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爱心专心第六课《礼貌待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分析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明确礼貌是社会生活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意识到礼貌在交往中的好处,从点滴做起,态度诚恳、仪表大方、语言文明、行为得体地与人交往;并能反思自己,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礼貌的行为习惯,努力改正,做讲文明、懂礼貌的中学生。同时发展学生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同他人交往与沟通的能力;养成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并在学生活动中加强学生口头及书面的表述能力;增强团队意识,提高合作能力。〖教材分析〗1.逻辑分析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文明礼貌的言行是相互尊重、有效沟通、增进友谊的必要条件;相反,粗鲁的言行势必会导致敌意、妨害沟通,割裂友谊,甚至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而中学生正处于逆反时期,习惯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做事情,思维敏捷却感情冲动,不拘小节,容易伤害他人而不自知。在日常生活领域和人际交往领域常常碰壁。本课从“如何听”、“如何说”、“如何做”、“什么该做、该说与什么不该做、不该说”等角度,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基本的交往礼仪、规范。本课共分为两站。第一站:人际交往要礼貌。主要是讲礼貌的重要性。首先用学生身边的事例引入,让学生明确礼貌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然后,以具体事例和相关知识链接相结合,让学生明确礼貌的重要作用,从而产生想要知道并遵守基本社交礼仪的愿望;同时为下一站的教学做铺垫。第二站:如何讲礼貌。学生理解礼貌的重要作用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人。本站着重介绍掌握基本交往礼仪的途径,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要求具体而又切合实际。图示:礼貌是社会生活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人际交往要礼貌礼貌利于交往(重要性)礼貌的作用礼貌减少误会态度诚恳、仪表大方、语言文明、行为得体如何讲礼貌――从点滴做起学会谦让道歉(途径)尊老爱幼、尊重妇女、关爱弱者用心爱心专心2.内容分析第一站:人际交往要礼貌辅文欣涛的事例,以学生身边经常发生的事例为切入点,引发学生思考――人与人之间该如何相处,自然过渡到正文。正文包括三个自然段。第一段主要阐述礼貌的概念。礼貌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第二、三自然段重点阐述礼貌的重要性。礼貌利于交往,礼貌利于减少误会,礼貌是人际关系和谐的润滑剂。“知识链接”:《文明十不可》、《邻里相处十忌》,扩展学生对文明礼貌知识的理解范围,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各抒己见”活动。让学生列举身边的不礼貌行为,并分析由此带来的不良影响。一方面让学生注重观察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另一方面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容易引发学生共鸣,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第二站:如何讲礼貌辅文士辉与志强的故事为本站的切入点,目的是引发学生思考――我们该用什么态度、方式对待他人,怎样才能做到文明礼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正文包括九个自然段,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如何才能做到文明礼貌。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历来注重文明礼貌。现在,文明礼貌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尊重的友好关系,也反映了公民自身文化修养水平。让中学生学会礼貌用语、培养得体优雅的举止是本站的重要任务。“知识链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了学生对自己身份及这一身份应有行为规范的了解,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全国助残日和红领巾助残活动》让学生从别的中学生的做法中获得启示,反思自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文明礼貌中学生。“活动平台”:本站设计了两个课堂活动。《有关礼貌的辩论会》活动,针对谦让的问题,让学生充分讨论,陈述自己的理由,在激烈的辩论中,逐渐澄清观点,达成共识。老师在教学中不居高临下,注重师生互动,挖掘学生中的思维火花,所授知识利于内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文明礼貌集训营》活动,模拟道歉的心理感受、学会道歉。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取知识。“扩展阅读”:《乔治?华盛顿的礼仪规则》。通过阅读名人的事例,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礼仪的重要性,并可以借鉴、效仿名人的做法。〖教学建议〗1.重点难点分析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首先文明礼貌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行为规范,尤其影响着一个人人际交往的质量。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其次,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从小养成一些良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再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在于不仅让学生用心爱心专心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知道怎样做,还要指导他们自觉地坚持这样做。所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然而,目前七年级的学生多数是在较好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做事只想自己,很少关心他人的感受;另外,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所以教师怎样落实行为目标,如何让学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人就成为本课的教学难点。在教学中,建议教师们采用下列方法突破重点难点:(1)注意课堂与课外的结合,在课前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不礼貌行为,或学生中常见的不礼貌行为进行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学生课外的体验对教学大有裨益,如果能够带进课堂,课堂会更加生动活泼,同时教学会更有针对性,易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2)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有关礼貌的辩论会》、《文明礼貌集训营》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取知识,加深理解。