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历史设计者学校授课班级学生人数课题_______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________________课型新授课授课日期一、课标描述(摘要)及其解读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二、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两汉对内对外关系。对内,出使西域和设置西域都护;对外,打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建立了同欧洲国家──大秦的友好往来。本课体现了两汉灵活多变的内外政策,反映了古老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三、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就是兴趣为主,感性认识仍占重要地位。他们有参与学习的热情和活跃的思维,对张骞出使西域及丝绸之路的历史也略有耳闻。这些都可以成为教师引导教学的开发性资源,为学生自主的学习开辟道路。而且七年级学生是一个热情奔放的群体,他们愿意展示自我;也是一个自信、有思想的群体,他们敢于发表见解。基于以上的考虑,教师可以选择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在师生互动中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在对话交流中获得心灵的沟通,实现知识的建构。四、学习目标:1、识记张骞通西域的史实,班超经营西域的史实,丝绸之路的路线。2、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五、评价方案设计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以上古诗中的“阳关”和“玉门关”以西的地区在汉代被称为()。A.西域B.大秦C.安息D.葱岭(针对学习目标一,采用多媒体演示的方式进行测评)2、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事件是()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B.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C.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D.丝绸之路开通(针对学习目标一,采用多媒体演示的方式进行测评)3、下列事件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张骞出使西域②班超经营西域③西域都护设立④蒙恬出击匈奴A.④①③②B.①③②④C.④②①③D.②④③①(针对学习目标一,采用多媒体演示的方式进行测评)4、下图为丝绸之路的路线图。(1)请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名或国名。A.出发地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2)对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填写一个人物)。(针对学习目标一和学习目标二,采用书面练习的方式进行测评)六、教学重点和难点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1、张骞出使西域1、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2、“丝绸之路”2、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33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1、小组合作交流2233七、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同学们,今天我带来了苜蓿、核桃、胡萝卜、石榴、葡萄,还有一方丝巾,我先告诉同学们,这方丝巾产地不是苏杭而是新疆阿克苏,请同学们说一下苜蓿、核桃、胡萝卜、石榴、葡萄的产地在那?在内地也有吗?学生根据实物回答新疆。在内地随时可见。太好了。汉一朝是我国比较强大的封建王朝。汉王朝和西域沟通之后,中国同西方的贸易开始发展起来,特别是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一条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通道。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本课内容。(出示课本标题)由实物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西域歌舞、大漠驼铃、黄沙万里,这就是两千多年前,祖先开辟的“丝绸之路”。绵延数千里的丝绸之路贯穿了亚欧大陆,成为中外友好交往的见证。那么,同学们肯定想知道丝绸之路到底是如何开通的?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又和丝绸之路有什么关系呢?学习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学生看图看书,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西域指的是哪里?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西域的具体地理位置?学生通过看书掌握了本课的基础知识。照书答这是书上的答案。西域的含义有两种(指图说明)狭义的专指阳关、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主要是今天的新疆地学生看图回答:生:(齐答)阳关、玉门关和敦煌。参照彩图18页仔细看张骞去西域有来回路线。敦煌不要被忽略.区;广义的则指阳关、玉门关以西,包括中亚、南亚、西亚、北非及欧洲等广大地区。本课所讲的西域指的是广义的西域。东边的起始点都是两座关,一个城什么关?什么城池?说起阳关和玉门关,大家肯定马上会想起两首脍炙人口的唐诗中的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完整显示两首古诗)这是古人眼中的阳关和玉门关,在他们看来,阳关、玉门关之外就是不一样的世界,就是苍凉的荒漠。那么,面对这样一个荒凉的世界,面对不可预测的危险,张骞为什么还要冒险出使西域?学生看书生:联络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师:为什么汉武帝时期要去攻打匈奴呢?汉武帝之前,汉朝和匈奴是如何相处的?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汉武帝时期,经济军事势力的增强,统治者就希望从军事上打垮匈奴。汉武帝之前:和亲通过对比,使学生对这些历史人物更加了解。为了稳操胜券,汉朝也希望找到一位盟友与其协同作战。因此,汉武帝想到了哪一个国家?生:大月氏。使学生脑中有直观印象对。汉武帝从匈奴投降者口中了解到,匈奴打败大月氏时,曾以学生自由讨论,踊跃发言。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畅大月氏国王的头骨做成饮酒器。