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的悲剧意识比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东西方的悲剧意识比较以《俄狄浦斯王》与《梁山伯与祝英台》为列【摘要】人类文明发展具有悲剧性,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都归结为挑战与应战。悲剧是一个说不尽的论题,东西方悲剧意识的不同与所处的文化传统、文化性质不同。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堪称希腊命运悲剧的典范,《梁山伯与祝英台》而中国的“大团圆”的结局体现了中国“以和为美”的传统美学精神。西方“一悲到底”的悲剧结构是要让观众灵魂得到震撼,东方“以和善为美”的文化也让人情感得到净化。【关键字】悲剧意思悲剧文化《梁祝》《俄狄浦以斯王》悲剧意思,就是在人类发展过程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体现在某些人物身上的那张“无为而为”的心理倾向,即某些人明知他们将来的所作所为一定会失败,却仍然锐意去追求、奋斗、牺牲的心理趋势。一、悲剧意识与西方文化鲁迅先生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指出:“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1。(一)“杀父娶母”的悲剧命运俄狄浦斯悲剧性命运悲剧性命运“杀父娶母”包含了两层含义:第一俄狄浦斯的悲剧性命运是一种超越于人之外而人对之又不可抗拒的,主宰人的力量的神谕。第二俄狄浦斯的悲剧性命运是人类悲剧性处境的一个投影,是人之有限对抗世界之无限时人类从自制的悲剧性处境中编织悲剧,同时又无可选择地置身于生存的困境之中,即在理性光照下反抗自救后不可避免地陷入到自制的悲剧中的人类悲剧性处境。悲剧意识是构筑悲剧意识的基础,悲剧意识是悲剧审美魅力的关键,悲剧意识是悲剧区别于喜剧的内核。所以说悲剧意识是悲剧的灵魂。“你们的父亲杀了他的父亲,把种子撒在生身母亲那里,从自己出生的地方生出了你们”“婚礼啊,婚礼啊,你生了我,生了之后,又给你的孩子生了孩子,你造成了父亲、哥哥、儿子以及新娘、妻子、母亲的乱伦关系,人间最可耻的事”1鲁迅:《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全集》第一卷,第297页。2。如果说杀父娶母事件的发生体现了阿波罗神谕的不可抗拒性,那么真相大白于天下的结局则进一步表明了人的意志在与命运的抗争中所显示的脆弱性,而且证明了人在努力肯定自我价值时的悲剧性处境。人即使不作恶,一切遵循世俗的价值观,最终也难以摆脱悲剧性处境。这是俄狄浦斯在经历了不可逃避的命运的残酷拨弄之后沉痛而无助的哀叹。俄狄浦斯企图通过自身的力量消除杀父娶母的命运,却鬼使神差地陷入到命运的魔掌。所以说西方文化是一种在强烈的斗争中发展进步的文化。就个体而言,俄狄浦斯是无罪的,他杀父娶母并非有意。而就整体而言他又是有罪的,他无法摆脱作为人类整体中的一员的悲剧性处境,作为社会中的人,社会的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了他。(二)俄狄浦斯王追求理性精神与自由意志索福克勒斯的悲剧构造基础是人与神之间的斗争,强调人对命运的反抗,人们在这种冲突中,独立自主的选择自己的道路,使他们成为教育观众的理想人物。他的悲剧中有一种惶惑不解和事与愿违的称重心情,他的具有和仇敌或者命运斗争到底的坚强意志。特别是当他得知杀死前任国王的凶手就是自己时,他没有逃避,而是勇敢地承担了责任,刺瞎了自己的双眼,要求自我流放。《俄狄浦斯王》给人们的感受是多维的:一是命运的神秘感与人们对它的恐惧感,二是对俄狄浦斯王处境的同情怜悯,以及对他个人意识的钦佩感,观众和读者的感受是复杂的,而非单纯的、单指向性的。这些都是理性精神与自由意志的体现。正如多兹所指出,俄狄浦斯受命运束缚但他在舞台上的行动自始至终是自由的,“俄狄浦斯毁灭的直接原因既不是‘命运’也不是‘神’--神谕没有说他必须发现真相--也更不是他的弱点--招致他毁灭的是他自己的力量和勇气,他对忒拜的忠诚,对真理的真诚。他是一个自由的行动者,自残和自我放逐也都是自由的选择”3。剧本肯定了与命运抗争的英雄精神,怀疑了命运的合理性,带着雅典民主政治繁荣时期的思想意识特征,表现了人们相信自己的力量同时感到惶恐的矛盾心里。俄狄浦斯在苦难中并不是消失在虚无里,而是消失在自由之中。西方哲学强调对立,冲突以及自我冲突和独立意识。西方人敢于冒险,追求真实,具有批判精神、怀疑态度和否定勇气。西方哲学与宗教所追求的理想和超2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12页3GreekTragdy.