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共张掖市委张掖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现代农业大市的意见市委发〔2010〕40号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现就建设现代农业大市提出如下意见。一、基础条件和面临机遇1.发展现代农业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落实,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应势之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由之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对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夯实新农村建设产业基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建设现代农业大市是市委、市政府立足现实基础、顺应时代要求作出的战略抉择。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现代农业大市的重要性,把发展现代农业贯穿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全过程,努力实现新发展、新突破。2.我市发展现代农业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耕种条件优越,灌溉农业发达,独特的水土光热条件,使农产品品质优良,加工潜力大,农业资源禀赋较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能力、农业科技水平、劳动力素质相对较高,玉米制种、肉牛、加工型马铃薯、高原夏菜和设施葡萄等特色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具备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基本条件。随着立体交通枢纽的逐步形成,张掖的时空区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发展现代农业的区位2优势更加突出。特别是近年来,全市坚持特色方向,走好三条路子,实施十大工程,推动科学发展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使我们对张掖的特色和本质属性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系统的认识,主观认识和客观条件变化的响应更加符合科学规律,张掖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时期。3.发展现代农业我们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中央连续7年出台1号文件,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国家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加快城镇化建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国家启动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明确提出“三农”工作是西部大开发的重中之重,投入支持的力度不断加大;省委、省政府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支持和鼓励发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的实施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张武定”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循环经济基地建设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甘州区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这些都为我们建设现代农业大市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4.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生态安全屏障、立体交通枢纽、经济通道”的区域战略定位,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更加注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现代农业保障能力;更加注重节水和生态保护,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农业结3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着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更加注重科技进步,着力提高科技应用转化水平;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加快构筑具有西部绿洲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实现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大市的跨越。5.基本原则。(1)坚持节约用水。突出水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先导作用,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单方水产出效益,优化用水结构,促进用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2)坚持优质高效。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促使农业由增量型向增效型转变,由粗放经营模式向集约经营模式转变。(3)坚持循环发展。秉持循环经济理念,实现资源利用和废物产生的减量化,促进资源和废弃物多层次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构建农业经济发展新模式。(4)坚持生态优先。坚持在保护生态的背景下发展现代农业,探索建立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生相伴的耦合体系,使区域以水为主线的生态农业经济系统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协调发展,增强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6.目标任务。建设现代农业大市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分类指导、分段推进、重点突破、整体跃升。到“十二五”末,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明显提高;科技应用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特色优势产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农业集约化水平明显提高;加工龙头企业进一步壮大,农产品加工能力明显提高;节水型社会建设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明显提高;人力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农村劳动力素质4和就业技能明显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进一步加快增长,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全市农业生产规模化、农业装备设施化、农业经营产业化、农业发展循环化、农业服务社会化达到一个新水平,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初步形成,农村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本建成现代农业大市,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在更高层次上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三、工作重点7.加快黑河流域综合治理,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和生态保护。进一步深化对黑河流域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系统认识,牢固树立绿洲生态文明观。争取尽快实施黑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把工作重点由过去为配合调水而建设渠系枢纽转变到发展节水高效农业和保护生态环境上来。上游以“保水”为重点,探索建立祁连山生态补偿试验区,加快推进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封山育林(草)、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快缓冲区农牧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把祁连山保护区核心区的农牧民转为生态管护人员,提高祁连山水源涵养能力。中游以节水为重点,积极退耕还林(草)、还湿地(水),保护黑河湿地,恢复和扩大天然绿洲面积,大力发展以“多采光、少用水、节省地、高效益”为基本特征的现代设施农业。启动建设国家级水权水价改革试验示范区,纵深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由农业向工业、农村向城市延伸,促进用水结构转变,腾出用水空间支持二三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继续大力推进“三北”防护林、防风治沙、农田林网更新改造、荒漠化治理等工程,构筑北部“绿色长城”,阻挡风沙侵蚀,维护绿洲生态安全。