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说课稿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所以我们的教材从第二册就安排了古诗内容的学习,数量虽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这首诗都描绘了祖国山川景色,抒发了赞美之情;《望天门山》头两句描写山川气势。“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第一句主要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第三、四句写行船的感受。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青山相对而来。诗歌通过对天门山景象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乐观豪迈的情感。《望天门山》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这同时也是个难点,因为学生对古诗接触不多,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赏意境”的训练在许多老师的教学中也常常被疏忽。另外,有些字词在诗中所代表的意思与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样。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难懂字词的意思,并通过词义理解达到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也是这首诗教学的重点。再则,《望天门山》是《古诗二首》这课中的第一首诗,也是学生在本册中接触到的第一首古诗,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所以,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又为本课第二首诗的教学打下基础。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以下四个数学目标必须在教学中得以贯彻:一、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智能目标)。二、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情感目标)。三、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四、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三、四为技能目标)在这些目标中,“理解词义句意”,“体会作者感情”,“朗读和背诵”是下限目标,要求人人达到。“掌握方法”,“欣赏意境”是上限目标,让基础好的学生有发展的余地。针对教材,针对目标,《望天门山》这首诗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第一步: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让学生自由诵读已学过的古诗,说说认识的诗人。这样可为后续学习营造氛围,激发学习的积极性。2.简介作者李白著名诗人,导入新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二步:明确目标,尝试学习。明确学习目标,可让学生知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要学会什么,掌握什么,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三年级的学生毕竟不是第一次学古诗,他们已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先让他们尝试学习,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理解能独立学懂的知识,并发现疑难。这样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首诗的—、二两句中关键词多,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估计一般的班级能在“尝试”中学懂的人不多,所以第三步要采用“扶放”结合的教学方法,针对“尝试”学习所反映出来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解字词,明诗意”的指导。解说:引导学生想像与联想,实现从文字信息到画面信息的转化,从而进入意境,实现阅读价值。改写并不等于古诗今译,教师应使学生明确这一点。)问题的回答不要求面面俱到,能扣住诗歌语言做出自己的分析即可,对学生的解答应多加肯定、鼓励。1“扶”学生学习第一句。2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断、开、回、出、来”这几个难懂词的意思。注:“断、开、回、出、来“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法,指导学生串讲句意。最后总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审美趣味,丰富个人感情世界,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学些什么呢?这样“扶”着学生,其目的是为了在“方法”上教学生“如何学”。2“半扶半放”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句。先指导学生看教学图,启发想象,出示训练:“”这个难点。再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3.“放手”让学生自学三、四句。三、四句跟一、二句相比,意思浅显易懂,况且通过一、二句的教学,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大多数同学能自己学懂。这样,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学习,然后汇报,教师了解反馈,及时纠正。4.让学生串讲全诗意思,进一步加深理解。第四步:品味想象,欣赏意境。欣赏意境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的前提,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我采用两种方对学生进行意境欣赏的指导。1.“紧扣词句”。让学生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提供“像、简直”等词帮助学生描述。)2.“想象画面法”。提示:在舟中望天门山。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这样进一步强化了词义句意的理解,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而且让学生在品味词句,想象漫游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创造性地说说全诗的内容,从认识上得到提高。第五步:指导诵读诗句。古诗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诵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般都能进行正确地朗读,但往往读不出意境,读不出美感。如何使学生“读得美”,且“美读得其法”呢?我这样设计去引导学生:1.学生尝试,获取体验。(读读看,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2.学生汇报,教师归纳,教给方法:读出节奏感,分辨重音区别语调划分节奏3.改变形式,反复诵读。(范读—→齐读→个别读—→小组读—→扮演角色读)第六步:总结方法,布置作业。我这堂课的设计,突出“词义句意理解”和“意境欣赏”这两个训练点,以“学法指导”为主线,注重智力与技能的培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参与性,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力求改变古诗教学中“讲词意—→记内容—→背中心”这种机械呆板的旧模式,让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古诗教学的关键。