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一课:认识“窗口”[课时]:1节课[教学目标]:1、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2、认识“我的电脑”窗口;3、教育学生要爱护书本。[教学重点]:窗口的基本操作方法[教学难点]:窗口的基本操作方法[教学准备]:网络教室[教学过程]:一、引入:Windows被称作视窗操作系统,它的界面都是一个一个的窗口组成的,窗户有窗框、玻璃,可以打开和关上,Windows的窗口是怎么样的呢?双击桌面上“我的电脑”图标,打开“我的电脑”这个窗口,我们来学习一下窗口的知识;二、新授1、窗口的组成1)边框和工作区每个窗口都有一个大小范围,四个边,将鼠标移过去,指针会变成双箭头,这时拖动就可以改变窗口的大小,中间的空白就是工作区了;2)标题栏每个窗口最上面都有一个蓝色的长条,这是窗口的标题,称作标题栏,在标题栏的左边是窗口的名称,最右边是三个按钮图标,从图像上可以看出,第一个是最小化,中间是最大化,第三个就是关闭了,将鼠标移到标题栏上,然后拖动标题栏可以移动这个窗口,在标题栏上双击可以最大化窗口;3)菜单栏在标题栏的下方是菜单栏,菜单栏是一排菜单组成的,每个菜单都有一个文字名称,鼠标移过去会凸起来,这些都是按钮,单击一下会出来一排菜单,第一个是“文件”菜单,第二个是“编辑”菜单,里面都有相关的命令,记住文件菜单里有“保存”和“另存为”命令,编辑里有“复制”和“粘贴”命令;4)工具栏在菜单栏的下方有一排按钮,它们是最常用的一些菜单里的命令,都是用按钮图标来表示,图标比文字更形象一些,操作也更简便,最右边的一个双箭头表示后面还有隐藏在后面,记住后退按钮,向上按钮;5)地址栏在工具栏的下方有一个白色的长条,长条右边有一个黑色的三角按钮,长条里面有一些文字,表示当前窗口所在位置,单击黑色的下拉按钮,可以选择其他位置的磁盘或者文件夹;6)工作区窗口中的空白区域就是工作区,里面可以放文件和文件夹,在“我的电脑”窗口中放的是磁盘,方形盒子形状的是逻辑硬盘,一个光盘形状的是光驱,不同的窗口中工作区的内容有些区别,在“记事本”窗口中可以输入文字,在“画图”程序窗口中可以绘画;7)滚动条在窗口的右边和底边有时会出现一个长条上下是两个黑箭头,这就是滚动条,表示下面或者旁边还有内容,使用方法是单击黑箭头或者拖动滚动条,窗口中的内容就会跟着滚动,竖着的叫垂直滚动条,横着的叫水平滚动条;8)状态栏在窗口最底下的是状态栏,可以显示一些当前操作的方法和进展状况,起提示作用;练习:1、双击“我的电脑”图标,打开“我的电脑”窗口,把它拖到右边,再移到中间,最大化窗口,然后再还原;2、记住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和作用;3、打开“我的电脑”窗口中“(C:)”盘,看一下窗口中的内容,单击工具栏上的“向上”按钮,退回到“我的电脑”再打开“(D:)”盘,看一下窗口中的内容;4、看一下地址栏中的内容,确定当前的位置,单击黑色的下拉按钮,在出现的下拉列表中单击“我的文档”文件夹,看一下窗口发生的变化,单击后退按钮返回原位;5、找一个窗口有滚动条的窗口,拖动一下滚动条,再单击上下的黑三角按钮看看有什么不同?三、小组互相演示操作四、质疑: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教学反思:《认识窗口》是三年级信息技术第一课的内容,要求学生了解窗口的组成和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本课的操作比较简单,难点在于最大化按钮与还原按钮是同一个按钮,学生容易混淆,上课时我采取的方法是我操作演示,让学生注意观察,然后个别学生说出他的发现,最后在我的指令下学生多练习几次,力求让所有的学生搞清楚。这部分内容我也思考是否也可让学生自己探究,几个同学可以讨论讨论,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中间一个按钮有什么特别之处吗?请同学们自己操作试试看,注意仔细观察,同学间可以互相讨论讨论!以此,能更好的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第二课:整理“桌面”[课时]:1节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学会更换桌面背景,装饰桌面;2、学会整理桌面图标;3、学会调整电脑时钟和“任务栏”。技能方面:1、培养学生进行系统设置的能力;2、培养学生操作、管理计算机的能力。情感方面:1、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审美能力;2、培养学生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和公共道德。教学重点:改变桌面背景、调整电脑时钟。教学难点:个性化装饰电脑。教学准备:网络教室、教学课件、桌面背景图片等素材教法: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学法:自主探索法、小组合作式。