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三代最高领导集体核心成员巡礼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共三代最高领导集体核心成员巡礼:胡锦涛——献给为中国共产党事业发展殚精竭虑的人们华中科技大学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一个有方略魅力的大党领袖——胡锦涛摘要:胡锦涛如今作为中国最高政治领袖,有着怎样不凡的人生经历?本文试图从以下阶段:少年时期的才学出众、青年时期的远大理想、从政直至最终成为领袖的韬光养晦、以人为本,来描绘一位真实生动的总书记,并表达他的人生经历给予我们的感想与启示。关键词:政治领袖人生经历启示“全世界有68亿人口,这里是68位真正重要的人。”2010年《福布斯》杂志“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人”排行榜的前言里如是写道。在这份榜单中,胡锦涛——中国的政治领袖——以最高票数位列榜首。这不仅是对中国在经济发展、国际交往上取得的成就的关注,更是对胡锦涛做为一位领导者、外交家所拥有的才能、魅力与影响力的肯定。但是,现在我却要问:胡锦涛是谁?——也许,他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他的身影出现在中央的重要会议上,出现在影响世界的国际论坛上,也出现在百废待兴的地震灾区,出现在欢庆春节的平民家中。是啊,他是我们的主席,我们伟大祖国的重要领袖……只是,他的出身,他曾有过怎样的童年,他这一路又是如何走来,坎坷曲折抑或平步青云?而这一切,便是我们将要讲述的。不过有些事却是再明了不过:居庙堂之高者必有非凡之处,兼济天下之人又岂会是平庸之辈?一、生平简介1942年12月,胡锦涛出生于江苏省泰州市,祖籍安徽绩溪。196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河川枢纽电站专业,成为工程师。在工程系学习期间,担任了政治辅导员的职位。1968年,由于文革,胡锦涛进入水电部刘家峡工程局房建队劳动。一年后,他成为水电部第四工程局八一三分局技术员、秘书、机关党总支副书记。1980至1982年期间担任甘肃省建委副主任,共青团甘肃省委书记。1985年,他成为贵州省委书记,贵州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1988年,担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西藏军区党委书记。1992年,进入中央政治局,成为政治局常委。2003年,胡锦涛被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05年成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一直至今。二、人生轨迹1、少年篇: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按照新华社公布的简历,胡锦涛是安徽绩溪人。但实际上安徽绩溪是他的籍贯,他的祖上多年前已从绩溪迁到泰州,胡锦涛的少年时代是在泰州度过的。1942年冬,他出生于此。市青年路和东进路的交汇处,有一座有着两进院落、门牌上写着“多儿巷3号”的平房,这便是其家所在。胡锦涛是泰州赫赫有名的茶庄世家的后人,虽然家中如今已不再以此为业,多儿巷3号也已无人居住。胡锦涛自小便非常懂事,不顽皮,从不同人斗嘴吵架。有时贪玩一点,只要大人在旁边稍微“哼”一下,他就马上知道自己做得不对,很快改过来,从不需要大人操心。而且他在家里话不多,不爱宣扬,有一次他被选为了班长,父母也不知道,后来还是从他同学那里了解到这件事。5岁时胡锦涛进入五巷小学读书,后来转学到泰州大浦小学,初中就读于私立泰州中学(现泰州二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泰州最好的中学——江苏省泰州中学,最后成为考取清华的佼佼者。高中时代,他主动地帮助成绩比较差的同学,所在班级不仅获得了优秀的成绩,还形成了一股良好的风气,同学之间的关系非同寻常,和睦、奋进。虽然是处于叛逆的青春期,胡锦涛却几乎没有发过脾气,性格很随和。在高中同学的眼里,他平时很注意整洁,注意自己的形象和风度,为人谦和,而且学习优秀的同时也多才多艺,爱好唱歌、跳舞。值得一提的是,泰州市是一个文风甚浓的地方,与此相伴的一个现象是这里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中国思想史上著名的泰州学派的一个主要学说就是“百姓日用之说”,强调发展平民教育,“故经世之世,莫先于讲学,以兴起人才者”。生活在这种丰沃的文化土壤中,有着稳重性格且自身努力刻苦的胡锦涛可谓是“自古英雄出少年”。2、青年篇:书生意气,挥斥方遒——“5字班”年龄最小的学生1959年9月,来自全国各地的2079名学子进入清华园学习。