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S.第4章知识点.1(windy)第一节、熔化和凝固1、物态变化的名称及伴随着的热量变化:2、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明矾、石膏、水晶、金属、食盐)非晶体:没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玻璃、橡胶、塑料、沥青、蜂蜡)2)晶体的熔化图像:AB段:固态、吸热,温度上升B点:开始熔化,固态BC段: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C点:熔化结束,全部液态CD段:液态,吸热,温度上升。3)晶体与非晶体的异同点:相同点:熔化时都要吸热;不同点: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上升。第二节:汽化和液化一、汽化:液态气态吸热液化:气态液态放热二、汽化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在液体的表面进行的,并且不剧烈。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①液体温度的高低②液体的表面积的大小③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慢。3.减少蒸发例子:喷灌和滴灌(它的好处是可以减少水分在传输中的渗漏和蒸发)4、蒸发吸热:吸收其它物体的热量,可以导致其它的物体温度降低。三、沸腾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也是在液体的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水沸腾时的现象:水在沸腾时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3、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气压越高,沸点也随着增高。(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沸腾前:气泡上升的过程中变小(气泡中主要是空气)沸腾时:气泡上升的过程中变大,到水面破裂(气泡中主要是水蒸汽)沸腾时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4、低沸点物质用途:医疗上有一种冷冻疗法就是利用低沸点物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而使局部组织冷冻,从而破坏或切除病变的活组织。四、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五、汽化与液化:汽化两种形式蒸发沸腾不同点发生位置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剧烈程度缓慢的汽化现象剧烈的汽化现象温度要求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在一定温度(达到沸点)进行影响因素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液体表面气压的大小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收热量1.液体蒸发时:要向周围物体(剩余液体)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因此有致冷的作用。沸腾时:要从外界吸收热量,且液体温度保持不变。2.“白气”:日常生活所见到的“白气”,其实不是水蒸气,而是小水滴。因为水蒸气是肉眼看不见的。烧开水的白气、打开棒冰TABCD温度时间熔化(吸)汽化(吸)升华(吸)凝固(放)液化(放)凝华(放)固态液态气态2纸,棒冰冒白气、冬天,嘴巴里呼出白气,这些“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3.晶体熔化、液体沸腾必须:A、温度达到相应的熔点或沸点;B、它们还能继续“吸热”,为此要求周围温度比它们高。第三节:升华和凝华1、升华:固态气态吸热凝华:气态固态放热2、自然现象云、雪、雨、雾、露、霜云:水蒸汽小水珠,小冰晶液化凝华雪:水蒸汽小冰晶凝华雨:水蒸汽小水珠液化雾:水蒸汽小水珠液化露:水蒸汽小水珠液化霜:水蒸汽小冰晶凝华说明:它们基本上都是空气中水蒸汽(气态)形成的,形成的位置为:云、雪、雨在高空,雾在低空,露、霜在地面。第四节、物质的构成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很小。(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电子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看到分子,他比细胞还要小很多。(2)构成物质的微粒除了分子,还有离子和原子2、分子之间有空隙.(1)气体分子间空隙最大,液体其次,固体最小----证明分子间有空隙的例子: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两者之和。3、分子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②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扩散:由于分子运动而使物质从一处进入另一处的现象,叫做扩散(1)扩散是分子运动引起的,气体扩散最快,液体次之,固体最慢。(2)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3)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还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气体:闻到香水、酒精味道液体:红墨水的扩散,糖、盐的溶解固体:堆煤的墙角上面墙壁变黑,晶体管,两块金属压在一起时间长后会粘在一起等4.蒸发:液体表面的分子不断向外扩散沸腾:液体表面和内部的分子不断向外扩散第五节、物质的溶解性1.溶解能力反映物质能完全溶解的数量多少,溶解速度是指物质溶解的快慢。2.物质溶解的特点:(1)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2)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溶解能力不同,例如----盐和糖在同样多水中溶解不一样(3)同一物质在不同的物质中溶解能力也不同。例如-----油在水和香蕉水中溶解能力不一样(4)物质的溶解能力会随着外界条件(如温度)的变化而变化。3.气体能溶解在液体中。(1)液体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能力越弱;--水高温鱼易死(2)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能力越强。---下鱼前,气压低,水中氧气溶解少,鱼浮出水面呼吸4.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有的要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钠);有的要吸热,溶液温度降低(硝酸铵)。有的不吸不放,溶液温度不变(糖,盐)5.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有:温度高低、搅拌与否、颗粒大小颗粒大小和搅拌只影响溶解速度的快慢,不影响溶解物质数量的多少。6.如果事物的变化可能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为了研究某个因素的变化对结果的影响,我们往往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只有研究的因3素不同。这一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第六节:物质的酸碱性1、酸性物质:强酸:硫酸、盐酸、硝酸其它酸性物质:醋、果汁、二氧化碳2、碱性物质: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其它碱性物质:小苏打、肥皂、纯碱、洗涤剂、氨水、尿液3、判断酸碱性:用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溶液变红色紫色的石蕊遇碱溶液变蓝色(它们属于化学变化)遇中性溶液不变色(紫色)4、判断酸碱度(酸碱性的强弱):用pH试纸具体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被测液体滴在pH试纸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所得到的pH值就能表示酸碱性的强弱。5、pH值表示的范围:0——14之间,pH值7物质显酸性pH值越小,酸性越强。pH值=0,酸性最强。pH值=7物质呈中性pH值7物质显碱性pH值越大,碱性越强。pH值=14碱性最强。第七节: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别的物质的变化。例如:物态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别的物质的变化,例如:燃烧、腐烂、变质、生锈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是否生成了新的物质。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硬度、延展性、可溶性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可燃性、腐蚀性、毒性、氧化性、酸碱性3、性质与变化的主要区别是:变化要体现一个过程,性质则表示某一特点,具有某种能力。常用“能、有、具有、可以”等判断下列那些属于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那些属于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铁生锈;铁能生锈金的颜色是黄色;食物腐烂冰熔化成水;水是液态的;水在一定温度可以汽化(沸腾)木材燃烧;木材可以燃烧农药有毒;小张中毒了硫酸腐蚀纸张;硫酸可以腐蚀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