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实施党建工作创新工程的意见(摘要)(二0一一年八月三十一日)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关键在党。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新要求,提出以实施“八项工程”落实“六个注重”,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党建工作创新工程既是“八项工程”中的关键工程,又是推进其他各项工程的保障工程。实施党建工作创新工程,必须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目标,用改革创新精神研究解决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使我省党的建设同经济社会发展一样走在全国前列,为夺取“两个率先”新胜利、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一、思想理论武装行动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与时俱进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干部、教育人民群众,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在全省上下形成为实现“两个率先”不懈奋斗的思想共识。1、着力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干部。组织党员干部坚持不懈地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并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经典著作的学习结合起来,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结合起来,同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学习结合起来,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全社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提炼塑造并大力倡导新时期江苏精神。紧密联系江苏实际,认真抓好以“六个注重”、“八项工程”、“两个率先”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和宣讲工作,打牢全省上下同心同德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思想基础。2、以领导干部为重点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推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更加重视和善于学习,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健全省、市、县三级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制定创建工作考评体系,推出一批县以上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创建工作联系点和省级实践示范点,评选一批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工作先进集体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网络在线学习、领导干部上讲台、巡学旁听及督查评优等制度,全面推行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年终述学制度。通过3-5年的努力,全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取得重要进展。3、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宣传普及,制定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实施意见,推出一批理论大众化实践基地,组建一支理论创新成果大众化宣讲志愿者队伍。加强主流思想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加强“十二五”期间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启动“科学发展、幸福江苏”研究工程,扎实推进江苏发展高层论坛、全省社科学术大会、江苏党建论坛等平台建设,努力形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研究品牌和重大成果。加强新媒体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开辟新阵地、拓展新空间。二、党内民主建设行动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有效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更加广泛地凝聚党员意愿和主张,切实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不断发展政通人和、生动活泼的良好政治局面。1、充分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改进党委领导方式,进一步明确常委会和全委会的职责范围、工作内容和运行机制,健全常委会议事决策程序,推行和完善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票决制。常委会每年两次向全委会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常委会及其成员每年一次向全委会述职述廉。实行全委会成员民主推荐重要干部制度,试行全委会差额票决干部。有序推动地方各级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开展党内询问和质询。2、积极创造党代表反映党员意愿、有效行使权利的良好环境。完善党代表产生办法,改进代表候选人提名方式、介绍方式、选举方式。全面推行党代表任期制,实行党委委员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制度,支持基层党代表设立工作站(室),开展党代表接待日活动,鼓励党代表通过提案提议等渠道,充分反映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定期向党代表通报工作,有序安排党代表参与重大决策讨论、参加重要干部推荐和民主评议、列席党委有关会议。2012年底前,各级普遍建立党代表联络工作机构。3、深入探索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总结完善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试点经验,推行任职承诺、向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以及保持任期职务稳定等配套做法;全面推行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稳步开展企业、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等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健全基层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推行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总结推广党群议事会、村民直评村干部等做法。深入推进基层党务公开,以县市区为单位编制党务公开目录,定期通报党内情况。4、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坚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严格遵守、自觉维护党的纪律,加强对民主集中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健全对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和专项督查制度、纪律保障机制,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现象,确保政令畅通。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行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和省委《实施意见》,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干部选任机制,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为推动江苏科学发展的有力杠杆。1、始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从事业长远发展需要出发,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坚持把德放在首要位置,全面考核干部的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总结基层考准考实干部德的经验做法,细化评价办法,开展组织考德、干部述德、群众议德,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坚持凭实绩用干部,根据我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修订和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办法。