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Cheng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2015EnglishasaSecondLanguage(ESL)Lecturer:CaiCaiEncouragingChinesestudentstoengageinEnglishthroughouttheirstudiesSignature:Date:目录图片目录……………………………………………………………………11.简介………………………………………………………………………32.新德国电影介绍…………………………………………………………42.1新德国电影的风格……………………………………………………52.2新德国电影的特点……………………………………………………53.新好莱坞理论3.1格里菲斯和经典好莱坞理论4.美国“作者电影”理论与新好莱坞4.1美国“作者电影”理论4.2“新好莱坞”作者电影的兴起5.总结6.参考书目图片目录《罗拉快跑》电影风格赏析摘要:德国电影《罗拉快跑》体现了六零后的导演对于影像的新的认识。我们从这部电影中看到了文化在影像传统中新的体现,这部用游戏的精神结构的影片,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电影不同的风格,在好莱坞的电影中寻找其好莱坞的制片模式,挖掘新德国电影的风格与特点。关键词:汤姆·提克威、新好莱坞、个性化、新德国电影、1.简介:本片是导演汤姆·提克威制作的,讲述的是罗拉的男友因为丢了10万马克赃款,如果不在20分钟之内拿到这一笔钱,他的老大就会要了他的命,懦弱的男友只好向罗拉寻求帮助。罗拉在此片中进行了三次奔跑,在时间上分配的不同,所导致不同的结果。每一次奔跑都是罗拉在想办法帮男友筹钱而奔跑,不同的是每一段的结局都不一样:第一次罗拉被枪击死掉;第二次曼尼被车撞死死掉;第三次两个人都没有死,成功地把钱从乞丐手里追回,化解危机。这部电影结合了新德国电影和好莱坞的形式。(第一次)(第二次)1-11-2(第三次)1-32.新德国电影介绍2.1新德国电影的风格“新德国”的诞生,使得德意志民族电影的重建问题浮出水面。面临着全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语境,“新德国”民族电影何去何从?经过十来年的探索和努力,德国电影在上世纪末开始出现复苏迹象“新德国电影”。作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电影运动,新德国电影”的造型风格与其叙事美学紧密相连,是叙事策略在影像层面上的体现和延伸。风格因人而异,但从运用影像、声色、色彩等造型元素刻画鲜明性格、营造生活真实气氛(尽管这亦是相对的)、打破经典片的梦幻效果,从而表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和疏离的意义上来说又可谓异曲同工,有相似之处。法斯宾德在他的影片中经常使用非职业演员,赫尔措格让弱智者布鲁诺扮演两部影片中的主人,与斯特劳布夫妇的影响不无关系。斯特劳布还十分强调声音的原始性,他影片中的声音基本上是同期录制的,以求获得“某些惊奇和发现某种真实”,从而“打开面对真实的眼睛和耳朵”。镜头画面的种种限制、摄影机的安置及运动、音乐、语言及声带噪音的真实处理、声带与影像的互相对立关系等等使得斯特劳布夫妇的影片在造型语言中有探索、开拓的先驱意义,对艺术影片的创作有较大影响。一部《罗拉快跑》(1998年)让世人对德国青年一代导演刮目相看。2.2新德国电影的特点新德国电影的导演们把反思的视角扩大到更为广泛的题材领域和更为多样化的文化联系中,同时深入德国特定时期的社会文化心理层面,挖掘和清理出纳粹毒素,从而反思德国这一段特殊的过去。新德国电影运动除了反思纳粹历史,同时也关照德国战后的现实,用影像呈现人们的生活现状。“比如女性存在、家庭伦理、婚姻状况等,可以说,他们的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是历史影像的记录。实际上,对德国民族精神,特别是纳粹历史的深入剖析与透视一直是贯穿整个新德国电影运动的主题”【1】。何为女权主义,在过去的电影当中通常讲述的是男性英雄角色救美人,但是在此片当中却成了美女救“英雄”总体来说就是女人在拯救这个世界。