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导学案高一二章一第五课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现代学校高一生物学科导学案课型:新授、复习、习题主备人:张同君审核人:张同君班级:姓名:学习小组:日期:2014年月日星期第二课一.[学习目标]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二.[学习重点]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2.人脑的高级功能。[学习难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三.[学习流程]课前导学、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创新基础知识1.反射与高级神经活动1.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生来就有,先天的通过学习得到,后天的具体事物直接刺激(非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信号刺激(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光、声音等)不经过大脑皮层(皮层下中枢的功能)一经过大脑皮层神经联系(反射弧)是终生的、固定的神经联系(反射弧)是暂时的、可消退的数量有限数量无限是生存的根本保证(只适应固定不变的环境)扩大适应环境的能力(具有预见性)特别提醒:①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②学习是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复习是对条件反射的强化。③条件反射容易形成也容易消退。2.大脑皮层功能区的划分(1)躯体运动中枢——位于中央前回,又称“第一运动区”,一般支配对侧运动。(2)躯体感觉中枢——位于中央后回,一般支配对侧感觉。(3)言语区①视运动性语言中枢——又称“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接近中央前回手部代表区的部位(W区)。若受损伤,会引起“失写症”,即病人可听懂别人讲话和看懂文字,也会说话,手部运动正常,但失去书写绘图能力。②运动性语言中枢——又称“说话中枢”,位于中央前回底部之前(S区)。若受损伤,会引起“运动性失语症”,即病人可看懂文字,也能听懂别人讲话,但自己现代学校高一生物学科导学案课型:新授、复习、习题主备人:张同君审核人:张同君班级:姓名:学习小组:日期:2014年月日星期却不会讲话。③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H区)。若受损伤,会引起“听觉性失语症”,即病人能讲话、书写,也能看懂文字,但听不懂别人谈话,能听懂别人发音,但不懂其含义,病人可模仿别人的谈话,但往往是答非所问。④视觉性语言中枢——又称“阅读中枢”(V区)。若受损伤,会引起“失读症”,即病人的视觉无障碍,但看不懂文字的含义,变得不能阅读。提醒(1)无论是条件反射还是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都是在灰质中,但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条件反射必须有大脑皮层的参与。(2)控制特点:大脑皮层上分布着控制身体不同机能的中枢。其中:①中枢面积大小与身体大小无关,而与机能的复杂程度有关;②中枢位置与身体各部分的关系是例置的;③语言区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中枢;④大脑左、右两半球对机体的感觉和运动的控制是交叉的。(3)基本方式: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为条件反射,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对身体不同机能的控制。(4)低级反射活动一般要受到高级中枢的调控。四.应用学习例1、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提示: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感受器的敏感性取决于神经元本身的生理状态,刺激感受器或相应的传出神经均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脊髓是完成反射的低级中枢,完成条件反射的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例2、图中甲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图乙表示突触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_____。(2)若刺激图甲中b点,图中____________点可产生兴奋。(3)图甲中显示了神经细胞之间完整的突触有____________个。(4)图乙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____________,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变化。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____________。答案:(1)神经中枢(2)a、b、c、d、e(3)3(4)兴奋或抑制;蛋白质(糖蛋白)提示:“‘一○一’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是本题的关键信息(题眼)。图甲表示的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现代学校高一生物学科导学案课型:新授、复习、习题主备人:张同君审核人:张同君班级:姓名:学习小组:日期:2014年月日星期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而通过突触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则是单向的,b点受刺激后,图中a、b、c、d、e点皆可产生兴奋。图甲中显示了3个完整的突触,1个轴突一胞体式突触和2个轴突一树突式突触。递质的种类很多,同一神经元末梢释放的一种递质可能是兴奋性的,也可能是抑制性的,相应地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细胞膜上与信息传递相关的物质是糖蛋白,因此突触后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蛋白质。五.当堂检测88.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和C可与感受器相连,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B.若在f点施加一强刺激,则f点的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并在b点可测到电位变化C.对该反射弧来说,大脑皮层对其活动不会产生影响D.若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f点不会测到电位变化,而下一神经元的兴奋将会加强9.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0.如图为一突触的结构示意图,在a、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已知ab=bd,则分别刺激b、c两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能偏转几次()A.b点2次,c点1次B.b点1次,c点1次C.b点1次,c点2次D.b点2次,c点0次11.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12.Ach是一种神经递质。实验人员欲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简图现代学校高一生物学科导学案课型:新授、复习、习题主备人:张同君审核人:张同君班级:姓名:学习小组:日期:2014年月日星期如图2-1-14),在除去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①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②处给予恒定刺激,③、④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点。测得不同浓度Ach条件下③、④两处感受到信号所用时间如表所示。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⑤、⑥与⑦共同构成一个突触B.实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防止实验结果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C.表中数据说明高浓度的Ach能促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D.表中数据说明Ach浓度的增加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无明显影响六。自主反思:知识盘点,心得感悟。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