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东夷东夷是中国古代,尤其是商朝、周朝时期,中原居民对黄河流域东部(海岱地区)居民的总称。随东周时期,齐鲁等国在山东地区的多年经营,夷夏融合,东夷人被同化。到秦汉以后,东夷多指居住于中国东方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及琉球群岛等地的外族或中国东北的少数民族。东夷文化是中国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东夷文化的许多方面都与中原文明不分伯仲。东夷人是中国最古老文字、弓箭、礼制和金属的发明和使用者。据《左传·昭公四年》记载,商纣王派大军征伐东夷,使国力损耗,结果被周武王乘虚击败,商朝因而灭亡。《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东夷文化东夷人的文字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之一,而且可能是商代甲骨文的重要来源之一。其中的“旦、钺、斤、皇、封、酒、拍、昃”,目前还在汉字中沿用。据中国典籍记载,东夷人是弓箭的发明者。《说文解字·矢部》载:“古者夷牟初作矢。”《礼记·射义》中也载:“挥作弓,夷牟作矢。”东夷拥有很高的陶瓷制作技术。东夷墓葬中出土的大量鸟形的陶瓷表明,东夷人以鸟为图腾,是一个崇尚鸟的民族。东夷人同时也是中国最早使用铜和铁的部族。龙山文化的研究表明,东夷人也是礼制的发明者。龙山文化礼制表明其社会阶级和国家的形成。中国学者俞伟超认为“如果4000多年前不发生这次大洪水,我国最初的王朝也许而且应该是由东夷建立的”。考古发现后李文化(前6400-5700年)、北辛文化(前5300-4100年)、大汶口文化(前4100-2600年)、龙山文化(前3200-1900年)、岳石文化(前2000-1600年)。东夷的来源东夷不但是东方的土著,有些也出自炎黄一系,如徐国国君追溯他们的祖先到颛顼、伯益。《史记·赵世家》记载赵人、秦人始祖蜚廉、恶来、季胜也是东夷。伏羲,又名太皞(昊),是传说中东夷族最早的领袖,活动区域在主要在豫东、鲁南一带,沿着古济水由西向东发展,在曲阜居住和活动。他的最大贡献是画八卦,造书契,结束了古人类结绳记事和不辨东西南北、不分春夏秋冬的历史,指引人们从蛮荒走向了文明。少昊又作少皞,是古东夷族的另一位领袖人物,亦被视为继太昊族之后兴起的东夷族的又一分支部族,其主要活动区域在鲁南一带,故都或封地在曲阜,故曲阜又被称为“少皞之虚”。蚩尤是东夷族的又一个重要的部落,曾一度是一个以武力强盛称雄天下的部落集团,曾沿黄河西进,先后与炎黄族在中原地区发生了剧烈冲突,虽一度得势,最后却被击败。由于他们骁勇善战,死后被奉为战神。传说蚩尤曾经被封于曲阜,并统领着周边的少数民族,其陵墓在东平郡和山阳郡,即今山东离曲阜不远的的鲁西南地区。夷的含义夷字有多重含义。其主要意思是“平”。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夷字“从大从弓”。据说东夷人最早发明弓箭,擅长射箭。因此有所谓“东夷”为东边的弓箭手说法。传说和古典文献记载认为射去九日的后羿是东夷领袖。但商周时期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夷”实际是尸或者人字,和弓无关。有观点认为夷字“从大从弓”认定夷字为弓箭手之说可能是汉代人穿凿附会而来。在中国中心主义的天下观中,东夷和北狄、西戎、南蛮并称四夷。而上古时代的东夷已经融于华夏族,与后来的东夷并没有太大关系。含义的变化东夷原为中原居民对东部部族的称呼,因有九支主要部族又称九夷。随着商代的东夷与华夏的融合,东夷后来改为对东方外族的泛称。其认定范围也随之更改。从黄帝时期的山东,到河南一带,再到日后秦汉时期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朝鲜和韩国认为:现代朝鲜人可能是东夷的一支。)在《三国志·魏书》中,扶余、高句丽、沃沮、挹娄,东濊也是东夷。唐杜佑《通典》将朝鲜、新罗、倭、高句丽、流求等归入东夷,明代严从简将日本、朝鲜、琉球归入东夷。附:淮夷淮夷,是中国古代对南方民族的称呼。更确切地说,指的是商朝、周朝生活在中国东部的黄淮、江淮一带的古民族。夏朝以前,生活在山东、河北的民族被称作“东夷”。传说中,著名的东夷集团首领蚩尤,在与炎帝、黄帝部落在涿鹿大战,蚩尤大败,导致了东夷集团的瓦解。他们当中,一部分与炎黄部落融合,另一部分则向南迁移到淮河流域。从这之后,这些人被称为“淮夷”。又过去了几百年,淮夷不断对占领中原的华夏族发动战争,可是时战时合。