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和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研究(初中版)【课程简介】本课程抓住目前中小学美术课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作业所体现的文化性的问题,教师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的问题,以及什么是美术文化等方面的认识问题展开。本课首先认识“文化”和传统美术文化,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针对中小学欣赏、设计制作、绘画等类型课的特点,具体介绍如何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做法。在课程的最后,对教师提出从学会一种传统美术技能开始的建议,使教师意识到从自身做起的重要性。本课阐述的观点是传递人类文明,传播美术文化要从每节课开始。本课程面对中小学各学段美术教师,采用教学片断分析、教学课件分析、教学资源展示等形式,目的是使老师们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提高认识,学有参考。【学习要求】1.认真学习《美术课程标准》中有关“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的要求,思考怎样在自己的教学中,做好美术文化的普及,进一步研究在教学中提高学生作业的文化性,通过与同事的交流探讨,完成本课布置的作业。2.在参加学习的过程中,更新教育观念,开阔眼界,思考如何开发和利用本地资源,进一步提高对普及美术文化重要性的认识。3.通过观看教学录像和本课讲座中的课例、课件,借鉴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提高自信心,把自己对此问题的新的认识落实在各类美术课教学中。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和培养文化意识的研究何墨荣(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美术教研员,中学高级)一、话题的由来目前在中小学美术课中存在以下现象:(一)学生美术创作现象内容空洞,没的画,不少学生的设计只会临摹外国卡通形象。表现形式较为单一(时代感问题),色彩等缺乏对传统的继承(传统性问题)。不少美术课学生作业只是临摹教材图片。(二)教师教学中的问题欣赏课:把美术欣赏课上成主题班会,政治课。认为实践课先欣赏作品就是“渗透文化意识”,然而学生作业效果没因欣赏而提高。(三)对“学习美术文化”的错误认识认为渗透文化意识即是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把“美术文化”理解为讲美术作品中的故事。本课观点:传递人类文明传播美术文化渗透文化意识——从每节课做起二、对“文化”和传统美术文化的认识文化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成果的总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人类所创造的所有精神财富和一切物质财富。文化的核心部分包括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这也是美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美术文化浩如烟海:汉字、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武术、秦砖汉瓦、兵马俑、桃花扇、景泰蓝、玉雕、中国漆器、红灯笼(宫灯、纱灯)木版水印三、对“渗透美术文化”的认识(一)渗透美术文化是“新课程”的体现。《美术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做出界定,即“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认为“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传承与交流是美术教师的责任。我们常说一句话“一个人有文凭、有学历,并不等于就有文化。”我们生活在一个开放的、多元的世界,网络的普及让我们了解到了各国、各民族的文化,这就使得人们的思维方式、审美趣味发生了变化。美术教育最终目的,不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小画匠”,而是培养成善于用艺术的眼光、用审美文化的心态去欣赏世界的艺术者,去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三)渗透美术文化是评价教学的重要方面。文化是根基,有文化内涵的课提升了课的高度。评价一节课,即使有多条标准,但最重要的应该是格调高,立意新,有文化内涵,学生作业不仅有一定的技能,而且有自己的思想、态度、情感,学生看待问题能进行深入思考。下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具体的研究。