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期计划1、学习7以内的数字,知道数字的实际意义,理解数字的形成。2、学习数量守恒,正确判断7以内物品的数量,初步感知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等差关系。3、认识长方形和半圆形,了解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4、学习按物体某一特征进行分类,能按两个特征对同一类物体进行层次分类5、会按物体量的差异进行5以内物体的正、逆排序,学习按一定的规律排列顺序。6、能理解简单的集合概念,知道整体和部分的关系。7、能区分时间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好习惯。8、能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发现周围环境中物体量的差异、物体的形状及它们所在的空间方位等。9、会按操作规则进行活动,学习讲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并能按要求整理操作材料。二、学情分析1、我班有十一名幼儿,其中男生七名,女生四名。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与幼儿的交往及和家长交谈了解到我班幼儿有以下特点:2、大部分幼儿聪明伶俐、举止大方,活泼好动,习惯良好。3、多数幼儿都坚持几分钟认真听老师讲课。也有几名幼儿非常爱动,如,李鸿运、刘宗延、史鸿琪三名幼儿很难听完老师讲完一句完整的话。4、如今的孩子都是家长的掌上明珠,这就使一些幼儿显得非常娇气,自己做错事也不许别人说个不字,这就给幼儿教育增加了难度。5、大部分幼儿都爱吃零食。三、提高质量的具体措施1、深入了解幼儿,做到因人适教因材施教。2、加强学习,多读与幼儿有关的书籍,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3、多与我的同行进行交流,学习他人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4、与幼儿多接触,和幼儿建立亲密友好的关系。2学前中班教学进度学计划周次起止时间教学内容概要节数备注19.1~9.41、捉迷藏2、气球飞了229.7~9.111、去旅游2、哪不一样2教师节39.14~9.181、去奇奇家2、一样多吗249.21~9.251、拼树叶2、比粗细259.28~10.21、找一找1国庆节610.5~10.91、一起玩2、拔河比赛2710.112~10.161、藏着什么2、过隧道2810.19~10.231、谁照的2、动物的旅行2910.26~10.301、赛车2、滑稽人21011.2~11.61、买菜2、比较厚薄21111.9~11.131、玩陀螺2、漂亮的热气球21211.16~11.201、哪个多2、认识肯定和否定标记符号21311.23~11.271、学习按肯定和否定标记分类2、怎么排21411.230~12.41、认识昨天、今天和明天2、好吃的点心21512.7~12.111、聪明的小动物2、对称对称21612.14~12.181、探索多种规律排序方式2、我的标记在哪里21712.21~12.251、穿珠珠、喂娃娃2、小树叶回家23第一课时活动名称:捉迷藏活动目标:1、会人读数字1和2,能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2、初步学会数的形成,知道一个数添上“1”能形成另一个数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概括能力。活动准备:1、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和2各一张。2《数学》上P.1。活动过程:一、认识数字1、2的实际意义——教师根据画面自编《捉迷藏》的故事,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说一说,大树后面藏着几头狮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分别出示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使幼儿知道数字1可以表示一头狮子。——想一想,树上有1只松鼠,怎样才能变成2只松鼠?引导幼儿说出1只松鼠再添上1只松鼠,合起来就是2只松鼠。教师出示数字卡片2,帮助幼儿理解数字2的含义。——让幼儿在图中找出数量是1和2的其它动物(或其它物品),并用语言正确表述。——说一说,树干上藏着的数字分别是什么?二、引导发现——说出数字1和2分别象什么,教师引导幼儿由数字联想到许多物体的形象及时肯定幼儿的每一个创意。——教师分别出示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和2,引导幼儿从周围环境中寻找数量1或2的物品。三、活动结束四、课后回顾4第二课时活动名称:气球飞了活动目标:1、会认读数字3和4,知道数的形成和所表示的数量。