这就导致淮夷与华夏族的科学文化的融合,也导致了华夏族追逼淮夷退到了江南。于是淮夷与当地苗蛮族融合,逐渐变成了百越的一个分支,是今天苗族的祖先。西戎西戎是古代中国中原王朝对其边界西方的部落的泛指,也可以指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国家。应劭《风俗通义》说:“戎者,凶也。”在中国中心主义的天下观中,西戎和东夷、北狄、南蛮合称四夷。有时又称鬼戎,古本《竹书纪年》载:“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诗经》中常有周朝与西戎战争的史诗,“赫赫南仲,薄伐西戎”。2夏朝时称西戎为昆仑、析支、渠搜等。《史记·匈奴列传》记秦穆公时有西戎八国,即绵诸(今甘肃东部)、绲戎(今甘肃东部)、翟、镕之戎(今陕西北部);岐山、梁山(今陕西韩城与洛川之间)、泾水、漆水以北有义渠(今甘肃宁县西北)、大荔(今陕西大荔东)、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甘宁交界处)、朐衍(今宁夏盐池一带),皆位于陇山(今宁夏六盘山)附近。又载“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国服于秦”。周平王二十一年,秦文公击败西戎,“于是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西羌是隶属于西戎的别支,从事牧羊,《说文》称:“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风俗通义》也说:“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故‘羌’从羊、人,因以为号。”《史记·秦本纪》中曾记载许多与西戎族相关的来往或交战记录,如“申骆重婚,西戎皆服”,“不废申侯之女子为骆适者,以和西戎”。补充:犬戎犬戎,中国古代周朝时期活跃在周朝西部(今甘肃东部、宁夏一带)的少数民族部落。《山海经·大荒北经》称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犬戎自称祖先是两白犬,崇拜白犬图腾,属于西羌族的游牧部族。犬戎族是炎黄族之大敌。《后汉书》载:“昔高辛氏(尧帝的父亲)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犬戎在《国语》有记载,周穆王时,犬戎的势力逐渐强大,与周朝时有冲突,穆王考虑西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穆王不听,竟大胜,获其五王,又得四白狼、四白鹿。前771年,应申国侯邀请,共同攻击周幽王,占领周都城宗周,杀死周幽王,掳褒姒,尽取周赂而去,“九鼎”被掠,秦襄公发兵救之,并派兵护送周平王回京,此时镐京残破,周平王东迁都城,西周灭亡。自此犬戎始终成为汉族之大患。汉明帝时,“白狼……等百余国,户百三十余万,口六百万以上,举种奉贡”。唐代宗太常博士柳伉上疏:“犬戎犯关度陇,不血刃而入京师……”传甘肃省静宁县威戎镇为犬戎定鼎之地。北狄北狄的称谓最早起始于周代,周人自称华夏,便把华夏周围四方的族人,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以区别华夏。北狄是古代华夏人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春秋中叶以后,狄与戎在地域上有明显的不同,但整个春秋时代,乃至战国中叶以前,戎狄仍往往混称,有些部落仍兼有戎与狄两种称号。这种情况以及春秋北狄诸部的姓族,陕北、山西、河北诸地的戎狄文化遗存,都说明春秋时期的戎与狄只是地域分布有明显区分,族类却比较接近。进入战国,他们主要部分已经华夏化,也有一部分当胡人南下后已融入胡人之中,成为匈奴的重要来源之一。狄作族称,《春秋》所记始于春秋中叶,但《国语·郑国》于西周末已有狄的记载。这是中原诸夏对北方一些部落与国家的称呼,不是他们的自称。狄的本义,王国维先生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断定,是由“远”与“剔除”的含义,“后乃引申之为驱除之于远方之义”。此外,狄还有强悍有力,行动疾快等含义。《尔雅·释兽》说:“麋、绝有力,狄”,邢昺《疏》:“绝异壮大有力者,狄。”《礼记·乐记》说:“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郑玄《注》:“狄、涤,往来疾貌也。”春秋初,在秦、晋、郑、卫、邢等国以北,即今陕北及山西、河北两省的中部与北部,有许多强悍有力的部落,是对中原诸夏的威胁,但当时仍与西戎及伊洛地区之戎统一称为戎,只在方位上称为北戎。