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演示教师机桌面。(预先设置了一幅漂亮的图片当背景图)生:哇。师:能告诉老师什么事情让你们如此惊讶?生:真漂亮师:想不想把自己的电脑桌面也整理得如此漂亮?生:想。师: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第二课整理“桌面”》。2、出示课题:整理“桌面”(课件出示)二、任务驱动,美化桌面师: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整理桌面:(课件出示任务)任务一:给“桌面”铺上一幅漂亮的背景图任务二:排列“桌面”图标任务三:调整电脑时钟任务四:调整“任务栏”师:我们先来完成任务一。任务一:给“桌面”铺上一幅漂亮的背景图1、提问:“那我们要如何给“桌面”铺上一幅漂亮的背景图?”。(课件出示:给“桌面“铺上一幅漂亮的背景图)。同学们可以参考书本11页中“做一做”,还可以与同学交流、讨论(课件出示学习方法)。完成任务的同学请举手,老师要请最早完成任务的同学起来当“小老师”。学生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检查。[这一部分内容很多同学都会了,特别是家里有电脑的同学]2、交流反馈,评价演示师:我们先来看看这位同学设置的桌面。请你说说你是如何设置桌面背景的,并演示一遍。演示学生操作。师:还有谁想当小老师的?再次演示学生操作。师评价:刚才操作的两位同学是个合格的小老师吗?我们把掌声送给两位“小老师”好吗?师:你们能用刚才学到的本领将自己的桌面铺上漂亮的背景图吗?学生练习,进一步熟悉换背景的方法。3、继续美化,引导发现刚才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老师要送给同学们一份礼物(演示:一组精美的图片),这份礼物喜欢吗?(生:喜欢)看到这么漂亮的图片,同学们肯定想“这么漂亮的图片如果能设置成桌面背景,该多好呀”。别急,老师马上告诉你?教师演示操作过程。(提醒学生可以通过“查看”菜单按钮来改变文件的显示方式,从而能更快的找到自己喜欢的图片)[发现好多同学不能正确找到图片位置,不清楚放图片的路径,所以教师在演示操作的时候,应把找图片的路径放慢讲、精讲]师:好了,现在轮到你们把自己的桌面背景换得更漂亮了。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把图片设为桌面背景。师:在设置桌面背景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新发现?生1:我发现在“显示”属性窗口设置中“桌面”中的“位置”一栏中,有三个选项:平铺、拉伸和居中。生2:我也发现了,我想知道这三种方式有什么不同?师总结:同学们很会观察,这就是桌面显示的三种不同方式。原来比桌面小的图片,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图片的显示方式,来使它出现不同的效果。教师演示“居中”、“平铺”、“拉伸”三种不同方式的效果。学生体验。任务二:排列“桌面”图标1、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都给“桌面”铺上一幅漂亮的背景图。老师在欣赏同学的桌面时,发现有个同学设置了这样一个桌面,把桌面上的图标弄得乱七八糟的,(演示学生桌面)谁能让桌面上的图标快速变整齐?指名学生操作。师:这位同学表现真棒,他通过“排列图标”让图标快速变整齐。接下来,我们来完成任务二:排列“桌面”图标(课件出示)。桌面图标的排列方式有好几种,可以按文件标题、类型、大小、修改日期排列,也可以自由排列。(课件出示)2、学生动手操作练习,师巡视。师:请同学们完成13页的“做一做”。完成任务的同学请举手。3、反馈学习情况,请学生代表演示交流方法师:你选择了哪一种排列方式?请把桌面图标按你喜欢的方式排列。学生操作。师:老师发现有的同学要改变图标位置时,无论怎样拖动图标,图标还是自动排列地整整齐齐,这是为什么?因为在排列图标中,系统提供了“自动排列”。[发现有个别同学知道这个功能]师演示“自动排列”。活动三:调整电脑时钟师: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谁能告诉老师现在几点吗?生:……师:你从哪儿知道的?生:电……师:每台电脑都有自带系统时钟,用于提供系统时间和日期,记录用户文件操作时间。有时电脑的提供的时间是不正确。我们接下来要完成任务三:调整时钟(课件出示),怎么调整?师演示调整电脑时钟的过程,生观察任务栏上的时间的变化。生调整电脑时钟(完成任务的请举手):把时钟调整为2008年8月8日20时8分8秒。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名学生操作。再把时钟调整为当前时间。学生操作。[师:有谁知道自己的生日是星期几?想不想知道?我们可以通过电脑时钟查看。[有的同学提供的生日是农历的,怎么办?