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史东亚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世界文明史(25I000001)第1页,共8页上海政法学院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世界文明史(25I000001)课程论文评分标准专业班级考生亲笔签名学号成绩一、论文评分标准:100分【主要分为:论文结构50分;语言组织30分;论文格式20分】具体评分标准如下:(1)论文结构:50分A.论文层次分明,内容组织有序:40~50分;B.论文层次一般,内容组织一般:25~39分;C.论文层次不合理,内容组织不合理:25分以下。(2)语言组织:30分A.不抄袭,语言简练,通顺。24~30分;B.不抄袭,语言一般,基本通顺。16~23分;C.语言不通顺,错别字多于十个。15分以下。(3)论文格式:20分论文应有标题、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3~5)、正文(应有引言、分层次论述、结论等部分),论文文末应有参考文献。否则酌情扣分。(4)本课程论文须当面交给授课老师,然后签字确认。二、请阅读以下资料法国著名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在其《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一书中有这样几段话:1、各种文明都在不停地借鉴它们所邻近的文明,哪怕它们“重新解释”和同化了它们所接纳的东西。的确,每种文明乍看之下都更像是一个铁路货场,在不断地接受和发送包罗万象的货物。(第62页)2、一个文明通常不肯接受那种质疑它自身的任一深层结构的文化革新。(那些)由地理条件、社会等级制度、集体“心理”和经济需求等因素所施加的无尽无休的约束——这些意义深远的影响,……当代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考虑它们的时候,总是把它们看作完全是自然而然和理所应当的。这些实在便是我们现在所要说的“结构”。(第61-62页)3、正如一个文明可以欢迎或排斥来自其他文明的成分一样,它也可以接纳或拒绝它自己历史的残存物。这一选择过程并不缓慢,而几乎总是无意识地或部分地进行。但多亏这样,一个文明通过“分割”出其固有过去的一部分,一点一点地改变着自己。(第64页)一、请你结合我们这学期的世界文明史课程说一说对以上文字的理解,不少于300字。(30分)二、结合世界文明史课程和自己对以上文字的理解,写一篇关于“文明的冲突与融合”的小论文,论文题目自拟、论文字数不少于2500字。(70分)世界文明史(25I000001)第2页,共8页一、我对上述文字的理解:三段文字是三种对待文化的态度。第一种是对外来文化的态度,第二种是短期来看自身文化的态度,第三种是长期来看对自身文化的态度。不得不说第二第三种态度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自身的历史决定着自身的体制,自身的体制同时又影响着自身的历史,而第一种对外来文化的接受程度也可以对其他两种态度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第一段文字,说明了文明是包罗万象的,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共同创造出来的,单一的文化必然是走不长久的。文明应该是森罗万象,海纳百川的。第二段文字,表示了文明是渊源流长的,是深入人心的,是被外界条件约束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地理、经济、制度的基础,因而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比如封建体制)总是自然而然的接受流传下来的文明。短期来看,很难改变。文明构成了“结构”,“结构”决定文明的发展。第三段文字,表达着文明从长期又是不断变化的,随着国家制度,国家经济等变化,文明也会随着时代而“更新迭代”,留下适合现在的部分,除去“落后的”。三段文字同时也可以表示文明进化的过程:自有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结合→发展→(因为各种约束)对自身文化产生质疑→矛盾中发展(同时其他新文明的传入)→对自身文化取舍→“新”的文明(适应新潮流的文明)。二、浅析中日韩-东亚文化圈的文明冲突与融合[摘要]中国、韩国、日本都具有各自的历史文化传统,但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中华文化对韩国和日本都有很大的影响。中华疆域相对封闭的格局为中华文化提供了独立发生、发展的地理前提。这使中华文化较完整地保留民族传统,前后递进,绵延不绝,也使中国人染上了“自我中心主义”的痼疾。