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类型历史“中世纪西欧与伊斯兰文明”学生姓名授课日期教师姓名授课时长2知识定位古罗马帝国分裂后,欧洲陷入了长时段的“蛮族”统治时期。由法兰克人建立的王国成为了欧洲新的主宰,这一时期被称为“古代晚期”。而随着查理曼帝国的诞生以及丕平献土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教会的成为了与王权分庭抗礼的一股力量。而欧洲的中世纪也随着教会的崛起,以及封建制度而来临了。这一章中,同学们将会学习从古罗马帝国灭亡一直到大航海时代到来这其中十分漫长的历史时段。即古代晚期和中世纪的西方历史。同时我们还将学习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的发展史。知识梳理第一节:古代晚期的欧洲一、墨洛温王朝墨洛温王朝,(MerovingianDynasty)(481~751年),是一个在欧洲中世纪的统治法兰克王国的第一个王朝,相传以创立者克洛维的祖父法兰克人酋长墨洛维的名字命名。其领地包括大部分高卢,也就是现今的法国,统治时期间于公元5世纪至8世纪之间,最终被加洛林王朝所替代。【拓展】王朝后期,由于长期混战,王权逐步削弱,实权落到掌管宫廷事务和王室地产的宫相手中,国王成为无权的“懒王”。687年奥斯特拉西亚宫相赫里斯托尔的丕平(即丕平二世)统一全国,751年其孙宫相丕平(矮子,即丕平三世)废墨洛温王朝末王希尔德里克三世(743~751在位)自立。丕平三世的儿子,卡尔,后来被称为查理曼大帝,开创了加洛林王朝。二、查理曼帝国查理曼帝国师中世纪西欧早期的封建帝国。因建立者查理大帝而得名。查理原是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故又称加洛林帝国。查理大帝统治时期(768-814),版图西南至厄布罗河,北临北海,东至易北河和多瑙河,南面包括意大利北半部。定都亚琛。查理死后,帝国陷于内战。843年,根据《凡尔登和约》,帝国分裂为三部分,大体奠定了近代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国的雏形。丕平献土:是发生在中古时代的欧洲,教皇国成立的重要历史事件。751年,法兰克王国的丕平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篡夺王位,创建加洛林王朝。丕平即位后,为了酬谢教会相助,两次出兵意大利。公元756年,丕平把他夺到的意大利中部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围地区,送给罗马教皇,史称“丕平献土”。这次事件加强了国王和教会的联系,使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查理·马特:查理·马特CharlesMartel(688—741)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末期的宫相。他敉平内乱,抗击外敌,实行采邑改革,为后来加洛林王朝的建立奠定基础。他的主要功绩包括获得了都尔之役(或称普瓦提埃战役)的胜利,这场战役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它不仅捍卫了法兰克王国的独立,也从此阻止住阿拉伯人向西欧的继续深入。客观上彻底改变了西欧历史的进程查理·马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还是卓越的政治家,为了改变法兰克王国的面貌,他采取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他废除了无条件分赠土地的制度,推行采邑制。由查理·马特尔开始并由其子孙完成的土地关系的变革——采邑制的广泛实行,对法兰克王国正在发展的封建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它加速了封建化过程。采邑是连同土地上的居民一起封赐的,这就使大批的自由农民成为受封者的依附农民。其次,采邑制的实行巩固了中小封建主阶层,奠定了骑士制度的基础。骑士制度的产生和扩大,加强了封建主对内镇压人民,对外侵略扩张的军事力量。查理·马特尔以及他的后代,正是依靠中小封建主的军事力量,扩展了法兰克国家的版图,为后来的加罗林帝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第三,采邑制的实行,形成了封建贵族的等级制度。三、政治与宗教中世纪西欧的宗教与政治联系十分紧密,其主要表现形式为王权与教权的冲突。在长达12世纪的西欧封建社会中,教会权与王权孰强孰弱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斗争中呈现互有消长的马鞍型;最初是教会权从属于王权,继之是教会权凌驾于王权之上,随后是教会权走向衰落和专制王权的崛起。8世纪中叶,矮子丕平为了篡位,用加洛林王朝取代墨洛温王朝,需要罗马教会给以政治上的支持,为其篡位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与矮子丕平为代表的大封建阶级有着类似经济基础和相同政治利益的罗马教会,要摆脱长期以来所受的拜占廷皇帝的控制,需要寻求新的世俗君主给予军事上的帮助。各自的需要建立起了西欧王权与教会权的最初联盟。借助于这个联盟,天主教逐渐抬头,并靠“丕平献土”建立起了教皇国。