应告诉学生系统装的时钟只提供新历,如果要让你的电脑时钟显示农历,应到网上下载一个提供农历的时钟]师演示。师:请同学们查查自己的出生那天星期几,今年的生日星期几。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名学生说,教师验证。[如换成各国的时区学生可能会更感兴趣]任务四:调整“任务栏”师:我们已经完成了三个任务,还有最后一个任务:调整“任务栏”。同学们打开书本16页,根据“做一做”的步骤,看看你能不能将任务栏调整到桌面的上方、左边、右边?生汇报结果。师:为什么不行?因为任务栏被锁定了。把任务栏解锁了就可以调整任务栏。教师演示过程。学生完成书本16页的“试一试”。指名学生操作,并说说你的观察结果。三、拓展思维,课后延伸师总结:这节课,同学们学会了把自己的桌面整理得漂漂亮亮,装扮得富有个性,也学会了通过自己动脑筋来解决问题。同学们回到家后,可以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把自己家的电脑桌面整理整理。这节课到此结束,下课。板书第二课整理“桌面”任务一:给“桌面”铺上一幅漂亮的背景图任务二:排列“桌面”图标任务三:调整电脑时钟任务四:调整“任务栏”教学反思:“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如何才能在轻松和有趣的教学环境中到达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在每次上课前,我都在问自己。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怎样学“信息技术”的“习惯”!“操作”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创新”是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协作”是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探究”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我紧紧围绕这四个方面去组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教学目的。本节课所上的内容是小学三年级“整理桌面”一课。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相对较难的知识且任务多的一课。如何在短短的几十分钟里面让学生掌握教学大纲所要求的能力、素质,是本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如果只是照本宣科,老师演示一遍,学生“依葫芦画瓢”操作一遍的话必然会造成学生的厌倦,产生畏难的情绪。所以,营造一个富有趣味,轻松的课堂环境和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最好方法。一、较成功之处我通过认真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找出重点,难点以及学生难记,易忘,易错的步骤和操作,然后,以上面所提到的“四点”来设计一系列的教学任务,把本节课所要传授的知识点、能力、思想、素质融入到这一个个小任务中去,争取让学生在完成这些有趣的任务的同时,学到了该学的东西。在学习过程中,以“任务”为驱动,以实例为先导,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范例操作、自己尝试、合作探究等梯式的步骤,让学生们在一个个有趣的任务驱动之下,通过独立自主的探索活动去发现新的知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孩子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去体验探索的乐趣,品尝成功的喜悦。师生的交互活动比较融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尽最大可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学生的热情高了,那学习起来就比较轻松,上课的发言等教学行为也较放松,自然地就参与到了教学活动中来了。在当时的课堂气氛中,因为有听课的老师,学生多多少少应该有点拘谨,但实际在课堂上学生还是比较轻松的,所以课堂气氛较融洽。知识的展现不是直接通过教师的讲,而是通过学生的体验、探究、感悟,继而学生自己得出新的知识。这也是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之一。我觉得教师上课要有激情,用自己的激情去燃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参与的热情,继而能够对这门学科有感情、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