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测试题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测试题1第Ⅰ卷(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区域景观图”,历史上该区曾植被茂密,后因自然原因和某些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出现图示景观,回答1~2题。1.该景观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流水沉积D.乱砍滥伐2.该景观的形成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B.整体性C.一致性D.多样性下图①、②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植物景观照片,③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该种植物高度不足50cm,但根系长达20m以上,据此分析完成3~4题。3.造成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A.光热条件不同B.土壤性质不同C.海陆位置差异D.水分条件差异4.①、②、③三地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年降水量①②B.气温年较差③②C.雪线高度①③D.年日照时数②①③5.能使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是A.大气循环B.水循环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地壳的物质循环6.“牵一发而动全身”说明了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B.整体性C.综合性D.区域性7.我国的江汉平原,地貌以平原为主,在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地表生长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下发育了红壤,林内栖息着灵猫、猕猴等典型动物。这里河网密集,水循环活跃,水生动物丰富多样,构成了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观。该资料反映了A.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南方地理环境的独特性D.自然地理要素的独立性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主要循环示意图”,回答以下8-9题。8.使空气中C0。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B.燃烧化石燃料C.动植物的遗体分解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9.大面积的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①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②造成臭氧层空洞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④许多物种灭绝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如图为“某大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中字母a~h分别代表不同的自然带类型),读图完成10~11题。10.图中属于草原自然带类型的有A.b、eB.d、hC.e、hD.h、b11.关于图中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a、b、c分布狭长主要是受地形影响B.a→h→g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C.a、d的形成原因相同D.a和g的南北延伸与沿岸洋流的影响无关美籍华裔青年谷岳从北京出发,历时3个月,搭车88次,穿越亚洲和欧洲,最终到达德国柏林,完成了搭车去柏林的梦想。下图为此次旅程线路示意图。回答12~13题。12.从亚洲到欧洲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①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③温带草原带④温带荒漠带⑤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13.沿途自然带变化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主要是A.垂直地带性——气候B.纬度地带性——热量C.非地带性——海陆位置D.经度地带性——水分14.位于亚欧大陆35°~50°N之间大陆东部的自然带是A.温带草原带B.亚寒带针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15.假设30°S~40°S的海平面处有一座海拔6000米的高山,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该山垂直带谱与喜马拉雅山相似B.暖湿气流的迎风坡一侧冰川海拔较高,背风坡一侧冰川海拔较低C.该山麓地区气候可能受到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影响D.该山附近海域有暖流经过16.关于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自然带沿纬线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②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的产生,主要是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结果③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是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作用的产物④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仅在低纬与高纬地区出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7.关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自然带大体上与经线平行伸展成条带状②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温度条件影响,其次受水分条件影响③中纬地区从大陆滨海地区往内陆方向显示出各自然带的逐渐更替④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在北半球比南半球表现明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14年4月13日1时30分,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前进镇发生森林大火,过火面积约1000亩。下图为”攀枝花市周边地区略图”。读图完成18~19题。18.图示地区森林覆盖率高的主要原因是①山高谷深,开发利用难度大②夏季水热组合好,森林生长快③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移民多④在建水电站规模大,森林保护好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9.导致该地区春季森林火灾多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B.降水C.风力D.水文20.该地区森林火险等级高低具有一定的季节性,这一现象体现的地理环境特征是A.相似性B.差异性C.开放性D.整体性下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略图,读图完成21~22题。21.图中甲、乙、丙三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A.森林、草原、荒漠B.草原、荒漠、森林C.森林、荒漠、草原D.荒漠、草原、森林22.引起自然景观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从东向西降水减少B.从东向西降水增多C.从东向西气温升高D.从东向西海拔增高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据此回答23~24题。23.下列关于陆地环境整体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理环境要素由大气、水、生物和土壤四部分组成B.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C.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D.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地域差异24.关于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B.生产功能是指绿色植物生产量C.平衡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性质保持固定不变D.平衡功能是静态平衡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25-26题。25.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A.①气候变暖、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B.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C.①气候变暖、②温室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D.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26.图中由“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①的过程中,体现的地理原理是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加强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强C.氯氟烃对臭氧的破坏作用加强D.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27.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目前,这种平衡关系失常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最有可能是A.引起海平面下降B.腐蚀建筑物C.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D.皮肤癌患者增多28.图中所示的各项内容之间的平衡,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B.差异性C.规律性D.不均衡性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据此完成29~30题。29.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30.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地形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40分31.(10分)根据陆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完成下列问题。(1)若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间的关联性,请写出下列相应内容。降水________;气温日较差________;地表水________;地貌多________;土壤________;植被________。(2)区域生态系统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地貌的发育过程。试简要分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3)请从上面两个实例归纳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表现。32.(10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自然带的名称:A,B,C,D。(2)A→B→C→D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由到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为基础的,形成非洲这种地域分异,主要是受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3)A→B→C自然带的更替是主要由因素影响而形成的。(4)图中C自然带直通西海岸的原因是。(5)图中赤道穿过的地区东部形成B自然带,西部形成A自然带,试分析其原因。33.(10分)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1中数码表示的自然带名称是:①,②,③,④。(2)图1中自然带从⑤~①表示的是自然带的规律和规律。(3)自然带②在南半球的同纬度有无分布?,原因是。(4)图2是沿46°S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A的自然带与图1中的(填序号)自然带相符;图中B自然带名称是,原因是。(5)自然带⑤在洲分布最广,自然带④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大陆东部的地区。34.(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世界两大湖泊示意图,图中甲、乙两湖泊的湖泊面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都呈缩小趋势。(1)分析甲、乙两湖湖水含盐量变化的趋势及自然原因。(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甲地大力发展棉花种植对湖泊面积的影响。(3)面对乙地区湖泊面积不断缩小的状况,请提出一项具体的解决措施,并说明理由。答案1.A2.B3.D4.C5.C6.B7.B8.B9.D10.C11.A12.C13.D14.D15.C16.B17.C18.A19.B20.D21.A22.A23.B24.A25.D26.D27.C28.A29.C30.D31.(1)少大少戈壁、荒漠有机质含量少稀少(2)植被遭破坏,加速了流水侵蚀。(3)①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每个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32.(1)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赤道两极热量太阳辐射(3)降水(4)受西海岸加那利寒流影响(5)B自然带的形成:受地形影响,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A自然带的形成:受热带雨林气候影响,终年高温多雨。33.(1)寒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或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垂直地域分异(3)无该纬度全部是海洋(4)③温带荒漠带位于西风带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5)南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34.(1)甲湖含盐量变大,原因是甲湖入湖河流带来盐类物质,湖水蒸发,盐分积累;乙湖含盐量变化较小,原因是乙湖湖水有进有出,不利于盐分积累。(2)该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或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河流多内流河,径流量较小;大力发展棉花种植需从入湖河流取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3)①退耕还湖。可使耕地变为湖泊,扩大湖泊面积,蓄积更多湖水。②植树造林。上游植树造林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缓解湖泊淤积,进一步缓解湖泊面积的缩小,同时注入湖泊的水量更为稳定。③发展节水农业。可以减少农业灌溉用水,增加入湖水量,扩大湖泊面积。(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