教皇由单纯的天主教世界的精神领袖兼任世俗君主。但是,这个联盟虽然使双方受益,但联盟的主导者仍是王权而非教会权。到查理大帝统治时期,主教和修道院长的任命完全由他一人决定。查理曼之后,主教的任命已成为国王独有的特权,推选教皇的权利原操在罗马城教士和教友手中,但在查理曼统治时已成为世俗政权控制。到11世纪中期,随着王权的进一步强化和教会权力向世俗国家的渗透,并已成为国家的支配势力的时候,教皇与世俗皇帝的对抗达到顶峰。一方面,教皇认为他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另一方面,国王认为他才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随着时间的退役,教权逐渐占了上风。1075年,教皇格里高利七世趁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国内局势未稳之际,命令亨利四世放弃任命境内各教会主教的权力,宣布教皇的地位高于一切世俗政权,甚至可以罢免皇帝。对此,亨利四世以召集德意志主教会议,宣布废黜教皇相对抗。于是格里高利七世发布敕令,废黜亨利四世,革除其教籍,解除臣民对他的效忠誓约。在种种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亨利四世再也无法顾及自己高贵的皇帝身份,前往卡诺沙城堡向教皇请罪,史称卡诺莎觐见。这次事件标志着教权全面压过王权,达到了势力的巅峰。但从十二世纪起,西欧城市发展迅速,商品经济繁荣,到十四世纪西欧就出现了资本主义的最初萌芽。经济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消除封建割据,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就是加强王权,统一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权又逐渐获得了优势,其中“阿维尼翁之囚”标志着王权获得了全面的胜利。【拓展】双剑说:教皇基拉西乌斯一世在公元5世纪提出的“双剑说”,即一支剑象征着最高的宗教权力,由上帝交给教皇执掌;另一支剑象征着最高的世俗权力,由上帝交给皇帝执掌。这是西欧对于教权与王权关系所提出的最著名的理论之一。四、东正教与拜占庭东正教:与罗马帝国分裂相似,基督教会在公元1054年发生大分裂,教会从这里分成东部和西部两个教会。双方都认为自己的教会才是由基督/宗徒使徒所开创的最原始的教会,并且都不让对方拥有这头衔。东部教会在自己的名称里头加上了“正”(正统)所表示的是他们认为东正教会保留了最原始的教导和崇敬的教会传统。一般来说,东正教派的神学和对于经卷的解释都是遵循基督教兴起初期所传下来的典范。他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要继续和延续基督传给他最初使徒,以及使徒传给早期教会僧侣的神学和信仰。从地缘上来说,东正教的传播地区基本包括了拜占庭帝国的所有地区。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395年—1453年)即东罗马帝国,是一个信奉东正教的帝制国家。核心地区位于欧洲东部的巴尔干半岛,领土也曾包括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极盛时领土还包括意大利、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高加索和北非的地中海沿岸。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在希拉克略王朝第一任皇帝希拉克略改革之后,拜占庭的文化和语言大多数是希腊的。军事上与古罗马大相径庭,在罗马分裂为东西罗马之后,西罗马继承了古罗马的步兵方阵的战斗方式,而东罗马则开始尝试着以重骑兵代替步兵作为战斗主力。从17世纪开始,西方的历史学家为了区分古代的罗马帝国与中世纪的罗马帝国引入了拜占庭帝国这个称法。这个称呼来源于其首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的前身:古希腊的殖民地拜占庭城。1204年4月13日,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曾被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和屠杀,直到1261年收复。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入君士坦丁堡(现已更名为伊斯坦布尔),东罗马帝国正式灭亡。第二节:封建制度一、封建制度的产生西欧封建制度的概念:在西欧封建制度下,国王和百姓、封主和封臣都遵循一种契约(合同)。每个人都对他人负有某种义务,国王有权强制执行。如果一个国王侵犯了一个封臣的权利,封臣们也可联合起来反对他。封臣们组成国王的议事会。国王应按照封臣们的劝告行事。如果封臣们觉得国王滥用他的权力,可以对他进行限制。故封建制度下的王权是有限的,封建主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互相制约,具有契约(合同)性质。采邑改革:查理将国家掌握土地、没收叛乱贵族土地和部分没收教会的土地,分封给官员和将领,条件是必须服兵役和履行臣民义务,只限终身不得世袭。受封者不履行义务,收回采邑。封主或封臣一方死亡,也收回采邑,分封关系终止;继承人如愿继续以前的关系,必须重新进行分封。