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峰宗论》删改考辨(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灵峰宗论》删改考辨(上)【摘要】:《灵峰宗论》一书为晚明高僧藕益智旭的述作文集,因近来发现之种种资料显示,其底本存在有被删改的嫌疑。本文采用了大量的文献与现存的《宗论》中相关文章进行较为详细的比对,以期对于此事作出较为完备的梳理和讨论。【关键词】藕益智旭灵峰宗论删改一、《灵峰宗论》研究概述灵峰藕益素华智旭大师,自号八不道人,游方江浙闽皖诸地,遍学法相、禅、律、华严、天台、净土诸宗要义,“誓发宏愿,求生净土”,主张三学合一,三教同源。一生著述宏富,后弟子成时将其分为宗论和释论两种。(“按三藏,凡高僧撰述,悉入阿毗昙论藏。而有二种,专释一经者,曰释论。概宗十二部经,自成名·句·文者,曰宗论。”①)释论即为智旭著作中有关经律论的注释书,而著述中诸疏外的七部文稿及“稿外别行者”,成时将其以文为类②,编定为《灵峰蕅益大师宗论》,简称《宗论》,“合十大卷,分三十八子卷”。藕益智旭的著作,近代以来经人们整理,辑成了全集,可查的有金陵刻经处印行本(1915),台湾华宇出版社《蕅益大师全集》本(1989),上海佛学书局《蕅益大师全集》本(2005),台湾法轮佛经流通社本《蕅益大师全集》(2008)。而涉及到《宗论》(有《灵峰宗论》、《灵峰蕅益大师宗论》之别),则版本有清顺治己亥(十六年,1659)刊本③,清康熙癸卯(二年,1663)刊本①,日本享保八年①《灵峰宗论序》,嘉兴藏J36nB348《灵峰宗论》卷一。②“文以类出,取便耳,非以文体也。见文则昧道,因文则明道,达文则证道。证道,而后知文无体也。”《宗论序说》,同上。③助刻者为“叶净衍等”;署年为“己亥冬月成时合掌谨识”,则此版当为初刊本。2(1723)重刊本②,清嘉庆五年(1800)重刻本③,清光绪元年(1875)江北刻经处刊本,十卷(10册一函)或十四卷(卷首一卷),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江北刻经处刊本一卷(1册一函)④,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北京潭柘山刊本⑤,金陵刻经处(1915)全集内含本⑥,明版嘉兴藏本⑦,大藏经补编本(1986)⑧,台湾华宇出版社全集内含本,福建广化寺单刻本,上海佛学书局单行本,北图出版社本(无自传及序文部份)。以上诸本,因条件所限,未能一一取阅,然应该可以确定的是,这些本子,涉及到《宗论》主体的内容,均未超出初刊本的范围。而所谓全集,多辑自大藏经⑨中相关的释论部份及《四书藕益解》、《周易禅解》等常见的单行本,其余未收者,如《绝余编》、《净信堂初集》则与《宗论》有重合部份,对智旭著作的研究可参考圣严法师《明末中国佛教之研究》第四章,这里不作继续讨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所藏的清同治九年(1870)金陵刻经处刊本《附大清重刻龙藏汇记》为别处未见者。涉及《宗论》部份,可以确定的是顺治己亥刊本为初版,嘉兴藏所收亦应与此版相同;其后不久在日本重刻,灵空光谦写了一篇序文;嘉庆本为和硕豫王重刻,金陵刻经处本应与此版相同,现代通行的也是以此版为底本,此版与初版只多了一篇重刻时跋文;江北刻经处于光绪元年和光绪十六年进行了重刻,在各大①据孙殿起《贩书偶记》第303页及下文可知。②在日本有两种,分别标示有“享保八年,京都佐野伊兵卫利有,据康熙初年刊本重刊,江户中野孙三郎,后印,17册”及“亨保八年皇都钱屋庄兵卫刊本”;弘一法师撰《蕅益大师年谱》篇末载“雍正元年,癸卯。(即日本享保八年。)是年孟春,日本京都《灵峰宗论》重刊版”,并引此本《刻灵峰藕益大师宗论序》。③由和硕豫亲王《书重刻灵峰宗论后》一文可知。④应是光绪元年冬十卷本《宗论》刊刻之后,光绪二十六年增刻自传及序部份。此版较为常见。⑤清释续乘节编,书签题灵峰宗论白牛图颂、略记法语合册;与灵峰蕅益大师“白牛十图颂”合印,另收光绪三十四年扬州藏经院刊本《辟邪集》。⑥此本翻刻清嘉庆五年本。⑦即据明万历间五台等地刻径山藏版影印,1987,新文丰出版社;径山藏般,入编时间不详,在第36册第B348号。