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存在论”语文学视界》读书心得南塘桥小学陆静记得薛特发这本书时说过:这本书是要啃的。事实上的确如此,《“表现——存在论”语文学视界》——这个题目我都是看了很久才弄懂它的意思的,这本书真的是啃过来的,而且啃了这么久,自认为还是一知半解。这是福建师范大学著名教授潘新和撰写的一本书,阅读之后最大的感受是:艺高人胆大,潘教授博览群书书,有着丰厚的积累和深厚的文学功底,所以,他在大量阅读他人作品,透彻了解他人观点的基础上,就有了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感觉,因此,他就有胆量挑战权威,有能力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这本书让我耳目一新的地方是,我们平时视若真理的许多教育理论,在潘教授这里被一一颠覆,且讲得有理有据。比如:1、语文即生活。这是我们耳熟能详,也许在论文中还应用频率较高的观点:语文即生活,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潘教授却提出:语文到底是要贴近生活还是贴近心灵?他的中心观点是作文不是为了应付生活,应付生活指的是日常生活,物质生活,而不是人的精神生活,那么这就将人混同于动物了。应付生活观下,丢失了对人内在的生命、精神、思想之需的关注,丢失的是人文关怀、诗意情怀。他毫不客气地指出,应付生活的观点只是给我们批判的应试教育换了张脸而已,其实质是不变的。由此不禁联想到,每年都会有网上会有一些奇葩作文疯传,当然不乏一些专门人员制造的段子,但从中起码也体现了一点,就是孩子没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只是在应需,应生活之需,应考试只需。所以,潘教授呼吁我们的观点要从“写作是为了生存”到“写作是为了存在”转变。从原来的“应试”到现在的“应生活之需”到“人的言语表现的需要”转变,强调了人的回归。他认为,应生活之需的写作是被动的,带有强制性的,语文教育应具体体现为对人的个体言语生命欲求的尊重与唤醒,对人的言语表现欲、主题精神创造力和存在性言语动机的珍视,引领学生走上言语上的自我实现,即从应付生活动力学(实用、行为主义)到言语生命动力学(人本、人文主义)的转变。2、到实践中学语文。在我们大力提倡注重实践,要在实践中学语文的背景下,他却强调理论的重要,呼吁要重视理论,并以夏丏尊在《文章作法》中的一个例子加以说明:渔父的儿子虽然善于游泳,但比之有正当知识,再经过练习的专门家,究竟相差很远。而跟着渔父的儿子去学游泳,比之跟着专门家去练习也不同,后者总比前者来得正确快速。他指出离开了理论知识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是试误性实践,势必是低效、无效的。3、语文是工具性、人文性学科。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重新进行了界定,指出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特点,潘教授认为工具性并非语文学科的特性,其他学科也有工具性,甚至工具属性并不亚于语文学科。而人文性更是教育的共性,他甚至毫不客气地指出,人文性只是给残破不堪的工具性,打上了一个时髦的补丁而已。他指出语文课程的“种差”是“言语性”,是语文课程所独具的学习“个人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的语言运用和表现”的特殊属性。4、只要多阅读,自然就会写作文了。我们经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强调了阅读积累的重要性。语文特有的功能是阅读和写作。而且以叶圣陶为代表的主流学者,致力于将语文教育的写作本位转向阅读本位。的确,阅读对于写作的促进作用不可忽视,会写作的人一定是博览群书的,但是,我们也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家长反映:我的孩子很爱看书的,一天到晚捧着书,但是他的作文为什么写不好?我总会这样安慰他们:阅读对于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他可能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长期坚持,对于孩子一生的习惯、性情、价值观等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阅读不能对写作产生直接的影响呢?潘教授在这本书中给我们指出了症结所在,他指出:语文教育中,阅读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言语表现,写作才是目的,彰显人的精神存在才是目的。写作能力才是语文能力的最高呈现。因而,止于读懂、理解、吸收的阅读,不能为言语表现、写作提供帮助的阅读,是无效阅读。当然,不可否认,阅读对于人的终身发展的作用,所以,我们鼓励阅读、倡导阅读。这里所说的无效是对于语文学科本身来说的,也就是,语文老师如果只是锻炼了学生的这种阅读能力,那他只是种了人家的田,荒了自己的园,或者说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所以,管建刚老师提出指向写作的阅读,说明他有着清醒的头脑,他知道作为语文老师,自己该做什么。所以,潘教授大声疾呼:语文教育要从“阅读本位”向“表现本位”转型。纵观语文教育经历了这样一个曲折的过程:古代:文章八股文20世纪初:新语文教育以反“八股精神”奠基,从为应试、为功名,转向为文章、为实用。20世纪末:老八股没反掉,为文章、为实用的目标未达成,却又滋生了“新八股”,回到为应试、为功名的老路上,语文教育被推上绝境。21世纪:要强调说和写的能力。未来:语文教育将展现出浓郁的人性和人文魅力。所以,由此提出语文教育的愿景:愿明天的孩子们,拥有自己的言语个性和浪漫情怀,能尽情放飞想象和幻想,体验“言语表现”的幸福和快乐,觉悟作为“符号动物”的崇高和庄严;走出急功近利、争名夺利的浮躁和焦灼,揣一颗稚拙纯真的童心,随心所欲地演绎“言语人生”“诗意人生”,恬淡从容地营造精神家园,品味情趣盎然的生命。要实现这一愿景,就亟待更新现有的学科理念。现有的学科理念为“以阅读为本位”的“吸收实用”型规范。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叶圣陶。他认为语文学习是为了“应用”,即“应需”。