封建制度的确立:封建制度确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封建化的过程。所谓封建化的内容,主要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和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封建社会的两个对立阶级——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出现。法兰克封建化是西欧封建制度形成的典型,其进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公元5—7世纪,这是封建化的开始时期,其特点是原始公社(马尔克)的解体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广大自由农民的出现;(P104A)第二阶段:公元8世纪上半叶,这是自由农民逐步农奴化的时期,其中查理•马特的采邑改革对封建化过程产生了重大影响;(P104B、C)第三阶段:公元8世纪下半叶——9世纪上半叶,特恩权的广泛推行使封建制度最终确立。特恩权:封建主在领地内独立行使审判权、司法权、收税权、铸币权、行政权等等,而所有这些权力都随同领地世代传袭,国王的官吏被禁止进入领地行使职权。大封建主凭借这种特权,强化对农奴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使农奴制成为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于是,法兰克封建制度最终得到确立。二、等级君主制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等级君主制时期司法和军事等方面的权利渐渐集中到中央,等级代表会议则主要掌控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等级君主制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265年召开的英国议会和1302年举行的法国三级会议,标志着英、法两国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封建等级制与等级君主制的差别:封建等级制等级君主制时代背景形成于西欧封建制度形成的过程中。8世纪上半期的采邑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各级封建主通过层层分封土地,逐渐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形成于西欧封建制度确立以后。11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12世纪后英、法等国的王权呈逐渐加强之势,以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和新兴市民阶层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力图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局面。政权形式是国王与各级封建主组成的统治秩序和政权形式。国王居于最上层,其下依次是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处于最下层。各级封建主只服从于自己的上级封建主,与其他封建主没有依附关系。国王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但是实际权力有限。是王权借助由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城市市民组成的等级代表大会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统治基础各级封建贵族贵族和市民阶层共同参政,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作用影响封建领主势力坐大,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使王权得到加强,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三、封建制度的特征封建制度有三大最基本的特征:领主、封臣和采邑;封建制度的结构由这三大元素配合。领主是拥有土地的贵族,封臣是拥有领主所分封给他们土地的人,而这些分封出的土地就是采邑。封臣要为领主战斗,作为对领主给予采邑的回报。在领主、封臣和采邑之间的关系与责任构成了封建制度的基础。领主、封臣和土地在一个领主把土地分封给某人之前,他得先令那人成为封臣。这需要一个正式的象征性的仪式,称为赞誉仪式,该仪式包含两个部分,忠顺誓言和效忠宣誓。在忠顺誓言中,封臣承诺听从领主的命令作战。“效忠(Fealty”来自拉丁语“Fidelitas”,也就是忠诚;效忠宣誓因此成为一个保证,即封臣会忠于领主。一旦赞誉仪式完成,领主和封臣就建立了封建关系,拥有了双方承认的相互间的义务和责任。领主对封臣的主要义务是给予一块采邑或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