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及2015年展望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处于深刻调整与变革中,正在发生一些新的结构性变化。2014年世界经济延续温和增长态势,主要经济体增长步伐明显分化。展望2015年,世界经济增速可能会略有回升,但总体增长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面临的困难和风险依然较多。为减少风险、应对挑战、保持长期经济和金融稳定,各国仍须加强国际政策协调。一、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变化经过金融危机后的数年调整,世界经济已经重新走上曲折与缓慢的复苏通道。与此同时,世界经济正在发生一些新的结构性变化。世界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增大,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出现拐点,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加大,国际经贸新规则博弈拉开序幕,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缓慢推进。1、世界经济在分化调整中低速增长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是世界经济的一个转折点,世界经济结束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持续增长与繁荣,进入危机后缓慢且充满不确定性的调整阶段。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实施以再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复苏战略,掀起回归实体经济的高潮。自2013年发达国家整体经济复苏势头企稳,美国经济明显好于欧日,增长势头基本稳固,是全球经济的一个亮点。但发达国家仍在消化包括高负债、高失业率在内的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一些国家面临潜在增长率下降甚至停滞的风险。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兴经济体经济增势一度强于发达国家,成为拉动世界经济的重要动力。但面对自身沉积的诸多结构性问题和外部环境恶化的双重挑战,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出现明显放缓,发展方式需要转变。中国经济增速在放缓,但7%左右的增长率依然为全球经济的总需求提供了重要动力。总体看,全球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呈现明显的国别和地区差异,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和风险依然较多。2、低利率环境下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的中央央行实施了史上最积极的货币政策。自2008年末以来,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的官方干预利率都一直略高于零。2011年,欧洲央行曾勉为其难地把利率提高到1%以上,但随后又不得不调回至零附近。为遏制经济停滞局面,2014年6月6日欧洲银行宣布,将边际存款利率降至-0.1%,基准再融资利率下调至0.15%,边际贷款利率大幅下调35个基点至0.4%。这意味着欧洲银行成为首个实施负利率的世界主要央行。在过去20年里,日本央行执行的利率一直接近于零。世界经济复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发达国家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持。但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有助于刺激居民增加消费产出、企业增加投资同时,也助长了金融市场的冒险行为,导致流动性风险上升。这将增加金融稳定风险,并可能影响世界经济复苏。3、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跌国际金融危机前,伴随中国实体经济的成长以及美国虚拟经济的扩张,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演绎了长达10年的牛市。但在2011年创出新高后,自2012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呈现持续下行态势。2012年和2013年,世界初级产品价格指数分别下跌0.2%和0.8%,2014年前9个月该指数同比下跌3.1%。究其原因,一是世界经济低速增长,使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开始全面进入买方市场,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导致大宗商品市场黄金期结束。二是美国逐步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元升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三是发达国家经济企稳、股市回报回升,一些投资基金开始从商品市场撤出,大宗商品市场去金融化提速,一定程度纠正了过度投机造成的大宗商品价格扭曲。2014年国际原油价格出现极端波动,12月10日国际油价一度跌至5年新低。国际原油价格大幅波动对原油输出国和进口国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跌,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全球的通缩风险。4、全球能源格局出现重大调整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一直通过大力发展页岩气、清洁能源等开源措施与制定新的汽车耗油标准等节流举措推动美国能源独立。英国石油公司发布的2014年度世界能源展望预测,受益于页岩革命,美国石油产量将于2012年达到最大值,天然气产量则会在2035年达到顶峰,美国最早将于2018年成为能源净出口国。页岩气革命提高了美国能源自给能力,夯实了美国能源安全的基础,使美国制造业成本大幅降低,提高了国际竞争力,促进了再工业化,美国实体经济大受其益。同时,页岩气革命引发了国际能源供需格局的变化,使市场供需面宽松,供需新格局正在形成。伴随全球能源格局的调整,全球能源生产重心和消费重心转移将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新变量,对全球能源市场和能源贸易带来深远影响。美国页岩气革命引发能源革命,日本可燃冰将成为能源开发新亮点,欧盟率先发起碳交易引发世界性碳革命,以低碳理念为核心的发达国家的产业重组与重构推动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成为潮流,将改变全球的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5、国际经贸新规则重构正在全球展开在金融危机后的全球战略博弈中,大量非全球性的、但涉及许多大型经济体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在谈判中,全球区域合作成为全球化深入发展的重要实现途径。随着以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TI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ISA(诸边服务贸易协定)为代表的贸易新规则制定与谈判模式的加速推进,国际贸易规则正面临乌拉圭回合结束以来最深刻、最全面的一轮调整、完善和重构。新的高标准的经贸规则体系既包括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也包括知识产权保护、竞争政策、劳工政策、环境政策等,它越过了边境,也超越了WTO现有规则,开始规制成员方边境内的体制和政策措施。在当前国际经贸规则重构中,美欧发达国家积极谋求贸易规则重构路径的多元化,通过双边或区域、诸边及多边贸易谈判,强力推动新一代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意欲维护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领航地位。其他国家则面对新的竞争压力,被迫调整自己的贸易战略,寻求新的贸易自由化途径或安排。