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大学教养学部的创新教育特色研究朱佩禧摘要:在东京大学教养学部开展的创新教育特色明显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教养教育通过阅读与知性教育、社会与政治教育、网络与信息教育,达到增强教养教育的实效性,进而使其适应日本社会的现状。关键词:教养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一、自明治维新日本的高等教育主要学习德国模式,重视科学研究,“二战”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1至今日本国立综合大学培育出了1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14位本科出身于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东北大学这四所战前曾作为“帝国大学”的研究型综合大学。而东京大学作为综合大学之首,是日本最好的学习和科研的场所,其教育的根本特色在于合作研究的多样性和创新活力。东大以“合作与创新知识的世界据点”为目标,不断加强与海外大学的交流,对于世界上出现的重要问题,提出东大人的独特见解。除了始终把目光投向世界前沿,并把它与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努力与世界同步是日本教育的特色。东京大学的教育系统另一个根本的特色就是重视教养教育。进入东大的前两年要学习基础知识,后两年是打好专业基础、培养专业兴趣、激发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比如东大的特定的前期教养课程,新生入学前两年在东京大学驹场校区接受前期课程,朱佩禧:女,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21886年,日本政府颁布《帝国大学令》,并以当时的东京大学为基础改称为帝国大学,到了1897年成立京都帝国大学后,东京的帝国大学改称为帝国东京大学。此后,日本在本土及其殖民地陆续设立九所帝国大学,按照时间先后分别位于东京、京都、东北(仙台)、九州(福冈)、北海道(札幌)、京城(现韩国首尔市)、台北(台北市)、大阪及名古屋等九所帝国大学。1947年,帝国大学改为国立综合大学后,日本本土的七所帝大的名字也拿掉了帝国的部分,但学制上仍保留旧制,到了1949年进行学制改革,1962年废止旧制大学后,帝国大学再也不存在了,而代替之的是研究型大学。这些课程是由大学院(即研究生院)综合文化研究科和数理科学研究科所所属的教师亲自讲授,只有完成了前期课程,才能升学进入后期课程及各专门学部。自从1991年大学设置基准改正至今,东京大学为了避免了大学的“专门教育”和“一般教育”的割裂,解除人文、社会、自然三个系列的专业束缚,在大学一、二年级设立教养学部在1993年对前期课程进行全面的改革。前期课程的教育,也称为“一般教育”、“教养教育”。其中教养学部是对教养教育进行改良或改革,也是东京大学独自的教育系统。教养教育,即“一般教育”,相当于中国的“通识课教育”。在东京大学的教育系统,全部学生首先进入教养学部学习,分为文科一、二、三类和理科一、二、三类六个单位选拔,专门的学部或学科单位不组织入学考试。经过六单位选拔通过的学生进入东大学习。其中文科一类是法学部,文科二类是经济学部,理科三类是医学部,剩下的如工学部、文学部、理学部、农学部、教养学部、药学部、教育学部等各后期课程就是按照相应比例进入理科一类、二类和文科三类。各个学部的学生数量是一定的,不过每年也有一些变化。各学部的部长由有名的教授轮换担任,全校由包括教养学部(前期课程)、法学部、医学部、工学部、理学部、教养学部(后期课程)等共47个学部构成。此文的教养教育主要围绕教养学部前期课程的内容和特色的相关研究。二、东京大学教养教育的创新特色目前教养教育在于不断改革的创新特色,其中包括以下内容:(一)阅读与知性教育;(二)社会与政治教育;(三)网络与信息教育。(一)阅读与知性教育作为支撑东大教养教育的一大支柱就是知性教育,而读书则是知性教育的主要内容。“读书是自主学习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它可以拓展知识、提升理性、丰富感性,有助于培养人的创造性。”1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曾说过,“我一个人为了读书写下很多笔记,并且持续这种读书方式,成就了今天在此处的我。”可见,阅读对于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俗话说:“开卷有益”。