我采用两种方对学生进行意境欣赏的指导。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说课稿一、首先我来说说我对教材的理解《富饶的西沙群岛》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二篇课文。本组教材围绕“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一主题,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当我品读这篇课文时,眼前出现了一幅美丽、富饶的画卷,这里有五光十色的海水,各种各样的珊瑚、成群结队的鱼儿,庞大有趣的海龟等等令人目不暇接,赞叹不已。被西沙群岛的美深深地陶醉了,心底油然而生一种幸福感和自豪感:西沙群岛是多么美丽富饶,祖国的河山是多么的壮丽呀!课文共7个自然段,采用总分总的方式写的,首尾呼应。分别从海面、海底、海滩、海岛几个方面写了西沙群岛的富饶。”另外课文语言优美,为学生积累语言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也适宜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实际,我将这篇课文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我重点进行识字写字教学,学习课文的第一、二三四自然段。第二课时:复习巩固生字词语,研读课文5-7自然段。下面我就第一课时进行重点的阐述。,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本组教材的特点,我把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为:1通过意境自主认识“饶、屿、崖”等10个生字和结合语境理解“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等词语。指导学生书写“蓝、懒、披、划、威、武”六个生字。(2)重点品读2、3、4自然段,通过欣赏画面和品词读句深刻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使学生对西沙群岛产生向往,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基于以上目标的确定,我认为抓重点词品读2、3、4自然段,感受西沙群岛海水的美丽和海底的富饶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二、下面我来说说第二板块:教学策略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与人交流,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于文中所描绘的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仅凭想象是难以深刻感受的,需要教师提供直观的图像,创设各种情景帮助理解。因此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是情景教学法。整堂课通过课件的展示让学生身临其境,情寓其中,激发学习的热情,从而感受西沙群岛的风光秀丽,物产丰富。同时穿插了朗读感悟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品味,更好地理解了文本。三、接下来,我来说说第三板块:教学流程。第一个环节:设置情境,激情导入课始,我出示地图激情导入:同学们,这是我国的行政地图,今天我们就要从东海之滨出发到南海海域,这里有一群岛屿叫西沙群岛,(板西沙群岛)接着出示图片,配乐讲述:那里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底更像是奇妙的公园,海滩上有捡不完的贝壳,最有趣的是可爱的大海龟,海岛上群鸟分飞,绿树成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登上西沙群岛之旅。(板全课题齐读)第二个环节:初读课文,感知美丽富饶我设计这样的导语:课文是怎样向我们展示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的呢?赶紧拿起书本走进课文吧。顺势进入第一步:自由读文,初步感知我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不懂得地方可以在书上做上记号。(这一步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养成碰到困难自己解决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第二步:检查生字、词语。本课词语很多,而且有很多四字词语。所以我分两组来检查。第一组是:富饶岛屿威武形状等词语第二组是:五光十色千奇百怪飘飘摇摇、祖祖辈辈等四字词语在多层次正音后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组词语比较有特色,如“五光十色,千奇百怪”带数字的和“飘飘摇摇、祖祖辈辈”AABB式的就随机让学生进行积累。第三步:精心写字,多元评价三年级的字词虽已不是教学重点,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进行书写指导,我根据学生的实情对难写的字进行指导,预设为“懒”“威”“武”。(我认为一节课的前几分钟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对学生掌握字词十分有利,而且收效很大)第三环节:研读课文,自主品味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段,质疑:有什么不懂的吗?(估计学生会提出“海防前哨”)于是我课件出示图片和有关中国对越南的自卫反击战的文字资料让学生阅读了解因为西沙群岛处于最重要的战略要地,所以称他为“海防前哨”。岛上的英雄儿女日夜守卫祖国的南大门!2、感知海水的美丽。第一步:我这样导入:现在就让我们好好的来欣赏海水的美丽吧!(板书:海水)引导学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读读画画海水美丽的句子(让学生通过自己读自己找„零距离的接触文本,理解文本。)相信学生很快能找到句子: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第二步:交流并指导朗读。这里我出示美丽的海面并以“你觉得美在哪里?“为切入点紧抓“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等颜色词来引导学生感悟重点词“五光十色”不仅写出了颜色多,而且还有光彩(板书:五光十色)再设计“你能把海水的美读出来吗?(随着个别读,赏读等形式的读,学生就能入情入境地读好句子了。)第三步:说话训练:在学生理解第二句的讲述的内容后引导学生用上因为所以——”说说海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颜色?3、感知海底的美丽、富饶过渡:我们在海面欣赏了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海水,现在,让我们一起潜入水中,去神奇的海底看看,在那里我们又会欣赏到什么呢?第一步:观看海底视频.用简短的语言说说自己看到的内容。(这样声、象并茂的美景,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及情感基调形成初步的感情认识。)第二步:自主选择、初读寻找美让学生运用自己最喜欢的阅读方式去寻找课文3/4自然段中觉得你最喜欢的句子。第三步:合作探究、精读感悟美、富饶分析汇报学习情况,教师相机引导,组织评价或开拓新境。如:有的学生喜欢珊瑚的美,为了感受这种多而美,可以让学生抓住3个“有的在读中想象,感悟珊瑚的多而美。再如,有的学生喜欢海参的有趣,就可以让他们边读边做动作“懒洋洋地蠕动”。又如:有的学生喜欢鱼的多,我就引导他们抓住4个“有的”“各种各样”“成群结队”等词来品读感悟。(本环节的教学在学生确定“最喜欢”的对象后,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感悟。教师尊重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尊重学生朗读表达的个性。让学生通过朗读表达自己不同的阅读感受,让学生通过听读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第四步:赏读第3、4段,深入领略海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