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上《语文》一、【教材分析】本课包括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选编本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古人对祖国山河的描写,在诵读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二、【教学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背诵两首诗,默写《望天门山》。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三、【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体验诗人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赞美之情。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古诗《望天门山》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村,每繁华的都市……祖国的东西南北,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这节课我们学习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望天门山》,板书课题。二、读题,简介:(多媒体课件)天门山:安徽省当涂县城西南15公里的长江东岸,有博望山,亦称东梁山。和县城东南30公里的长江西岸,有西梁山。两山夹据,长江西来,至此折向北流,形势险要。南陈《舆地志》云:“博望梁山,东西隔江相对如门,相去数里,谓之天门。”这大约是天门山最早的文字描述。天门山景观独异,李白写了这首诗后,又有很多名家描述。如李白同时代稍后的吴筠、宋代的王安石、明代的胡松,然而没有一个有李白的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的恢宏壮观。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汉族,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但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却在漫游中度过,游历遍迹了大半个中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望天门山》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唐玄宗开元13年,25岁的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此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三、学生自读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熟古诗。2、与同学共同研读,结合注释,想一想诗句的意思,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或想法。3、全班交流,对诗句的理解:“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诗意:波涛汹涌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间冲开,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去,在这里激起回旋。“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意: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一叶孤帆从太阳落山的地方漂过来。四、指导朗读,感悟诗景诗情。1、朗读提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要突出“开”“回”“出”“来”等词语。2、学生自由读或与同学一起读,边读边感悟诗情诗意。3、背一背。五、练习巩固。1、正确书写生字“断、楚、孤、帆”。2、默写古诗。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过程:一、复习。指名学生背一背古诗《望天门山》。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二、学习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1、读题《饮湖上初晴后雨》。多媒体课件: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能画竹,也喜作枯木怪石,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集的《东坡乐府》,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贴》《祭黄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贴》等。画迹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西湖:在浙江省杭州市,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汉时称圣湖。唐时因湖在城西,始称西湖。原是与杭州湾相通的浅海湾,后由于泥沙堰塞,海面被隔断,在沙嘴内侧的海水,成为一个湖。古来人们一直用最美好的语言赞颂西湖,又用最凝练的语言对它的景色做出了不同概括,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说法首推西湖十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曲院风荷、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双峰插云、三潭印月。2、学生自由读熟古诗。3、读读注释与同学交流自己对古诗的理解。“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奇:奇妙。诗意:水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烟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妙。“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诗意: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无论是淡装还是浓装,都是一样的合适。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进一步体会诗情诗意。朗读提示:水光/潋/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要突出“晴”“雨”“西子”“总”等词语。三、背一背古诗。四、写一写。1、正确书写“潋、滟、亦、妆”。2、默写古诗。五、课后阅读搜集一些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开一次“古诗朗诵会”,在会上交流。板书:21古诗两首参考资源:义教课标版三上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练习作业教学过程一、学生独立作业1、理解下面的诗句中字、词的意思,感受诗人所描写的意境。(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中断:开:回:这两句诗描绘了巍巍的和滔滔的。望天门山饮湖上初睛后雨李白(唐)苏轼(宋)诗意:诗意:(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欲:西子:相宜:这两句诗选自的,诗人把比做,赞美了。2、根据意思选择恰当的词语写在题后括号里。潋滟中断淡妆空蒙(1)波光闪动的样子。()(2)云雾迷芒的。()(3)轻轻地、稍微地化妆。()(4)表示动作在进行时突然停止。()3、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1)这首的作者是代诗人。这是他送好友去扬州时写的送别诗。(2)从“。”这句可以看出时间是季,从“”这句可以看出和好友分别的地点是。(3)“诗人看着好友乘坐的小船,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天的尽头,眼前只有长江滚滚东去,流向天边。”这是哪句诗的意思?把诗句抄下来。二、解答学生作业疑难。课后反思:22、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上《语文》一、【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海岛风光的美丽;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学习本文,让学生感悟写作上的二个特点:一是首尾相呼应。二是用词准确。二、【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形状、千奇百怪、渔业工人、四脚朝天、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相关内容。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三、【教学重难点】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是本课的重点,对于远离海域的学生来说,也是教学的难点。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课时】3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阅读课文,感悟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之情,并学习课文首尾呼应的定作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前一课,我们从古诗里感受到了我们祖国山河十分壮丽,今天我们到祖国南海的西沙群岛去看看——那里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板书课题:22、富饶的西沙群岛。读题,理解:富饶——物产多;财富多。群岛——海洋中彼此相距很近的一群岛屿。二、导读——理解课文内容。1、与同学一起阅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或请同学帮助多读几遍。2、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段写了什么?能找出中心句的请画出来。3、你喜欢课文中的那些段落,与同学交流一下为什么喜欢。4、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三、学习课文的写作上的特点。1、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对比一下有什么联系。第一自然段写出西沙群岛地理位置的重要和它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最后一自然段则写西沙群岛将变得更加美丽、富饶。这样写是“首尾呼应”的写法。2、读一读,写珊瑚的形状像“花朵、鹿角”,写海参“懒洋洋地蠕动”,写大龙虾“全身披甲”“威武”等的句子,让学生感受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确定自己想背下来的部分并练习背诵。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正确读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教学过程:一、复习。1、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2、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课文写了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二、检查学生学习生字词情况。1、让学生把自己能写的生字词语,在黑板上写出来,并读出生字词在课文中的句子。(一人写一个让更多的学生参与)2、让学生判断他们写的是否正确,不正确的纠正过来。3、开火车读一读生字词。4、说一说这些生字与我们学过的熟字有什么区别。三、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相关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四、积累词语。课文中的词语非常丰富,生动优美,让我们找出来再抄写下来,如: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千奇百怪成群结队飘飘摇摇五光十色祖祖辈辈各种各样高低不平渔业工人四脚朝天懒洋洋披甲威武颜色形状茂密肥料深蓝杏黄交错四、积累句子。1、课文中有很多优美的句子,让我们抄下来。2、读一读课文后的有关祖国风光的谚语,并抄写下来。板书;22富饶的西沙群岛总述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分述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底:珊瑚、海参、大龙虾、鱼海滩:贝壳、海龟、鸟总结更加美丽更加富饶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练习作业教学过程:一、学生作业。(一)看拼音写词语。shenlanweiwumaomixingzhuangfeiliao()()()()()(二)比一比,组词峡()状()拣()蓝()狭()壮()练()篮()(三)把词语补充完整风景()美物产丰()五光十()高()不平成群()队千奇百()()业工人四()朝天(四)读下面的句子,理解句子意思。1、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1)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大龙虾”当成什么来写?(2)这句话围绕“大龙虾”的什么写?你读后有何感想?2、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鱼,一半是水。(1)联系课文想一想,这句话实质是写水还是写鱼?(2)西沙群岛的海里真的是“水、鱼“各半吗?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五)把句子换一种说法。例:西沙群岛一带海水很美。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1、西沙群岛的鸟儿很多。2、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用上关联词“因为……所以……)二、检查学生作情况。教学反思:23、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上《语文》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一年四季又各具特色。第一自然段概括叙述小兴安岭的特点──绿色的海洋。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具体叙述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第六自然段做总结,首尾呼应,紧扣题目。课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贴切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充满感染力。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感受小兴安岭美丽富饶的同时,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二、【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