创作能力和直接引进内容和品牌,包括企业IP品牌都是投资的重要方向。中国影视行业发展需要犹太人的经营能力当前,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存在四方面挑战:一是专业化水平欠缺,有待提升。目前文化产业中优秀管理人才、经营人才缺乏,导致行业专业度不足。随着越来越多跨界人士进入到文化产业中来,行业会逐渐走向专业化、正规化。二是科技含量不足,中国与其他国际成熟市场的科技差距依然存在,科技含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全球市场来看,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换代,高新技术将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