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活动准备:1、红黄色气球各1只,统计表一张。2、数量1~4的点子卡片若干,彩色笔若干3、《数学》上P.2。活动过程:一、游戏数气球——教师出示气球,让幼儿分别说出其颜色。——教师拿出气球,让幼儿说出其数量。提问:想一想,怎样才能变成2只气球?启发幼儿说出;一只气球再添上1只气球,就是2只气球。——引导幼儿说出这2只气球分别是什么颜色。再观察中让幼儿发现2里面有两个1。二、观察画册《气球飞了》——看一看,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做什么?——说一说,天空有几只绿气球?奇奇手里拿着几只绿气球?一共有几只绿气球?幼儿点数后知道:2只绿气球再添上1只绿气球就变成了3只绿气球了。——教师分别出示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3,幼儿认读。——引导幼儿点数红气球的数量,并说出用数字几表示,然后拿出相应的点子卡片和数字数量名称5——数一数,黄气球和蓝气球各有几只?幼儿说出其数量后,教师出示数字卡片4,使幼儿知道:4只气球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找一找,数字3和4分别隐藏再哪里?——引导幼儿根据气球的数量圈出相应的点子。三、讨论交流——想一想,数字3和4还可以表示哪些物体?——教师引导幼儿从活动室找出数量是3或4的物品,并在统计表中用绘画等形式记录下来。四、活动结束五、课后回顾第三课时活动名称:去旅游活动目标:1、理解数字5的实际意义。2、能迁移数的形成经验,正确表述数字5的形成过程。活动准备:1统计表一张。名称数量2、彩笔若干。3、《数学》上P.3。活动过程:一、观察画册《去旅游》——说一说,图中一共有几辆面包车?6——想一想,第一几辆面包车上坐着几只小猴,后来又来了1只小猴,现在一共有几只?教师启发幼儿说出:“4只小猴在添上1只小猴,一共有5只小猴,5只小猴可以用数字5表示。”——数一数,奇奇开的车上有几只小动物?欢欢和乐乐开的车上呢?——引导幼儿根据每辆车上小动物的数量涂出相同的颜色(或不同)颜色的格子。二、交流讨论——想一想,数字5像秤钩还像什么?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数字歌》。——请幼儿说出数字5还可以表示哪些物品。三、经验迁移——教师引导幼儿从周围环境中找出数量“5”以内的物品,并在统计表中用点子记录。四、活动结束五、课后回顾第四课时活动名称:哪不一样活动目标:1、能辨别物体的不同点。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哪不一样》。2、《数学》上P.4。活动过程:7一、观察教学挂图《哪不一样》——看一看,两幅图上分别有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每幅图的内容。二、找不同——引导幼儿发现两幅图中不一样的地方,如:两棵树上的小鸟是不一样多的,各有几只?——启发幼儿找出图中其他五处不同的地方,鼓励幼儿和同伴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三、自编故事——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画面的内容自编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四、活动结束五、课后回顾第五课时活动名称:去奇奇家活动目标:1、进一步感知5以内物体数量体验数字1、5的序列感。2、知道5以内前后两数之间多1和少1的关系。活动准备:1、数量为1~5的数字卡片和点子卡片每人1份。2、教学挂图《去奇奇家》。3、《数学》上P.5活动过程一、认识5以内的数量——教师分别画出五组数量分别是1~5的气球,请幼儿数一数,每组的气球是几个。8——鼓励幼儿用点子或数字表示气球的数量。二、找邻居——幼儿读出数字1~5,并说出谁和谁是好邻居。——幼儿摆出点子卡片或数字卡片1~5,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一个数有几个好邻居?在两个好邻居中,前面的一个数和这个数相比怎样?这个数与后一个数相比又怎样?——在操作中引导幼儿发现:一个数(除1以外)有两个好邻居,前一个……后一个比它……——教师逐一出示数字卡片2~4,请幼儿举起比这个数多1和少1的数字卡片。三、观察挂图和画册《去奇奇家》——引导幼儿目测数字,然后找出从1~5的路线。——启发幼儿找出图中还有哪些动物也可以用数字1~5表示。——请幼儿指出数量是1~5的大树分别在哪里。四、活动结束第六课时活动名称:一样多吗活动目标:1、能不受物体大小、颜色及顺序的影响,正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2、能理解数的守恒。3、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活动准备:1颜色和大小均不同的操作材料若干。