四、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一)欣赏课——探索如何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交流与传承1.如何在体验中感悟多元文化课例:初中“艺术的多元化”视频。视频分析。教师精心设计每个环节,每个问题,达到了解尊重多元文化、培养文化意识的目的。看教师通过什么方法讲清楚艺术是多元的,我们要以尊重和宽容的态度对待。(1)怎样讲解不同的时代会产生不同的艺术作品?展示一组壁画,先问:分别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再问:可以从作品的什么地方、什么方面来判断?(总结出文化的差异性)。(2)怎样讲文化艺术交流的意义。展示一组图片。先问:中国艺术作品哪些是受西方艺术影响的?再问:文化艺术的交流对艺术的发展起什么作用?(3)怎样讲解审美趣味的差异,并崇尚尊重理解差异。教师出示自画像油画的两张复制品,让学生用笔圈出教师自己画像的优缺点。由于学生圈出的地方不同,有的地方既有认为是优点的也有认为是缺点的。通过开展这个活动,证明人们的审美趣味不同,对作品的认识和判断也就不同。并总结出要多交流,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多元文化。2.如何从课题链接美术文化课例:小学二年级“小扇子”课件。课例分析。怎样安排学生通过欣赏、感受、设计、选材、制作等过程,了解有关扇子的文化、历史、种类,材料,使学生了解扇子在我国悠久的发展历史,它可以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不仅可以使用,还可以作为工艺品,扇子有着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扇子大体的结构可以分为扇柄、扇面两部分。以上是本课的知识。本课教师通过五个提问将本课的主要知识介绍得非常清楚:一是通过中国古代绘画画面中出现的扇子,介绍扇子的产生时期;二是展示不同质地、造型的扇子,问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扇子;三是看京剧和舞蹈中的场面,问扇子纳凉以外的功能;四是通过图片,提问扇子的其他名称;五是看多把扇子说出扇子可以表现什么内容。这部分赏析安排紧凑,为下一步设计和装饰扇子打下基础,让低年级学生从多角度了解了扇子。因此,本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典范。3.如何看待文化现象培养文化意识课改新教材中课程,如“身边的老房子”、“逛庙会”、“门上的画”、“吉祥图案”、“绣在衣服上的画”等。对传统文化要了解、要传承、要发展。课例:视频“吉祥图案”(二)设计制作课1.设计课——认识理解设计理念设计制作课不能只考虑制作方法、装饰方法,教师要关注当下最新设计,设计课首先要认识各类设计的理念,设计所体现的文化性。高年级学生要写出自己的创意。这样安排,学生的设计才有追求,作业才有灵魂,同时也更激发学生在设计中渗透自己对文化的理解。例:建筑设计: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世博会中国馆由国家馆、地区馆和港澳台馆三个部分组成。中国国家馆中国国家馆以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造型“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取自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元素——斗拱。设计理念:“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主色调:传统沉稳的“中国红”,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中国国家馆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地区馆以“叠篆文字”传达出中华人文历史地理信息。在地区馆最外侧的环廊立面上,用叠篆文字印出中国传统朝代名称的三十四个字,象征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香港馆主题:香港——无限城市,智能城市馆名为“无限空间”,意念来自香港城市发展的不同层次。澳门馆主题:澳门——文化交融,和谐体现特色:“玉兔宫灯”的兔子是和谐相容的象征,机灵通达的化身,澳门馆设计灵感来自于古时的兔子灯笼外型。例:吉祥物设计:海宝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四海之宝),通身为海蓝色。寓意吉祥。符合中国民俗的吉祥称谓。用热情的双臂、自信的微笑欢迎来自全球各地的朋友们。吉祥物创意:以“人”为核心创意,人字的造型,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头发:像翻卷的海浪,显得活泼有个性,点明了吉祥物出生地的区域特征和生命来源。脸部:卡通化的简约表情,友好而充满自信。眼睛:大大、圆圆的眼睛,对未来城市充满期待。蓝色:充满包容性、想象力,象征充满发展希望和潜力的中国。身体:圆润的身体,展示着和谐生活的美好感受,可爱而俏皮。拳头:翘起拇指,是对全世界朋友的赞许和欢迎。