任生名译.[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1页.理性、自然与生命、规律与信仰。《美狄亚》是希腊悲剧诗人欧里庇得斯的重要作品。描述了美狄亚在弃妇之恨与慈母之爱的两难选择中的心灵挣扎与搏斗;在美狄亚的内心中,母亲的慈爱天性与残忍本性的激烈斗争,她的双重性格被表现的淋漓尽致。美狄亚因以其毁灭生命的方式实现了对伊阿宋的报复性惩罚,完成了女性最难以逾越的自我超越而成为具有超越意识的反叛英雄;在西方文学史上,美狄亚是第一位敢于向男权社会秩序发起挑战的“恶女人”形象,发出了女权主义的第一声呐喊,突破与改变了男性视野中天使型女性的传统接受视角和女性价值审判坐标;从文明冲突论的角度来看,美狄亚的悲剧实质上是东西方异质文明错位与冲突的悲剧4。西方文化是一种在剧烈的斗争中发展进步的文化。西方悲剧创作是西方文化总体特征的表现,西方悲剧精神富于历史反思。西方人的悲剧,强调的是彻底的失败,彻底的牺牲、彻底的奉献。所以《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是悲剧的,俄狄浦斯王的行动是轰轰烈烈的,他的结局是毁灭的,所以说西方的文化性质决定了它的悲剧意识形态。二、悲剧意识与中国文化中国古代对悲剧表达一种中庸之道,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深受孔孟儒家学说的影响,儒家文化强调没有个性、没有冲突;注重人际关系的调节与融洽,强调如何做人而不是怎样发展,规定儒生的道路而不是让儒生自己选择人生道路。整个社会被掌握在封建各级权力者手上,没有思考,进步和自由的余地,只得遵循三纲五常做人做事。整个社会中的人与事物包括梁山伯与祝英台,都是在一种压抑的社会状态下生活着,只得按“规矩”做人。如若梁山伯与祝英台私奔,那么在当时的整个社会都将痛斥甚至抛弃他们。中国式悲剧一直是对中国封建制度时期传统文化的深层次体现,可以说他们的殉情首先是被社会所逼。另外,由于封建时期的婚姻制度最根本的特点就是父母包办,所以在中国古代,上至权贵,下至百姓,对于婚姻制度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像祝英台这样的女性在婚姻问题上便是完全没有自己的话语权的。在梁山伯向祝父提亲时,由于梁山伯家境贫寒,祝父极力反对,说明严重的门第观念已深深的植根于当时的社会和封建家庭里。从这些又可以看出梁山伯与4张岩.欧里比得斯《美狄亚》悲剧蕴意的多维解读.浙江艺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0.6祝英台的爱情肯定也是不被这个封建家族所认同的,他们的爱情受到来自社会和封建家族的双重压迫。我们只能按照儒学的思想去思考和行动,个人不能有自己的见解和自由。所以《梁祝》这样的爱情在当时封建制度下本身就是不被当时社会所认同的。所以他们首先承受的是来自整个社会的压制,以至于他们最后的殉情悲剧是被动的接受了来自于这个社会的安排。东方文化讲究“人和”,以至于常会对悲剧给予神化一般的解释,附带团圆性的结果,让梁山伯与祝英台殉情后,“化作蝴蝶比翼双飞”。再有《雷峰塔》写白娘子与许仙的故事,白素贞被压雷峰塔里,最后出来与家人团聚,慰藉观众。《长生殿》中,杨玉环死后,李隆基和杨玉环到天宫永为夫妻“团圆”结局。总结人类发展和人类社会形态更替都包含了悲剧性。但是现实的悲剧性并不一定总会随之产生一种具有意识形态性的悲剧意识。5悲剧意识是人类的自我生存、自我完善、自我价值的实现,在极大程度上必然是有牺牲的,也就是说,悲剧主人公保护自己、完善自己、实现自己价值的自主意识与其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之间极不调的斗争中,最终结局必然是悲剧主人公的失败,人类以有限抗挣无限时人类从其自制的悲剧性处境中编织悲剧,同时又无可选择地置身于生存的陷阱中,是人类以有限抗挣无限时自制的悲剧性处境的投影;是人用有限对抗无限时的必然结果。正如莎士比亚悲剧中“无论是儿童或者老人,也不论是罪恶的家伙还是有美德的人,都有一死,他们把人之将死的种种自然的状态表现出来了”6。所以受文化传统的影响,西方的悲剧意识表现的比较深刻、彻底,东方的悲剧意识表现的留意余地。5郭玉生.悲剧美学:历史考察与当代阐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96斯达尔夫人《论莎士比亚的悲剧》,[M].转引自《莎士比亚评论汇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62页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