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与评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DBFQSYYCYPTSFCF宁波商.铺.网(语文版)古诗文复习(总复习)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与评估一、积累和运用(70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4分)不亦说.乎()默而识.之()人不知而不愠.()可汗..大点兵()()尊君在不.()辄.难之()称.前时之闻()环谒.于邑.人()()日扳.仲永()携拯.如初()城阙.()泯.然()华歆..()()《论.语》()鬓毛衰.()宦.游()机杼.()罔.()殆.()军帖.()辔.头()金柝.()云鬓.()歧.路()烂柯.()2、文学常识识记。(27分)(1)《论语》是家经典之一,是关于__言行的记录。文中“子曰”的“子”指的是__。(2)孔子,名_,字__,__末期__家、政治家、思想家。(3)《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集,作者,是(朝代)文学家。(4)《伤仲永》选自《》,作者,是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5)《木兰诗》又名《》、《》,是时期的一首北方。(6)《木兰诗》选自《》。乐府原是我国古代朝庭中管理的机构,负责采集民间的,后来把也叫做乐府。(7)将下列诗名与相应的作者名用线连接起来。DBFQSYYCYPTSFCF宁波商.铺.网《夜雨寄北》王勃《回乡偶书》贺知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李商隐《淮上与友人别》郑谷(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体),《回乡偶书》是(体)。3、理解识记与运用:(20分)(1)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二千多年过去了,其教育思想有许多仍有着积极的意义。今天我们学习的六则语录,分别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两个方面能给我们以激励和指导作用。你能分别将这两方面内容的名句找出来吗?有关学习态度的名句有:有关学习方法的名句有:(2)学习与思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此,孔子是怎样进行论述的?孔子的论述是:(3)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孔子的话:(4)对于别人的求教,我们也应如孔子所说的“”。(5)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曾说过:“,。”6)玲玲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觉得其他同学的许多想法对自己很有启发,这使她对孔子所说的“,。”这句话体会更深了。(7)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论语》中孔子也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是,。DBFQSYYCYPTSFCF宁波商.铺.网(8)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来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9)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1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摒弃了赠别诗常有的哀伤和悱恻,写得乐观开朗。其中劝慰友人,最能表现诗人宽阔胸襟的两句是“,”4、请根据本单元所学课文的内容,为“花木兰替父从军”写一个下联。(3分)上联:花木兰替父从军下联:5、把下面的六个成语补充完整,然后选择其中的三个成语写一段完整的话。(6分)温_知新不_下问学而不___不倦择_而从_而好学二、文段阅读训练(30分)(一)比较阅读(8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1.陈元方和方仲永有很多相似之处,试归纳一下,看看有哪些相似之处。(2分)DBFQSYYCYPTSFCF宁波商.铺.网.两文中分别有对陈太丘之友和仲永之父的指责之意,试作简要概括。(2分)指责陈太丘之友:指责仲永之父:3.文章中所体现出的才能,陈元方和方仲永有哪些差异?(2分)(二)回顾《木兰诗》全文,回答下列问题:(11分)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惟闻..女叹息(2)愿.为市.鞍马(3)万里赴戎机..(4)出门看火.伴2.翻译下列句子。(3分)(1)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3.本文在叙事时,详略安排有何特点?(2分)4.读了《木兰诗》,你觉得它的语言有什么特点?(2分)(三)阅读《乘船》,完成题目。(11分)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1)“歆辄难之”的“之”所指代的内容是什么?他为何对此感到为难呢?(4分)(2)华歆为什么不愿意抛弃所携之人呢?(3分)(3)本文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2分)(4)要是你遇到了这种事,你将会怎么做?(2分)DBFQSYYCYPTSFCF宁波商.铺.网(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与评估一、积累和运用(70分)4、按原文默写。(8分)⑴《三峡》中间接写水流之急的句子是。⑵《陌上桑》中写“行者”和“少年”见罗敷时表情的句子是。⑶《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一文中概写蔡勉旃重诺责的六字是。⑷《望岳》的颈联是,。⑸《登飞来峰》一诗的哲理句是,。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对友人宽慰的一句是。⑺《观沧海》一诗中虚写的句子是。⑻《望岳》一诗的名句是。5、将下列对应内容连线:(5分)《观沧海》王安石《李太白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曹操《杜少陵集》《望岳》李白《樊川诗集》《江南春》杜甫《王临川集》《登飞来峰》杜牧《乐府诗集》6、将下列左右两组语句连接起来,使之构成四幅对联。(2分)(1)黑发不知勤学早(5)水淡性泊是我师(2)无边落木萧萧下(6)白首方悔读书迟(3)四面荷花三面柳(7)不尽长江滚滚来DBFQSYYCYPTSFCF宁波商.铺.网(4)竹直心虚乃吾友(8)一城山色半城湖7、将五首诗词的序号填入相应的项目中:A、《观沧海》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C、《望岳》D、《登飞来峰》E、《江南春》①属五言律诗的是:()②属七言绝句的是:()③属唐代作家的作品有:()④即景生情、饱含哲理的是:()⑤寄情明月、赠送友人的是:()⑥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作品是:()⑦寄予作者伟大抱负的作品是:()8、古诗词中有很多描写春、夏、秋、冬的句子,请各写一句。(4分)①春②夏③秋④冬二、文段阅读训练(30分)(一)比较阅读(10分)【甲文】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文】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尝.射于家圃()(2)但坐..观罗敷()(3)东南隅.()2、下列各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以:公亦以此自矜以我酌油知之B、射: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C、去:睨之,久而不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D、自:公亦以此自矜自钱孔入而钱不湿DBFQSYYCYPTSFCF宁波商.铺.网、甲文的主人翁是,该文说明了的道理;乙文的主人翁是,选文向我们展示了主人翁的。(2分)4、乙文除正面描写了主人翁的美貌外,还写了“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5、两篇文章都是写人的,甲文主要采用了的方法,乙文采用了和相结合的方法,因此写人应抓住人物的特征来写。(2分)(二)阅读《三峡》,回答问题。(6分)自三峡七百里中,A,B。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C,悬泉瀑布,飞漱其间,D,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上文空白的地方应填的是:(2分)A、,B、,C、,D、2、本文描写了三峡四季的壮丽景色,试找出相关的语句:(各1句)(2分)春冬:夏:秋:3、翻译下列句子(2分)⑴夏水襄陵,沿溯阻绝。⑵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读《观沧海》,回答问题:(6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其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DBFQSYYCYPTSFCF宁波商.铺.网、这首诗选自,是组诗中的一章。这是曹操北伐乌桓胜利回师路过碣石山时所作。诗中借大海形象表达了诗人。(2分)2、这首诗中统领全篇的是一个“”字,诗中描写的实景是。(2分)3、诗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发的诗句是。(2分)(四)阅读短文《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回答问题。(8分)蔡嶙,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拳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而致之。1、从文中可以看出蔡勉旃是个怎样的人?他的这一品质在我们今天有何意义?(2分)2、解释下列词语的不同含义:(2分)①亡:亡.何()其人亡.()②然:朱文公何以知然.()愕然.不受()3、文中“券在心,不在纸”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说明了什么?(2分)4、文中,“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这种做法在今天看来,妥当否?请从现代法律的角度进行点评:(2分)(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