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中论文论我国民族团结的现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公共管理学院《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中论文题目:论我国民族团结的现状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任课教师日期论我国民族团结的现状摘要: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更是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非常注重对民族关系的处理。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和民族和谐。唯有民族团结,才能实现各民族真正的平等和共同繁荣。关键词:民族关系;民族团结;社会主义;伟大复兴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生命力和顽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民族,五千年的磨难、五千年的磨砺,铸就了中华民族龙的精神。我们的民族之所以历尽了五千年的沧桑,现在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我们是一个不畏惧一切困难,越是遭受苦难越是团结凝聚的民族。这是我们中华之魂,是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原动力!“民族关系属于社会关系范畴,是指各民族之间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各方面的相互联系及其表现。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并受社会政治制度制约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①历史发展表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长期密切联系,频繁交往,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求发展成为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辟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祖国统一是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前提。一个强大的国家,必然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一个强盛的民族,必然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四分五裂,断难成为世界一流强国;一盘散沙,绝无希望跻身世界先进民族行列。在中国历史上,凡是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时期,无一不是国家统一的时期。西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情况下出现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宽广而美好的前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和民族和谐。其中,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民族交往中的和睦相处,同舟共济,患难与共,携手并进的联合与合作关系。只有民族团结,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平等,从而促进民族互助,最终达到多民族共同繁荣的目的。中华民族繁荣富强,靠的是各民族团结友爱。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各民族团结友爱的新纪元,中华民族展现出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展现出无比的自信心、自豪感。60年来,各族人民高举民族大团结的伟大旗帜,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携手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壮丽史诗。60年来,中华民族在前进过程中克服了来自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自然界的种种困难和考验,顶住了来自国内外的种种压力和挑战,使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航船乘风破浪、胜利前进。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同心同德、并肩战斗。今天,“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理念已经成为各族人民的自觉意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已经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这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为了保障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中国宪法规定:要反对和克服大民族主义,特别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和克服地方民族主义。同时,国家还在全体公民中广泛开展各民族大团结思想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在文艺作品、影视作品、新闻报道、学术研究中都要大力倡导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特别是反对大民族主义。为了防止和杜绝意识形态领域的大民族主义和不平等现象的出现,有关部门还专门就严禁在新闻出版和文艺作品中出现损害民族团结的内容等事项作出了规定。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多次举行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对维护各民族平等,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共同进步繁荣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以弘扬正气,激励先进,使民族团结成为强大的社会舆论和良好的社会风尚,进一步推动团结事业的发展。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少数民族多样化以及民族问题的复杂性,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有五个自治区,它们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在这些自治区中,都存在着多民族杂居的现象。所以,为了促进这些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繁荣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处理好自治区内的民族团结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一、内蒙古自治区的情况建国以后,中国千百年来的压迫制度,被内蒙古的蒙古族以及其他民族推翻。这使他们实现了真正的民族解放,开创了蒙、汉等民族平等、团结、友好合作的新时代。“蒙古统一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实现,彻底消除了历史上由于反动统治阶级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和分割统治而造成的蒙汉各民族人们之间的矛盾、隔阂,为增强民族团结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②内蒙古境内的蒙汉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伟大事业中,互相帮助,密切合作,结束了“旗县并存,蒙汉分治”,实行了土地改革,并且走上了农业合作化的道路。此外,区内还定期召开全区的民族团结表彰大会。现在,内蒙古各民族人民已经形成了民族平等、亲密团结、友爱互助、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情况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国五十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新疆以维汉团结为核心的民族团结不断发展和加强,特别是在1982年新疆召开第一次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并规定每年5月为民族团结宣传月,首创中国民族团结表彰的新模式。此后数年来,新疆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民族团结作为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常抓不懈。自1982年开始,于1987年,1995年,2000年召开了四次全区性的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1997年新疆还颁发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争当民族团结模范个人活动的管理办法》,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评选标准、评选办法、表彰形式、管理办法及奖惩办法作了规定。”③在民族互相的整合和认同之中,新疆的民族团结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模范人物,体现了各民族间的情与爱。三、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情况广西,作为中国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地方,是以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壮族作为自治民族的。在广西,壮族与汉族以及瑶族、侗族、苗族、毛南族、京族、彝族、水族、回族等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政府坚决贯彻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针,紧紧把握“团结和进步,稳定和发展”的民族工作大局,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使全区在政治上实现了民族平等,民族经济持续、快速、稳步发展,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民族间的交往增多,范围扩大,通婚普遍而且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与思维逐渐趋同,各项社会事业呈现新面貌。总而言之,广西全区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经济持续发展,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四、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情况宁夏是一个以回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民族自治地方,回汉关系是宁夏民族关系的重点。建国50多年以来,特别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以来,回汉团结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指引下,宁夏回汉各族人民亲密团结,和睦相处,建立了水乳交融,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的深厚感情,开创了民族团结和睦,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建设及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形势喜人的新局面。回汉民族和睦相处,无论是干部之间、工人之间、农民之间还是党政、军民、干部与群众之间,都在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大环境中共同学习,共同工作,共同生活,顾全大局,和合共事。五、西藏自治区的情况历史上民族间的友好合作,频繁交流,为西藏的民族团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西藏藏汉、藏回等民族关系在互动中相互认同,民族团结有了更大的发展。在西藏自治区成立以后,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团结模范人物和动人事迹,而且各族人民尤其是藏汉、藏回等民族通婚日趋频繁。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情况不仅在民族自治区,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民族问题也引起了当地政府相当的重视。关心少数民族,这是上海民族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由于各级领导部门的重视,特别是处于民族工作第一线的同志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态度,使上海的民族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生气勃勃,使许多少数民族干部感到上海不仅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城市,而且是一个非常适合少数民族生存,发展的地方。上海市政府颁布了上海的少数民族条例,以确保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建立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各种规章制度。此外,在上海,有些区已经实现了少数民族工作的服务分层化和管理网络化。而在经济特区深圳,随着少数民族人口的不断增加和政府对民族工作的重视,深圳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也开始深入开展。在这近几十年,深圳各民族之间相处比较融洽,各民族同胞精心维护民族团结,互相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体现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也相互离不开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百年风雨,万事沧桑,当今中国民族关系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的政治图谋,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制造民族分裂、危害祖国统一。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共同奋斗,祖国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实现。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各种相关的制度正在逐步完善,以后,我们更要重视民族问题,加强民族团结,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中国的民族问题实际,争取使本国的民族问题得到更进一步的解决。参考文献①丁龙召、李晶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2007.4。②徐杰舜等《中国民族团结考察报告》,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12。③徐杰舜等《中国民族团结考察报告》,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12。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