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第六章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6.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教案)知识技能目标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检验的方法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方程的解.过程性目标经历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现实生活与数学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跟数学有关,例如下面的问题:问题某校初一年级328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这个问题用数学中的什么方法来解决呢?解(328-64)÷44=264÷44=6(辆)答: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6辆.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小学里还学过什么方法可以解决上面的问题?二、探究归纳方法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办法.解设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x辆,则共可乘坐44x人.根据题意列方程得44x+64=328你会解这个方程吗?自己试试看.评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过程是:观察题意,找出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解所列的方程;写出答案.问题在课外活动中,张老师发现同学的年龄大多是13岁,就问同学:“我今年45岁,几年后你们的年龄是我年龄的三分之一?”方法一:我们可以按年龄的增长依次去试.1年后,老师的年龄是46岁,同学的年龄是14岁,不是老师年龄的三分之一;2年后,老师的年龄是47岁,同学的年龄是15岁,也不是老师年龄的三分之一;3年后,老师的年龄是48岁,同学的年龄是16岁,恰好是老师年龄的三分之一.方法二:也可以用列方程的办法来解.解设x年后同学的年龄是老师年龄的三分之一,x年后同学的年龄是(13+x)岁,老师年龄是(45+x)岁.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得)45(3113xx这个方程不太好解,大家可以用尝试、检验的方法找出它的解,即只要将x=1,2,3,4,…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看哪个数能使左右两边的值相等,这样得到方程的解为x=3.评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的解.要检验一个数是否为方程的解,只要把这个数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看能否使左右两边的值相等.如果左右两边的值相等,那么这个数就是方程的解.三、实践应用例1甲、乙两车间共生产电视机120台,甲车间生产的台数是乙车间的3倍少16,求甲、乙两车间各生产电视机多少台(列出方程,不解方程)?分析等量关系是:甲车间生产的台数+乙车间生产的台数=电视机总台数解设乙车间生产的台数为x台,则甲车间生产的台数是(3x-16)根据题意列方程得x+(3x-16)=120例2检验下面方程后面括号内所列各数是否为这个方程的解:2(x+2)-5(1-2x)=-13,{x=-1,1}解将x=-1代入方程的两边得左边=2(-1+2)-5[1-2×(-1)]=-13右边=-13因为左边=右边,所以x=-1是方程的解.2将x=1代入方程的两边得左边=2(1+2)-5(1-2×1)=11右边=-13因为左边≠右边,所以x=1不是方程的解.四、交流反思这节课主要讲了下面两个问题:1.复习了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应用题;2.检验一个数是否为方程的解的方法.五、检测反馈1.检验下列方程后面括号内所列各数是否为相应方程的解:(1)3,23,1815xx(2)2(y-2)-9(1-y)=3(4y-1),{-10,10}2.根据班级内男、女同学的人数编一道应用题,和同学交流一下.3.小赵去商店买练习本,回来后问同学:“店主告诉我,如果多买一些就给我八折优惠,我就买了20本,结果便宜了1.60元,你猜原来每本价格多少?”你能列出方程吗?方程的简单变形(一)知识技能目标1.理解并掌握方程的两个变形规则;2.使学生了解移项法则,即移项后变号,并且能熟练运用移项法则解方程;3.运用方程的两个变形规则解简单的方程.过程性目标1.通过实验操作,经历并获得方程的两个变形过程;2.通过对方程的两个变形和等式的性质的比较,感受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迁移;3.体会移项法则:移项后要变号.课前准备托盘天平,三个大砝码,几个小砝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请同学说说这个故事.小时候的曹冲是多么地聪明啊!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水平的发达,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重量.最常见的方法是用天平测量一个物体的质量.我们来做这样一个实验,测一个物体的质量(设它的质量为x).首先把这个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内,然后在右盘内放上砝码,并使天平处于平衡状态,此时两边的质量相等,那么砝码的质量就是所要称的物体的质量.二、探究归纳请同学来做这样一个实验,如何移动天平左右两盘内的砝码,测物体的质量.实验1:如图(1)在天平的两边盘内同时取下2个小砝码,天平依然平衡,所测物体的质量等于3个小砝码的质量.3实验2:如图(2)在天平的两边盘内同时取下2个所测物体,天平依然平衡,所测物体的质量等于2个小砝码的质量.实验3:如图(3)将天平两边盘内物体的质量同时缩少到原来的二分之一,天平依然平衡,所测物体的质量等于3个小砝码的质量.上面的实验操作过程,反映了方程的变形过程,从这个变形过程,你发现了什么一般规律?方程是这样变形的:方程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方程的解不变.方程两边都乘以或都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方程的解不变.请同学们回忆等式的性质和方程的变形规律有何相同之处?并请思考为什么它们有相同之处?通过实验操作,可求得物体的质量,同样通过对方程进行适当的变形,可以求得方程的解.三、实践应用例1解下列方程.(1)x-5=7;(2)4x=3x-4.分析:(1)利用方程的变形规律,在方程x-5=7的两边同时加上5,即x-5+5=7+5,可求得方程的解.(2)利用方程的变形规律,在方程4x=3x-4的两边同时减去3x,即4x-3x=3x-3x-4,可求得方程的解.即x=12.即x=-4.像上面,将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的变形叫做移项(transposition).注(1)上面两小题方程变形中,均把含未知数x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而把常数项移到了方程的右边.(2)移项需变号,即:跃过等号,改变符号.