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大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论文题目论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课程名称特色武术(初级)学号XXXXXXXX姓名XXXXXX学院专业成绩论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以及太极文化内涵的阐述,把太极拳和周易太极、阴阳五行、道家思想、孙子兵法等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起来,其中也包括道德伦理、民族精神等更为高远的价值。本文通过对太极与传统文化内涵剖析主要分为如下几个方面:儒家的道德规范,道家的处世之道与养生要诀,佛家的禅定方法,兵家的作战思路,最后与瑜伽这一东方文化的另一智慧结晶作比较,得出了太极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与传播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关键词:太极拳,传统文化,太极文化,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一、太极拳的文化内涵与特色太极拳是一种独具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它将古朴的哲理基础、精妙的进击原则、卓越的健身功效、独特的审美意境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巧妙地结合起来,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太极拳凭借自身独特的吸引力逐渐为世界人民所接受和喜爱。就太极拳本身而言,具有松静为本、阴阳相济、以柔克刚的特点。太极拳是内家拳术,应做到身心兼修,即精神意气和体魄毅力综合锻炼,既要练外形动作,更要练内在的神意与内功。太极拳的外形动作要求立身中正、姿势自然、动作流畅;而内外兼修则要求以心意行气、气能沉着、收敛入骨;以气运身、身自顺遂、便利从心。王宗岳《太极拳论》开篇就讲道:“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太极拳起势于混沌寂然的无极,在神意的引领下引发感应的通遂,即太极。在由静而动、将动还静这以状态和趋势下,由太极而产生阴阳两极,此为太极拳的“道”。《太极拳论》还说:“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太极拳参悟人与天的统一性,这里丰富的太极图便是其结晶。圆则灵活多变,空则轻灵无滞,圆而又空则又有活泼自如、循环无碍,以生变化无穷,此为太极拳的“理”。二、太极拳与传统文化的融合1、太极拳与儒家的道德规范太极拳的基本要求即直接反映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儒家的中庸之道,体现了孔子对世界及万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也是由此得出了处理问题的基本态度和方法。当代华人的基本精神即为“中庸”,“中”为适应之谓,“庸”为经久不渝之谓,而中庸又演进为不偏不倚、允当适度之意。太极拳的最基本要求,即身形的“虚灵顶劲,尾间中正”正是这种中庸之道的直接反应。太极拳要求身体既不前倾、也不后仰,既不左歪、也不右沓,正是不偏不倚的表现。尚调和、主平衡的中庸精神也是一种顺从自然常规节律的精神,在太极拳中反映为“舍己从人”这一技击精髓。“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无过不及,随屈就伸”都无不是“效法自然、自然而然”民族性格的反映。在传统的拳术中,其“德”集中体现在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勇”。“仁”即是用广博的心去爱人;“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强调人的行为必须遵守一定规范和准则的伦理观念“礼”是来自人的恭敬辞让之心,是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礼节;“信”是指诚实可靠信守承诺;“勇”指的是通晓仁义道德、明辨是非善恶之后,果断采取的举止行为。在太极拳的练习和运用中无不贯穿着这些传统精神的灵魂。太极拳中也蕴含着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古人云:“修炼之为教。”就是说,修炼是一种教育,练太极拳不仅是要强身健体、攻防格斗,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修身养性。通过习练太极拳,可以提高练拳者品德、教养的品位,达到修养身心,陶冶情操的目的。学拳要诀中要求:“不可不敬,不敬则外慢师友,内慢身体。不可狂,狂则生事,不但手不可狂,即言亦不可狂。外面形迹必带儒雅风气,不然狂于外,必失于中;不可满,满则招损。能谦,则虚心受教人,谁不乐告之以善哉?积众善以为善,善斯大矣”。这些都不乏做人的道理。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太极有着独到的精神教化作用。2、太极拳与道家哲学太极拳也贯穿了道家的哲学思想。道家崇尚自然,返朴归真;主张唯道是从,无为而治;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而在太极拳的理论和行拳之中无不体现出道家思想的影响。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先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而太极拳拳法中也讲求“往返须有折叠”,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推手讲究“欲要先给”、“欲顺先逆”、“欲逆先顺”。道家讲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太极拳则要求松静自然,无拘无束,“全身处处毫无牵制”,“动静做势,纯任自然”,“屈伸开合听自由”。以顺乎自然,天人相通观念来行拳的太极拳,使人在精神上处于一种空明的“无人之境”的心态。与大自然静静地进行心灵交流,这种和谐使人忘掉烦恼,抛却浮躁。使人的身心升华到一种轻松自如的境界,对陶冶人的格调、风仪、内在心境颇有裨益。