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教学案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碧螺春》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6课《碧螺春》教学内容分析:《碧螺春》是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传统文化吐幽香”中的第一课。本课通过名茶碧螺春,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的茶文化。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以茶待客、以茶代酒,“清茶一杯也醉人”就是中华民族珍惜劳动成果、勤奋节俭的真实反映。可以这么说,茶是中国的骄傲、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碧螺春》一课介绍简洁明了,描写细致入微,用词准确生动,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课文依次介绍了碧螺春的传说、采摘、制作、品尝碧螺春以及人们对碧螺春的评价和喜爱。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碧螺春的喜爱和对劳动人们的赞美。文章结构紧凑,前后连贯,层次清晰。读过之后,让读者不免在头脑中勾勒出这样的图画:清晨采茶图、入夜炒茶图、月下品茶图。不免和外国友人一样心生感叹:在清新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重点难点1.了解这篇课文讲了碧螺春的哪些内容。2.感受茶乡人生活的美好,体会表达的有序性,描写的细致准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11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六、八自然段。3、了解碧螺春的传说和采摘、制作过程,了解有关茶文化的信息。过程与方法:1、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碧螺春的。2、把握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表达的有序性。体会描写的细致与准确,积累相关的词句。情感态度价值观:1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茶乡人的生活和生产情况,感受茶乡人生活的美好及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心灵手巧。学生情况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还不算太多,本课就是有关驰名中外的中国茶文化的科普读物,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本课教学力求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得以主动发展。让学生了解作者从碧螺春的色香味形来介绍碧螺春,感受文章描写碧螺春优美的语言文字,并训练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创造性地表达碧螺春的久负盛名。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的体验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朗读中悟情理,从而体会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心灵手巧。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俗话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使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你们身边有哪些人喜欢喝茶?你知道哪些关于“茶”的知识?(学生课前搜集了资料,认真做了调查。)教师适时评价:你们知道的真不少。下面和老师一起来了解关于茶的一些知识。(通过课件展示)古诗有云:“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大家猜猜这是什么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享誉中外的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碧螺春(出示课题:碧螺春)(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语句读通顺,看看碧螺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读课文,读后回答)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吗?(久负盛名)什么意思?2、文章究竟从哪几方面写了久负盛名的碧螺春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并看哪几段分别介绍了这些内容?(茶传说第2段采茶3-4段制茶5-6段品茶7-8段)3、课文中作者正是按照碧螺春的传说,采茶、制茶、品茶这样的顺序来叙述的,你对哪一部分感兴趣,就认真地读一读,看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预设:(1)茶的传说a.请你为我们大家来读读这个故事吧!看看这个传说向我们讲述了什么?(碧螺春名字的由来)b.其实关于碧螺春茶,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老师讲故事)看得出来碧螺春茶优美的传说故事打动了很多同学,那你还对茶的哪一部分感兴趣呢?(2)清晨采茶(出示课件)a.指名读,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象采茶的繁忙景象。b.请你看看这一部分,从中体会到什么?C.一起来看看采茶姑娘是怎么采茶的。美吗?什么美?从哪些方面展现美?(景美、人美;气味、颜色,声音、神态、动作)d.让我们伴着清新的音乐再来读一读这一部分。(配乐朗读)(3)入夜炒茶清晨采茶,入夜炒茶,这就是茶乡人民的生活。碧螺春不炒隔夜茶,炒制好的碧螺春又叫什么?(工艺茶)对,那么你们怎么理解工艺茶?(结合“工艺品”引导学生。工艺茶既要有精美的外形,还要体现精湛的技艺“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细而不断”)下面我们来读读课文描写炒茶的段落,想一想,哪些句子让你觉得碧螺春是当之无愧的“工艺茶”?并把这样的句子画下来。交流:①“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细而不断”。(课件出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学生谈自己的理解)这就是碧螺春茶成形后的特点,真所谓增之一分则过,减之一分则不及呀!这样的茶被称为“工艺茶”,可以说是当之无愧!这个句子中,哪个词表达了这个意思?(无怪乎)谁来读出这种当之无愧的意味!