8.优化产业布局,推动特色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坚持特5色化、规模化、产业化要求,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加快发展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玉米制种、肉牛、高山细毛羊、马铃薯产业和以果蔬为主的设施农业。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沿黑河经济带的甘州、临泽、高台等平川灌区集中发展玉米制种、果蔬、轻工原料等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推进粮食作物高产节水技术普及化,着力发展设施园艺业,积极发展园艺产品采后商品化处理,推进高原夏菜、设施葡萄、花卉苗木等园艺产业发展;同时,依托丰富的玉米秸杆等饲草资源,加快发展肉牛产业,巩固扩大猪、羊、鸡等畜禽养殖,加快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小区(场)建设,提高畜牧业集约化发展水平。民乐、山丹、肃南等沿山冷凉地区重点发展加工马铃薯,适度发展设施园艺业,积极发展设施畜牧业,兼顾发展油料、啤酒大麦、中药材、大蒜等特色产业。支持沿山、沿滩地区,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实施,重点发展沙棘产业。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建成全国最大最优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西部领先的优质肉牛生产加工基地、面向港澳和中亚市场的绿色蔬菜基地、西部地区加工型马铃薯生产和种薯繁育基地、西北高海拔地区反季节设施葡萄基地。9.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以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为重点的工业发展路子。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围绕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张掖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循环经济基地。用足用好国家扶持政策,培育壮大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出口企业,努力打造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的“种植、养殖─加工─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鼓励企业通过订单农业、保护价收购、股份合作、二次分配等方6式,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重视高新技术在农产品加工增值和综合利用中的应用,以生产要素为基本纽带,发展具有上下游共生关系的农副产品加工循环经济,把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培育成新的循环经济支柱产业,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加工转化能力。10.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全面推行90项农林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完善玉米制种、马铃薯、蔬菜、肉牛、高山细毛羊、设施葡萄等特色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初步形成基地自检、专业机构检测和市场准入监测相结合的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以名优特新农产品为重点,加大品牌整合力度,积极培育和创建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力争把金张掖玉米种子、肉牛、红提葡萄、沙棘等产品打造成全国知名地理商标品牌。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建立农产品加工、外销网络,提高农产品组织化输出能力,大力发展农村连锁经营、冷链贮运、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继续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加快形成以批发市场为骨干,农贸市场为基础,农产品直销点、食品超市、连锁超市为补充,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参与的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交易规范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11.建设甘州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强化科技示范引领。加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用好农业部国家级示范区的政策机遇,坚7持高起点、新理念、高标准、高水平,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把张掖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作为甘州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核心区,建设成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以研发、试验、集成、示范为基本方法和途径,培育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为干旱区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搭建试验示范和科技创新的平台,促进专家与农民、科研与农业的紧密结合。鼓励支持农民参与试验示范区服务工作,推动农民向农业产业工人转变,把试验示范区建成农民培训的实训基地。从我市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出发,将张掖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打造成集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农民生活为一体的“三农”综合试验示范区。聘请专家学者、整合自有科技力量,组织攻关一批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标准化生产等重大技术,突破一批节水、节肥、节药、循环农业等关键技术,研发一批适应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发展的新机具,组装配套工程、农艺、生物、管理等综合节水技术,大力推广微灌和滴灌技术,实现设施农业微灌化、大株作物滴灌化、机井灌区管灌化、井河混灌区网络化。继续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从农口部门选派优秀科技人员到农村开展对口科技服务,加快现代农业技术向基层扩散。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健全公益性职能经费保障机制,改善推广条件,鼓励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工作。鼓励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农业科技推广,积极发展多元化、社会化农技推广服务组织。12.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要求,积极推广生态农业生产技术、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和农8林牧结合技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大测土配方施肥力度,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和无公害农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积极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快实施规模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和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大力推广高效种养生态循环模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开展废弃塑料薄膜回收利用和垃圾集中处理,推广秸杆养畜,减少秸杆焚烧、薄膜污染,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加快推动种植业与畜牧业、种养业与加工业之间的循环,建立农户家庭或企业内小循环、区域或产业间中循环、社会层面大循环的循环经济系统,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积极挖掘拓展生态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休闲旅游农业。1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保障能力。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重点配套村镇道路、给水、排水、通讯、路灯、垃圾和污水处理工程,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功能。坚持以点带面、连片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