在实用性目的下,自然应培养学生的实际语文能力,语文能力一般界定为听读说写四种,主要限定于阅读与写作这两种。叶圣陶在阐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时,指出写作的“根”在阅读。他认为阅读时吸收,写作时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总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从而确立了“以阅读为本位”的以读带(促)写的语文教学范式。而由于他认为写作的目的是“应用”“实用”,而“倾吐”由“吸收”情况决定,也就是由吸收而致“应用”“实用”,所以把叶圣陶建构起的这种语文教育规范称为“以阅读为本位”的“吸收实用”语文教育规范。现有规范的解构:语文教育除了应用、实用外,还应有超功利的人的本体性发展需求,言语上自我实现的需求;吸收既非阅读的功能,也非语文教育的功能,阅读只能作为“表现”的过程或手段之一;因此,“阅读本位”较之于“表现(说写)本位”劣势明显。因此,现有的语文教育规范与当今和未来社会的需求及人的本体发展需求严重地不相适应,这种状况势必引发语文教育的一场革命。阅读本位的劣势:一是语文教育应用、实用、应需这一类的目的并未全面地反映出人的言语活动的目的。二是阅读本位的教学框架,是建立在吸收功能之上的,而吸收功能绝不是语文教育的基本功能,语文教育的基本功能应是表现。原因是:写作的功用大于阅读的功用。写作活动兼容了阅读活动。写作能力的要求高于阅读能力的要求。阅读有益于写作,写作更能促进阅读。写作本位比阅读本位更能达成教学结构和功能的和谐统一。因此,以写作本位的“表现发展型”新语文教育规范的建构,已是势所必然。新规范的构想:面向21世纪的“以写作为本位”的“表现发展”型新语文教育规范,着眼于人的基本文化素养和综合言语素养的提高,充分发挥人的言语潜能、创造力和个性,以言语的表现为主导性教育功能和目标,以人的精神性发展性需要作为语文教育的基本目的诉求。这种新的语文教育规范的教育观念:教育目的可区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应用、实用,这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二是超应用、超实用,这是由人的本体存在和发展决定的。两种目的共存,但不同时期对这两种目的的需求不同,未来社会,人的应用性、以至部分的实用性言语活动将越来越多地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人的言语活动应主要是审美性、独创性和精神化的。因此,在21世纪高度现代化的条件下,人不应再成为“应付生活”的工具,应回到言语家园和思想的天地,因此将对传统的应付生活的工具观做出否定与超越。新语文教育规范的教育功能和目标:一是指向人的发展;二是指向言语的表现。新语文教育规范的教学原则:一是以对言语的痴恋诱惑学生。二是以对言语的独到理解与领悟点化学生。三是以言语智慧和创造激情感染学生。四是以对学生言语个性的发现、尊重、赞美,震撼、愉悦、激励学生。(这也是语文教师的评价标准)新语文教育规范的课程架构:一是以培育写作素养为主线,统筹安排听读说写的相关内容。二是以培育言语表现素养为教学目标和功能,教学内容简约清晰。三是听读的教学均要落实到书写表现上,在言语表现的内容与形式上,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四是对课外阅读总量和基本阅读篇目可提出基本要求,但学生拥有自由选择阅读的广阔空间。五是写作生活以手记、日记、读书笔记,进行演说辩论为本课程的常规性要求和主要活动形式。新语文教育规范的教材体例:一是课内教材注重人文关怀,重在培育言语动机。二是课外阅读不可或缺,阅读量要大,面要广,以形成良好的语文认知背景。新语文教育规范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顺应与引领并重。新语文教育规范的测评方法: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有了新语文教育规范的整体建构,我们的阅读教学理念便也要进行转变了。首先,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而教?这是阅读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像阅读,离开了为什么而读这根缰绳,教什么,怎么教的野马便狂奔乱跑,难觅其踪。一、为什么读——为什么要教阅读?1、从个体的人的视角看读书的目的。一是涵养德性性格。二是懂得处世交往。三是求取知识才干。四是学习写作创造。2、从人类历史的视角看读书的目的。一是为人类文化文明的创构奠基。二是人类言语生命,精神生命的传宗接代。三是人类价值的自我实现,物种品质的提升。明白了为什么读,读什么与怎么读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二、读什么——阅读教什么?为培养写作素养而读,读作者为什么写作,该文体具体而微的构造,写作的行为过程,要写出这样的好文章,需要具备哪些写作素养能力,为学生写作同类文章,培育相应的写作素养。写作素养分为非智能素养与智能素养,非智能素养的重要性大于智能素养,从阅读中培育写作的非智能素养,首先要搞清楚作者为什么写,教学生懂得作者的写作动机。就是激发其言语动机,唤起写作表现欲。除此之外,写作的非智能素养还包括写作相关的德性,情感态度,习惯、意志、毅力,刻苦忍受等精神心理因素的培养。其次才是培育写作智能素养。要从文本中具体解读的写作智能素养包括,写作才情,写作学养,写作意识,基本的表达方式,真文体写作要素与技法,文章体式感,写作行为感。言语想象力、创造力等。三、怎么读——阅读怎么教?教法理念:立足于改善学生写作动机,动力状况,激发学生的写作内驱力。其中最为重要,最有说服力的是教师自身的言语之爱,写作上的建树。教师本身爱写作,会写作是最好的现身说法。教法原则:以写为本,为写择读,以写促读,由读悟写,读以致写。教法常规:将培育写作非智力素养与智力素养相结合,在培养写作智力素养的过程中,渗透着培育写作非智力素养!以上是我的一点感受,重点是对第六章上半部分所做的一些读书笔记,完全一知半解,对于这本书还是要反复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反复体会。但无论如何,阅读这本书哪怕只是作为对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的了解,只是开阔一下自己的视野也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