老子又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才能超然物外,回归到现实世界产生之初的混元状态,才能“致虚极而守静笃”,观察天下的事物而领悟其中的玄机。与此相呼应,太极拳功法理论中有“虚心弱志、舍己从人”和“夫太极之无敌,惟不争耳”的说法,其中的虚心,就是心静神凝、丝毫不乱,用沉着冷静的心态去观察对手;弱志,就是舍己,消除私欲杂念,物我合一,不给人以可乘之机。道家认为,自然界任何对立的事物总会向其相反的一面转化,“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因而得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一结论。上升到哲学的理论高度便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一辨证法思想。这里的柔弱并非病态的柔弱,而是一种坚韧不露,含蓄、深沉、外柔内刚的状态。太极拳家们深深体悟到这一点,要求练习太极拳“柔中寓刚,如棉裹铁”,要求“静如山岳,动如江河。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极柔软然后极坚刚。”所谓“四量拨千斤”者,即是柔弱胜刚强也。太极拳的最终追求是无敌,太极拳练习者一旦练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感觉程度,而且“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训练程度,自然就会到达天下无敌的地步,这就是太极拳技法修炼的最高境界。然而,真正的无敌是不与他人相争,亦即达到“无不为”的至高境界,这是和老子所倡导的道家哲学思想相统一的。3、太极拳与佛家的禅定方法太极拳讲究虚怀若谷、忍让内敛、宽容豁达;要求不张狂、不生事;提倡立身中正,谦恭礼让。坚持习练太极拳,真正做到心静、神聚、意专、体松,达到意、气、力的和谐统一,必然会心平气和,临危不乱。所谓“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打太极拳要心静如止水,行拳如流水。心绪要在无形、无声当中保持平静的思维意念,带动身体灵活自如的运动,如永远流动的柔和、富有弹性的水一样,必然会保持身心俱佳的健康的状态。将自身融合于天地之间,从而达到物我两忘、物我一体的境界。而这些正是与佛学的禅定修炼方法所要求的。4、太极拳与兵家的作战策略《孙子·计篇》:“兵者,诡道也,即所谓“兵不厌诈”。太极拳技中,充分汲取了《孙子兵法》的诡道思想,战略战术上均有不少迷惑对方的招式技法。太极拳的以柔克刚、藏锋不露、奇幻多变,其实正是兵家的诡道,多表现在对打的“虚招”、“诈败”、“佯攻”、“利诱”等技法上,结合惊、虚、实、巧打、快攻等综合运用,以克敌制胜。太极拳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以防为主,后发制人,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太极拳轻松柔和,连贯自然,舒缓飘逸,用意而不用力。太极推手采用你进我退、借力而行的策略,不靠力气的强大,采取虚虚实实的战略战术,以柔克刚,避实就虚,以静制动从而战胜对方,同样也是合理运用退却和转移的道理。三、太极拳与瑜伽的比较研究太极拳与瑜伽同为东方文明的奇葩,都体现和谐、自然的思想,有较为严密的养生逻辑,体现着自然、和谐的智慧,有共有的东方文化中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价值取向,引导浮躁的现代人回归心灵的宁静。但由于文化土壤不同,太极拳与瑜伽也有如下的区别:(1)太极文化的实质是一种“武”文化,虽然太极拳的动作轻柔圆滑,处处带有弧形,运动连绵不断,势势相承,但其每一个动作都有具体的攻防技击的原始涵义,故而我们不能忽略了太极拳最重要的特征是“武。”而瑜伽却完全没有武术技击含义,只是精神与肉体结合起来并类似于宗教性质的修炼,希望借助控制身心,在静定状态下追求心灵的超脱。(2)太极拳的习练方法和理念都蕴含着深刻的中国哲学思想,其中阴阳对立统一是中国古典哲学最基本的思想,具有突出的辩证倾向:如天地有乾坤刚柔、人分男女、卦有否泰、有无相生、高下相形等。太极思想虽然也有些道教的神秘特征,但其世俗化、大众化的程度更高,无神论的太极思想才是主流。瑜伽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与宗教的密切联系上,且宗教性质非常浓厚,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3)太极拳讲究“外示安逸,内宜鼓荡”,表面上表现的是一种安静轻逸的形态,而实则蓄势待发,以“慢”的假象蒙蔽敌人,后发制人。而瑜伽的运动方式主要是一种身体各个局部的拉伸、挤压等,用“静”来统领整个运动过程。动作缓慢、让身、心都处于一种超自然状态,只有从内至外的静才可臻至灵性世界。四、太极拳发展的前景展望太极拳运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理论基础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太极拳的理论中贯穿了中国古典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核心,即“天人合一”。太极拳在这一整体观的指导下,要求“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强调动作、呼吸与意念的三位一体,强调人体与各部位、各部位与各部位之间都是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贵柔、无为、沉稳、凝重、含蓄的指导思想下,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能够导致平静和安宁感情”的太极拳,必将以其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在第三次浪潮的现在与未来,对整个人类的全面健康与发展起着全方位的优化调剂作用。参考文献[1]但爱兰,李晓红.太极拳的传播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2]马虹.中国传统文化与太极拳.中国武术与传统文化.[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9[3]刘光鼎.太极拳术——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