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与繁荣1.(2015·江苏南通调研)宋人诗云:“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诗中反映了()A.手工产品质量低下B.农业生产规模庞大C.农民家庭生活闲适D.农户经营方式多样解析据题干情境及所学知识可知,农户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也从事家庭手工业,并在市场上销售,故D项正确;“西门卖丝”可见手工产品质量不一定低下,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故B项错误;题干说明农民家庭生活很忙碌,故C项错误。答案D2.(2013·课标全国Ⅱ,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解析宋代中央集权日益强化,A项与史实不符;“不抑兼并”会造成土地高度集中,C项不正确;B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故选D项。答案D3.(2014·山东文综,15)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解析据题干材料中“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的信息说明从事专业化农业生产的户数增多,从而说明农业专业化程度提高,故C项正确;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A项错误;材料显示传统农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不是衰退,而是进步的表现,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租佃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C4.(2015·安徽宣城调研)据《宋史·地理志》记载统计的宋代时各地贡绢州数量列表如下,这一现象说明()分布地区贡绢州数该路州数贡绢州所占比例华北地区496872.1%(占全国总州数21%)四川地区216233.9%江南地区249315.8%(占全国总州数10%)A.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B.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C.政府征收赋税以丝织品为主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南移解析解读表格,可知华北地区的贡绢州所占比例最大,可见贡绢的州分布较平均,故选A项。从题中表格无法看出丝织业水平,故B项错误;古代政府征收赋税以粮食为主,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错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魏晋时期,故D项错误。答案A5.(2015·湖南永州模拟)“尺铁碾去瑶台雪,一弓弹破秋江云。中虚外泛搓成索,昼夜踏车声落落。”(元·熊磵谷)诗中描写的是()A.长安城东西织室丝织业生产的景象B.苏杭等地织造局丝织品生产的景象C.江南农村家庭棉纺织手工业生产的景象D.苏杭等地手工工场棉纺织业生产的景象解析据题干可判断,题干所指为纺织生产活动,且应该是棉纺织,从时间段“元”来看,应该不是民间手工工场,故C项正确;A、B两项的原料同材料中材料不符,故排除;D项所述现象主要是在明清时期,故排除。答案C6.(2015·重庆铜梁中学调研)在宋代,重庆地区的市镇有了明显发展。据《元丰九域志》所载统计,重庆地区渝、昌、合三州所属县的平均镇数均处在全川前列,其中昌州属县平均镇数居全川之冠。唐代的镇,偏重于军事性质。至宋,随着农村草市、集市的发展,旧的镇增加了工商业的成份,也兴起了一些以工商业为主的居民聚居的镇。下面对宋代重庆市镇表述正确的是()①这些镇的增加,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商品经济的发展②宋代的重庆是当时全国的经济中心③宋代镇的经济功能增加④宋代镇的居民构成有了很大的变化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的信息得出①③④的表述正确,宋代的重庆是当时全国的经济中心这一点从材料中表现不出来,这些镇的增加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A项正确。答案A7.(2015·湖南永州模拟)“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材料中记录的内容最早可能出现于哪一朝代的城市()A.隋朝长安城B.唐朝长安城C.北宋汴京D.明朝苏州解析从材料“御街一直南去”中可了解到这一城市是都城,D项排除。材料“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反映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说明“市”已打破了空间限制。据此本题选C项,根据所学,北宋时“市”的时间、空间限制已被打破。答案C8.(2015·湖北孝感调研)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城市在宋代已经背离了传统的格局而进入了真正的“城市革命”时期。下列记载中最能体现这一演变趋势的是()A.有买及买(卖)也,各婴其贾(价)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C.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D.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解析C项反映了宋代坊市制度的崩溃,符合题意;A项为秦律的规定,意指出售的商品应当分别系上标签标明价格;B项反映的是唐代草市;会馆始建于明清时,故D项不正确。答案C9.(2015·四川成都诊断)(节选)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古代中国取得了农耕文明的辉煌。随着时代的进步,固守本源,造成中国经济落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质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材料二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中国文明终于成型”体现在哪些方面?(2)材料二中,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3)试以明清时期的史实论证亚当·斯密关于中国经济“停滞性”这一观点的合理性。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铁质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方面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中的有效信息结合教材中关于宋朝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可以得出指的是商品经济;第二小问,直接回忆教材知识作答。答案(1)方面:实现了从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的转变,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完成了从分封制向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的转变,郡县制成为我国古代的基本地方行政制度;儒道法思想孕育着道德、哲学、变革思想,形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准。(2)经济:指商品经济。表现: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城市经济繁荣、“市”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城郊和乡村间允许置市贸易;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发展迅速,外贸港口走向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