(3)补充大量各种形式的材料,丰富教学内容。如视频材料:北京电视台“文明三十秒”节目;中央电视台相关的公益广告等。如文字材料:《个人礼仪经典总结》①自我介绍应酬式:在不太重要的场合,如火车上只要说出自己的名字就可以了。工作式:你好,我是某某学校某某班级某某同学。交流式:你好,我是某某,请多多关照。礼仪式:如开学仪式,升旗仪式等等,比较庄严。②眼神与别人谈话时眼神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角度应该平视,表示平等。斜视,表示失礼。俯视,从上往下看,表示轻视别人。眼神停留的部位在额头上,属于公务型注视。不太重要的事情和时间也不太长的情况下多采用这种方式。眼神停留在眼睛上,属于关注型注视。眼神停留在眼睛至唇部,属于社交型注视。眼神停留在眼睛到胸部,属于亲密型注视。注视时间约为谈话时间的2/3。与别人谈话30分钟时,如果只有10分钟以内的时间对方是看着你的,说明他在轻视你。如果10分钟至20分钟之间对方是注视你的,说明他对你是友好的。20分钟至30分钟说明两种情况:重视或是敌视。③面容有的时候皱眼眉,表示不耐烦。撅着嘴表示生气。“噢?”表示惊呀。④笑容要学会微笑。微笑很重要,谁也不喜欢天天面对着一副冷面孔。微笑犹如冬天里的一抹阳光,给人以温暖。⑤需要避免的身体语言当与别人谈话时不要双手交叉,身体晃动,一会倾向左边,一会倾向右边,或是摸摸头发、耳朵、鼻子给人以你不耐烦的感觉。一边说话一边在玩笔,如转笔、拿笔来回的按。即使不是在跟长辈谈话,同辈之间也是不礼貌的。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用适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方式进行本部分教学。2.教学过程第一站:人际交往要礼貌用心爱心专心参看:《北京青年报》――《文明就差这一点儿》专栏。(北京青年报)教师可选择以下方式导入:(1)直接导入。比如: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别人说“要讲礼貌”,你自己也可能评价过别人“真懂礼貌”或者“真没礼貌”。那么,什么是礼貌?哪些行为是礼貌的行为?哪些是不礼貌的行为?(2)音像、图片导入。课前准备一些有关文明礼貌行为的公益广告、宣传片、宣传图片等资料,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3)小品导入。课前设计一个或几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且能体现文明或者不文明行为的情景,课前组织部分学生排演,也可以课上即兴表演。目的是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激发学习兴趣。如:学生甲、乙为前后座位的同学。自习课上,同学们正在做数学作业。同学甲发现要用圆规画图,但是自己的圆规没有带来,于是,回头便将同学乙正用着的圆规拿来自己使用。数学课上,教师在黑板上布置一道演算题,要求同学们快速求出结果,很多同学就在桌面上算了起来。本站的内容教学主要让学生明确:交往需要规则。礼貌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礼貌有利于交往,有利于减少误会。包括两层含义:(1)礼貌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2)必须了解并遵循基本的交往礼仪。这两个问题,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人们在社会中生活,必然发生与人的关系,即存在人际交往;交往需要规则,礼貌的重要性就在于可以维护交往秩序,减少误会,使人际交往合理、有序进行。因此,在教学中,不用刻意分开讲解。调查一下学生在文明礼貌方面存在的问题吧!会有帮助的!建议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1)讨论法。可以组织学生围绕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或者他人身上的有关礼貌在交往中的作用的事例,进行讨论。如教师设问:你认为我们班哪些同学最有礼貌?表现在哪些方面?你认为这给他(她)带来了哪些好处?你认为在我们班还存在哪些不礼貌的行为?这些行为对班级发展、对同学个人发展有什么影响?也可以课前进行文明礼貌行为的调查,将学生做得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按百分比排序,课上针对调查结果进行讨论,针对性更强。(2)设计游艺活动。围绕交往中礼仪的重要性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礼仪,体验文明礼貌是人际关系和谐的润滑剂。用心爱心专心(3)小品表演赛。将全班同学分组(4至5人一组),每组自行确立一个有关文明礼貌行为影响我们交往的主题,自编自演一个小品,时间3分钟。全班讨论小品中的行为是否可取,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评比办法:总分10分,其中内容健康、主题明确5分,表演水平3分,创意新颖1分,道具1分。每组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作评委,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平均分,得出每组的最后成绩。根据情况可评选最佳男女演员、最佳创意等奖项,并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物质奖励。总之,在教学中应尽量选择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情景或事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同时,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避免单纯的说教,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第二站:如何讲礼貌。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而不成;国无礼,而不宁。这一部分内容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教师可选用以下方式导入。(1)名言导入。礼貌周全不花钱,却比什么都值钱。――塞万提斯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归纳:礼貌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历来注重文明礼貌。现在,文明礼貌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尊重的友好关系,也反映了公民自身文化修养的水平。中学生应学会礼貌用语、培养得体优雅的举止。怎样才能做到文明礼貌呢?(2)事例导入。可以利用教材上士辉和志强的事例,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典型事例,创设情景,在分析中直接切入主题。本站内容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态度应诚恳。态度决定一切。礼仪、礼节、礼貌,是人重要的道德修养,它绝不是停留在口头的空话,而是隽刻在灵魂中的优秀品质。文明礼貌待人,应从真诚的态度入手。(2)仪表应大方。可以搜集一些社交礼仪中对仪表要求的材料,丰富教学。也可以调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仪表、服饰是否存在不在意或者太在意的情况。针对本班的情况进行讨论,这样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能够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如:辩论赛。正方:中学生不可以佩戴首饰。反方:中学生可以佩戴首饰。课前,将学生分成两组,抽签决定正反方。每方选派四名选手参加辩论。按照主辩、一辩、二辩、三辩分工。课上,由老师(或选派一名同学)担任主席,两名同学为计时员,开始正式辩论。也可以采用讨论的形式。用心爱心专心参考书目:鲁迅《论“他妈的!”》,《中国人的礼仪生活》吴成国著,《北京市朝阳区中小学礼仪、礼节、礼貌规范丛书》。(3)语言应文明。一个人的谈吐可以反映出他的思想感情,也可以体现出他的道德修养情况。社会成员语言的文明程度可以用来判断社会的文明程度。中学生语言的文明程度可以用来检验学校的校园文明程度。在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