2、着力健全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改进干部选拔任用提名方式,扩大提名环节的民主和监督,完善和推广通过“公推”产生重要岗位干部提名人选的改革举措。完善民主推荐和测评办法,积极推行竞争性选拔干部,加大公开选拔、公推公选、公推票决领导干部的力度,试行运用“两推一述”办法比选新提拔党政领导干部人选,普遍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拓宽社会优秀人才通过竞争性选拔进入党政领导干部队伍的渠道。健全差额选拔干部制度,有序推进市县党政正职和机关部门正职人选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票决。3、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把党政正职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点,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市县乡党政正职队伍建设的规定,制定加强机关、国有企业和高校领导班子正职队伍建设的意见。适应实施“八项工程”的新要求,大力选拔转变发展方式、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急需紧缺的高素质领导干部,优化领导班子的知识和专业结构,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以换届为契机,通过定向选拔等方式,在全省范围统筹选配年轻干部、女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动态保持各级领导班子的合理结构。4、积极构建干部监督管理工作长效机制。认真执行“三责联审”制度,五年内对地方党政正职普遍进行一次用人责任审查、编制责任审核和经济责任审计。落实领导干部问责制,进一步细化领导干部问责的适用情形、方式及程序办法。切实加强对不胜任、不称职干部的组织调整工作,对民主测评中优秀和称职票未达到三分之二,经组织考核认定为不胜任现职岗位的,及时进行调整;对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一、经组织考核认定为不称职的,予以免职。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制定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记实办法,探索建立拟提拔干部廉政报告制度,开展用人满意度民意调查,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四、提升干部能力素质行动坚持多渠道、全方位培训锻炼干部,着力建设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三宽”型干部队伍,让能力强、素质高始终成为江苏干部队伍的品牌,以干部队伍能力素质的提升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1、大规模教育培训干部。围绕实施“八项工程”开展干部教育培训,重点培训“一把手”、后备干部、基层干部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坚持按需培训、因材施教,制定各级各类干部的分类培训大纲。2、更加注重在实践中历练干部。强化后备干部实践锻炼,通过选派援藏、援疆和到脱贫攻坚、沿海发展及信访岗位锻炼等多种渠道,把后备干部有针对性地放到艰苦地区、基层一线、重要岗位砥砺磨练。大力推进省级机关与市县干部上下交流、苏南苏中苏北干部横向交流、“三支队伍”干部相互交流、关键岗位干部轮岗交流。3、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年轻干部。从领导班子建设的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出发,以党政正职为重点,实施年轻干部培养计划。五、人才优先发展行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面落实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以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努力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大军,真正让人才优势成为江苏科学发展的第一优势,到2015年率先建成人才强省。1、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建立党委、政府“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目标责任制并加强对落实情况的考核。把人才发展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省市县乡四级人才发展统计体系。2、实施重点人才工程。深入推进“十大人才工程”,大力引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紧缺急需的科技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人才、科技、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格局,建立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之间的人才互动交流机制。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到2015年,努力实现人才资源总量、高层次人才总量和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继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3、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健全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使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五大机制,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加大税收优惠、财政贴息力度,建立人才与资本结合、技术与贡献结合的分配导向。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孵化器和国家级、省级产业示范基地以及技术服务示范平台,建立完善企业“千人计划”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六、创新基层组织建设行动以创先争优为统揽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各个领域有效覆盖、发挥作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全力以赴争科学发展之先、党建创新之先,同心同德创党内和谐之优、社会和谐之优,夯实党的执政基础。1、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和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双学”活动,深化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加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党组织组建力度,把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贯穿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始终。推广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管理模式,努力建设整合功能强、承载功能强、服务功能强、管理信息化的“三强一化”型社区党组织。改革和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领导体制,对规模影响大、行业代表性强、党建基础好的非公有制企业,推行上级党组织和所在地党组织双重管理;对跨地区经营的大型企业下属单位党组织,探索由企业党委和下属单位所在地党组织双重管理。开展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与民营企业等党组织统筹共建,促进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2、着力打造“双强”型带头人队伍。拓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来源,创新培养管理机制,着力打造“思想政治素质强、科学发展能力强”的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社会管理能力强、服务群众能力强”的社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服务发展能力强、凝聚员工能力强”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党性观念强、专业素质强”的社会组织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力争到2015年全省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总体上达到“双强”要求。总结基层党建工作新鲜经验,推广农村、社区、国有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典型工作法。推行社区、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权益保障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