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专业必修课《饮食与健康》课程结课论文专业班级:11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班学号:11230313姓名:李宏亮电话:18298376285提交日期:2013年6月18日-1-浅谈如何预防慢性生活方式疾病摘要:健康一直是人们长期一来关注的问题,但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因此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成为政府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世界各地因慢性病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呈持续上升趋势,慢性病已成为世界公认的一大“健康杀手”。慢性病的肆虐,给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了极大的困扰,造成了莫大的精神和物质负担。基于慢性病导致出的一系列后果,及早地意识到慢性病的危害,做好慢性病的防治工作成了卫生医疗系统以及个人日常生活的重头戏。饮食是慢性病最为主要的诱因之一,谨防“病从口入”,从一日三餐做好对慢性病的防治,让慢性病远离。关键词:慢性病饮食防治健康管理引言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非传染病(noninfectiouschronicdisease,NCD,以下简称慢性病)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头号“公敌”。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慢性病正成为致残的主要原因和卫生资源的主要消耗所在。据报道全球40%的医疗资源用于慢性病。国内研究也显示,我国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的比例在持续上升,2000年已达80.9%;更为严重的是与慢性病相关的风险和患病率仍然持续上升。因此,慢性病的防治工-2-作出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慢性病健康管理正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成为政府的关注。近年来,慢性疾病已经超过急性传染,成为国人健康的最大杀手。国外学者将膳食和营养的变迁划分为“饥饿减少”、“慢性疾病”、“行为改变”3个阶段。据此划分,我国正由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即进入“慢性疾病”阶段。纵观近些年来我国居民饮食结构与慢性疾病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居民从温饱走向小康,一个显著的变化是物质供应丰富,食品应有尽有,我国居民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但由于管理、教育、营养知识普及等多方面原因,人们的膳食结构却不合理,营养盲十分普遍,随着人们日常膳食的高能量、高脂肪和体力活动的减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迅速增加。我国成人超重和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公共健康问题,导致以上健康问题,膳食因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证实:绝大多数慢性病与体力活动不足以及营养不合理有关。提高体力运动水平与合理营养相结合,对防治和减轻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呼吸道慢性阻塞性疾患、脑血管疾患、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症以及某些癌症等都是有效的;而且,适量运动和合理营养还具有促进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改善心肺功能、提高人的耐力、减少身体脂肪量、防肥胖和改进心理状态等显著的健康效益。因此,提倡体力活动已成为当今许多国家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预防慢性病的一个重要举措。究其原因主要有-3-两个方面:一是如上所述,当前疾病谱中慢性病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首要因素。研究证实:缺乏体力活动是引起慢性病的一个主要危险,会使遗传基因易感者(指遗传基因有缺陷者),尤其容易在腹部脂肪过多介导下发生慢性病。二是大量科学实验确认:非药物、经济、实用、有效又无副作用的适量运动有益于各年龄组人群的健康、体能,并可减少慢性病危险因素。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研究的结果还证明:膳食营养影响若干重要慢性病的风险,例如:膳食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和高血压的相关非常强,对几种癌症如食道、胃、结肠、乳腺和前列腺等癌症的诊断有高度参考意义,热能正平衡可引发肥胖症并增加患Ⅱ型(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的风险。关于膳食类型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现有的证据尚不足以作出结论。什么是慢性病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专指是不构成传染、具有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的总称。慢性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慢性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慢性病包括哪些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慢性病主要是造成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4-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的损害。常见的慢性病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哮喘、慢性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矽肺;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慢性心包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肾炎、慢性肾衰、泌尿系慢性炎症;慢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亢、甲减;糖尿病、骨质疏松、营养缺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血管炎、系统性肝硬化、骨性关节炎等。慢性病的危害慢性病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医药费用极其昂贵,增加了社会与家庭的经济负担。慢性病不仅仅是给患者本身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对患者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是一种灾难。我国慢性病的防治策略转变健康管理观念,重视健康管理:健康管理不是简单地使用保健品,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体检活动,而是一种了解个人或群体健康信息,分析病症特点和规律,减少慢性病发病率或控制疾病进展的一种管理模式。它的宗旨是调动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尽量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目的在于使病人以及健康人更好地拥有健康、促进健康,有效地降低医疗支出。建立完善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当前,建立完善的区域信息平台已是我国重要的卫生安全政策。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以计算机信息技术-5-为技术支持,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健康信息库,有效地将健康管理机构和医疗机构的信息平台衔接在一起,实现了健康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也建立了动态的居民健康信息库。它的建立,有利于将居民每一次体检情况或慢性病的治疗情况,实时地输入到个人的健康信息库中。以免形成“死”信息,有利于形成疾病预防系统。依据不断增加的健康信息内容,总结与分析居民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的健康情况,有助于及时发现病症,及时治理。控制相关影响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曾明确指出环境污染、不合理的膳食行为和生活方式是引发慢性病的主要原因。例如,高能量与高脂肪的膳食与肥胖、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吸烟与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这些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如若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各种慢性病的发病率仍然会持续增高。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健康教育手段逐渐改变人们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除此之外,慢性病的流行特点也决定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预防与控制慢性疾病的最佳手段。我国慢性疾病已经逐渐趋于年轻化,倘若能够通过合理的健康教育方式,使他们改变大吃大喝、吸烟等生活习惯,一定程度上可以逐渐控制年轻化趋势。结束语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慢性病已经成为困扰各国人们的主要疾病之一。为了能够有效地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控制慢性疾病的进展,必须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必须转变健康管理观念,以新的角度去了解健康管理,提高对它的重视程度;建立-6-完善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构筑个人健康档案和电子健康信息库;严格控制致使慢性疾病引发的源头。参考文献[1]庄立辉,刘明亮,郭继志,等.慢性病防治现状分析[2]邹萃,“知己健康”慢性病社区管理新模式[3]孙思邈,千金要方·食治【M】,卷26[4]健康饮食攻略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