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16春《古代汉语(2)》在线作业满分答案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25分。)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其中“怒”的意思是()A.振奋B.奋发C.愤怒D.怨愤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中“之”的词性是()A.代词B.助词C.动词D.语气词3.根据字形和词义的联系,歸的本义是A.回来B.打扫C.女子出嫁D.赠送4.“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中“特”的词义为()A.独B.特别C.特殊D.公牛5.“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中“重”字存在的语法现象是()A.宾语前置B.名词用作动词C.使动用法D.意动用法6.《礼记?月令》:“鹰乃学习。”句中“习”用的是它的()A.本义B.引申义C.假借义D.变义7.古韵学家按韵尾的不同把韵分为三类,其中一类是无韵尾或以元音收尾的称作()A.阴声韵B.阳声韵C.上声韵D.入声韵8.“子”的词义由“子女”发展为今义“儿子”,它的词义范围的变化属于A.扩大了B.缩小了C.转移了D.偏离了9.首鼠属于复音词中的A.连绵词B.叠音词C.附音词D.合成词10.“斗”的词义由“酌酒器”引申为“北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是A.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相似之处B.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相互关联,彼此牵涉。C.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因果关系。D.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条件关系古代汉语(2)16春在线作业1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5分。)1.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字是一个复音词的是()()()()A.(虽然),臣之质死久矣B.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C.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D.技经(肯綮)之未尝2.“燕王好微巧,卫人请以棘刺之端为母猴。燕王说之,养之以五乘之奉”,关于此句,理解正确的是()()()()A.好是喜好的意思B.说理解为“悦”C.乘读为shèngD.奉是俸禄的意思3.古汉语中的复音词可分为A.连绵词B.叠音词C.附音词D.合成词4.关于“天之苍苍,其正色邪?”中“苍苍”,说法正确的是A.是个叠音词B.是个复音词C.深蓝色的意思D.苍白的意思5.七言律诗两种首句不入韵的平仄格律格式是()()()()A.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B.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C.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D.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6.下列各句中,“其”字是代词的是A.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B.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C.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D.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其故。7.七言律诗两种基本平仄格律格式()()()()A.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B.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C.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D.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8.“恭、敬”这两个同义词间的差异是A.恭和敬在词义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B.恭和敬在语法的习惯用法上有所不同C.恭主貌,敬主心D.“恭”指外表有礼貌,“敬”指内心严肃不苟9.词义引申的类型有A.连锁式的引申B.放射式的引申C.扩大式的引申D.转移式的引申10.关于“天之苍苍,其正色邪?”中“苍苍”,说法正确的是A.是个叠音词B.是个复音词C.深蓝色的意思D.苍白的意思古代汉语(2)16春在线作业1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50分。)1.声母古代又叫做“纽”或“声纽”。A.错误B.正确2.同义词指一些意义相同或相近而书写形式各异的词。A.错误B.正确3.A.错误B.正确4.在三十六字母中,次清字母的代表汉字:滂敷透彻清穿溪A.错误B.正确5.“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羽,羽不用”中“干”的意思“求”。A.错误B.正确6.“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其中“族”的意思是筋骨交错的地方。A.错误B.正确7.“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中“方”的意思是并列。A.错误B.正确8.“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中“戮”是“杀”的意思A.错误B.正确9.连绵词是重叠两个相同的音节所组成的词。A.错误B.正确10.“朝菌不知晦朔”中的“晦朔”是两个单音词。A.错误B.正确11.“去以六月息也”中“去”的意思是离开。A.错误B.正确12.“江”与“河”从古义过渡到今义都属于词语扩大A.错误B.正确13.古代汉语中,把同一韵的字归并到一起,构成一个独立的组合,称为韵目。