近代以后,中国人逐渐走出闭塞状态。对自己从前的文化“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浅谈中华文明如何发展起来,又将怎样继续发展。[关键字]中华文明日韩文明文明融合文明取舍文明发展[正文]1、文明是会不断融合的[引言]东亚文化圈正是在不断地民族融合中成长。可以说如果没有这种文明世界文明史(25I000001)第3页,共8页的融合,东亚文化圈是无法达到如今五大文化圈的地位的。各种文明都在不停地借鉴它们所邻近的文明,哪怕它们“重新解释”和同化了它们所接纳的东西。的确,每种文明乍看之下都更像是一个铁路货场,在不断地接受和发送包罗万象的货物。首先,中华文明就像是一个terminal终点站,汉人不断吸收着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行着华化。比如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取得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之间进行频繁的战争,大国兼并小国。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更为频繁,政治格局变化无常。春秋战国时期,各民族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逐步融合。这一融合兼并过程,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十六国,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胡族(匈奴、鲜卑、羯、氏、羌等塞外民族)与汉族在经济、文化、语言、服饰、姓氏、习俗乃至宗教信仰上的差异逐渐缩小,与汉族逐渐融为一体。还有李世民胡汉通婚等等。当然,华化这个概念,我是这么定义的,汉族文化融合多民族文化而形成一种不断革新的,但大体上稳定的文化体系,就是华化。不稳定,就四分五裂,没有一个核心,就不能叫文化了,比如印度共和国存在的回教文化、突厥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教文化、锡克教文化、英法文化、蒙兀儿文化,这是一种乱七八糟的对峙,不能叫印度文化。没有诸民族文化兼容,也不能谓之华化,只能叫汉化,不能说是文明的进步。其次,中华文明还是terminal始发站,中华文化的发展水平在相当久远的历史时期领先于东亚诸国,产生出巨大的文化辐射力。在知乎上看到有些激进的愤青说,中华文明至宋明腰斩,唐在日本,明在韩国。虽然说得不怎么对,但是这句话还是可以稍稍讨论一下的。“唐在日本,明在韩国。”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出中华文明对这两个国家的影响之大。中华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当然不止京都完全模仿长安建造。日本遣唐使到唐朝学习,要遵从日本学制的规定,不遗余力地学习使用汉字。公元645年日本“大化革新”从酝酿到发动,始终是在儒学思想的支配下进行的。奈良时期,日本颁布了一系列维护封建统治的成文法。其中就根据儒家“百行孝世界文明史(25I000001)第4页,共8页为先”的思想,在757年的敕语中,强调孝为“百行之本”,并效法中国唐玄宗的做法,“令天下家藏‘孝经’一本,精勤诵习”,令地方官推荐孝子,对不孝者要予以流放。江户幕府成立以后,日本又以儒学(即朱子学)为“官学”,以此作为巩固幕藩体制的精神支柱。等等。当然,日本没有拿来主义,将传入本国的文化“重新解释”,比如日本的茶道,日本的佛教,都进行了本土化的改进。(字数限制已删减)中华文化对韩国文化的影响我认为更深远。韩国这个国家秉承着事大主义,长期对我国保持天朝上国的心态。连国旗都是我们国家给他们选的。在最近几期的《晓松奇谈》当中讲的就是韩国篇,韩国是在东亚儒学文化圈中堪称最忠实于儒学文化的国家,它不仅历史上曾长期使用汉字,而且表示阴阳燮理的中国的“太极图”还被作为韩国国旗的图案。三星总裁李健熙的格言“领袖地位从家庭开始”,深刻反映了儒学对韩国人家庭观念的影响。所以中华文明这个terminal在不断地接受和发送包罗万象的货物。使文明在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不断地传递这信息,不断推动着历史的进程。文明是包罗万象的,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共同创造出来的,单一的文化必然是走不长久的。文明应该是森罗万象,海纳百川的。此时的中、日、韩正在从自有文化到吸收外在文明再到与本土文明的过程当中。2、文明发展是受约束的[引言]好像古代东方的发展总是从氏族社会到君主制一样,是因为人们为了按时灌溉,按时农耕,因为环境、集体心理等因素,从而推举出一个领袖一样,文明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约束。