⑧《大藏经补编》第23册,蓝吉富主编,台北华宇出版社,1986年。⑨因为《大藏经》的版本不同,而相应的收录的智旭的著作也不一样,由于篇幅问题,这里不作深究。3图书馆所藏古籍中最为常见;光绪二十六年潭柘本增加了《白牛图颂》和《辟邪集》,而大藏经补编本增加了《辟邪集》和《见闻录》。总的来说,其内容基本相同,下文以嘉兴藏本和大藏经补编本及北图本互参。卷首部份有《灵峰蕅益大师自传》(即《八不道人传》),前后有门人灵晟、照南、成时私识三则,成时附记一通,及成时《私谥窃议》、《宗论序》、《宗论序说》三篇文章。大藏经补编本与嘉兴藏本排序略有不同,内容并无差异。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知道的是,《自传》写于顺治九年(壬辰,1652),是为营泉本,其后(第二年)至古吴,智旭本人有删改①;藕益大师示寂后②,成时进行了补编,分别在顺治十二年(乙未,1654)腊月十二日及顺治十五年(戊戌,1658)春,而定稿则是以营泉本为底本,并参照成时的补编,其余的作参本而成。《私谥窃议》为补传(第一次补传)后一日,《宗论序》为补传后二日,《序说》为补传后三日。《附记》为康熙二年(癸卯,1663)冬。那么据前所述,《宗论》有清顺治己亥本(1659),则可知此本应无《附记》文。这几篇文章对于《宗论》的编辑事宜亦有交代,包括《宗论》的缘起:先大师示寂,不肖成时谬膺同门严命,辑灵峰宗论。辑成,载老人自传于卷首。(《自传》成时私识)《宗论》的称名:故虽老人别颜七稿,多自称集。今不敢以集行,然亦不敢名为录。何故,今之祖录遍天壤矣。老人每齿及,则痛心泣血,故亦不敢也。(《宗论序说》)《宗论》的编辑:诸疏外稿有七部,今辑为全书,以文为类。原在稿外别行①据照南私识“老人二三旧友,或谓传既寓名,则宗谱法号可弗出;或谓一生心迹可述,梦感等嫌自言。老人一笑,慨然删改。”4者,亦以次收入。(《宗论序》)夫作者,非有意行其言也。阅岁月,涉山川,接人物,幻成文势,不得不别。其久也,书不全,道亦不彰。言既散,传必不盛。圣君贤臣,采藏天府,皆无统绪可遵。有会一者,恐失其旧。是故言之始,不得不分,终不得不合,势也。今辑七稿为一,作者海印炳现,读者古镜全收,庶天朝采录,无零落割裂之虞矣。(《宗论序说》)大卷唯十,避繁也。一一卷中,复开子卷,备梵册也。(同上)文以类出,取便耳,非以文体也。(同上)以上来看,《宗论》是藕益大师示寂后,其门人弟子推举成时编辑,成时从其生前七部稿及稿外别行当属《宗论》的部份,按照内容的类别而非文章体裁辑成,以求“天朝采录”,并在《私谥窃议》中表达了“入藏流通”的愿望。至于这七部稿究竟是哪七部,以及其内容类别是怎样的,成时并未予以交代。圣严法师列表定为八种(第364页),并解释认为“可能是在编成其最后的遗作《幻住杂编》以后不久,智旭即已示寂因而未能印版,依此原因,成时才未及见此既成文集”。然查诸《宗论》所记载文集者,却只有七种,即没有圣严法师列表中的《西有寱余续编》,当是对《西有寱余跋文》一文理解的偏差。依上所说,《宗论》的编定,当在顺治十二年(乙未,1655)正月二十一日藕益大师示寂与当年腊月十二日《自传》补编之间。另《序说》部份在记载了释论四十七种时,有标示“板俱在嘉兴府棱严寺”。据康熙二十四年(1685)檇李凤鸣讲寺德成《阅蔵知津跋语》“我祖灵峰藕益大师,一生著述最富,板存楞严者,有三十余种,其间如《净信堂初集》八卷、《净信堂答问》一册,皆板坏不5复存,余可知矣。”①可参证智旭的大部份著述板刻都在嘉兴府楞严寺,楞严寺在此期间一直进行着“嘉兴藏”的编辑工作,所遇到的板刻毁坏的问题应该不少。而在智旭生前的一部文集中亦有如下记载“甲午(1654)春,从武林、菰城而入灵峰。屈指帀一岁中,大半禁绝应酬。唯今春笔墨汗漫,而存稾十不及三。既卧藏堂,偶一简视,不满四十纸。”②。又成时《灵峰蕅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重刻序》载③“昔灵峰老人以正法眼选定《净土十要》一书,剞劂未全。乙未(1655)以后梨枣四散,迄丁未(1667)年焚失数种。成时窃念像季久转,唯此一门契理契机,而净土诸书唯此诸要尽美尽善,爰加点评稍事节略。”这样看来,智旭的著作在生前及其身后都有板刻毁坏残缺的问题,历史弥久,坚密成时编辑《宗论》时的原稿已不可见,至于其对《宗论》的裁定,更难知晓。