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法》习题集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综合性、实践性2、国语学的法子3、《新著国语教学法》4、注释各段大纲全篇或全书的提要批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5、讨论6、《中学国文教学概要》7、阅读教学法8、重视语文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重视课外辅导“正目的”和“副目的”9、语文‘听’‘说’‘读’‘写’语言10、语文教学大纲11、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12、13、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经验评价自信心持续发展的能力14、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15、精英教育大众教育16、社会实践活动生产劳动个性和特长17、课程目标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课程结构课程内容难、繁、偏、旧书本知识终生学习教学方法课程评价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课程管理18、(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19、20、工具论人文论素养论语感论21、语言的实际运用与文学文化熏陶智力发展与个性发展由分科逐渐趋向综合阅读、写作文体训练与能力训练22、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素养23、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24、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道德培养审美教育25、一条是在母语环境中,通过模仿和练习,无师自通地掌握母语,学术界称为“母语习得”;另一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课本,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母语,称为“母语学得”。26、个体责任积极互动社交技能结论整合27、合作培养能力参与探究其他课程、重探究,重应用、重过程,重参与、重方法,重体验。28、语文素质教育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的原则言语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原则课内语文学习与课外语文学习互相促进的原则29、求真唯实30、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3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32、例子不教学是为了会学33、一、讲规律,教方法,传习惯二、巧妙设计,精讲精练34、提出一个问题35、寻找真理的能力36、方法的知识37、循序渐进温故知新广学学思自主学习38、看注解查字典语素分析法比较法39、从句子的语言形式40、A文学明显的语言标志B写作意图C感情发展E逻辑论辩41、A题目B开头和结尾E环境描写和交代F时代背景42、43、44、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45、46、47、48、49、50、51、单一摹仿具体描述讲述梗概接续补充口述全文52、培养提高53、54、朗读语文课口语交际——听话说话教学的主要方式关心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口语交际的状况教师的示范与指导55、辨音识义的能力记忆整合的能力理解语义的能力评判话语的能力56、二简答题1、突出特点,第一,是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引进语文教学,专设“心理论”一编,从培养能力办心理学角度来研究阅读教学。第二,是主张“全文法”的阅读教学法。所谓“全文法”,是在总结欧美各国先。进的读法教学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传统的程式化的“文字一语句一段落一全篇”的阅读教学法而提出的,是主张以文章的总体认知为出发点,把文章作为一个统一体来进行阅读教学的理论,很有见地。2、突出特点是:(1)重视语文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本书的“绪论”和“余论”,分别论述了语文教师的素养和进修问题。(2)重视课外辅导。本书专设一编四章,论述了课外指导问题,提出了“课外教学当与课内并重”的观点,并且进一步强调说,“课外教学范围影响之大”,实在是“远过于教室里的正课”的,这在当时实在难能可贵。(3)在论述国文教学的目的时,运用了“正目的”和“副目的”的概念,把对于国文教学目的上的多年纷争,从理论上作了比较妥善的解决,这可以说是本书的一大贡献。3、课程是指有计划地安排学习者学习机会的过程,并使学习者获得知识、参与活动、增加体验。他认为,课程包括教材,但不仅仅是教材;课程包括一节一节的课、包括学科,但课程不仅仅是课或学科;课程是随“儿童”、“普及教育”而来的;课程不仅是一种过程、一种结果,而且还是一种意识。4、新中国成立53年来,我国先后进行了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每一次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课程是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地凸现出来:教育理念滞后、课程结构单一、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普遍,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和不良影响,证明了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5、(1)在课程目标上,关注人的发展。(2)在课程内容上,加强科学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3)在课程结构上,注重开设综合课程。(4)在课程类型上,强化全国统一设置的必修课和核心课。(5)重视课程实施研究,动员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6)注重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水平,鼓励大学和有关研究机构积极参与基础教育和课程改革。6、(1)语文教学就是母语教学。语文就是我们的母语或者说国语即汉语。汉语就是散嵌在话语文章中的语词文字。语文课程就是教学生学好我们的母语或者说国语即汉语的课程,因此,教育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话语、文章以熟练掌握祖国常用的语词文字,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语言是人类的主要交际工具,是人类表达思想、交流思想和思维的工具。“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善听、善说、善读、善写,具有较强的、够用的语文能力。也就是说使学生能够运用语言这个交际工具,熟练地表达思想、交流思想情感,进行思维。7、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1)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2)全面发展。就是要求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学生不仅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在智力、道德、审美等方面也获得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即各方面充分发展而又有独创性、独立、自由的个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3)主动发展。就是在整体提高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8、(1)培养目标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2)课程结构的改变: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计基础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强调课程机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可选择性。(3)教学内容的改革:改变教学“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促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4)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变教学中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别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评价制度的改革:改变评价制度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作用。(6)课程管理的改革: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过于死板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增强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9、语文课程改革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10、11、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包含两层意思:第一,语文课程要培养的是语文实践能力;第二,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基本途径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课程的基本理念”关于“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的表述中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12、语文教育过程中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熏陶,内心的体验,看重想象,直觉和创造性。人文性的基石是人性。它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和健康个性的发展。因此,以学生为主体,承认个体差异,重视个体体验,在探究中学习等备受关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材要“关注人类”、“关注自然”,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的学习方式”。阅读教学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总之,要充分体现对生命的尊重。13、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把人文素养教育看作是关于人生存目的的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很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比较好地解决人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帮助每个人智力、德行、感情、体格各个组成部分达到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泛指人文科学体现出的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人文精神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和情感,着重想象性和多样化的生活,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归结为对人本身的关怀。人文精神概括并包容了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14、(1)语言能力是一个人须臾不离的基本能力。(2)“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有学语文、学做人、学创造等功能,能为一个人的一生打基础。正是由于语文素养的基础性,由于“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这样的地位不会因为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动摇,不会因为世纪的更迭而变化。语文课程如此重要的地位,昭示了语文教育工作者肩负着重大的责任。15、(1)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拓宽知识面(2)加强训练,培养语感(3)注重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4)优化课堂,提升语文素养16、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2)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3)把握母语学习的特点。A、充分利用语文资源,拓宽学习空间。B、学习方法上,强调实践、积累、感悟、熏陶。吸取母语教育研究的新成果--“母语习得论”。(4)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还体现在遵循汉字、汉语的自身规律上。17、学习母语,有两条渠道:一条是在母语环境中,通过模仿和练习,无师自通地掌握母语,学术界称为“母语习得”;另一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课本,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母语,称为“母语学得”。学龄前儿童掌握了口语,就是通过习得这个途径。入学后学习母语书面语,走的是学得之路。不能只重学得,忽略习得。18、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从以下入手:(1)强调改变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2)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是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要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3)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强调为实际需要学习,有利于学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