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二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课题名称:《现代诗二首》郭沫若、艾青教学目的:1.通读诗歌,对诗歌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2.了解写作背景,以便更准确地理解诗歌主题;3.通过阅读赏析,能够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4.学会鉴赏诗歌。5.学习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当中作者的深深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诗歌中所运用的象征的手法。教学方法:直面授课2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1、了解背景,初步感知课文2、整体把握课文,检查目标的达成情况3、深入品味课文,达成目标。4、总结提高,达到更高层次目标。5、欣赏本文的语言特色。三、教师寄语;学生漫谈四、布置作业。使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倪文锦主编《语文》(基础版)银川能源学院教案NO.《现代诗二首》郭沫若、艾青解题:本课选编了现代诗歌二首。《太阳礼赞》中诗人以浓笔重彩描绘日出的胜景,抒发了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充分表现了“五四”时期那种特有的狂飙精神。《我爱这土地》是抗战初期悲壮的歌声,诗中发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倾诉,更是把个人的情感、命运和祖国、人民联系起来的明证。在这两首诗都发扬了屈原、杜甫创作中的爱国主义传统,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以及社会批判的性质。《太阳礼赞》创作于1921年,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人们在漫漫长夜中看到了新的希望。这是一个生气蓬勃的时代,一个充满着反抗和破坏、革新和创造的时代。很快反帝反封建的烈火也在留日学生中燃烧起来。身居异邦的郭沫若,受到这股突起狂飙的猛烈冲击。“个人的郁积、民族的郁积,在这时找出了喷火口,也找出了喷火的方式”。于是,一首首大气磅礴、豪放不羁的诗从他笔底下鱼贯而出,于是,1921年他怀着一颗对祖国热切期盼的心写下了《太阳礼赞》一诗,将自己所追求的社会理想通过这首《太阳礼赞》以及其他诗篇尽情地表达了出来。《我爱这土地》创作于1938年,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开始任意践踏蹂躏中国的国土和人民,1938年,日寇连续侵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劫掠,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制造了一系列骇人听闻的惨案。我们的祖国母亲遍体鳞伤,满目疮痍,我们的同胞、兄弟姐妹被任意地杀戮。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没有退却而是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爱国诗人艾青正是在这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着对祖国的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跳动着时代最强音的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结构分析:1.现代诗歌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语言含蓄或直白、语言精练而形象,通过丰富的想象,抒发强烈的感情,有着鲜明的节奏韵律。解析:诗歌最强烈的特点是想象丰富,感情强烈;有着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精练地反映社会生活;语言精练而形象。2.《太阳礼赞》全诗共七节,每节两行。共分为几层?参考答案:分两层:第一层写景,第二层抒情。解析:第一层为前三节,描绘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不同景象。第二层为后四节,对太阳敞开胸怀,运用反复呼告的手法,诉说自己的愿望,抒发自己的感情。3.《我爱这土地》全诗共10句,共分为几节?参考答案:分为两节。第一节为前8句,第二节为后2句。解析:第一节以鸟生死眷念土地作比,表达诗人对祖国的爱。第二节运用设问,直抒胸臆。《我爱这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河流与风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精神的象征;黎明是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的象征。诗人由虚写到实写,虚实相映,用直抒胸臆的自白点燃了情感爆发的导火线:“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表达了一个赤子拳拳爱国之心。4.《太阳礼赞》一诗中,描写太阳出现的诗节是哪一节?当时作者的反应如何?参考:描写太阳出现的诗节是第三节,当时作者的反应是“从我两眸中有无限道的金丝向着太阳飞放”。解析:本诗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太阳出现以前,即第一二节;第二部分写太阳出现的情景及作者的反应,即第三节;第三部分写诗人对太阳的热情礼赞,即第四到七节。当太阳出现时,“从我两眸中有无限道的金丝向着太阳飞放”,作者的这一反应说明了他对太阳的向往、期待与热爱,也表现了“五四”时期特有的那种狂飙精神。5.《我爱这土地》一诗,运用了哪些意象,他们都有什么象征意义?参考:诗歌运用了“土地”、“河流”、“风”、“黎明”四组意象,象征祖国和祖国承受的苦难和新生。解析:依据这四组意象,可以理解诗歌的层次。重点理解:1.《太阳礼赞》中太阳象征什么?参考:太阳象征着祖国的新生。解析:本诗写于1921年,正是“五四”运动时期。作者作为一个爱国的热血青年,急切地盼望着一个新的中国的诞生。他把自己的这种理想用象征的方法表现出来,即用太阳的新生来象征祖国的新生。2.“清沉沉的大海,波涛汹涌着,潮向东方。光芒万丈地,将要出现了哟──新生的太阳”一句采取了什么修辞手法?