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资阳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中共资阳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委,开发区党工委,天府新区资阳党工委,市委各部委,市级各部门党组(党委):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结合资阳实际,就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1.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重大部署,全会通过的《决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施政纲领。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就四川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为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全市上下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委全会精神,切实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系列部署,解放思想,把握机遇,攻坚破难,以改革创新的务实举措,奋力推动资阳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2.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增强社会活力,为加快建设幸福资阳提供强大动力。3.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探索符合中央、省委精神,具有资阳特色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之路,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统筹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到2020年,完成—2—本实施意见提出的改革任务,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资阳经济更具活力、政治更加清明、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可持续、党的建设更加坚强有力。4.认真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要求。坚持在中央、省委统筹部署下,立足“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基本市情,扭住“发展不足、发展不够”最突出的问题,坚持发展仍是解决当前所有问题的关键基本判断,切实找准中央、省委总体要求与资阳实际的结合点,体现改革精神、注重创新实践、着眼务实可行,依靠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各项改革。二、优化所有制结构5.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优化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推动由管资产向管资本为主转变,推进国有经营性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完善国有资本投资管理。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引导国有资本重点投向公共服务、重点行业、关键领域。6.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支持非公有制资本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融资租赁以及组建股权投资基金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和合资经营。鼓励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7.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健全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体系,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和落实机制,健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综合协调机制。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具体办法,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债券融资、技术创新、跨国经营。扶持中小企业孵化园建设,引导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采取联合、参股、并购等方式实行资产重组。推动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三、完善现代市场体系—3—8.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非禁即入”,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之外领域。坚持“宽进严管”,放宽经营场所和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削减资质认定项目,推行“先照后证”,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清理和废除妨碍市场统一和公平竞争的规定。推动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构建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9.完善市场化配置资源要素机制。大力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及管理制度。开展流域用水、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和水权交易制度改革试点,建立居民生活用气、用电、用水阶梯价格制度。深化土地要素配置和差别化用地机制改革,推进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年限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低效利用土地退出机制。10.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加快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支持民间资本通过参与发起设立、认购新股、受让股权、并购重组等各种形式进入金融业。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试点。有序推进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县域以下延伸机构和服务,积极支持县级联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支持组建地方金融控股集团,探索组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加快产业基金、风投基金等私募股权发展。积极探索物权、产权、经营权等抵押融资,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试点工作,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直接融资。探索建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引导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依法合规有序发展,建立健全金融中介服务机构联合监管机制。11.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突出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创新民间投资机制,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金融服务和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养老健康等领域。允许民间资本通过特许经营权方式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支持政府投融资平台与金融机构开展投融资合作。鼓励民营企业以股权、知识产权、商标权质押和动产抵押等非货币方式扩大投资。建立投融资“借、管、用、还”长效机制和风险后评估机制。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12.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推行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加快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改善经济调节方式,全面履行公共服务、市场监管、—4—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积极推广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13.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总量,严格按规定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去行政化。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转为企业或撤销。从事公益服务的,改革后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公益属性,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逐步取消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等单位的行政级别。14.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清理和规范各类行政审批事项和非行政许可审批。拓展政务服务中心职能,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完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深化电子政务服务平台、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平台建设。清理规范行政审批前置条件,推进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化管理。优化审批流程,推进网上审批、电子监察工作,实现市县联合联网审批。建立健全行政审批绩效评估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奖惩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落实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规范中介服务行为。15.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强化预算管理,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预算制度。健全市、县(市、区)、乡镇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加强乡镇基本财力保障。深化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革,逐步取消竞争性领域专项资金。优化财政资金支出结构,强化绩效考核。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激活存量资金潜力。规范政府债务管理,控制债务规模,完善债务考核制度,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建立覆盖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体系,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加强税收保障,强化信息管税。五、健全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16.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培育龙头企业,推进龙头企业集群发展。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组织,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支持发展产业一体化联合社。积极扶持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加快培育现代职业农民和合作组织职业经理人。培育多元化农技服务和推—5—广主体。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17.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坚持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农民家庭所有,全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进农村产权交易流转体系建设,鼓励发展农村产权评估、抵押担保等中介服务组织,规范建立县(市、区)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产权流转平台。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启动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试点,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权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创新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和管护机制。建立完善县(市、区)、乡镇农村产权纠纷调解仲裁机制。18.推进用地制度改革。深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农民宅基地自愿有偿规范退出机制。改革征地制度,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的保障机制。19.健全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能源保障能力,提高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程度,提升农业发展能力。提升粮食生产、流通、储备水平,确保粮食安全。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加大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探索建立财政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办法,带动金融和社会资金更多投向农业农村。20.完善新型城镇化推进体制机制。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统筹编制完善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加快推进资阳中心城市、区域性大城市、县级中等城市、重点小城镇和新村建设,构建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加快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城乡统筹发展的能力。建立城镇用地规模结构调控机制,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逐步实现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推进落实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统筹,将进城落户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探索建立进城务工人员住房保障制度。21.激发县域镇域经济活力。加强市域统筹,推进区域资源要素整合。进一步完善扩权强区有关政策。积极推进扩权强镇改革试点,对吸纳人口—6—多、经济实力强的镇,赋予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突出抓好工业镇、旅游镇、商贸镇等重点小城镇、特色小城镇建设。22.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深入实施“三村扶贫行动”,统筹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务和生态保护,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建立扶贫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监管办法,推进扶贫开发政策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对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监测管理。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工作机制。六、构建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23.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强化科技创新平台支撑作用,积极引进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在我市建立分支教学和研发机构。大力引进、培育产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扶持发展科技创新创业基地。积极引导金融资本和民间资金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培育技术市场。创新科技管理和组织方式,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构建高效有序的科技管理体制。24.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建立健全鼓励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