大脚:稳固地站立在地面上,成为热情张开的双臂的有力支撑,预示中国有能力、有决心办好世博会。课例:“学做泥塑”课。结合当地的传统民间美术,介绍“惠山泥人”。3.绘画课——文化是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文化——主题。崇拜的图腾、追求的意境、吉祥的祝福文化——形式。扇面、印花布、年画、灯笼都是具有文化性的艺术表现的载体文化——素材。戏曲人物、剪花样、牌楼、城门文化——效果。画像砖、瓦当、铜门环、上马石、面具……的质感、效果课例:视频“老茶馆”。当地文化欣赏与撕纸的关系课例:中学《吉祥图案》课例:小学《吉祥图案》观摩作业:了解教师在课业设置上的立意。刮蜡画:传统文化主题,新的表现手法。非洲,你好,老北京。有主题的色彩练习。五、建议——提高介绍自身的文化意识从我做起,了解—认识—热爱传统文化——选择一、两种技能——深入研究其创作方法(规律)——在教学中尝试——指导学生创作一批有文化内涵的美术作业——总结提升认识——……形成学习、交流、传承美术传统文化的良性循环。例:一组教师创作的剪纸欣赏。掌握一种传统技法,研究出规律。互动对话【参与人员】何墨荣(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美术教研员,中学高级)刘洋(北京二中,中学一级)【话题】主题:怎样引导学生学习美术文化1.谈谈你对“文化意识”的认识,对“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这个问题的理解。2.新课程提出“把美术作为文化来学习”,这对美术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3.列举中学、小学新教材,谈谈“美术文化”是怎样通过具体的课程来渗透的。4.请列举中学、小学各一节欣赏课实例,谈你对这课的理解,介绍通过怎样的课堂教学,渗透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5.请列举中学、小学各一节实践课实例,谈如何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普及美术文化。6.给各地老师一些建议,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通过“渗透”使美术课具有文化性。【案例评析】一、突出体现人文性,深入研究传统文化。以吉祥图案为教学主线,深入其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本课抓住吉祥图案的核心:(一)自古至今人们用画笔、用图案来追求真善美的思想境界和艺术情趣,期盼吉祥、幸福。(二)大胆想象出全新的形象。(三)用含蓄的寓意、象征手法表达。教师应该探讨吉祥图案怎样被现代的学生所接受,让学生了解吉祥图案所蕴涵的丰富的内容和广泛应用,结合自己的体会,赋予它新的内容、新的含义。二、营造淳朴、真情的教学氛围。淳朴、真情是传统吉祥图案艺术独有的特点,也是本课教学所追求的,整堂课贯穿的是浓浓的爱意,和谐的氛围,师生共同享受吉祥图案所传达出的美,徜徉在期盼、祝福的美好意境中。在新课引入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情绪,引导学生说“吉祥语”,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实物资料,介绍其寓意,了解到吉祥图案不仅在生活中应用广泛,而且这些美好的寓意被现代人喜爱。这样把情感教育自然而然地贯穿其中。本课把传统的图案与现代人的追求结合,引导学生将吉祥图案赋予新的内容。教师启发学生“祝国家兴旺、祝家庭幸福、祝朋友顺利,祝长辈长寿、祝自己成才”。学生把美好祝愿寄予在吉祥图案中。最后,学生讲述自己的创意,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学生不仅学到了吉祥图案的知识和表现方法,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以及对美好事物和幸福生活的挚爱态度和乐观精神。三、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增强教学实效性。本课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帮助学生将吉祥图案的知识、技能转化为创作方法、能力,尤其体现出教师灵活的教学策略和主体作用,起到搭建知识与动手创作之间的桥梁的作用。本课教学中采用以下方法:(一)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吉祥图案稿,教师准备大量吉祥图案复印稿,(选择出适合学生学习、借鉴的)发给各小组,作为吉祥图案创作的素材参考。(二)重点放在吉祥主题上,复习学过的图案知识。教给学生创作规律,借助已有的吉祥图案中的形象元素进行重新组合。学生可以举一反三。(三)作业安排用黑色水笔在圆形彩色纸片进行吉祥图案创作,色彩鲜艳的彩色纸利于表达学生的美好祝愿,圆形纸更适合表现团圆、幸福的期盼。(四)教师演示起到引领作用,把难度降低,用简洁概括的形象在圆形纸上进行形象组合的方法。使学生很快掌握表现方法。(五)一名同学在实物投影仪前当场创作,展示个人风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