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小器乐教学中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中学小器乐教学中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研究》一、研究课题: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器乐教学中的学生音乐素质与创造思维培养的研究》-----《中学小器乐教学中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研究》。二、研究背景: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国际上创造教育的观念已深入人心。顺应历史的潮流,我国教育部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也把创新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了“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这一基本理念。而器乐教学作为音乐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已在新课标的“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领域里有着明确的定位。更可喜的是,中国音乐家学会会员、广州市音乐教研负责人朱则平先生引领我们进行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器乐教学中的学生音乐素质与创造思维培养的研究》”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对各种新思维、新观念的理解与实践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平台。在市音乐教研负责人朱则平先生的带领下,在我区教研员黄钦慧的组织下,我校已经进行了多年的小器乐教学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小器乐的引入极有可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找到一条捷径。在多年的摸索与实践中,我们逐渐认识到:相对于其它乐器来说,简单易学是竖笛最突出的特点,同学们在学习吹奏竖笛的过程中,很快就能演奏出一些简单的曲目,正因为初学时没有太多技术技巧方面的约束,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方面就有着显而易见的效果。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竖笛教学极有可能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创造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师资力量方面来说,我校课题组成员均经过系统而专业的音乐学习,毕业于正规音乐院校,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的基本功和强烈的责任心。鉴于此,我校从音乐教育的长远发展出发,结合《器乐教学中的学生音乐素质与创造思维培养的研究》这一科学命题与本校多年进行小器乐课题研究的实际情况,以竖笛教学为切入点,以发展创造性思维为教育特色,确定了子课题:《中学小器乐教学中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研究》,运用竖笛的独特优势来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三、理论依据:我们的研究活动投入了很多精力进行学习,阅读了大量先进的中外音乐教育教学著作,从理论上寻找科学可行的依据。例如:1、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的理念:奥尔夫认为:“从即兴开始的教学才是真正体现创造性的教学,即兴是对一个人的一切禁锢的放纵。”在常规的音乐教学活动中,他强调创造性、灵活性、2有效性。他的器乐教学原理则是:只有在音乐实践中才能学到音乐。他提倡先感性后理性、从音响开始的新教学法,而“竖笛”这一入门时无须太多技巧准备的乐器,无疑为这一新教学法的实现找到了捷径,为创造音乐提供了便利。2、柯达伊教学法:柯达伊的“音高手势”和“节奏唱名”教学法,在器乐教学中都是直观而简易的,非常适合器乐合奏的学习,这也是我校音乐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另外,柯达伊推崇将适用于教学的民族民间歌曲带入课堂。“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校音乐教育非常注重民族的、地方的音乐,当熟悉的民族音乐响起时,学生的积极性高涨,他们尤其喜爱用竖笛来模仿演奏中国竹笛曲。3、科尔曼创造性音乐教学的理念:科尔曼把“主动学习”和“自由表现”作为音乐教育的有效手段,并强调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即兴创作”和“创造力”。我们认为科尔曼的这些音乐教学理念,在我国新一轮教学改革中也是非常注重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也会科学合理的将这一理论渗透到每一个环节。