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二三课教学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镇巴县中小学(幼儿园)课题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教学难点难点是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教学准备教学相关的图片、资料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教学活动组织流程修订与补充1导入新课课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然后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进入学习状态。2.探究过程(1)教师出示探究问题: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需要不断迁徒,等等),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怎么办的问题,从而得出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认识。(2)学生阅读教科书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3)展示历史图片:观察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成就中,有哪些农耕经济现象?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如何:原始农业中的生产工具与产量的关系,原始农业与渔猎的关系,原始农业与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的关系,生产、生活与原始艺术和早期文字的关系,原始陶器和纺织与定居生活的关系等。_huoyejiaoan_首页_活页教案(4)利用《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学生指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的具体地点后,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该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的情况,寻找分布特点。(5)在了解了大汶口原始居民农耕生产的内容后,让学生阅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小字,然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讨论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应怎样看这一现象?(四)巩固小结1.出示话题:我国的原始居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你愿意生活在那个时代吗?为什么?(根据老师展示的历史实物图片,学生发挥想象力,任意选择一种居民设计、表演他们一天的生活)2、小制作: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出一个经济实用的表格,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明确农耕经济中的劳动分工。(五)推荐作业1、制作与本课农耕经济有关的自由阅读卡,可以是神化传说、历史故事,诗歌,也可以是农耕小知识。2、大家身在农村可以到农村感受一下农民耕作的苦与乐。板书设计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三、大汶口居民教学反思与随笔我发现造成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教师没有给予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和机会,学生的学习缺乏必要的成功激励;(2)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缺少悬念和情景,没有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历史问题,让他们进行分析与探究;我在导学提纲的设计上有的问题过于简单。(3)不能灵活使用教材,缺乏培养学生自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教学设计;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作为课堂的指导者,应当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巧妙新颖的教学设计,创设一些积极有效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扮演主角,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应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今后我应该改进的是在教学中增加历史课的趣味性。与时事相联系。比较式学习。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成功的地方注意把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容易混淆的的基本信息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比较,便于学生掌握审签人时间导学案设计达成情况学习目标1.简述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2.掌握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异同点。(重点)3.掌握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难点)一、复习上节内容1、我国境内最早的人是2、七十万年到二十万年前,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的远古居民是3、北京人使用火,也会火种;山顶洞人会4、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使用石器,山顶洞人还掌握了技术5、北京人过着生活;山顶洞人过着按照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生活二、设问导读:(自主学习)(一)请同学们读课本第一目,完成下列小题:1、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是2、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间:;地点:使用的工具是:;原始农业:种植;原始畜牧业:饲养;原始手工业:会制造,还制造简单的和原始的3、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子是:(二)阅读课本第二目,完成下列小题:1、世界上最早种植粟(su)的国家是:2、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间:;地点:流域;使用的工具是:;原始农业:种植;原始畜牧业:饲养还会原始手工业:制造色彩鲜艳的;已学会了、、。3、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子是:(三)快速读课本第三目,在课本划出大汶口原始居民生活的时间、地点、原始手工业会制作什么?出现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三:自学检测:1.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聚落④半坡聚落A①B②C①②D③④2.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A.大豆和小麦B.花生和高粱C.甘薯、玉米D.水稻、粟3.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A.饲养猪狗畜B.种植粟等物C.住干栏式房屋D.住半地穴式房屋4.下列哪古遗址能够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A.元谋人B.半坡C.河姆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5.下列哪一地区原始居民的房屋,对后世的阁楼和楼房样式的出现影响最大()A.陕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B.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C.陕西临潼姜寨原始居民D.河南新政裴李岗原始居民6.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环境优劣B.原始农业发展C.氏族公社的形成D.学会造房屋技7.