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自由贸易协定竞争将对世界经贸格局起到重塑作用。6、全球经济治理结构变革任重道远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存在着严重缺陷。危机爆发后在多种因素推动下,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出现一些新调整和变化。改革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完善世界经济规则和标准,加强国际经济协调,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行动。但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架构任重道远。二十国集团(G20)正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机制和新平台,但其机制化过程进展缓慢。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经济治理中不可或缺力量,但其作用和影响力有待提升。发达国家强强联合加速推动制定经贸新规则,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经济全球化在向纵深发展的同时也更加复杂,全球经济治理难度加大。国际竞争与合作并存,各国经济摩擦与妥协共在,不同利益集团围绕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国际金融体系变革等全球性问题的博弈更加激烈,发展权、话语权的斗争更加复杂。未来全球经济治理将朝着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深层次互动、博弈,既竞争又合作的态势为体系特征的方向不断演进和发展。7、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增大在世界经济艰难复苏中,地缘政治风险变得更加相关。地缘政治因素与国际能源、资源战略争夺相交织,成为国际关系中新的矛盾焦点,增加了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2014年,地缘政治危机和突发事件对一些国家经济增长造成严重干扰。乌克兰危机和中东局势动荡,不仅持续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释放负面效应,影响到区域内国家经济稳定发展,还对全球金融市场和国际商品价格形成冲击。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欧盟对俄罗斯开展多轮制裁,重创了俄罗斯经济,俄罗斯以反制裁还击,欧盟部分成员国经济复苏受阻。中东地区持续动荡,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在伊拉克等国兴风作浪,威胁地区稳定,还可能威胁全球石油供应安全。此外,埃博拉疫情阻碍了部分西非国家经济复苏。到目前为止,乌克兰危机的影响尚未扩散到有关国家及其邻国以外,中东的动荡尚未显著影响能源价格水平,但未来发展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可能在较长时期内影响相关国家经济,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大影响。二、2015年世界经济形势展望回顾2014年,世界经济延续温和增长态势,主要经济体经济出现显著分化。美国经济活力不断提升,取得较好增长。与美国经济加速相反,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复苏存在挑战。受制于财政紧缩引起的困难,以及疲弱的出口,欧元区经济步入停滞,依然是全球经济的一个薄弱环节。安倍经济学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动力正在弱化,在消费税上调的压力下日本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体经济增长继续下滑,一些国家经济转型压力增大,面临的金融风险上升。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处于换挡期,印度经济则从相对疲软的状态中恢复,但俄罗斯和巴西等国经济放缓更加明显。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走向明显分化,这也体现了不同经济体的经济状况。日本央行仍在推行量化宽松(QE),欧洲央行正在酝酿在2015年初推出欧版QE措施,而美联储在2014年正式结束了QE,正在考虑的是何时以及如何上调利率,市场预计美联储将在2015年年中升息。而包括中国在的新兴经济体则在上调利率。世界经济发展日趋分化,表明国际金融危机遗留的问题比预期更难解决,而经济前景不明朗进而影响到当前的信心、需求和增长。展望2015年,世界经济增速将略有回升,但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主要经济体经济分化态势可能更加明显。美国、英国经济持续增长、中国、印度以及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经济增长、宽松的货币政策、石油价格的下滑等因素,将推动世界经济向前发展。美联储提高利率对金融市场和新兴经济体带来不确定性、欧元区经济的脆弱性、新兴经济体增长继续下行、地缘政治紧张加剧等,将是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避免经济增长持续滑坡至关重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测,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为3.8%,比2014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将增长2.3%,比2014年提高0.5个百分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将增长5%,比2014年提高0.6个百分点。1、美国经济释放增长潜能,警惕美国进入加息周期可能引发金融市场动荡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实施了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帮助美国很好地应对了经济衰退,美国房地产市场、股市、消费、就业等领域陆续向好,自2012年美国经济以缓慢但平稳的步调持续复苏。2014年,美国经济显示出很好的活力,增长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失业率继续下降,在发达经济体中表现最佳。第一季度,受严寒天气影响,居民消费受到抑制,美国经济出现三年以来的首度萎缩。第二季度,经济活动回升,增长开始重新集聚动力,经济增长年率提高到4.6%。第三季度,得益于消费者和企业开支强劲,经济增长率达到5.0%,为2003年第三季度以来最快增速。私人消费增长显著助推美国经济超预期,而消费增长的部分原因源于劳动力市场持续改善以及燃料价格大幅走低。11月份,美国失业率已经降至5.8%。IMF预计,2015年美国经济将增长3.1%,比2014年加快0.9个百分点。与欧元区和日本相比,美国经济具有诸多得天独厚优势:人口结构更年轻且合理、有最佳科教制度、具备最优决策团队、有最强创新能力、拥有最丰富的全球资源、最大转嫁危机能力、最优转型政策与架构设计等。推动美国经济可能开始加速的积极因素包括:一是不断改善的收入预期提振了消费者信心,股市反弹让财富效应再现,居民消费进一步改善。而私人消费占美国经济构成的70%以上,在经济复苏中起举足轻重作用。二是在经济企稳、市场利率仍处低位情况下,企业投资的动力增加。页岩气革命、再工业化和出口倍增计划,使美国制造业得以重振,国际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出口对经济增长起到支撑作用。尤其是受益于量化宽松政策,房地产投资增加,拉动制造业重振,创造不少就业岗位。三是金融业明显改善,美元资产受青睐。美联储持续量化宽松政策,使市场流动性充足,大银行经营状况好转,自有资本充足,加之金融改革力度大,监管加强,投机行为有所收敛。在经济较快复苏、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影响下,美元延续2013年以来的走强态势,成为全球投资者热捧的货币。截止12月23日,美国指数升破八年半高位至90.02。四是科技创新成效显现。岩气革命提供了廉价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