本片中主要说明了新德国电影的女权主义,本片主角罗拉有着一头红色头发,在奔跑的过程中,导演控制了背景的色彩,凸显了罗拉的生命个体,作为男性的曼尼在影片中显得胆小怕事,与罗拉积极的半跑得态度不一样,曼尼的主要动作则是在电话亭等待罗拉的到来。罗拉的父亲不顾家庭,有婚外情并且极度的自私。这些男性角色与个性张扬积极的红头发罗拉相比显得懦弱无能。罗拉的喊声能够穿透玻璃使之破裂,借鉴了电影的传统,表现了罗拉对于现实不满的强烈的发泄,这点也契合了年轻观众的内心,通过罗拉的角色得到宣泄的快感。反经典的叙事结构:《罗拉快跑》以“奔跑”这个动作作为影片叙事的核心元素,用一种反经典的板块式叙事结构表现了罗拉三次奔跑的不同结局,完成了对经典叙事模式的解构,具有明显的新德国电影的叙事特征。首先,复调式的板块型叙事结构。《罗拉快跑》未套用好莱坞经典的线性叙事模式,而是采用一种复调式的重写模式,将叙事相互独立的三个板块联结在一起,最终在三段重复叙事的自身的对话里产生出影片的主题内涵。其次,非大团圆的封闭结尾。《罗拉快跑》并未墨守成规,影片通过重写展现了三次奔跑的三种不同结局,与主流电影闭合式结局不同的是,影片本身并未向观众暗示对任何一种结局的倾向性,可以说,结局是多元的、未确定的。再者,无剧作的剧作结构。影片没有常规电影开头、发展、结尾三个部分的严格布局,没有电影主情节、次情节的巧妙编织,也没有情节点的精心设置。但是,观影的整个过程中,观众心惊肉跳地关注着罗拉的分分秒秒,似乎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故事高潮,这种结构是一种近似一直保持在故事高潮状态的剧作结构。非连贯的叙事系统:电影不追求银幕上的真实,而是通过各种电影技巧使其产生一种间离的效果、不连贯的现实。这种叙事手段在视觉上形成一种冲击的效果,同时,还可以用隐喻的手法增加电影的哲理内涵。《罗拉快跑》中有很多剪辑,这种剪辑如“时空隧道”,包括妇人中彩成为富人、男孩晚年穷困潦倒、女职员与男职员私通,这些都是将这些人物多年之后的命运用“定格跳切”的方式压缩到几秒钟的时间。快节奏的剪辑在加快叙事节奏的同时,又以快速的切换的画面巧妙地营造出一种杂糅和不稳定感、不清楚和似是而非的状态,这也是新德国电影的显著特征。声音成为叙事的重要元素: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发展,这是一个历史的跨越,《罗拉快跑》中,声音被作为一种特殊的元素出现,新德国电影主张对声音的运用进行大胆的尝试,将各种形式的声音,如窃听、录音、当下流行音乐运用到影片中,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试听感觉,呼应影片,营造全新的视听享受。影片中罗拉进行了三次奔跑,三次奔跑的过程中,快节奏的音乐贯穿始终。这些音乐或是时下流行的新潮音乐,或是重摇滚的配乐。影片中,罗拉三次“大叫”,三次大叫惊天动地,每一次场景周围的玻璃器皿都会因此而爆碎,这种强大的冲击力将故事推至高潮。3.新好莱坞理论“传统好莱坞电影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好莱坞出品的西部片、歌舞片、警匪片等等”【2】。传统好莱坞电影最辉煌的时期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主要作品包括《魂断蓝桥》、《乱世佳人》、《公民凯恩》等一系列优秀的影片。但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传统的好莱坞电影走向了低谷,好莱坞电影业迎来了重要的变革,进入了新好莱坞时代。《魂断蓝桥》《乱世佳人》《公民凯恩》3-13-23-33.1格里菲斯和经典好莱坞理论(大卫.格里菲斯是美国电影开创时期最重要的电影导演之一,冠在他头上的称号有“好莱坞之父”、“美国电影之父”、“电影界的莎士比亚”等等光荣称号。格里菲斯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的一个村落,22岁开始在一家剧团担任喜剧演员,1908年他导演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桃丽历险记》,从此开始了导演生涯。格里菲斯一开始就非常注重演员和明星的作用,推出了道格拉斯·范朋克、玛丽·壁克馥这样的电影默片时代的表演大家。大卫.格里菲斯《桃丽历险记》3-43-5“好莱坞用了不到10年时间完成其电影的一次蜕变,虽说新好莱坞电影并没有根本离开好莱坞那只旧瓶,但里面的酒让人觉得口感一新,尽管它兴盛的时间不长,却一直没有使好莱坞丧失造新血的功能”【3】。