因为阅读而坚定了人生方向的也比比皆是。日本人尤其爱好阅读,在地铁或公交车上常常看见手捧书籍的人乐此不疲的看书。日本政府更是把4月25日定为“儿童阅读日”,从小培养孩子爱好阅读的良好习惯。2对于东京大学来说,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培育更是从阅读开始。阅读的精神,秉承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自由文艺”的理念,以人文科学为中心学习古典学的知识和学养为开端,自19世纪以来到21世纪发展而来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阅读书籍则从古典学和人文学整理出与现代相应的内容,进行教养教育。首先,何谓教养?“教养”的含义是与个人品格相关联的知识和行为举止等,1参看张贵勇撰写的《诺贝尔奖背后的教育启示》,《中国教育报》2009年3月17日。22001年日本国会通过了《关于推进儿童读书活动的法律》,这部法律要求国家、地方、学校、家庭和企业携起手来,为儿童读书创造条件,并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儿童读书日”。比如人的学问、艺术、精神修养,比如教育、文化等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水准。日本近代开始的“教养”,从日本书籍的名字可以看出,比如“国民的教养”、“女子教育家庭教养法”、“婴儿教养”、“人格与教养”、“现代人的现代教养”等,这些都说明了“教养”是和人格培育相关的。自明治维新末期以来,日本的大学就开始了教养主义倾向的教育。比如推荐阅读书籍就有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西田幾多郎的《善の研究》、尼采的《道德的谱系学》、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和《资本论》、斯密的《国富论》等哲学书都是必读书目。到了大正时期,更增加了日本、中国的文学著作和英国古典文艺书籍、绘画等。如夏目漱石的小说《心》、《三四郎》,吉川英治的《三国志》、大前研一的《平成维新》、司马辽太郎的《龙马传》等也榜上有名,重视个人人格的培育。到了昭和时代,由于受到军国主义影响,设立一般教养课程,对学生进行武士道为中心的教养主义的训练。“二战”后设立了新制大学,并设置教养课程(教养部),通过阅读日本、欧美的古典书籍,加上现代政治、经济、社会学者的一家之言,即丸山真男、林达夫、桑原武夫等提出“教养人”的思想。如今教养的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基于学生自身的考虑,让大学生学会学习和自我思考,成为懂得规范的“东大人”,进而产生“新知”和“美德”。1如村上春书的《挪威的森林》、丹尼尔·凯斯的科幻小说《献给阿尔杰农的花》和霍金的《时间简史》等有创见的文学或科学作品,可见,教养在此包含了受良好的教育,阅读各类书籍或杂志新闻,获取各种信息并给与反馈。对于东京大学的学生,教养教育是获取“人生习惯”,即对人生和世界形成基本的态度和善恶是非观念,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是通过教养教育,让学生学会自律、自制和自省,在伦理价值上形成自身的“人生习惯”。对于负责教养教育的教师来说,在思考“教育”为何物?尽管学校作为授课场所是固定的,然而老师和学生则是一种相适应的状态。由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校教育的弱点在于同一个教室,教师上课的内容对于有些学生太难,而对于有些学生又太简单。如何从学生这一“被囚禁的听众”角度去让学生获得适合他们自身的知识,这是个难点。东大有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老师尊重学生,学生也尊重老师,东大的工作人员都会尽可能的为学生的研究学习提供便利,且态度十分积极亲切。对于有着对知识有渴望和野心的大学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承担着重要的研究活动,同时要将自己研究学问的成果变成信息传递给学生,此其一;对于有着旺盛好奇心和知识贪欲的大学生,教师还要遭遇学生的质疑,对于此类质疑教师将面临知识的挑战,此其二。东大的教授除了学术权威之外,1浅野摂郎、山口昭彦、大森彌、山内昌之等合編:《東京大学は変わるー教養教育のチャレンジ》,东京大学出版会2000年出版。