大月氏逃向西方后,深恨匈奴而图报复,但苦于找不到盟友。于是下令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张骞挺身而出,自愿前往。(出示张骞简介)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两次出使西域的情况。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路线。看彩图、填图所欲言。前面我们已经说了,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是联络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时间是公元前138年。那么,他走的是一条怎样的路线呢?大家看图(显示“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大家注意古今地名变化,在地图上找一找,1、张骞出使西域的出发地在哪?2、途中经过了哪些重要国家?3、最远到哪里?4、的国家大多数位于我国现在的哪个地区?学生回答:1、张骞出使西域的出发地在哪?长安(填图)2、途中经过了哪些重要国家?楼兰、龟兹、疏勒、大宛、大月氏、于阗(填图)3、学生回答:大月氏4、新疆利用图示使学生有直观印象。张骞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始终把出使西域的目的牢记在心。因此,他最终还是想尽办法摆脱匈奴,到达了大月氏。问:1、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达到了吗?那么我们是否就此否定张骞的第一次西域之行呢?问:2、张骞有哪些精神是值得我1、没达到目的,但是第一次出使还是有成果的。张骞了解了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以及他们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2、(学生分组讨论,约三分钟)注意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归纳能力。(教师注意对学生要适时进行引导)们学习的?回答:忠于祖国,百折不挠,不贪图安逸,志在四方…请大家议一下:张骞的第二次西域之行学生分组讨论,请每组一个代表发言。内容提要:这一次就要顺利得多了,因为他是随卫青的征匈奴大军一同前往的。时间是公元前119年,目的是积极发展汉朝和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结果是西域很多国家和汉朝有了外交往来,汉朝和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学生回答不完整时教师加以引导,但不要自己叙述,让学生自己发现答案。思考: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重要意义,为历史发展作出了什么贡献?(适当提示)(过渡准备出示丝绸之路图)学生看书后,各抒己见。沟通了西域各国与汉朝的联系,为汉朝经营西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主要的是开辟了中国和欧洲、非洲大陆的陆路通道,即著名的丝绸之路。指导学生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让学生畅所欲言。我们来看丝绸之路的具体走向。(显示“丝绸之路”图和丝绸之路上景点、文物,让学生指图讲解)指定一表达能力强,知识丰富的学生讲解:丝绸之路的起点在长安,随着悠悠的驼铃声,古加强对地域,地理位置和地名的代的商人和使节从长安出发,沿着河西走廊,到达敦煌,在这里丝绸之路分为南北两条通道。北路出玉门关,经西域都护府(公元前60年设立,从此新疆地区正式归在西汉中央政府统治之下。)经疏勒,越葱岭,经过大宛、康居(今中亚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地),然后到达俄罗斯南部,甚至更远的东欧地区。南路出阳关,经于阗,越葱岭,过大月氏(今阿富汗)、安息(今伊朗),到达大秦(罗马)。掌握通过学习和对问题的分析思考:1、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首先我们来看中华文明向外传播了什么?(主要是技术和物品)(出示丝绸之路文物古迹)2、西域传入中原的新物种有那些?教师口述:除了陆上丝绸之路外,从汉代开始,中国人就开通了从广东到印度去的航道。宋代以后,随着中国南方的进一步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广州、泉州、杭州等地出发的海上航路日益发达,越走越远,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人们把这些海上贸易往来的各条航线,通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教师小结:1、丝绸之路:一条古道东西方文明交汇通道。2、件大事: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3、三位人物:出使西域的张骞;经营西域的班超;出使大秦的甘英。他们为中西交通畅通和文化经济交流贡献非凡。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八、作业设计:新疆的楼兰古城曾是丝绸之路的重镇,维持了数百年的繁荣,今天,我们已经无法目睹楼兰古城的辉煌,只能凭借残垣断壁去遐想。你认为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受到哪些启示?九、板书设计:一、对内关系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再次出使西域;班超经营西域(30年)。管辖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二、对外关系陆上“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西亚→欧洲。海上“丝绸之路”:广东沿海→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斯里兰卡。东汉与大秦的交往:甘英出使大秦到波斯湾;大秦的使臣来到东汉。十、教后反思:1、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必须熟读教材,理清教材内容的脉络:比如这一课的脉络是:(1)西域在哪里-----汉武帝为什么要派人去西域------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情况如何、结果怎样-------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情况如何、结果怎样;(2)丝绸之路的开辟------丝绸之路的路线-----丝绸之路的作用。2、要注意挖掘教材,那么生硬的课文内容就会变的有血有肉。比如:张骞带着上万头牛羊和大量丝绸访问西域各国,西域各国人民感受到了什么?比如:在这种频繁的交往中,西域各族人民感受到了什么?这么一问,就把枯燥的历史问活了。3、要注意点评学生的回答。这点我在以前的教学中做得很不好,学生回答完就直接叫学生坐下,没有给予点评。这次公开课我特别提醒自己要注意这一点,在学生回答后及时给予学生肯定、纠正、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