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辽宁中公教育:[键入文字]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一、个体身心的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个体身心的发展,个性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教育。另外,能否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则是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关键。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这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实现个性的过程。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人是社会的人,人是在社会环境中发展的。个体的人只有参与社会实践,才能生存与发展。(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表现在人具有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还有认识和改造自己的能力。(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对这个问题有以下不同的观点:1、内发论内发论者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辽宁中公教育:[键入文字]表。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只要善于修身养性,向内寻求,这些品性就能得到发展。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因。美国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他认为,人的发展顺序受基因决定,教育要想通过外部训练抢在成熟的时间表前面形成某种能力是低效的,甚至是徒劳的。2、外铄论外铄论者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对于人自身的因素,有的认为是需要改造的,如我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人物荀子就持这样的观点。有的认为,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外铄论的另一个典型代表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他甚至这样说: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外铄论者一般都注重教育的价值,对教育改造人的本性,形成社会所要求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都持积极乐观的态度。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是能动的实践主辽宁中公教育:[键入文字]体,没有个体的积极参与,个体的发展是不能实现的;在主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因此,我们把实践、把个体积极投入实践的活动,看作是内因和外因对个体身心发展综合作用的汇合点,也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直接的、现实的力量。(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的身心发展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制约着教育工作。遵循并利用这些规律,可以使教育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是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身心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根据人的身心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期现象。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辽宁中公教育:[键入文字]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产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如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互补性告诉我们,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个体差异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其次,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在教育工作中发现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做好因材施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page]二、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主要是受到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人体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一)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辽宁中公教育:[键入文字]能性。如果没有这些先天素质,个体的发展便无法实现。但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给予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便不能成为现实。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个体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我们必须承认遗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我们需要关心的是,怎样创造条件使具有不同先天素质的人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但是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因此不能夸大遗传的作用,遗传决定论是错误的。(二)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1、成熟的概念成熟是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其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2、成熟的意义人具有某种先天素质,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成熟的。人的各种身体器官的构造和机能在出生时是很不完备和孱弱无力的。个体的器官和整个系统的结构、功能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有些早期运动机能的获得是直接建立在成熟的生理基础上的。成熟与教学的效果是契合的,一种技能的发展由成熟支配时,没有必要超前加以训练。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就说明辽宁中公教育:[键入文字]了这一点。格塞尔提出了个体发展的成熟决定论,这虽然夸大了成熟的作用,但教育中充分重视成熟的意义非常必要,要重视早期教育但不能拔苗助长。(三)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若按环境的范围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人生活在不同的小环境中,这些环境所提供的条件并不相同,对个体发展的意义也不相同,因而不同环境中人的发展有很大区别。但个体对环境的作用也不是消极的,处在同一小环境中的个体,其发展水平也不会完全相同的。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在同一环境中,各种因素作用的方向、力量的大小是不相同的。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因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改造环境,人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着自身。因此,夸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特别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是错误的。(四)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是由承担教育责任的教师和接受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学校教育的环境具有极大的人为性,具有明确的目的、有指定的教育内容与活动计划、有系统的组织和特殊的教育条件。学校弥漫着科学、文化和道德规范的气息。这些构成了学校教育环境的特殊性。从辽宁中公教育:[键入文字]个体活动的角度看,学校中的个体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区别,在于有教师的指导,活动的结果还要接受检查。这种特殊性使学校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独特的功能。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目标明确、时间相对集中、有专人指导并进行专门组织的教育活动,此外,学校教育使个体处在一定的学习群体中,个体之间发展水平有差异,这也有助于个体的发展。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当然,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特殊功能的发挥,不是没有条件的,它要求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并且积极协调各方面的影响。所以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万能论”是错误的。(五)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从过程结构的角度看,包括活动主体的需要与动机,指向的客体对象,活动的目的、内容、手段与工具,行为程序、结果及调控机制等基本要素。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其中最基本的是认识活动;辽宁中公教育:[键入文字]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它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指向性和程序性,体现了人的主动选择。人的主观能动性从综合的意义上把主体与客体、个体与社会、人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成为推动人本身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page]三、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教育使得人的价值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人的个性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一)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所谓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在人类历史上,人的价值并不是一开始就能被发现和认识的。教育有责任不断提高人们对人自身价值的认识,提高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个体的独特尊严。教育不仅要教给人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教会人们驾驭知识技能,教会人们怀疑知识技能。应该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知识是为人所用的,而不应该由知识反过来奴役人。(二)教育对人的潜力的发掘潜能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潜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任何人都有潜能,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掘,必须通过教育、通过学习才能实现。教育者必须做到,当具备了某种条件时,人的潜能会得到超辽宁中公教育:[键入文字]常的发挥。充分认识学生的潜能存在的事实及价值,尽可能地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三)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人的力量是人的身体力量与精神力量的综合。但人的根本力量,在于人具有精神力量。人的身体力量的发展有多种途径,教育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人的精神力量的发展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教育不仅需要分别培养和发展人的身体之力和精神之力,而且要力图使人的身心发展得到充分的、和谐的发展。(四)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个性又是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发展个性,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把人的差别性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自主性和独特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