4、国内著作:例如:朱则平先生的著作《欧洲竖笛教与学》、《欧洲竖笛重奏合奏教程》等,都是科学的依照竖笛学习的程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编写,非常实用,为我们中小学教师进行竖笛基础教育和教研层次的提升提供了很好的实例参考。朱则平先生与廖应文合著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为我们的音乐教学指明了方向。四、研究目标:本子课题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是:1、以竖笛为载体,充分发挥小器乐学习与各个音乐模块的知识紧密相连的特点,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的教学双边活动,摈弃以往陈旧呆板的教学方式,遵循“授之以渔”远大于“授之以鱼”这一思想,灵活运用综合性的教学模式实现“发展创造性思维”,实现增强学生驾御音乐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新世纪的创新型人才。2、从理论上促进教师对新教学理念的认识,加强教师的音乐素养。从实际教学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教师的竖笛吹奏技能,从观念和行动上改变旧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培养新型音乐教育人才。五、研究内容:1、本研究针对初中学生,结合本次的研究课题以及这一时期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与初中音乐学科的课型特征,确定具体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归纳总结,寻求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规律,为开展新型教学活动打好坚实的基础。2、运用对比的方式最能检验出实验方法和路线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我们设3立一个实验班和两个对比班进行对比式教学,实验班灵活运用竖笛,采用“发展创造性思维”教学方式与两个对比班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最终能验证采用“发展创造性思维”教学方式对学生综合性素质,特别是“创造力”的提高有多大的促进作用。3、时刻关注“小器乐教学中发展创造性思维”理念下进行的各种实验性的教学活动能否对学生创造能力的激发起到促进作用,让我们的理念科学合理的溶入教学活动,尽可能的发挥其优势,力求无论处于哪个阶层的学生,通过这次的实验性教学,都能够得到从学习观念到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拓展中学生的思维空间。4、研究的过程是全面提升的过程,其中也包括老师的观念、行动的转变。我们同时会关注通过“小器乐教学中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对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与观念的转变能否起到促进作用。六、研究步骤:1、初期准备阶段:打好基础2、(1)做好研究成员、实验场地、实验资金、实验对象分析等相关准备工作,进行课题申报与论证,等待总课题组的审核与认定。(2)通过了审核与认定之后,抓紧对研究成员进行培训,学习理论知识、掌握演奏技巧,预备投入各自的工作岗位。(3)成立研究机构、制定研究方案,明确各位研究成员的工作职责。(4)搜集教学资料,精心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适时调查分析,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研究打好坚实基础3、研究核心阶段:投入实验4、(1)根据研究主题,实施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的对比教学研究措施,收集相关检测资料、抽样调查、对比结果。(2)按计划任务进行实验、论证、编辑信息资料等常规工作。(3)邀请相关专家给予指导与修正,优化教学,保证课题方案的顺利实施。(4)收集相关教学片段、优秀教案、教学论文,整理各种调查表格。(5)进行现场课例探讨与研究,用事实证明成效。(6)组织师生进行与竖笛有关的节目展演。3、实验总结阶段:验收成果(1)有关“小器乐(竖笛)教学中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设计(2)相关教学课件(3)相关教学课例录象(4)师生创作器乐演奏谱例(5)总结性的研究报告、论文七、研究过程与措施:为了更好地开展课题,我们采取以下措施确保研究的顺利实施:1.实验初期成立机构,确定实验人员;制定实验方案,组织教学;适时调查分4析,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研究打好坚实基础:大家认真学习本次研究的主导思想,讨论实施细则,制订出了一套相对适合本校《中学小器乐教学中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研究》这一课题的方案,以备抓好本次研究的大方向。我们将研究重点放在:订好第一份研究计划;抓好第一堂课的定位;记录好研究过程中的每个亮点;整理好每次的调查资料;区分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的教学方式;作好阶段性对比记录;适时修改细节,以求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果。