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但是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根本原因是()A.自然环境不同B.使用的工具不同C.生活习惯不同D.思想意识不同四、巩固训练:1、请同学根据表格比较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异同:并思考形成不同的原因:(小组合作探究)类别生活时间生产工具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原始手工业住房样式河姆渡半坡五、拓展延伸:材料分析题下面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参观某一古代人类遗址时写下的诗句:“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中诗歌的内容请你猜测出这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绘?(2)你能举出“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的一个彩陶文物代表吗?(3)“农耕既普及”诗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4)郭沫若参观此遗址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审阅意见审阅人:时间:镇巴县中小学(幼儿园)课题第3课华夏之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快速阅读历史知识的能力及归纳概括的能力等。过程方法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方法:采用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教学重点黄帝对人类的贡献;夏朝的建立教学难点为什么说黄帝是“人文初祖”?“禅让制”的含义教学准备教学相关的图片、资料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教学活动组织流程修订与补充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历史的民族,我们向来有炎黄子孙的称谓,那么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先是哪些人吗?我们为什么称他为“人文之祖”?讲授新课让学生在回顾上节课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教师导入时提出的问题。一、炎黄战蚩尤出示问题:1、“涿鹿之战”是怎么回事?2、华夏祖是怎样形成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简要的总结。教师出示孙中山的一段话要求学生齐声朗读,并有其中内容过渡到下一目,认识“黄帝像”,对“黄帝”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阅读教材中的小字内容小组讨论“涿鹿之战”的双方、过程及其结果;在此基础上思考华夏祖的形成。二、黄帝----“人文初祖”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提出设问:“后人为什么称黄帝是‘人文初祖’?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交谈,要求各组推选代表回答。学生:各个小组根据《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及其课本中的文字内容,小组相互合作三、尧、舜、禹的“禅让课堂小结: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点出只因为炎黄对中华文明的演进作出了重大贡献,所以我们称他为“人文之祖。课堂检测:课外延伸:远古传说和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课外作业:从你得到的寻找历史的途径中选择一个最有趣的事例,讲给同学听。板书设计一、尧舜禹炎黄战蚩尤华夏族形成黄帝的贡献人文初祖夏朝二、禹时禅让制教学反思与随笔关于这一课,我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利用新教材特点,精心设计教案,结合学生实际,认真组织教学。从上课的效果看,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我以为和过去上的课比较而言较为成功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这一课选择了较为恰当的教学形式和进行了有效的教学活动,自然而然地实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这一点,印证于课堂上学生发自内心的情感抒发。就本课而言,“情”主要凝结于“中国情”和“民族情”。通过了解华夏族形成的历史和中华民族祖先的传说,激发了学生探索中华文明之根的兴趣,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形成的,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同根同族同源。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审签人时间导学案设计达成情况学习目标1、知道炎帝、黄帝是我们华夏族的祖先,尧、舜、禹理解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的含义,“禅让制”2、归纳原始社会终结、奴隶社会形成的原因3、认识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黄帝是我们的人文初祖一、自主学习任务一:阅读第教材,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思考回答1、我们为什么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2、我们为什么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3、看教材的插图,说说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任务二:阅读教材,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思考回答1、教材14页下面的动脑筋。2、什么是禅让制?3、用自己的话概述夏朝的建立(原因、时间、人物、意义)二、合作探究:1、我的问题:……2、我们的问题:……3、老师的问题:①、谈谈自己对禅让制的认识。②、原始社会终结、奴隶社会形成的原因有哪些?三、拓展延伸:思考: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四、梳理结构五、巩固练习:1、“华夏子孙齐参拜,脉血胜于清水浓”。2005年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到陕西祭拜“天下第一陵”,你知道他祭拜的是谁吗()A、炎帝B、黄帝C、舜D、尧2、下列人物,哪一个和历史上的禅让制没有关系()A、黄帝B、尧C、舜D、禹原始社会终结奴隶社会3、原始社会终结的根本原因是()A、禹想当国王B、禅让制被破坏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贫富分化的出现4、原始社会终结的标志是()A、禹当上了部落联盟的首领B、禅让制被破坏C、禹建立了夏朝D、社会生产的发展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炎帝、黄帝是我们的共同祖先,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B、我们尊称黄帝为“华夏之祖”“华夏始祖”C、我们尊称炎帝为“人文初祖”D、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6、下列对夏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禹建立了夏朝,是夏朝的第一个国王B、建立于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C、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D、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社会的开始7、从人类文明的起源到奴隶社会的形成,我国的原始社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①我国的人类文明起源于哪一原始人类?②写出几个你所知道的我国远古人类代表。③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两项世界性的贡献是什么??④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哪一年?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审阅意见审阅人:时间: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