A.错误B.正确14.“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中“瓠落”是连绵词。A.错误B.正古代汉语(2)16春在线作业2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25分。)1.下列各词属于叠音词的是A.犹豫B.有众C.布衣D.坎坎2.“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中“果然”的文中义是()A.饱的样子B.的确C.真的燃烧D.认为……对3.“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中“扶摇”词性是()A.动词B.名词C.形容词D.副词4.叠韵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语音现象,就是两个字的韵()A.相同B.相近C.相似D.相像5.诸侯属于复音词中的A.连绵词B.叠音词C.附音词D.合成词6.“故狗似玃,玃似母猴”中“母猴”的意思是()A.雌性的猴子B.猕猴C.大猩猩D.狒狒7.“芝”“捎”“乐”“泽”四字分别属于上古韵部的A.之宵药铎B.之侯觉锡C.支宵觉耕D.支侯觉铎8.“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中的“恢恢”属于A.一个单音词B.一个复音词C.一个附音词D.一个偏义复词9.“南冥者,天池也”中“天池”的文中义是()A.地名B.天上的池塘C.天然形成的池D.遥远的池10.“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报而罪之”中“报”的词义是()A.判决B.报答C.举报D.审问古代汉语(2)16春在线作业2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5分。)1.五言律诗首句不入韵的平仄格式有()()()()A.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B.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C.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D.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2.A.-B.-C.-D.-3.下列各组同义词,在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上有不同的是A.饥、饿B.笑、哂C.杀、弑D.之、往4.现在所谓《史记》“三家注本”,分别是A.南朝宋裴骃集解B.唐司马贞索隐C.唐张守节正义D.唐孔颖达注疏5.“及夷射去,刖跪因捐水郎门霤下,类溺者之状”。关于此句,理解正确的是()()()()A.去是离开的意思B.类是类似的意思C.捐是弃的意思D.状是告状的意思6.关于三十六字母,说法正确的是A.三十六字母中次浊的有:帮非端知精心照审见影晓B.三十六字母中次清的有:滂敷透彻清穿溪C.三十六字母中全浊的有:并奉定澄从邪床禅群匣D.三十六字母大约反映的是唐代末年宋代初年的声母系统7.“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关于此句,理解正确的是()()()()A.三不确指,表示多的意思B.益是增的意思C.烹是烹煮的意思D.者是代词,代指人8.下列各项,是从词义演变的结果来看古今词义差异的是A.词义变化显著B.词义扩大C.词义缩小D.词义转移9.五言律诗的首句不入韵的格律形式是()()()()A.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B.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C.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D.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10.下面各句中,“者”字是代词的是()()()()A.动作者归之于功,为勇者尽之于军B.其言谈者必轨于法C.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D.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古代汉语(2)16春在线作业2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50分。)1.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是清人钱大昕提出。A.错误B.正确2.“眼”的词义由“眼睛”引申为“针眼”,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是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相似之处。A.错误B.正确3.古人从发音方法上对声母进行分析,比较常见的方法就是“清浊”。A.错误B.正确4.词义缩小指词义从古义过渡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也随之扩大,扩大的结果使古义成了新义外延的一部分。A.错误B.正确5.古代汉语中“兽”曾指飞禽走兽,其词义范围包括现在的“禽”A.错误B.正确6.旁转是指元音相近,韵尾相同(或没有韵尾)的韵可以互转。即同是阴声韵、阳声韵或入声韵内,韵尾相同,主要元音相近韵部互转A.错误B.正确7.韵目是指在每一个韵部里选用一个字作代表,这个代表韵部部类的字就叫做“韵目”。A.错误B.正确8.“譆,善哉!技盖至此乎?”中“譆”与“嘻”的关系是通假。A.错误B.正确9.义疏即取疏通经注意义的意思,在唐代又称“正义”。A.错误B.正确10.“天之苍苍,其正色邪?”中“其”是代词,有“它的”的意思。A.错误B.正确11.“人主兼举匹夫之行,而求社稷之福,必不几矣”中“社稷”指国家。A.错误B.正确12.“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中的“恢恢”属于叠音词。A.错误B.正确13.“譆,善哉!技盖至此乎?”中“譆”与“嘻”的关系是通假。A.错误B.正确14.我国传统语音学按发音部位的不同,把声母分为:唇音、舌音、半齿音、牙音、喉音五类,这就是音韵学上所谓的“五音”。A.错误B.正确15.“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中“文学”的古今词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