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三U形件弯曲模本模块内容弯曲是冷冲压基本工序之一。本模块以U形件弯曲工艺和弯曲模结构设计为学习任务,包含的弯曲工序基本知识有:弯曲变形过程及弯曲件质量影响因素,弯曲工艺计算、工艺方案制定和弯曲模设计。涉及弯曲变形过程分析、弯曲半径及最小弯曲半径影响因素、弯曲卸载后的回弹及影响因素、减少回弹的措施、坯料尺寸计算、工艺性分析与工艺方案确定、弯曲模典型结构、弯曲模工作零件设计等。本模块重点1.弯曲变形规律及弯曲件质量影响因素;2.弯曲工艺计算方法;3.弯曲工艺性分析与工艺方案制定;4.弯曲模典型结构与结构设计;5.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的方法和步骤。难点1.弯曲变形规律及弯曲件质量影响因素;2.影响回弹的因素与减少回弹的措施;3.弯曲工艺计算;4.弯曲模典型结构与弯曲模工作零件设计。弯曲:将板料、型材、管材或棒料等按设计要求弯成一定的角度和一定的曲率,形成所需形状零件的冲压工序。弯曲方法:弯曲方法可分为在压力机上利用模具进行的压弯以及在专用弯曲设备上进行的折弯、滚弯、拉弯等。弯曲模:弯曲所使用的模具。课题一弯曲概述典型弯曲件及实物弯曲方法1—模柄;2—圆柱销;3—凸模;4—凹模;5—定位销;6—下模座;7—螺钉;8—弹簧;9—顶杆;10—挡料销V形件弯曲模弯曲分类:自由弯曲和校正弯曲。校正弯曲过程课题二弯曲变形过程及变形特点一弯曲变形过程1.弯曲变形主要发生在弯曲带中心角α范围内,中心角以外基本不变形。2.坯料在长、宽、厚三个方向都发生了变形。弯曲前后网格变化二弯曲变形特点弯曲角与弯曲带中心角弯曲变形区的横截面变化二弯曲变形特点应力状态宽板(B/t>3)窄板(B/t<3)长度方向σ1:内区受压,外区受拉厚度方向σ2:内外均受压应力宽度方向σ3:内外侧压力均为零长度方向σ1:内区受压,外区受拉厚度方向σ2:内外均受压应力宽度方向σ3:内区受压,外区受拉两向应力三向应力三弯曲变形时的应力与应变状态应变状态宽板(B/t>3)窄板(B/t<3)长度方向ε1:内区压应变,外区拉应变厚度方向ε2:内区拉应变,外区压应变宽度方向ε3:内区拉应变,外区压应变长度方向ε1:内区压应变,外区拉应变厚度方向ε2:内区拉应变,外区压应变宽度方向ε3:内外区近似为零三向应变两向应变三弯曲变形时的应力与应变状态1.弯曲变形程度:常用板料的相对弯曲半径r/t来表示板料弯曲变形程度的大小。2.最小弯曲半径:通常将不致使材料弯曲时发生开裂的最小弯曲半径的极限值,称为该材料的最小弯曲半径。课题三弯曲件质量分析一弯曲变形程度与最小弯曲半径1.最小相对弯曲半径rmin/t2.最小弯曲半径影响因素(1)材料的力学性能;(2)弯曲方向;(3)弯曲件角度φ;(4)板料的热处理状态;(5)板料的边缘以及表面状态:(6)板宽的影响。二弯裂与最小相对弯曲半径的控制3.最小弯曲半径rmin的数值参见表3-14.防止弯裂的措施不宜采用最小弯曲半径。当零件的弯曲半径小于表3-1所列数值时,为了提高极限弯曲变形程度,防止弯裂,常采用的措施有退火、加热弯曲、消除冲裁毛刺、两次弯曲(先加大弯曲半径,退火后再按工件要求小弯曲半径弯曲)、校正弯曲以及对较厚的材料开槽后弯曲。塑性弯曲时伴随有弹性变形,当外载荷去除后,塑性变形保留下来,而弹性变形会完全消失,使弯曲件的形状和尺寸发生变化而与模具尺寸不一致,这种现象叫回弹。1.回弹现象2.弯曲回弹的表现形式(1)曲率减小(2)弯曲中心角减小三弯曲卸载后的回弹(1)材料的力学性能3.影响回弹的因素越大,回弹越大。材料的力学性能对回弹值的影响1、3-退火软钢;2-软锰黄铜;4-经冷变形硬化的软钢3.影响回弹的因素(续)(2)相对弯曲半径越大,回弹越大。变形程度对弹性恢复值的影响(3)弯曲中心角越大,变形区的长度越长,回弹积累值也越大,故回弹角越大。(4)弯曲方式及弯曲模①在无底凹模内作自由弯曲时回弹最大。②在有底凹模内作校正弯曲时,回弹较小。校正弯曲圆角部分的回弹比自由弯曲时大为减小。