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地区农业县域工业化道路探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丘陵地区农业县域工业化道路探索【作者:中共四川梓潼县委书记付学坤】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继续完成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要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结合到县域工业及县域经济的实际,农业县县域工业化道路应该在新型工业化道路原则性、方向性指导下,走属于自己的、具有地方优势和特色的地方工业化道路。基于这样一个战略选择,本人结合到工作实际认为,丘陵地区农业县县域工业化道路可以具有以下三个原则及选择发展方向。(一)要走市场导向型县域工业化道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甚至一个省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区域经济的本质是特色经济,但在各具特色的基础上,我们的经济发展却遵循着一个共同的规律即市场规律,依照市场导向作用来运作经济。县域发展工业经济也不例外,工业化道路也首先是市场导向型的。市场的导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市场导向产业。工业的发展决定了产业有自身的生命周期,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左右着产业的此消彼涨。昔日的朝阳产业也许就是明天的夕阳产业,另外,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更高要求,消费理念的不断更新也影响着产业的兴衰。产业的调整压力来自于市场,市场上产品的消费变化往往预示着产业的变动。因此,发展县域工业,选择什么领域应以市场为导向。其次,是市场导向产品。一个县域的工业发达程度,往往又以当地工业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大小来衡量。产品能否成为经济的支柱产品是看它在县域经济中比重和份量,即产品的市场占有情况。以市场为导向,为市场所接受是一个产品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县域工业在发展过程中着力培养工业品牌,形成县域工业的支柱产品,从而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和聚集作用。再次,是市场导向的机制。县域工业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本结构,所有制结构等并不单一,各有所长。但它们都需要引入和建立市场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体现在县域工业上,对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通过改制来达到目的,而对于新办企业则直接引进和建立具有新机制的公司,一成立便遵循市场机制,促进企业健康经营,稳定发展。总之,市场导向型是县域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首先应该遵循的原则。(二)要走资源转化型县域工业化道路工业生产过程就是资源转化的过程。生产要素组合中,资源要素是最重要的,资源有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资源是工业生产的前提条件,因此,工业化道路选择又要着眼于资源的有效转化,在资源的转化过程,才会产生增值,实现其经济价值。资源转化有物理转化和化学转化之分,也有一次转化和多次转化,层层转化和过度转化之分。县域工业的主体,由于自身的特征和地位决定了其主要围绕资源的转化过程做文章,逐步形成具有自身地域特色的工业结构和体系。首先,要加强现有优势资源的有效转化利用。一个县域,无论资源贫富、优劣,都有自己的相对优势;有的资源优势还有待进一步发掘。找到自己的优势资源,以市场为导向,发展资源转化型工业。资源优势在工业发展初期,往往是工业最大的优势,有的甚至仅靠出卖资源本身发财。优势资源即可能成为优势产业、优势产品。资源本身都是有限的。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对其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是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经济学家们致力于解决的基本问题。对优势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利用和提高其转化率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增加资源转化过程中的技术含量提高其转化价值增值率。这就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化。其次,要充分挖掘区域内的潜在资源优势。资源有多种,有不同的存在形势,对于农业县,土地、坡地、水面等是优势资源,同时,生态、环境、气候、人文、传统文化都是潜在的优势资源。挖掘资源也并非易事,要用经济的市场的战略的眼光来提炼、来整合利用。资源优势相对于自身资源来说,是指其具有相对优势的资源。而横向比较,资源特色就是资源优势。保持资源优势不仅仅是指对资源的简单保存,而是不断地发掘其新的价值和特色。再其次,要注重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提高其转化率。单一的资源不都具有经济利用价值或者说形不成可利用的价值,但将相关资源加以整合利用,综合考虑,资源的利用是价值很可能会大大提高,转化链会得到延展。资源的组合利用发展工业重要的决策参考因素。资源的整合形式多样,也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不同工业阶段上来实施。最后,在资源转化利用过程中注重科技含量的提高。资源的成功转化是靠工业生产过程来完成,工业化程度的高低,工业水平的高低都是反应于科技在工业生产中的运用程度。只有提高其科技含量,用科学的手段来提高转化率科技可以促进生产,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作为丘陵地区农业县,在工业化初期,由其区位状态决定了它首先着眼于自身资源的转化利用,这也是产业互动、城乡相融的要求。农业县的资源一般与“农”有关,其所谓“资源转化”多指农产品的深加工,农业产业化在工业方面的产业链的延伸。(三)要走劳动密集型的县域工业化道路工业按其生产要素的比重、地位以及技术含量的高低可将其分为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等不同特征性质,选择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以什么作为工业要素优势加以发挥,值得我们探讨。作为丘区农业县,其资源优势和优势资源在上文已作分析,其中农村劳动力丰富是一大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是方向之一,这一选择还有更多的理由。其一,发挥县域的比较优势,促进县域工业的成功突破。内地农业县大多区位无优势、资源无特色,难以找到工业化突破口,但都有一个共同的优势资源,那就是丰富的剩余劳动力。我国工业发展并不平衡,劳动这个生产要素仍然在许多企业占最重要的要素地位。发挥农业县的这一要素特长,兴办劳动密集型工业是一个主攻方向。其二,世界以及我国东中西部工业布局战略调整和转移给了我们更多的机遇。有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之说,世界几乎所有的大型制造企业都已和正准备在中国建立制造基地,这是世界性的工业战略转移。而我国国内沿海工业发展到现在的阶段,面临产业升级换代、工业结构调整压力,把沿海的劳动密集型(包括原料)向内地转移的需求,内地不失时机地主动迎接这一机遇,具有现实意义。其三,这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需求。农业县面临农村、农业、农民问题,这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也是当地政府的重大职责。兴办劳动密集型工业一举两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功转移也为农业产业化、农民增收腾出空间,也有助于调整农村经济和就业结构。城镇化滞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最大结构性问题,农民收入上不去,最根本的原因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其四,是推进城镇化的有效途径。城镇化率低是农村经济进步的标志,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相铺相存,相互促进的同一方向性经济策略。兴办工业带来城镇化,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由于农村劳动力离开土地而形成的就业压力,因此,工业也有解决就业的责任。如果工业吸纳了可观的农村因城镇化而带来的劳动力,工业、农业才能实现真正的产业互动。当然,县域工业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并不排斥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企业,也不是县域经济的最终目标,而仅是在现有水平上的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做法,在有条件、有机遇的县域也可选择具有自己特色的、技术含量高的工业,形成县域经济的特色。农村的全面小康建设任务艰巨,工业化、城镇化是县城经济的根本出路,走一条切合本县实际的工业化道路,做出工业特色,是我们的目标。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