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市级课题子课题合川区2008年课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研究”研究报告重庆市合川区尖山中学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一)研究问题的提出阅读产生于人类文化的诞生之时,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伴随着人类个体的终生。阅读教学是学科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学生智商的关键因素。可以认为,离开了阅读,人类文明不能传承,语文教学不可进行,学生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成为一句空话。在漫长而复杂的实践与研究中,因为阅读“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特性而产生出众多的阅读理论,这些理论都是在以作者、文本、读者为中心的情况下而进行的对文字作品阅读的说明和总结。它们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紧密相联,指导着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发展提高,还对中学其它学科教学具有相当的意义。因此,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的作用不言而喻。现实情况也逼迫我们必须加强对阅读教学的研究。一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这些问题在我们学校相当突出,“一支粉笔一本书,几年如一无变数。”二是语文教学质量不高,成为我校争创优质均衡教育和在农村地区办出城区水平的瓶颈因素。三是教师缺乏上进心,害怕或是不敢进行教育科研工作,专业化水平几乎停滞不前,优秀骨干教师不能脱颖而出。四是学2生厌学情绪浓厚,学习无用论比较盛行,整天沉浸在网络游戏中也有人在。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不稳定的时期,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将影响学生终生的学习习惯和人生质量。五是以实施新标为标志的新一轮教育改革已经来临,国情、世情和学情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严峻的形势倒逼着我们应该加强研究,与时俱进。所以我们想通过“中学语文阅读方法研究”来解决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学实际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以较恰当的又适合我们学生实际情况的阅读方法,来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广泛的阅读兴趣,进而为学生终生阅读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国内外在该课题方面的研究现状简述长期以来,世界各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学者在阅读教学研究与实践中进行了不懈而卓有成效的探索,理论成果和经验总结相当丰富,特别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视阅读教学,在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视阅读教学研究,认为阅读教学的基本属性是活动与对话,阅读教学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是一场多向度的对话,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扮演着服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与作者、编者、以及师生相互之间进行着对话和交流。二十世纪末西方国家从“接受美学”、“阐释学”等美学理论出发,研究阅读现象,认为阅读是主体的一种主观活动。后来,教育心理学领域建构主义心理学兴起,人们进一步接受了阅读的主体性原则,认为阅读是对材料的主动建构,个人经验基础之上的重新建构过程。在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以来,阅读研究也一直颇受重视。但是,我们的语文教学都局限于应试教育的模式,阅读教学忽视了对学生阅读兴趣、能力和习惯的培养,重视的是教师对阅读材料的解读并把结果告诉给学生以及教给学生一些应试阅读的技巧,教师进行的几乎是填鸭注入式的机械重复,学生几乎成了被动接受记忆的“海量”存储器,教与学双方都没有了阅读的快乐和兴趣。近年来,语文学科教学研究领域在对以往的阅读教学进行总结反思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其中,北京教育学院苏立康教授编著的《中学语3文教学论》、《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学语文教学法》等很有价值,北京教科院王俊英老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生阅读学习实验研究”有了较大的突破,提出了一些“阅读学习”的新理念。二、课题研究的依据(一)政策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国家和地方要奖励并推广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优秀教学成果”。“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和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出:“树立终生学习观念”,“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更是强调,“实施质量提升战略”,“着力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发展”,“鼓励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二)理论依据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1、“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2、“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4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4、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要关注其阅读兴趣、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趣味和能力。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教育学原理指出,教学的基本含义是传授与学习,教学是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有计划、在步骤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是中国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教师的教只能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三、课题关键词界定“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研究”共有六个词语,个个词语皆含义深刻,内容丰富,其中与本课题最为关键的词语为“阅读”与“方法”。“阅读”二字,简单形象,却字字千钧。《现代汉语大词典》中标注,“阅”的含义有:①看(文字);②检阅;③经历;④姓。“读”的含义有:①看着文字念出声音;②阅读,看(文章);③指上学;④字的念法,读音。