校正弯曲时圆角部分的较小正回弹与直边部分负回弹的抵销,回弹可能出现正、零或是负三种情况。(5)在弯曲U形件时,凸、凹模之间的间隙对回弹有较大的影响。间隙越大,回弹角也就越大。3.影响回弹的因素(续)(6)工件的形状一般而言,弯曲件越复杂,一次弯曲成形角的数量越多,回弹量就越小。方法:先根据经验数值和简单的计算来初步确定模具工作部分尺寸,然后在试模时进行修正。三弯曲卸载后的回弹4.回弹值的确定(1)大变形程度(<5)自由弯曲时的回弹值卸载后弯曲件圆角半径的变化是很小的,可以不予考虑,而仅考虑弯曲中心角的回弹变化。弯曲中心角为90°时部分材料的平均回弹角见表3-3。当弯曲件弯曲中心角不为90°时,其回弹角可用下式计算:校正弯曲的回弹可用试验所得的公式(见表3-3)计算,符号如右图所示。V形件校正弯曲的回弹(2)校正弯曲时的回弹值(3)小变形程度(≥10)自由弯曲时的回弹值凸模工作部分的圆角半径和角度可按下式进行计算:【例3-1】回弹值计算示例图3-20(b)为根据回弹值确定的凸模工作部分尺寸。(1)改进弯曲件的结构设计①尽量避免选用过大的r/t。如有可能,在弯曲区压制加强筋,以提高零件的刚度,抑制回弹。②尽量选用小、力学性能稳定和板料厚度波动小的材料。5.减小回弹的措施(2)从工艺上采取措施①采用校正弯曲代替自由弯曲;②采用拉弯工艺。(3)从模具结构上采取措施①对于较硬材料,可根据回弹值对模具工作部分的形状和尺寸进行修正。②对于软材料,其回弹角小于5°时,可在模具上作出补偿角并取较小的凸、凹模间隙(图3-24)。③对于厚度在0.8mm以上的软材料,r/t又不大时,可采取如图3-25所示结构。④对于U形件弯曲,当r/t较小时,可采取增加背压的方法(如图3-25(b));当r/t较大时,可采取将凸模端面和顶板表面作成一定曲率的弧形(如图3-26(a));另一种克服回弹的有效方法:采用摆动式凹模,而凸模侧壁应有补偿回弹角(图3-26(b))。当材料厚度负偏差较大时,可设计成凸、凹模间隙可调的弯曲模(图3-26(c))。1.偏移现象四弯曲时的偏移2.消除偏移的措施对称弯曲弯曲后的翘曲五弯曲后的翘曲与剖面畸变型材、管材弯曲后的剖面畸变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指弯曲件的形状、尺寸、精度、材料以及技术要求等是否符合弯曲加工的工艺要求。尺寸公差按GB/T13914-92,角度公差按GB/T13915-92,形状和位置未注公差按GB/T13916-92,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5055-94。对于弯曲件的精度要求要合理。弯曲件长度的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和弯曲件角度的自由公差也可以按表3-4和表3-5确定。一弯曲件的精度课题四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具有足够的塑性,屈强比(脆较大的材料,则最小相对弯曲半径大,回弹大,不利于成形。屈服点与弹性模量的比值(则有利于弯曲成形和工件质量的提高。)小,)小,二弯曲件的材料弯曲件的弯曲半径不宜小于最小弯曲半径,否则,要多次弯曲,增加工序数;也不宜过大,因为过大时,受到回弹的影响,弯曲角度与弯曲半径的精度都不易保证。三弯曲件的结构1.弯曲半径一般要求弯曲件形状对称,弯曲半径左右一致,则弯曲时坯料受力平衡而无滑动。三弯曲件的结构2.弯曲件的形状弯曲件的直边高度不宜过小,其值应为hr+2t三弯曲件的结构3.弯曲件高度在局部弯曲某一段边缘时,为避免弯曲根部撕裂,应减小不弯曲部分的长度B,使其退出弯曲线之外,即b≥r(如上页图(a)),或在弯曲部分与不弯曲部分之间切槽,或在弯曲前冲出工艺孔。三弯曲件的结构4.防止弯曲根部裂纹的工件结构当t2mm时,当t≥2mm时,三弯曲件的结构5.弯曲件孔边距离增添连接带和定位工艺孔的弯曲件三弯曲件的结构6.增添连接带和定位工艺孔尺寸标注对弯曲件的工艺性有很大的影响。三弯曲件的结构7.尺寸标注据中性层的定义,弯曲件的坯料长度应等于中性层的展开长度。