例2解下列方程:(1)-5x=2;(2)3123x;分析:(1)利用方程的变形规律,在方程-5x=2的两边同除以-5,即-5x÷(-5)=2÷(-5)(或5255x),也就是x=52,可求得方程的解.(2)利用方程的变形规律,在方程3123x的两边同除以23或同乘以32,即23312323x(或432313223x),可求得方程的解.解(1)方程两边都除以-5,得x=52.(2)方程两边都除以23,得x=32312331,即x=92.或解方程两边同乘以32,得x=923231.注:1.上面两题的变形通常称作“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2.上面两个解方程的过程,都是对方程进行适当的变形,得到x=a的形式.例3下面是方程x+3=8的三种解法,请指出对与错,并说明为什么?(1)x+3=8=x=8-3=5;(2)x+3=8,移项得x=8+3,所以x=11;(3)x+3=8移项得x=8-3,所以x=5.解(1)这种解法是错的.变形后新方程两边的值和原方程两边的值不相等,所以解方程时不能连等;(2)这种解法也是错误的,移项要变号;(3)这种解法是正确的.四、交流反思本堂课我们通过实验得到了方程的变形规律:(1)方程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方程的解不变;(2)方程两边都乘以或都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方程的解不变.通过上面几例解方程我们得出解简单方程的一般步骤:(1)移项:通常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2)系数化为1: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或同乘以未知数系数的倒数),得到x=a的形式.必须牢记:移项要变号!五、检测反馈1.判断下列方程的解法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1)9x=-4,得x=49;(2)3553x,得x=1;(3)02x,得x=2;(4)152yy,得y=53;(5)3+x=5,得x=5+3;(6)3=x-2,得x=-2-3.2.(口答)求下列方程的解.(1)x-6=6;(2)7x=6x-4;5(3)-5x=60;(4)2141y.3.下面的移项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哪里?应当怎样改正?(1)从7+x=13,得到x=13+7;(2)从5x=4x+8,得到5x-4x=84.用方程的变形解方程:44x+64=328.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材分析:通过埃及古题的情景感受数学文明,激发学生对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探究欲望,经过师生的共同实践,学生总结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及注意事项。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发展用方程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的:1.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中去分母的方法,并能解此类的方程。2.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3.通过去分母,体会化归的数学思想。4.过归纳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体会解方程的程序化思想。通过埃及古题的情景感受数学文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学重点:通过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探究通过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英国伦敦博物馆保存着一部极其珍贵的文物——纸莎草文书,这是古代埃及人用象形文字写在一种特殊的草上的著作,这部书中记载了许多有关数学的问题,其中有一道著名的求未知数的问题: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33。学生怀着好奇心便和教师一起去探索好的方法,师生一起去探究数学的奥秘。(二)教学实施学生独立完成解方程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解题方法,展示不同解法,并请学生表述解法及依据。解:设这个数为x,由题意的得32x+21x+71x+x=33解法一:4228x+4221x+426x+42x=33解法二:28x+21x+6x+42x=1386合并同类项,得97x=1386系数化为1,得x=1386/97(依据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对比两种解法,得出:当方程中含有分数系数时,先去分母可以使解题更加方便、快捷。学生分组交流,教师深入小组参与活动,指导、倾听学生的交流。教师提出问题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先去分母。例1:解方程213x-2=1023x-532x解:去分母,得5(3x+1)-10×2=(3x-2)-2(2x+3)应注意什么?去括号,得15x+5-20=3x-2-4x-6应注意什么?6移项,得15x-3x+4x=-2-6-5+20应注意什么?合并同类项,得16x=7系数化为,得x=7/16学生亲自感受去分母能使解方程的过程简便,同时认同去分母是科学的,使学生自觉参与探索去分母的活动中去,从而发现“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这一方法。例2:解方程3x+21x=3-312x呈现不同学生的解题过程,以及典型错误,引导全体学生共同分析错误的原因,发现去分母的易错点。通过对错例的分析,加深学生对去分母的认识,避免解题时出现类似的错误。学生独立完成解题过程,由学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同时指出每步应注意的问题。(三)巩固练习解下列方程1.(3x+5)/2=(2x-1)/32.(3y-1)/4-1=(5y-7)/63.(5x-1)/4=(3x+1)/2-(2-x)/34.(3x+2)/2-1=(2x-1)/4-(2x+1)/5(四)课堂小结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2.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时,各项要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没有分母的项不能漏乘。3.分子是多项式时,与数相乘时要加括号。4.数与多项式相乘时,数要乘以多项式的每一项,不能漏项。(五)作业复习题3:2题5.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黄瑞华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学会使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2.要求学生理解移项的含义及注意事项;3.培养学生由算术解法过渡到代数解法的解方程的基本能力,渗透化未知为已知的重要数学思想。重点和难点:1.重点是正确掌握移项的方法求方程的解2.难点是采用移项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利用等式性质解下列方程(两名学生上台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