其中,年仅16岁的胡锦涛被分在了水利工程系。由于这一届学生在1965年毕业,因而被称为“5字班”,他们应该算得上是“幸运的一届”——前面避开了“反右”和“大跃进”,后面又躲过了“文革”,得以完整地接受了6年制本科教育。胡锦涛和夫人刘永清当时是水利工程系同年级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两位。他俩品学兼优,待人真诚,与同学们相处得十分融洽。在校期间,胡锦涛延续了少年时期的优异表现,成为清华出名的高材生,大学6年,除一门功课4分外,其余全是满分5分。胡锦涛自小的多才多艺也得到了发挥。入学没多久,他便被选入清华大学文工团舞蹈队。每逢重大文艺活动,都必然有他的身影。清华舞蹈队排演的,都是一些振奋精神、鼓舞斗志的舞蹈。1964年,胡锦涛作为清华100位学生代表之一参加了为庆祝共和国成立15周年而创排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10月1日当天,胡锦涛又被选入清华大学游行队伍,参加首都各界群众国庆大游行。——心怀天下的伟大理想1964年国庆节后,胡锦涛把参加《东方红》排练和游行的感受写成一篇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上,题为《上了生动的一课》。他在文章中说“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旧中国沉重的苦难……蓬蓬勃勃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繁荣景象,都教育着我,鞭策着我”。旧中国沉重的苦难让青年时期的胡锦涛内心感到沉重,革命的胜利让他倍感欢欣鼓舞。从那时开始他便思考,作为一个有志青年,一个清华大学的学子,该怎样为我们的民族,为我们的国家尽自己的努力呢?用什么样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就是在这一年,胡锦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学生政治辅导员。蒋南翔校长从1953年开始就力推政治辅导员制度。他要求从政治觉悟高、学习成绩好的高年级学生党团员中挑选人才担任该职务。担任政治辅导员后,胡锦涛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解决思想上的疑惑。为此,他推迟了毕业时间。1967年10月28日上午,他和1966届的毕业生一道,在清华大学大礼堂参加了毕业分配誓师大会:“我们坚决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工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去,和工农结合在一起,沾一身油污,滚一身泥巴,把自己改造成为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一代新人!”3、从政篇: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期在衽席——从政并非初衷胡锦涛对人谈起他的经历时,曾说:从政并非初衷。就读于水利工程系河川枢纽电站专业的胡锦涛,喜欢自己的专业,立志为国家的水电事业效力。而毕业后,胡锦涛选择留校担任政治辅导员,但他当时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专业,在做辅导员之余,仍然从事一些科技工作。文革时期,胡锦涛没有像其他学生一样“闹革命”,而是参与“三线建设”,选择了支边,到水电四局工作劳动,在房建队钢筋班负责钢筋班的技术问题和安全生产。当时,刘家峡水电站的勘察、施工等工作存在不少问题:设备上“先天不足”,管理薄弱,生产基础差,外部环境恶劣。这些都对安全生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把好钢筋班的技术关和安全关,胡锦涛总是拿着一个本子、一支笔、一把尺子,仔细测量,认真记录,总是在工人们上班前就站在一堆堆钢筋前,边量边记。期间他翻阅了大量施工方面的有关书籍,熟悉相关知识。有时候还特意到工地跟老同志熟悉操作。经过将近半年的学习与钻研,胡锦涛很快掌握专业知识,懂得了基本技术要点,并在实践中运用。后来,胡锦涛升任为技术员,一方面在木模中队里继续工作,另一方面在房屋建设上作技术指导。人们经常看到他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怀里揣着图纸,奔波在施工第一线。可以说,刘家峡大坝的建设中凝聚着他辛勤的心血与汗水。——最年轻的省委书记1985年,由于工作需要,胡锦涛被调到大西南最贫困的贵州省出任省委书记时,年仅42岁,是全国最年轻的省委书记。一到贵州,他沿着贵州和云南、四川、广西交界的边缘地区走了11天,轻车简从访问了12个县的许多村寨和厂矿,了解民情。他觉得自从踏上贵州的土地,自己的命运就已经和贵州父老兄弟的富裕、幸福连在一起了。