中性层位置以曲率半径式中:为中性层位移系数,见表3-6。表示(右图),通常用下面经验公式确定:课题五弯曲件展开尺寸计算一弯曲中性层位置的确定对于形状比较简单、尺寸精度要求不高的弯曲件,可直接采用下面介绍的方法计算坯料长度。对于形状比较复杂或精度要求高的弯曲件,在利用下述公式初步计算坯料长度后,还需反复试弯不断修正,才能最后确定坯料的形状及尺寸。二弯曲件展开尺寸计算1.圆角半径r0.5t的弯曲件按中性层展开的原理,坯料总长度应等于弯曲件直线部分和圆弧部分长度之和,即2.圆角半径r0.5t的弯曲件按变形前后体积不变条件确定坯料长度。通常采用表3-7所列经验公式计算。3.铰链式弯曲件对于r=(0.6~3.5)t的铰链件(右图),其坯料长度可按下式近似计算。例3-2计算下图所示弯曲件的坯料展开长度。V形件弯曲力一自由弯曲时的弯曲力U形件弯曲力——自由弯曲在冲压行程结束时的弯曲力;B——弯曲件的宽度;t——弯曲材料的厚度;r——弯曲件的内弯曲半径;式中:——材料的抗拉强度;K——安全系数,一般取K=1.3。课题六弯曲力的计算式中:二校正弯曲时的弯曲力——校正弯曲应力;A——校正部分投影面积;P——单位面积校正力,其值见表3-9。三顶件力或压料力若弯曲模设有顶件装置或压料装置,其顶件力(或压料力)可近似取自由弯曲力的30%~80%。即对于有压料的自由弯曲四压力机公称压力的确定对于校正弯曲1.形状简单的弯曲件:采用一次弯曲成形;形状复杂的弯曲件:采用二次或多次弯曲成形。2.批量大而尺寸较小的弯曲件:尽可能采用级进模或复合模。3.需多次弯曲时:先弯两端,后弯中间部分,前次弯曲应考虑后次弯曲有可靠的定位,后次弯曲不能影响前次已成形的形状。4.弯曲件形状不对称时:尽量成对弯曲,然后再剖切。一弯曲件的工序安排原则课题七弯曲件的工序安排一次弯曲二次弯曲第一次弯曲第二次弯曲二典型弯曲件的工序安排二典型弯曲件的工序安排(续)三次弯曲第一次弯曲第二次弯曲第三次弯曲二典型弯曲件的工序安排(续)四次弯曲第一次弯曲第二次弯曲第三次弯曲第四次弯曲采用级进模弯曲1.V形件弯曲模V形弯曲模的一般结构形式1-凸模;2-定位板;3-凹模;4-定位尖;5-顶杆;6-V形顶板;7-顶板;8-定料销;9-反侧压块课题八弯曲模的典型结构一单工序弯曲模1-凸模;2-支架;3-定位板(或定位销);4-活动凹模;5-转轴;6-支承板;7-顶杆V形精弯模2.U形件弯曲模一单工序弯曲模(续)弯曲角小于90°的U形弯曲模3.形件一次弯曲模两次成形弯曲模形件复合弯曲模带摆块的形件弯曲模4.Z形件弯曲模形件弯曲模U形件弯曲模1—凸模;2—凹模;3—弹簧;4—凸模活动镶块;5、9—凹模活动镶块;6—定位销;7—转轴;8—顶板弯曲角小于90°的U形弯曲模形件一次弯曲模两次成形弯曲模1—凸模;2—定位板;3—凹模;4—顶板;5—下模座形件复合弯曲模1—凸凹模;2—凹模;3—活动凸模;4—顶杆带摆块的形件弯曲模1—凹模;2—活动凸模;3—摆块;4—垫板;5—推板Z形件弯曲模一单工序弯曲模(续)5.圆形件弯曲模(1)直径d≤5mm的小圆形件(2)直径d≥20mm的大圆形件带摆动凹模的一次弯曲成形模两道工序弯曲大圆三道工序弯曲大圆1—凸模;2—压板;3—芯棒;4—坯料;5—凹模;6—滑块;7—侧楔;8—活动凹模直径d≤5mm的小圆形件三道工序弯曲大圆直径d≥20mm的大圆形件1—凸模;2—凹模;3—定位板两道工序弯曲大圆1—支撑;2—凸模;3—摆动凹模;4—顶板;5—上模座;6—芯棒;7—反侧压块;8—下模座带摆动凹模的一次弯曲成形模一单工序弯曲模(续)6.铰链件弯曲模7.其他形状弯曲件的弯曲模滚轴式弯曲模带摆动凸模弯曲模带摆动凹模的弯曲模卷圆的原理:通常是采用推圆法铰链件弯曲工序安排铰链件弯曲模1—斜楔;2—凹模;3—凸模;4—弹簧1—凸模;2—定位板;3—凹模;4—滚轴;5—挡板滚轴式弯曲模1—摆动凸模;2—压料装置;3—凹模带摆动凸模的弯曲模1—凸模;2—定位板;3—摆动凹模带摆动凹模的弯曲模对于批量大、尺寸较小的弯曲件,为了提高生产率,操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