当你想改变她时,总是受到诸多阻碍,最大的阻碍莫过于人民本身并不觉得那是受约束的文明。一个文明通常不肯接受那种质疑它自身的任一深层结构的文化革新。(那些)由地理条件、社会等级制度、集体“心理”和经济需求等因素所施加的无尽无休的约束——这些意义深远的影响,……当代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考虑它们的时候,总是把它们看作完全是自然而然和理所应当的。这些实在便是我们现在所要说的“结构”。说实话看到这段文字,我马上能联想到很多时代的故事,比如中国长期世界文明史(25I000001)第5页,共8页的儒教治国,日本的幕府时代等等,但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晓松奇谈》里“朝鲜世宗大王造字”的故事最表现上述文字的内容。由地理条件、社会等级制度、集体“心理”和经济需求等因素所施加的无尽无休的约束,我可以一一列举(1)地理环境:大家都知道韩国地理位置特殊,韩国位于韩半岛。韩半岛地处亚洲大陆的东北部,自北向南延伸,全长1,100公里。韩国的领海与太平洋最西部的海域交汇。韩半岛北部与中国和俄罗斯接壤,东部濒临东海,与邻国日本隔海相望。周围被三大强国环绕,韩国民族天生就带有一种自卑感。还很长时间是中国的附属国。(2)社会等级制:封建君主制的同时,还是中国的附属国。内部等级制明显,官僚氏族等级处于绝对地位。(3)集体“心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没有统一的文字,官僚氏族使用汉字。中国是天朝上国。(4)经济需求: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因为以上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韩国的文化一直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从帝王到民众,一直很接受儒家文化,倡导使用汉字,倡导等级分明。但是世宗大王却为这样的韩国历史文明带来了一丝改变的曙光。(虽然我觉得我们国家的文字既能表音也能表意,比朝鲜只能只能表音的文字好很多,不过文明的诞生离不开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文字,和日本的假名一样,韩国为了文明更好的传承下去,创造自己的文字是无可厚非的。)世宗大王在位期间最著名的成就就是召集郑麟趾、成三问、申叔舟等人创制了朝鲜字母。在此之前,朝鲜民族有自己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使用汉字表记,官方文书一律用汉文书写;文、言分离。古代唯士大夫可习汉文,于此平民多为文盲。因而世宗出于实用和民族自尊的使命感决心创制朝鲜文解决这一问题。但是世宗的苦心却不能被当时的儒臣所广泛认同、接受。自创立朝鲜文提议提出之日起,反对之声就不绝于耳。儒家学者们担心有了朝鲜文后会影响儒学学习和自身利益,指责世宗创制朝鲜文是“以夷变夏”、甘于与落后民世界文明史(25I000001)第6页,共8页族为伍的错误行为。这正符合第二段文字中“一个文明通常不肯接受那种质疑它自身的任一深层结构的文化革新。”更能体现“当代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考虑它们的时候,总是把它们看作完全是自然而然和理所应当的。这些实在便是我们现在所要说的“结构”。”因为否定汉字,就是否定儒家,就是否定自身的等级地位,当时的士族大臣们因为自己的利益收到侵害,自然会反对,自然会质疑这次的革新的正确性。认为既然使用儒家思想,理所应当应该使用汉字作为通用文字。世宗不顾反对、力排众议设立谚文局,召用郑麟趾、成三问、申叔周、朴彭年、崔恒、李善老等人创制“谚文”(朝鲜文字母)。并于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正式颁布了《训民正音》。世宗主持创制的朝鲜文字母由11个元音和28个辅音组成,具有简单和精确的特点,没有受过教育的人都能在几小时内学会。不过世宗身为时代的产物,不免有所局限。作为朝鲜文字母的创制者,世宗本身也不将之视作正统文字(谚文,即非正式文字),仅仅作为庶民使用、方便进行精神统治的一种工具。加上儒臣的普遍不支持、后代的不重视(暴君燕山因为大臣用朝鲜文写作攻击他而禁止使用朝鲜文、烧毁朝鲜文书籍),使得朝鲜文字母在相当漫长的时间里没能充当主流文字。这又反过来证明了,虽然文明进步了一小步,但还是受到社会制度,“集体心理”等的控制,自己国家创造的文字没有成为主流文字,文明依旧被约束着。虽然如此,世宗大王创造朝鲜文字母对朝鲜民族来说的确是一项具深远意义的举措,他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