在这一阶段,我们制作了一系列的调查表格,让所调查班级的学生填写,为课题的实施作了充分准备,例如,在学习之前,我们用问卷调查法做了如下调查:表一:请实验班与对比班填写:你对乐谱知识了解多少?(在相应处打√)1、简谱精通会一点不会2、五线谱精通会一点不会我们将学习竖笛之前的实验班(初一4班)与两个对比班(初一1班、初一2班)对五线谱知识(我校选择主要用线谱学习竖笛)的学习情况作了详细调查,结果如下:表二:01020304050初一4班初一1班初一2班精通会一点不会总人数从图表反应出的情况来看,在学习竖笛之前,对线谱知识了解一些的同学所占比例并不多,在深入到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研究之前,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基础阶段,比如识谱,在这一环节,竖笛的运用无疑是恰到好处的。第一堂竖笛课非常重要,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竖笛时会对竖笛充满好奇。我们在第一堂竖笛教学课上作了大量的准备,要求老师必须做好示范,并一步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为接下来的探究性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从第一堂竖笛课后发给所抽查班级(初一4班)学生的调查报告以及个别交谈和整体课堂气氛等方面的综合情况来看,学生对学习竖笛吹奏的兴趣较高,总人数50个同学的班级,有80%的学生表示很愿意学习,认为对他们将来学习其它音乐知识也会有帮助,10%的学生认为学竖笛可能比较难,但愿意尝试,10%表示不感兴趣,不想学.我们实验的第一步有90%的同学已经产生学习竖笛的愿望,目的基本达到,是比较成功的.为了引导同学们对学习竖笛这一活动有一个较深入的认识,我们还制作了多选式的问卷调查:5你期待通过竖笛学习能对你产生以下哪些影响?1、我能通过学习竖笛认识乐谱2、我能通过学习竖笛调节心情3、能通过竖笛学习使手指更灵巧,思维更敏捷4、能拓宽我的思维空间,让我更具有创造性从所抽查的初一(4)班(竖笛演奏实验班)、初一(2)班(竖笛学习对照班)同学所交上的调查报告上显示,同学们对竖笛学习寄予很高的期望,除了极个别同学只选择了前2-3项之外,其他同学希望能达到以上所有效果,这也是我们师生共同努力的方向。针对以上问卷以及本校的调查方向,我们在实验初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教学活动,我们用简谱与线谱对照的方式让同学们学会两种识谱法,特别是对线谱的认识,我们认为器乐演奏用线谱会更方便,固定调式会为竖笛吹奏提供很多便利,所以初期练习我们在识谱方面着重于线谱。经过一段时期的学习,同学们进步很大,可以较快的将乐谱吹奏出来了。例如:初一(4)班的陈嘉俊同学,他在最初的问卷调查中,不会识谱,而第一学期的竖笛吹奏使他达到了认识乐谱、调节心情、手指更灵巧,思维更敏捷的效果,但“更具有创造性”这一目标在基础较好的同学的表现中才能反映出来。2.实验中期加强组员专业知识的充电,对实验班与非实验班进行对比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开启学生的创造之门,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当实验活动处于中期时,我校的课题组曾多次组织组员参加各种观摩和培训活动,如:听朱则平先生开展的竖笛专业知识讲座;观看市教研室组织的优秀竖笛教学成果展演;观看本区教研员黄钦慧老师准备的录像资料;积极参加市、区级的各项培训与演出活动;组织组员一起进行阶段性的研究探讨,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步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在常规的竖笛教学中,教师们讨论过是将课堂器乐教学定位为“多启发”还是“多指导”这一问题,并将初一(4)班(实验班)和初一(2)班(对比班),进行有对比的教学活动,经过以一学年为周期的教学实践活动,我们发现两种教学手段都有以下区别:首先,“多启发”的教学方式中,我们让学生接触大量中外优秀作品,拓宽他们的视野,开启他们创造的智慧。在这样的班级里(初一4班),我们从学习吹奏第一个音符时就开始把大量精力放在“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上,比如:当只学会吹奏“5”这个音符时,老师就启发同学们开动自己的脑筋,运用这个音符吹奏出不同的节奏为《粉刷匠》伴奏,我们发现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很乐意去思考和实践,这对学生节奏创编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当学会了基本演奏方法之后,我们运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比如:在学习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亚》时,部分学生由于处于变声期,演唱时有困难,老师灵活运用竖笛让部分同学以吹奏代替歌唱,并创设喜、悲、乐等不同的情景,要求同学们的吹奏无论从力度、速6度还是节奏或其它方面作变化都可以,但创作一定要与老师创设的情景相符合,因为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使得同学们的表现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姿态;当演奏能力有所提升之后,我们会以其它的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