到1987年底,他用了2年时间跑遍了86个县、市、区。谈起贵州,如数家珍。在贵州3年,他与政府一起为当地200多万老百姓解决衣食温饱问题想尽办法,然后,他又提出用3年时间,解决中小学危房、培训初级人才等问题,从根本上治贫治愚。——临危受命正当在贵州的工作初见起色时,1988年底,中央一纸调令,胡锦涛告别贵州,前往中国另一个最艰苦也是最特殊的地方--世界屋脊西藏上任去了。西藏当时由于骚乱闹事不断,情况非常严峻,社会问题相当复杂,干部队伍思想混乱。来到西藏以后,胡锦涛深入调查研究,召开各个方面的座谈会,听取方方面面不同的意见,慎重决策。他认为西藏稳定是第一位的,他说“多换思想,少换人”,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这种宽大的胸怀和非凡的眼光,对统一当时的干部思想、稳定干部队伍、实现西藏社会由乱到治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胡锦涛说过,一个部门、单位要想干实事,团结是压倒一切的问题。在任期间胡锦涛十分信任民族干部,百分之百地放手让他们去干,使自治区党委班子成为一个团结奋斗的领导核心。1992年,胡锦涛到中央工作后,仍然十分重视西藏工作,他把对西藏各族人民的一片深情,体现在对西藏工作的指导上。党中央召开的第三、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第三代领导集体治藏方略也都渗透着胡锦涛的经验和心血。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党的治藏方略。贵州和西藏,是中国最贫穷的两个省份,在这样的省份担当父母官,吃苦是在所难免的。但也正是在贫困复杂地区独挡一面的砺炼,日积月累,成就了胡锦涛做人做事问政的智慧。4、政治领袖篇:内圣外王之道,以德治、为民治——“八荣八耻”之社会主义荣辱观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在看望政协委员时强调,要引导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在这个信仰渐渐缺失的时代,“八荣八耻”犹如一尺标杆,树立了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的核心价值观,为这个社会带来了新的道德风尚。——科学发展观之和谐社会的进步观做为国家的最高领导者,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始终是胡锦涛的重要职责。面对当今中国严峻的人口压力、严重的环境问题以及地区发展失衡的挑战,他在2003年7月28日提出了“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七大上,这一强调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地区与地区的和谐的发展观念已被写入党章,成为党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也是引导中国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思想之一。——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之胡锦涛的执政观“党一切事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人民满意。”2011年5月31日至6月3日,胡锦涛日夜兼程来到湖北,专门前往受灾地区和丹江口水库察看旱灾情况——以往水资源丰富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今年入春以来降雨严重偏少,湖北也遭受持续干旱,老百姓生产生活用水遇到很大困难。在十堰市东部的一个村子里,他走进农田,蹲下身亲手翻开田里的土壤看看是否干旱得严重。在鼓励完村民们之后,他特意叮嘱当地干部,要帮助当地村民抵御天灾、渡过难关!是的,无论是深冬严寒时节的雪灾,还是被称为国难国殇的地震,又或是如今炎夏反常的旱情,胡锦涛总是及时出现在受灾的最前方,鼓励受灾的人民并严格要求当地的官员干部……是的,无论是各种政策方针的制定,还是指导思想的提出,胡锦涛和他领导下的党和政府总是以“亲民、为民”的形象走入我们的心间,正如他曾经所理想的那样“贡献社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启示居庙堂之高者必有非凡之处,兼济天下之人又岂会是平庸之辈?胡锦涛从求学时期的自强不息、不骄不躁,到从政时期的随遇而安、韬光养晦,直到最后成为中国的政治领袖,他看似普通而实则与众不同的人生轨迹给予我们极大的人生感悟:作为青年学子,应心怀远大的理想抱负,并时刻为之努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