92、教学挂图《一样多吗》。3、《数学》上P.6。活动过程:一、感知数的守恒——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两组物品,教师启发幼儿说出他们的数量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为什么。二、动手操作——幼儿拿出数量相同的两组物品,教师启发幼儿把两组物品排列成不同的形状进行比较,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是怎样排列的。——引导幼儿思考:它们数量是一样的吗?你发现了什么?——在比较中,让幼儿体验物品数量的多少和排列顺序是没有关系的。三、观察画册《一样多吗》——引导幼儿说出桌子上的大苹果和小苹果、篮子里的苹果和梨以及欢欢戴的花环和手里的花是不是一样多,为什么。——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每组物品只要数量不变,不论他们的大小、位置、种类怎样变化,其数量仍不会改变。四、活动结束五、课后回顾10第七课时活动名称:拼树叶活动目标:1、能将物体的两个部分合起来变成一个整体,初步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培养幼儿分析和推理能力活动准备:1、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几何图形卡片若干。2、《数学》上P.7活动过程一、分割拼合图形——教师出示几何图形,请幼儿分别说出其名称及特征——想一想,怎样把它变成两个部分?教师鼓励幼儿说出把一个整体变成两个部分的多种方法。——教师引导幼儿用折叠、剪贴的方法将图形变成两个部分,启发幼儿用曲线、折线、直线、波浪线等创造性地分割图形。——让幼儿将分割开的两个部分重合在一起,并引导其发现:分开的两个部分变成一个整体。二、观察画册《拼树叶》——说一说,哪两片树叶合起来能变成一片完整的树叶?——想一想,,用哪种方法拼树叶会又快又好?在幼儿充分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幼儿发现通过观察被剪开树叶的边缘线,就能很快找出和它能拼成完整树叶的另一部分。——请幼儿将相应的两片树叶连线,使其变成一片完整得数叶,并数一数共有几片树叶。三、活动结束四、课后回顾11第八课时活动名称:比粗细活动目标:1、学习用目测、比较等方法区别事物的粗细。2、学会按物体的粗细进行正、逆排序。活动准备:1、统计表一张。2、粗细不同的实心积木、纸筒等若干;彩色笔每人一只。3、《数学》上P.8。活动过程:一、比一比,排一排——教师出示两个粗细不同的圆柱体积木或纸筒,提问:怎样才能知道哪个粗,哪个细?——幼儿自选操作材料,在探究中比较两个物体的粗细,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哪个粗,哪个细,是用什么方法怎样比较的。——幼儿讲述操作过程,教师帮助归纳小结:在比较物体的粗细时,要观察圆柱体上下截面的大小。——让幼儿按物体的粗细进行正排序和逆排序。二、观察画册《比粗细》——引导幼儿说出图中的同类物体哪个粗,哪个细,并且用正确的词汇描述(如乐乐拿的水管粗、奇奇拿的水管细等)。——说一说大象和小象身上粗细不同的部位分别是什么。——请幼儿在粗的物体旁画“√”。三、找一找——教师引导幼儿在周围环境中找出粗细不同的物品,在统计表上作记录。四、课后回顾:12第九课时活动名称:找一找活动目标:1、能在与正方形的比较中,认识长方体的特征。2、体验长方体在生活中的应用。活动准备:1、画有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标志的小房子各一个;长方体物品(如稿纸、毛巾、信封、本等)若干。2、尖刀若干,几何图形卡片(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和长方形)若干;长方形和长方形纸若干(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宽等长)。3、《数学》上P.9。活动过程一、游戏“送图形回家”——请幼儿说出几何图形的名称,如:我像太阳,我是什么形状的图形?我像小手绢,我是什么形状的图形?我像红领巾,我是什么形状的图形?——请幼儿从众多的图形中找出相应的几何图形,把它放在标有相应图形标志的房子中。——教师出示长方形,启发幼儿讨论:它是什么形状?它的家在哪里?为什么找比到家?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幼儿每人一张正方形、一张长方形纸,自由探究两种图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可启发幼儿用重叠法或自然测量法等方法比较图形的角和边的相同与不同。——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有四条边和四个角;正方形的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