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山李氏文化》前言前言天下有史,郡国有志,家族有谱,是为中国传统史学的三大核心内容。家谱是人类以血缘为核心亲缘关系的投影,它承载的家族文化,也是中华文化宝藏的一个重要构成。近年来,家谱热从南向北迅速在祖国大地伸展,彰显着民间的文化自觉。《长山李氏宗谱》创撰何时,一时间无史料可查考,弗能罔言。据现有宗谱保存的陈尚珉《序》,它撰写於明季洪武三十一年。其序开宗明义:“族之有谱所以明祖宗厚人伦也”。且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方孝孺为此谱撰写《族谱总序》,序中述:“人善则门荣,人恶则门贱,所以敬二尊远四恶,敦五美修六艺,九思十善勿忘于须臾”。明清两代续修十一次,仅遗谱序于世。至民国三十年,重修之。此谱珍藏于台州文化馆,成传世历史文献。宗祠俗称祠堂,是供奉祖先神主,进行祭祀的场所,又是从事家族宣传、议事、宴饮的地方,被视为宗族的象征。南宋绍兴年间,明善公择居长山,而为长山李氏始祖,子孙繁衍,宦学相承,愈久而盛,成台州巨族。明永乐间,存仁公率众集力,在澱湖之北,聚材择地创建李氏家廟,清严壮观。世事沧桑,宗庙他用,族谱被抄散湮,几乎殆尽,“一门天宠”坊毁於一旦,宗族文化横遭摧残。历艰难险巇,往事不堪回首!幸得寒尽春风吹沐,万象更新。热心公益之族内人士,主动担当,不畏跋涉辛劳,再次续修宗谱,于1997年稿成付梓。一本家谱,联系的是血脉亲情,更是宗族文明史的见证,功莫大焉。2008年,长山李氏族人应李光奎、李先民、李春康、李玉华、李玲芳、李兴富、李建国倡议,在长屿村淀湖山东麓置地十多亩,募资建新祠并建李匡纪念馆。一呼而百应,万人共擎,新祠拔地而起,崔巍英发,金碧辉煌。匡公操履坚贞,乌台留绩,关塞垂名,攸攸官辙,万古风清。时今拂去匡公勋迹之尘封,重新扬名于世,族胞舒眉。远祖老子,唐皇太宗,始祖明善三公圣像,万人敬崇,顶礼膜拜。自此,开启了长山李氏文化再度辉煌、发展繁衍的新纪元。长山李氏弥经八百八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形成有独特内涵、浸润着家族情愫的文化,它对家族的心理素质、价值取向、行为模式都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亟待发掘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富蕴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人物传记、宗教制度、文学艺术及地方史资料等等,不胜枚举。历经近两年的搜集,甄别,鉴定,归档,撰修,所聚信息量极其浩大。一般宗谱,都以记宗族世系为主,涉上所述文化史料将难以全息承载。由此,我们另辟蹊径,创新载体,编印《长山李氏文化》一书,以飨广大宗亲和关心长山李氏的朋友们,也可为李匡纪念馆作展出和馆藏之需。长山李氏后裔李小咸二0一四年八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