“阅读”的含义为“看(书报等)并领会其内容”。由此可以看出,“阅读”的关键字意为“阅”(看),“读”只是一种发声的“阅”。北京教育学院苏立康教授在《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对阅读的本质进行了多方面的概括:从哲学意义上讲,阅读如呼吸一样,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从心理学意义上讲,“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并影响读者的非智力因素的过程”;从语言学上讲,“从语文心理角度说,阅读活动则是从看到的言语向说出的5言语的过渡,在这个过程中不是机械地把原文说出来,面是经过内部言语用自己的话来理解和改造原文的句子、段落,从而把原文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从教育学意义上讲,阅读是学习之母,阅读乃教育之本;从社会学意义上讲,阅读是个人行为,也是一种社会活动,阅读成为人类素质生产的历史,成为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动力;从阅读的历史意义上讲,阅读是现实行为,也是历史记录,创新本是阅读应有之义,进行创新性阅读,应是人们具备的基本阅读能力。具体地讲,阅读是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统一,是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的统一,是言语操作技能和言语心智技能的统一,同时,阅读还是一种审美实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方法”的意思为: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其近义词有“办法”、“方式”等。教育学原理指出,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达成一定的教学目的,师生双方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常用的教学方法有1、以语言传递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2、以直观感知的教学方法,如演示法、参观法等;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立法,如练习法、实验法、实作法等。同样地,阅读教学方法则指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教法和学法,主要有提问对话法、整体感悟法、理清思路法、言语分析法、诵读涵泳法、文学鉴赏法、单元阅读法、群文阅读法等。本课题研究的是中学(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一)研究的目标体系1、总目标:中学语文阅读方法的研究,重点放在研究、探索适用于我校学生的可操作的阅读方法的总结上。2、分目标:第一,培养学生整体感知、体会感情、把握思路、正确并有创见的解读文本的能力和习惯。第二,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兴趣,构建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第三,探索阅读教学规律,促6进语文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切实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二)研究的内容本课题以语文课堂为载体,试图通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抓住学生心理特征,将语文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带着兴趣去阅读,体会语文作品的底蕴,拓展语文学科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效能。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了认真研究:1.研究如何提高学生认识,明确阅读的价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2.研究如何鼓励和指导学生精选读物,提出质疑,优化阅读环境。3.研究如何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4.研究阅读教学的方法。五、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一)研究的思路: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按照先进行大量的文献研究,为该课题的实证研究找到理论根据和支撑,在理论的指导下再结合我校实际进行实证研究,找到阅读教学的好方法,从而达成研究目标,完成研究任务。实证研究的具体做法如下:(1)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培养出发,把握阅读教学的整体目标,处理好阅读能力训练与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德育教育、审美教育的关系,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2)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探索课内外阅读训练的有效形式,精心设计阅读训练,落实阅读训练的层次体系,探索适合我校(农村)学生的阅读方法及实施措施。(3)改变“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的阅读教学模式。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通过自主性阅读、探究性阅读、个性化阅读等模式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7欣赏和评价文本的能力。(4)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以课内带动课外,课外促进课内,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二)研究的方法(1)文献法:通过查阅国内外已有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的文章、书籍,了解研究动态,从而确定本实验课题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以便突出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2)调查法:这是我们的课题“中学语文阅读方法研究”主要使用的一种方法。主要运用在对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范围等方面的调查中,以搜集到学生阅读的相关信息、资料,用来对课题研究进行小结、指导,进而适当调整方向、方式、方法。(3)行动研究法: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改进,是应用型研究,是教师、学生通过自己的教与学、阅读实践来进行研究的方法。(4)测量法: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质量如何,要通过学生阅读实践的能力、水平来衡量。而这就十分依赖测量。只有通过阅读测量才能反映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也才能反映出课题实验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果。这是本课题的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5)比较研究法:教学实验必须比较,才能知道实验的价值和成果。我们在实验过程中既要进行横向比较,也要进行纵向比较。从而及时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