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_(1)[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隋朝的统一: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都长安,年号开皇。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死,隋朝灭亡。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二、和开皇之治:隋文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提倡节俭。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史称“开皇之治”。三、隋朝大运河: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派人开凿了大运河,路线: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意义:这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凿,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二、贞观之治:人物:唐太宗措施: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崇尚节俭;任用贤才(房玄龄谋杜如晦断)、虚心纳谏(魏征)。表现: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三、女皇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武则天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郭沫若称其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第3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人物:唐玄宗措施:①任用贤才(姚崇);②重视地方吏治;③注意节俭。表现: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或“开元之治”。二、唐朝经济1、农业方面:①兴修大型水利工程。②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③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饮茶之风开始在唐朝盛兴。④生产工具的改进: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手工业方面: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②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商业繁荣:①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②长安城: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阶段人物贡献影响科举制的创立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1、改善了用人制度:门弟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也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科举制的完善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第5课“和同为一家”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唐代民族关系处理民族祖先首领生活区域方式(各亲、册封)意义藏族吐番松赞干布赞普青藏高原一带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番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尺带珠丹赞普唐朝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维吾尔族回纥(鹘)怀仁可汗甘肃新疆一带,色楞格河流域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双方关系友好,经济和商业繁荣靺鞨渤海郡王东北松花江、黑龙江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面积不断扩大,人口增多,与内地贸易往来频繁,经济文化水平提高,有海东盛国之称彝族白族六诏居民云南王云南苍山洱海唐玄宗封首领为“云南王”在唐朝支持下实现了统一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一、唐与日本的关系──遣唐使和鉴真东渡1、隋唐时,中日两国交往密切。贞观年间,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来唐学习。2、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还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都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风尚。3、唐朝赴日本的使节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曾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二、唐与新罗的关系1、方式:①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②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2、表现有: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官吏、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三、唐与天竺的关系──玄奘西游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贞观初年,他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回国后,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著名的《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比较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统治方法勤于政事,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役和徭役,重用贤才,虚心纳谏。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国策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重视地方吏治,中央优秀官员到地方任职,烧毁珠玉锦绣,提倡节俭,发展农业生产。统治美称贞观之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开元盛世,开元之治科举制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开创殿试和武举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对外交往玄藏西游鉴真东渡民族关系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任用贤才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骆宾王姚崇名言名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自古皆贵中华,贱狄夷,朕独爱之如一。其它被北方、西域首领奉为“天可汗”。歌舞《秦王破阵乐》参与编创《霓裳羽衣舞》第七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二)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政权民族建立时间建立人都城契丹(辽)契丹10世纪初(916年)辽太祖阿保机上京北宋汉族960年宋太祖赵匡胤东京西夏党项11世纪前期(1038年)元昊兴庆金女真12世纪初期(1115年)金太祖阿骨打会宁南宋汉族1127年宋高宗赵构临安宋代的和约和约签定双方内容意义澶渊之盟北宋-辽辽军撤兵,宋给辽岁币辽宋之间保持很长时期的和平局面南宋-西夏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宋夏边界贸易兴旺,西夏设、译汉文书,汲取中原文化南宋-金南宋向金称臣,并给岁币,双方以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1、衣:各级官员服色有严格规定,百姓只穿黑白两色衣服。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2、食: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时南方人吃鱼多。宋代时,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3、住:百姓住房多为低矮茅屋,贵族宅第宏丽,前堂后寝,两侧有耳房和偏院。4、行:宋代缺马,多用牛车,也有驴车。达官贵人出门乘轿,士大夫一般骑驴、骡。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1、“瓦子”和“勾栏”:东京城内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瓦子”。瓦子中圈出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它们的出现是宋朝市民阶层不断扩大的结果。2、宋代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为重视。除夕夜,百姓要祭祖、迎神功佛、挂年画、贴“桃符”、守岁等。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一、蒙古的兴起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召开蒙古贵族大会,被推举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二、元朝的建立1、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2、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出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抗元英雄文天祥。3、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种植,北方农业得以恢复和发展。为了便利南粮北运,他下令开凿两段新运河,与原有的运河连同,使粮船从杭州直通大都。还开辟规模空前的海运。4、元朝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的《马克·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三、行省制度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四、民族融合的发展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形成了一个新民族—回族。元朝在我国历史上贡献:①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北宋以来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②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③元政府设有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④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⑤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第13、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科技朝代代表成就内容特点地位影响北宋活字印刷术毕升发明,经济、省时大大促进文化传播。比欧洲早约四百年战国司南根据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而制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指南针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开启了世界近代化的历程。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北火药我国唐代炼丹家发明,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宋上,宋元时期,广泛用于战争,13、14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二、史学、文学、艺术朝代类别人物代表成就内容特点地位影响北宋史学司马光《资治通鉴》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北宋宋词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豪放派”: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两宋之交李清照《声声慢》等“婉约派”: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清新自然南宋辛弃疾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元朝元曲关汉卿《窦娥冤》鞭挞社会黑暗势力宋朝绘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东京卞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元朝绘画赵孟頫《秋郊饮马图》山水、花鸟、人物,无不传神,富有情趣。其书法劲秀雄健,功力深厚。、他的作品被称为“神品”宋元书法艺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宋四家”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1、明朝的建立: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后改南京)称帝,建立明朝。2、明太祖加强君主集权两废三设一改革: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制度,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办理朝政;在地方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及军政,设立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后来又参与决策,形成内阁制度,设立不受法律约束的锦衣卫,直接对皇帝负责,监视、侦查臣民的活动;改革科举制度,限定科举考试的内容为“四书五经”,限定考试的形式,用“八股文”作答,只能陈述指定的观点,不许发挥自己的见解。3、靖难之役是明成祖朱棣为登上皇位发起的战争。朱棣称帝后,改北平为北京,于1421年迁都北京,加强对北方的控制。他继续执行削藩政策,又设立新的特务机构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侦查。东厂与太祖设立的锦衣卫及后来设立的西厂,合称厂卫。第16课对外的交往与冲突1、郑和下西洋背景及目的: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为了加强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过程:1405—1433年,郑和的舰队从刘家港出发,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意义和作用: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2、戚继光抗倭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背景: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寇与奸商勾结为患,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过程和影响:戚继光组建出“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后又赴福建、广东与当地军民并肩抗倭。抗倭取得重大胜利,东南沿海的倭患被平息了,戚继光是我国的民族英雄。3、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1、明朝后期,女真的杰出首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