至春秋中叶,出现了称上述地区各部落为狄的记载,因其在北,称为北狄。在狄的族称出现以后差不多100年间,又出现了赤狄、白狄、长狄等许多称号。战国晚叶,胡人兴起,匈奴最为强大。胡人以东有东胡,胡人以北有丁灵。战国末年及秦汉以后中国古代所称北狄,都是指胡人、东胡族系各民族。其中丁灵及以后铁勒、敕勒等译名,都在语音上可以与狄相通。但丁灵、铁勒、敕勒是对这些民族的汉语译名,狄是中原诸夏对北方民族的称呼,两者语源不同,含义也不一样。春秋时期北狄与羌戎族类相近,而战国末年及以后北狄指胡人、东胡族系,与羌戎属完全不同的族系。汉武帝采取“隔绝胡羌”的政策以及赵充国在湟中屯田以制诸羌的举措,说明西汉时对羌与胡已经明确加以区分,但《史记》、《汉书》却没有为诸羌立传,羌人的祖源与史迹仅附在《匈奴传》中叙述,《后汉书》有《西羌传》。直到现在,在一些民族史的论著中,仍往往未能真正把春秋时期的北狄,与战国末及秦汉以后以胡人、东胡族系称为北狄这两者之间在族系与历史渊源方面划分清楚。唐杜佑《通典》将匈奴、乌桓、鲜卑、慕容氏、高车、突厥、契丹等归入北狄。春秋时代的北狄共分三大支派:赤狄、白狄和长狄。1.赤狄赤狄,亦作“赤翟”。春秋时狄人的一支。或说因其俗尚赤衣而得名。主要分布于今山西长治一带,与晋人相杂居,是春秋时期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狄族部落。赤狄又分为六部:皋落氏、潞氏、留吁氏、甲氏、铎辰氏、廧咎如氏。前660年,赤狄因受晋国压迫,东下太行“伐邢、灭卫”;齐桓公率领郑、宋等华夏国抵御狄人,“救邢安卫”。此后,赤狄还攻打过郑、东周、齐等国。前594年晋灭潞氏,接着又灭其余诸部。赤狄一直是北狄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族团。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四裔表·狄》中说,“自宣公十五年以前,凡单以狄举者皆赤狄也”,即自前662年到前594年这半个多世纪,是赤狄最强盛的时期,当时北狄与中原诸侯抗衡的主要是赤狄。2.白狄白狄,亦作“白翟”。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春秋前期主要分布于古雍州北部(今陕北一带)。前550年,因受秦国的压迫和晋国和戎政策的诱惑,东迁至今河北省石家庄一带。东迁后的白狄主要由鲜虞氏、肥氏、鼓氏、仇由氏四个氏族组成。后肥氏、鼓氏、仇由氏为晋所灭。前507年鲜虞建立中山国,是为早期鲜虞中山国,前406年3为魏文侯所灭。前381年左右,“中山复国”,是为后期鲜虞中山国,都灵寿(今河北省平山县),前296年为赵国所灭。据说是白姓人的祖先。3.长狄长狄始见于《左传·文公十一年》(前616年),又名鄋瞒,据孔子说是虞夏时防风氏、商代汪芒氏的后裔。因其人特别长大,号为长狄。长狄活动于齐、鲁、宋、卫之间,有长丘(今河南省封丘县南),可能因长狄得名。南蛮南蛮是中国古代对南部的部族的称呼。在中国中心主义的天下观中,西戎和东夷、北狄、南蛮合称四夷。而日本文化中的“南蛮”,当初与中文“南蛮”的意思相同,但自15世纪与欧洲进行贸易(详见南蛮贸易)后,则指欧洲、东南亚地区为主。元朝蒙古人以蒙古为中心,称淮河以南(但是不包括四川)的汉人为“南蛮”、“蛮子”。满清时代,亦有以此作为满人对汉人的蔑称。康熙深知党争之害,但鉴于满汉之间的矛盾,却也不加以整顿,他与旗人权贵谈话总称汉官员为“蛮子”,甚至骂道:“蛮子那有一个好人!”附:中华思想中华思想,也被称为华夷思想,指的是在传统上,中国内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继承的思想模式,或可称之为一种拥护中华文化的意识型态。其亦包含了对待异族、异国的态度和思想,具体表现为视中国(中华)为世界中心,中华文化和思想具有最高的价值,不承认汉民族以外的异族的独自文化的价值,“化外之民”是教化的对象。中国中心主义是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的一种概念,是古代中国的一种世界观。也称作华夷之辨,或者华夷之防,它以是否中国化作为区分华夏和夷狄的标准,“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而事实上在古代东亚相对隔绝的地理环境中,中国作为唯一的文明中心,一个野蛮民族中国化的程度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文明的程度。华夷之辨是思想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