(指名读)怪不得《茶说》一书中写道:茶以碧螺春为上,不易得。如此上等好茶,让我们再来感受一番,齐读。这么好的茶是如何制出来的?我们一起找一找。②“忽而揉,忽而搓,忽而捺,忽而抓,嫩叶如同一条青龙上下翻飞,煞是好看。”3这句话中哪几个词是动词?从这几个动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我们来做一做这几个动作,炒茶是不是这样慢慢地炒,为什么?你知道炒茶时锅里的温度吗?是100-150度,这么热的锅,即使你再快的速度,你能把茶炒好么?看来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干的,难怪碧螺春茶被称为“工艺茶”。谁来读读这一句,让我们体会一下。(教师适时点评)同学们,想亲眼看看怎样炒茶吗?(课件出示视频)炒茶手就是这样在滚烫的大锅内,用血肉之手这样来回翻拌啊!此时此刻,如果炒茶师傅就在你身边,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学生表达对炒茶手的赞美、佩服之情。)带着这种感受,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这一道道工序,让我们感受到了炒茶手的高超技艺,所以说无怪乎人们称碧螺春为工艺茶!正因如此,这种茶也被称为“功夫茶”“心血茶”。(4)月下品茶我想此时此刻,你一定迫不及待想要来品品碧螺春了!下面我们来默读品尝的段落,静静地默读,细细地品味,你品出了碧螺春的什么呢?交流:①品尝碧螺春时,什么让你陶醉呢?茶水入水的姿势;茶叶冲泡后的样子;汤色碧绿清澈、香味清香扑鼻、味道清新爽人;茶水入肚,甜津津的,让人回味无穷。②情谊。人常说“君子之交淡如水”,此刻却觉“朋友之情香如茶”啊!③环境:咱们中国人品尝还十分讲究环境之美呢!还等什么,让我们快来品品这碧螺春茶吧!真是茶不醉人人自醉。我们大家再来醉一回,如何?(再次读品茶这一部分)碧螺春以它独特的色、香、味、形赢得了人们的喜爱。难怪那位外国诗人在品茶之余情不自禁地吟出: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出示课件)读着读着,这一诗句在作者眼里仿佛又在向我们诉说着:江南春光美,江南人更美。(出示)(三)、写作练习1、“难怪那位外国诗人在品茶之余情不自禁地吟出: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你能仿照这句诗,也赞美一下碧螺春茶吗?42、文章的采茶、制茶、品茶部分是怎样引出来的?(通过过渡句/段),那么给你几幅画,你能试着写写过渡句,把这些画面上的内容自然的引出来吗?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希望同学们不要停下探索的脚步,在课下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继续研究。1、中国茶文化发展。2、茶艺茶道,现在茶艺盛行。3、茶与健康,茶与现代饮料。(四)、课外拓展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希望同学们不要停下探索的脚步,在课下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继续研究。1、中国茶文化。2、中国的十大名茶。3、茶与健康,茶与现代饮料。附板书设计:26碧螺春清晨采茶图美丽动人入夜炒茶图揉、捻、搓、抓月下品茶图色、香、味、形景美茶美人美5学习效果评价:项目A级B级C级个人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听讲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参与讨论态度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依时完成,有参与讨论上课无心听讲,经常欠交作业,极少参与讨论参与度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大量阅读课外读物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有阅读课外读物很少举手,极少参与讨论与交流,没有阅读课外读物自我表达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尝试不敢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不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小组合作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能与人合作,能接受别人的意见。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思维的条理性能有条理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条理性差些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做事缺乏计划性,条理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思维的创造性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能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考能力差,缺乏创造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6教学反思:1、设置情境品味语言文字的美。学生品茶,形象地感受碧螺春茶的色、香、味、形;学生炒茶,在体验的乐趣中理解“揉”“搓”“捺”“抓”“捻”等动作;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亲身体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对课文进行“读、品、悟”,“披文入情”、“切己体察”、“潜心会文”,领悟了课文语言的神韵,感受着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2、阅读中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课文重在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如何感悟。带着眼睛去看,带着耳朵去听,带着鼻子去闻,带着心去感受,带着大脑去思考,就能体会到语言文字里所描绘的景,所蕴含的情,就能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3、适度拓展使课堂更加开放。中国的茶文化异彩纷呈,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让学生感受到我国的茶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学生可以上网浏览这些网页的相关内容,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自助地从事学习活动,在典籍文献中追随茶文化漫长的历史足迹,体会其特有的文化意蕴。这是对课堂上所学到的内容进行的必要的补充和延伸,使学生的学习更自主。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