其实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扩大积极的社会影响。因为老师们明白,大学不只是象牙塔,而是没有门槛的社会。在校园里常常见到成群结队来参观的孩子们,因为日本从小学六年级就开始职业生涯相谈了,大学教师主要就是向孩子们介绍专业特点与以后可能工作的方向,这种专业认同感给大学生和孩子们带来双向的快乐与自信。东大的学生,如今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的条件和环境。当他发现或批评教师努力不足时,不仅仅只是为了学分,学生本人可以拒绝做“被囚禁的听众”。在驹场校区,学生自发组织的各种小型课堂研讨班(日文称为“演習”或“ゼミナール”,简称“ゼミ”,英文是seminar),这是非常普遍现象。课堂讨论形式为主,一节课的时间通常是105分钟,这里一节课称为“一限”,一天“五限”,即五节课。从早上8点半开始,上午一限、二限,下午三限、四限、五限。中午十二点到一点是休息时间,日本没有夏令时制度。同时,日本学生的时间观念很强,一般准点或者提前五分钟来到教室,教师也是一般提前五分钟来教室。今天的大学,不是教师单方面的授课场地,而是发挥学生自身潜能的场所。教师在讲解教材内容同时,也是引导坐在下面的学生思考冥想,教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而在乎学生自主地学到了什么。所以,培养自信的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个人潜力,是教养教育的目的。而对于“意义”的渴求,了解现实并与时俱进、拥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具有幽默的亲近感这三要素,构成了“东大人”的“知性”本质,也是是教养教育的重点。按照时间序列梳理一下东大学生阅读杂志的趋向变化。在1970年代,东大生于全国四六大学相比较,《少年周日》和《世界》阅读较多。到了1984年调查显示,东大生购买文艺杂志比较多,如《文艺春秋》、《新潮》;而到2000年以后更多倾向于漫画等娱乐性杂志。(参看表1、表2、表3和表4)表1东大及东大以外的大学阅读杂志的顺序表(1970年)周刊杂志顺序杂志名称46大学东大1朝日杂志(朝日ジャーナル)2191072少年漫画人(少年漫画人)150803周刊朝日126244周日每日(サンデ-每日)122165经济学家(エコノミスト)106176少年周日(少年サンデー)6725(3位)月刊誌1文藝春秋126342中央公論107343世界8445(1位)4就職ジャーナル42?5展望3018(数据出处:尾崎盛光《“脱东大”化する東大生》、「文藝春秋」1971年5月号)表2东大学生爱读杂志的顺序表(1984年)周刊杂志顺序杂志名称东大1少年jump(ジャンプ)12FOCUS23朝日杂志(朝日ジャーナル)34周刊朝日45YoungJump(ヤングジャンプ)56周刊少年周日(少年サンデー)67BigComic(ビッグコミック)78HotDogPlus(ホットドッグプレス)89法学教室9月刊誌1文藝春秋232世界18表3东大学生爱读杂志的顺序表(1989年)周刊顺序杂志名称东大1BigComic(ビッグコミック)1杂志2Weeklyぴあ23Aera34週間少年Jump(ジャンプ)45NEWSWEEK(包含日本版)5表4东大学生爱读杂志的顺序表(2000年)周刊杂志顺序杂志名称东大1東京ウォーカー12週間少年マガジン23週間少年ジャンプ34non・no45NUMBER5(数据出处:竹内洋、中公新书ラクレ編集部編《論争·東大の崩壊》,中央公论新社2001年10月版,第103-104页)。其次,东大学生阅读倾向变化。根据第50次对学生读书倾向的2000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学生读书的数量,第一位的是漫画和青少年杂志;其次是教科书和教养类书籍。大学生教养类书籍由原来的13.9册减少为12册,因此有人提出“教养教育的崩坏”问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发达,学生上网时间增加,纸质阅读数量逐年减少,网络阅读或“浅阅读”流行;此外,由于日本经济不景气,日本家庭收入比10年前下降了7%,学生打工赚取生活费更艰难,也导致学生阅读倾向的变化。但是,东大教养学部教授认为,纸质阅读仍然是系统知识训练的基础,为东大人培养之根本。表5:东京大学4月以来阅读册数统计表1调查年份教科书(必读)小说・文艺教养漫画・娱乐其他类合计1989年调查11.913.915.434.62000年调查19.316.812.035.816.978.2(注2:根据1989年调查,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