“60年代的美国国内出现了种族平等问题、民权运动,这两大运动直接影响了后起的在青年中盛行的“嬉皮士运动””。法国人发明了电影,却是美国人把它发扬光大的。当法国人还在迷恋卢米埃尔兄弟体现真实生活的纪录片和梅里爱所创造的魔幻片的时候,美国人已经开始讲故事卖钱了。电影叙事大师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分别上映,这是举世公认的电影界的重大革命,其叙事语言的开创性具有让电影可以和音乐、戏剧、小说等门类一同站在艺术品行列里的划时代意义。从格里菲斯开始,好莱坞的电影叙事形式就此确立。在好莱坞的经典时期,美国最流行的类型电影为西部片、歌舞片、喜剧片、犯罪(侦探和黑帮片)、(惊悚)恐怖片和战争片等,这就是所谓的经典类型(ClassicGenre)。《罗拉快跑》以“奔跑”这个动作作为影片叙事的核心元素,用一种反经典的板块式叙事结构表现了罗拉三次奔跑的不同结局,完成了对经典叙事模式的解构,具有明显的“新好莱坞”叙事特征。《罗拉快跑》并未墨守成规,没有给观众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影片通过重写展现了三次奔跑的三种不同结局,与主流电影闭合式结局不同的是,影片本身并未向观众暗示对任何一种结局的倾向性,可以说,结局是多元的、未确定的。““新好莱坞”时期,电影不追求银幕上的真实,而是通过各种电影技巧使其产生一种间离的效果、不连贯的现实。这种新的叙事手段一方面强化了影片视觉上的冲击力,另一方面,其隐喻以及象征手法的运用更增加了电影的哲理内涵”【4】。《罗拉快跑》影片中有多处“时空隧道”的剪辑,如妇人中彩成为富人、男孩晚年穷困潦倒、女职员与男职员私通,都是运用快速剪辑的方法将这些人物多年之后的命运用“定格跳切”的方式压缩到几秒钟的时间。快速切换的画面巧妙地营造出一种杂糅和不稳定感、不清楚和似是而非的状态,这是受后现代主义影响的“新好莱坞”叙事的明显特征。妇人中彩女职员与男职员私通3-63-7“新好莱坞”对传统好莱坞的反叛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在其音响的创新,并成为叙事言情的重要元素。“新好莱坞”电影主张对声音的运用进行大胆的尝试,将各种形式的声音,如窃听、录音、当下流行音乐运用到影片中,营造全新的视听享受。快节奏的音乐加快影片的叙事节奏。影片中罗拉进行了三次奔跑,三次奔跑的过程中,快节奏的音乐贯穿始终。“大叫”将故事推至高潮。影片中,罗拉三次“大叫”,三次大叫惊天动地,每一次场景周围的玻璃器皿都会因此而爆碎,这种强大的冲击力将故事推至高潮。“《罗拉快跑》中,当酒瓶因罗拉的尖叫而破碎发出刺耳的爆破声后,画面突然悄无声息,镜头中只有一只乌龟在慢慢地爬行。这种高潮之后回归到平静的声音设置,为故事制造了转折点,使故事朝着新的方向进行”【5】。好莱坞电影开始注重色彩的搭配与运用,通过色彩的对比反应相应的社会现实。片中的主角罗拉有着一头红色头发,在奔跑的过程中,导演控制了背景的色彩,凸显了罗拉的生命个体,男性角色与个性张扬积极的红头发罗拉相比显得懦弱无能。色彩应用3-84.美国“作者电影”理论与“新好莱坞”4.1美国“作者电影”理论“作者电影”,这一名称来自“作者策略”,最早由法国电影人亚历山大·阿斯特吕克在1948年提出,也就是后来的“电影作者论”。当然,不是所有导演都能成为电影“作者”,只有具备相当资格才能当之无愧。作为一个优秀的导演,既要有电影画面的信息感即叙事思维,又要有电影空间的方向感即影像思维,任何一个电影元素,都考验着导演的综合能力。亚历山大·阿斯特吕克4-1德国导演汤姆·提克威是世纪交替之间德国电影闪现的亮点,这位11岁就拍摄短片的“电影娃娃”,他所执导的电影将欧洲“作家电影”的深邃与美国电影的可视性完美融合,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和丰富思想内涵。他属于天才的全能型导演,观看汤姆·提克威影片,屡屡有“惊艳”之感——其影片色彩艳丽而青春、人物美好而感性、故事充满离奇与机巧、镜头流畅而具冲击力、音乐与影片往往相得益彰。汤姆·提克威4-2起初,提克威制作自己电影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直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