然近代以来发现的资料却显示,《宗论》中的大量文章遭到了删改,那么这些删改究竟何人所为,是何缘由?此事学界多有论述。依上文,则成时对蕅益大师选定的《净土十要》一书进行了点评节略。对此民国印光法师重印此书时做出如下评价:“大师逝后,其门人成时,欲徧界流通。恐文言繁长、卷帙博大、费巨而难广布,遂节略字句、于各要叙述意致,加以评点,实杀费苦心。惜其自恃智能圆照,随阅随节,不加复勘,即行付刊。致文多隐晦,兼有口气错乱、词不达意之处。”④并认为其有“冤诬蕅益、贻误后学”之意。其后圣严法师在《明末中国佛教之研究》一书中,通过现存的智旭著作之《绝余编》、《性学开蒙》、《梵室偶谈》及日本发现的《净信堂答问》与《宗论》中相关文章进行比对,发现“有不少的文句,已被删削”。并指出《宗论》中所收录的智旭著作,“可谓并非是智①《阅蔵知津》卷末,清康熙三年夏之鼐刻四十八年(1709)朱岸登补修本。②《宗论》卷六之四《幻住杂集自序》。③续藏之《净土十要》及《净土圣贤录》第六卷“成时(1678卒)”篇均收有此文,据文末标识,其时为1668年。④《净土十要序》,河北佛教协会印行,2006年。6旭释论以外著作的一切”。今人宗舜在《蕅益大师灵峰宗论删改问题初探》①一文中,由《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中所收录的“蕅益大师的二通书信,二则开示和九首诗偈”②与《宗论》中的相应部份进行比对,认为成时进行了大删特删,分析指出其有“改是作非、改明为晦、改文成野”之举,并对删改原因做出了初步探究。他者有谢金良《也谈藕益智旭灵峰宗论删改问题》③、罗琤《灵峰宗论删节问题研究——以净信堂初集为中心》④等两篇论文,前者以《灵峰藕益大师自传》为中心,指出《自传》有被妄加改补的嫌疑;后者则认为《宗论》的删节正是门人成时所为。总的来说,现有的研究认为《宗论》经由门人成时辑定,并未是其所谓的“全书”,而事实是他对“七部稿”进行了大量的删节,而且有所改动,对于文稿的排序也并非全部是按照述作的年代顺序为依准⑤,而且其删改的部份“把著作的年代给削除的可能性非常之高”⑥,这些涉及到了藕益智旭生平颇为重要的交游往来,也涉及到了有关大师的佛学思想,甚至涉及到了大师的操守行持与评价⑦。这样看来,“尽管《宗论》的史料价值不因成时删改而被大打折扣,但其中所有内容都带有真伪难辨的问题已构成不可忽视的问题。”⑧现存的智旭述作中,属于宗论部份的,除圣严法师提到的《绝余编》⑨三卷、《净信堂答问》三卷、《藕益三颂》《梵室偶谈》《性学开蒙》各一卷外,其余单行本还有崇祯年间刻本《净信堂初集》八卷⑩;其余散见单篇包括“释论”相关①此文发表在《禅学研究第四辑》,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②分别为《复项居士》、《复陈旻昭》,《示迦提关主》、《示慈昱》,《山居偈》九篇。③《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2期。④《图书馆杂志》,2011年第9期。⑤释圣严着关世谦译,《明末中国佛教之研究》第375页,学生书局,民国七十六年。⑥同上。⑦《禅学研究第四辑》第三一〇到三一一页,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⑧《周易禅解研究》第51页,巴蜀书社,2006年。⑨按,圣严法师所据为驹泽大学《明版大藏经续藏》八十套九本,嘉兴藏为四卷本。⑩《天津图书馆孤本秘籍丛刊·集部》第十三册,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缩印出版,1999年。7部份的序跋文,《古今图书集成》中的散篇,地理志中的一些资料。其余有钱谦益《有学集》中涉及蕅益大师的几篇文章,至于弘一法师曾据《宗论》编成的《寒笳集》及印光法师重编的《净土十要》,这里不作引证。下面拟从涉及到藕益大师重要交游及操持评价的相关文章与《宗论》相比对,从而筛选出被删节部份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并对智旭生平交游作一补充。二、《灵峰宗论》删节考察(一)《宗论》与“七部稿”的比对成时编辑《宗论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