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中小学教师(2010----2014)第三年专业科目学习教材黑龙江大学2012年3月目录专题一基础教育学生学业评价新趋向...................................................................1一、学生学业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1二、新课程下学生学业评价新趋向.....................................................................4三、国外学生学业评价新趋向.............................................................................5四、学生学业评价改革新路径...........................................................................13参考文献...............................................................................................................16专题二学生心理发展再思考—心理发展的过程性.............................................17一、发展的过程性.................................................................错误!未定义书签。二、阶段性任务——新精神分析理论观.............................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环境的影响——遗传与环境观.....................................错误!未定义书签。四、社会学习的魅力——认知社会学习理论观.................错误!未定义书签。五、强化的力量——操作学习理论观...............................................................24专题三聚焦学生文化——基础教育学生文化建设新路向.................................27一、认识学生文化——多角度的审视...............................................................27二、认同学生文化——态度的定位...................................................................32三、建设学生文化——策略的探寻...................................................................35参考文献................................................................................................................40专题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职业生涯常在常新的主题.....................................41一、教师专业发展概述.......................................................................................41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基础...........................................................................43三、教师专业标准——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要求.......................................47四、扎根实践——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47专题五基于过程哲学视野的知识理解.................................................................70一、知识的本质...................................................................................................71二、知识的给予...................................................................................................73三、知识的获取...................................................................................................75专题六教师专业养成新要求——政策解读.........................................................81一、《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81二、《标准》的意义与价值.................................................................................84三、《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85四、《标准》的意义与价值.................................................................................881专题一基础教育学生学业评价新趋向中小学生学业评价制度改革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督制度”,完善“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考试招生制度,这就为基础教育学生学业评价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学业评价制度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了评价工作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改进教学实践等方面的功能。分析当前学业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借鉴国外学业评价的先进技术和方法,改进和完善我国学业评价体系,是我国新形势下学业评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一、学生学业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学业评价是指对学生在学校课程上所取得的学业成就(包括知识与技能、认知过程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测量和评价,是通过各种方法收集学生学业成就的客观信息,为学习和教学提供反馈,同时,也负有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责任。学业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学校所学各门课程上的成就,而非校外所学内容。①随着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传统学业评价在评价内容、评价技术和评价功能上的问题逐渐显露,这突出反映在“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其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全面发展和学生的个体差异;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等问题上,有这样的事例或现象:②案例1:老师把期末试卷发下来分析。某学生一看自己是72分,及格了,有进步了,心里很高兴,与同桌同学进行交流。老师发现后,走到他身边说:①徐言,丁朝蓬.建立学业评价标准促进课程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9(12):5.②兰觉明.质性学生评价体系解析与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2008(3):56-57.2“你不要太兴奋,别看是72分,是全班倒数第四”。该学生的头立即低下去了。这个案例是量化评价的典型代表。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分数”是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唯一标准,评价方式主要采用“纸笔测验”,评价过程过分注重结果性评价,评价功能强调甄别与选拔。案例2:新疆某学校历史教师利用元旦放长假时让学生完成一次开放性考试:以《干旱的宝地——新疆》为题,做一个课件,作为历史与社会学科这学期的实践活动考试内容。学生返校后,教师与全体学生当评委,从课件内容、结构、播放效果等方面对每个课件进行等级评定和主要优缺点评价。其中,一男生制作的《西部大开发》和另一位女生制作的《新航路的开辟》获得老师和同学的高度评价。有几位学生迫切要求老师再给他们一次机会,在教师赞赏和期望的眼神中,他们拿走了各自的磁盘。第二周学生返校后,航海路线图、郑和人物像、人物简介等大量图像及文字材料拓展了课文内容。该案例提供的信息是:让评价走出考场,给予充分的时间,在一个命题的引领下或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让学生思考问题、查找资料、亲历研究、解决问题……教师不仅可以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评价,还可以通过观察、交谈或答辩,对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以及表现出来的能力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弥补了封闭式纸笔测验的缺限,对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评价视角的狭窄和行动取向的偏颇等原因,我国基础教育学生学业评价不论是在理念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一)评价目的偏移传统学业评价常常将评价结果以分数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势必导致学生对“高分”过分追逐、对“名次”过分关注。学校只重视升学考试科目,社会以①田友谊,邱月.学业评价观的变革:反思与构建[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1(5):5-6.3升学率衡量学校的办学水平、以学历选拔人才,其结果必然会偏离评价的目的。(二)评价主体错位传统学业评价以他评为主,教师作为单一的评价主体,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这不仅影响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全面性和有效性,也影响学生发展的积极主动性。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评价活动成为一种消极的活动,表现出评价主体的“错位”。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三)评价内容窄化在过分凸显“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的评价目的的影响下,评价内容窄化为关注智育、注重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这种学业评价过于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度的评价,忽视了学生的德育、体育、美育等,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导致评价不能全面反映教育目标,失去了其本真的功能。具体表现为小型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和再现能力,基本上停留在记忆和理解层面,较少涉及知识应用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层面。(四)评价方法单一传统学业评价采用的评价方式主要是纸笔测验,把考试作为学业评价的唯一手段,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唯一标准,考试的目的就是筛选学生,从而把学生分好等次。纸笔测验虽然能直观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却很难对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进行评价,也不能对学生应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有效的评价。纸笔测验只是评价方法中的一种,也是反映学生某一方面发展现状的手段,如果不能与其他有效的学业评价方法相结合,便不能科学地反映学生发展的真实状况和历程。4二、新课程下学生学业评价新趋向新课程下的学生学业评价思想,把学生作为课程或学业的价值主体,从以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为依据走向以学生学业评价为依据,主张学生学业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主动完成认知结构的重组,发挥情意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使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增大,引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具体而言,新课程下学生学业评价新趋向表现在以下方面: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