参考:此句采取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解析:本句中,诗人以“波涛汹涌着”比喻激动的心情,即所谓“心潮澎湃”;这“澎湃”的“心潮”都涌向一个地方,“潮向东方”,在这里,诗人又以“潮向东方”来比喻对祖国新生的期待与呼唤。整句是说,诗人以激动的心情等待祖国的新生。3.《我爱这土地》的内容大意是什么,请简述。参考:全诗共两节。第一节用一只鸟儿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喻,表达诗人对祖国的挚爱之情;第二节诗人一问一答,直接抒发他对祖国的深情。解析:开头,诗人用“嘶哑”来形容鸟儿歌唱的歌喉,并运用一系列意象表达歌唱的丰富内涵: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这一系列意象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诗人借鸟死后羽毛腐烂在土地里表达诗人对土地的眷恋,隐含了献身祖国之意。第二节一问一答,诗人直抒胸臆,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了他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心。4.阅读《我爱这土地》回答问题:(1)“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这几句话中的“土地”、“河流”、“风”、“黎明”分别象征什么?参考:“土地”象征祖国,“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无比温柔的黎明”象征充满生机的解放区。解析: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攻占了中国的大片土地,残酷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这首慷慨激昂的诗。在诗中他以“土地”象征饱受蹂躏的祖国母亲,“悲愤河流”、“激怒的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无比温柔的黎明”象征能给祖国带来光明和希望的充满生机的解放区。(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是采用了什么抒情手法,有什么特点?参考:这两句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写得真实而朴素。解析:这两句话一反第一节采用象征抒情的方法,而改为直抒胸臆。它们均出自口语,但却因为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来自民族生命的深处,真实感人,因而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难点理解:1.“太阳哟!我心海中的云岛也已笑得来火一样地鲜明了!”“太阳哟!你请永远倾听着,倾听着,我心海中的怒涛!”这两句诗的含义是什么?参考: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新生的欢欣鼓舞之情以及激荡在胸中的对祖国的爱的怒涛。解析:太阳象征祖国的光明、祖国的未来、祖国的新生。在太阳的照耀下,也即在祖国新生的激励鼓舞下,我难以抑制兴奋的心情,欢快地笑着,像火一样光明灿烂。同时诗人还激情呼唤:祖国啊,你请倾听,我心中永远涌动着对你的爱的怒涛,表达了对祖国的强烈的爱。2.《我爱这土地》中的“我”为什么要用“嘶哑”的歌喉歌唱?参考:因为“我”一直没有间断对祖国的歌唱,所以到现在为止,“我”的喉咙已经变得“嘶哑”。解析:艾青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始终以歌唱祖国、人民为主题。从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到他后来的作品《北方》、《向太阳》等始终贯穿了这样的主题。所以在这里,诗人说他的喉咙已经嘶哑,就因为他没有一刻停止对祖国的歌唱。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诗人也要为祖国而歌唱,充分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写法分析:1.阅读《太阳礼赞》回答问题:(1)本诗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参考:采用了反复、呼告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新生祖国的呼唤与热爱。解析:本诗从第三节开始,每一节的每一行都以“太阳哟”开头,一共八个,构成反复、呼告,表达了对祖国新生的热切的呼唤与热爱,作者的这种情似火山喷发一般,充分表现了“五四”时期特有的那种狂飙突进的精神。(2)本诗采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手法?参考:本诗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解析:诗人通过对太阳的热情礼赞,抒发了对新生祖国的最强烈的爱。课文中运用了反复呼告的手法,更有助于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情。2.《我爱这土地》一诗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什么?参考:写实与象征相交织。解析:诗歌开头写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的形象出现,使诗的主体色彩非常浓重。紧接着诗人又以“土地”象征祖国,“悲愤的河流”和“激怒的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象征充满生机的解放区。最后,作者由直接抒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你爱得深沉!”这又是写实,这样就将写实与象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课文小结:本课两首诗均写于19世纪二三十年代,故诗中都抒发了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母亲的爱,由于当时社会现实的原因,诗人大多采用了象征的修辞手法,通过一些意象来表情达意,《太阳礼赞》一诗以太阳来象征祖国,对太阳进行了热情的礼赞,体现了“五四”时期那种特有的狂飙精神。《我爱这土地》以鸟儿生死不离土地母亲作比喻,表达了作者甘愿为祖国献身的赤子之情。【板书】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