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科目:语文年级:三年级教师:赵磊课题1.燕子反思内容改进措施《燕子》这是一篇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作者用词准确传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味其内涵的滋味。我主要要抓住重点词语,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品味、欣赏,直至背诵,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内化。这堂课气氛较活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我从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再到组织学生自读交流,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平等参与者,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同时我适当点拨,为学生的思维起着“搭桥引路”的作用。然后我又巧妙的创设说话情境,让学生们运用写作方法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投入听说训练中,从而学得更扎实,更灵活,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了写作水平。教学反思科目:语文年级:三年级教师:赵磊课题2.咏柳反思内容改进措施《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描写春天的诗,诗中描写了春天柳树吐芽、柳条碧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在教学中,我先板书课题“咏柳”,问学生“咏”是什么意思,学生摇头,我鼓励学生查字典,得到“咏是用诗歌的形式描述,有歌颂、赞美的意思。”我接着说:“诗人要赞美什么样的柳树呢?是这样的吗?”我随手在黑板上粉笔画出了一棵只有树干和几条光秃秃的柳条的样子。学生迟疑了片刻,马上有学生说:“不对吧!”很多学生产生了疑问。有的说:应该是绿色的,不该是白色的!有的说:柳枝是不是太少了,春天来了,不应该只有这几枝。看到同学们一颗颗质疑的眼睛,我顺水推舟:“让我们打开书,看看书中是怎样描写的!”学生翻书读起来,我又分别找几名同学朗读。在多次的朗读之后,我又引领学生回到黑板,“你们能帮助我把诗人笔下的柳树画出来吗?”学生开始各抒己见,“这棵树应该很高,从‘一树高’就知道树很高。”“从‘万条’知道树的枝条有很多条,应该多画几条。……就这样,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把这首诗学完了。教学反思科目:语文年级:三年级教师:赵磊课题2.春日反思内容改进措施以前教古诗总是三步走:读——释——背。课堂教学古板、乏味。《春日》一文我打破了常规教学方法,采用情感导读法教学,具体程序如下:一、说春:1、说带春的词语。2、说带春的诗句。二、感春:学习《春日》1、了解作者。2、有感情的朗读,注意词间停顿。3、读后体会:诗人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游春的?哪些词最能体现这种心情?4、师点拨理解诗句。5、谁能把当时的情景具体描述一遍?6、这首古诗除了赞美春天还有其他意蕴吗?三、享春:1、朱熹的《春日》让我们享受了无边的春意。还有其他写春的古诗吗?2、他曾写过一首《观书有感》(出示),朗读,诗人借景喻事,告戒我们应该珍惜大好春光吸取新知识,就好比美丽的春色使我们耳目一新。觉得最成功之处是一改往日释词解句的方法,让学生从作者的情感出发,去探究文字的意义,探究中气愤活跃,效果甚好。教学反思科目:语文年级:三年级教师:赵磊课题3.荷花反思内容改进措施课上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找出描写荷花美的句子,读一读并说出它美在哪。有的学生能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例如有一个孩子说,他喜欢“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句话,从“挨挨挤挤”这个词中可以看出荷叶很多,“碧绿的大圆盘”写出了荷叶的颜色和形状。还有的学生能够抓住重点字进行理解,例如有个孩子说:我喜欢“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话,我觉得这个“冒”字用得很好,随机我就问:联系前后文想一想,怎样长才叫冒出来呢?此时同学们跃跃欲试,有的说使劲长叫“冒”出来,有的说快速地长叫做“冒”出来,还有的说高高兴兴地长叫做“冒”出来┄┄随后,我又利用多媒体演示了一个白荷花从河里冒出来的动画,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冒”字的用法,还能够从视觉上感受到荷花的美丽。我觉得,通过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我也感觉到孩子们已经逐步地掌握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能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例如,课上有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试着画荷花,在进行下一环节时,个别学生就有些收不回来了,这部分就显得有些偏离主题了,而且还浪费了很多时间,所以,我觉得这个练习作为家庭作业会比较合适。教学反思科目:语文年级:三年级教师:赵磊课题4.珍珠泉反思内容改进措施《珍珠泉》一课内容浅显,语言优美,四处可拾好词好句。比如:1、“绿色的大绒球不大整齐的石头,黑里透绿的青苔没有一点儿杂色的蕨草,悄悄开放着的花朵,朴素的花环,青褐色的石头,已经发黑的树叶密密的树叶,金色的光斑,彩色的珍珠,美丽的珍珠泉。”2、“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通过三个“那样”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泉水绿的程度,表达了作者对绿的美感和赞叹的感情。3、“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声中消失了。”则通过拟人手法的运用,将作者喜悦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围绕第一句,从颜色、形状、声音、水泡消失的变化过程等方面把珍珠泉的特点给写出来了,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中心句来写一段话。教学反思科目:语文年级:三年级教师:赵磊课题5.翠鸟反思内容改进措施《翠鸟》是主要描写了翠鸟的外形、活动和居住环境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是本课值得学习的地方。作者在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时动作快的特点进行描写时用词十分准确,是本文的一大亮点,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因此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表达出的对翠鸟的喜爱之情。例如在教学“有时,小鱼刚刚隐约可见,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刹那间,叼起一条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教学反思科目:语文年级:三年级教师:赵磊课题6.燕子专列反思内容改进措施《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们关爱保护燕子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它表现了人类对动物的博大的爱心,一种浓浓的关爱之情贯穿于整篇课文。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我提出问题:“这篇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回答:“课文叙述了瑞士人民保护、救助燕子的事。”“这件事说明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我紧跟着问了一句,学生们都明白:“说明了人们喜欢、关心燕子,表现了人们对燕子的关爱之情。”在引导学生体会人们对燕子的关爱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去感受瑞士政府的关心——专列运送、电视广播呼吁,作为一个政府下这样的命令难能可贵。然后用心去感受每个人为保护燕子、关心燕子做出的努力。教学反思科目:语文年级:三年级教师:赵磊课题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反思内容改进措施这篇课文虽然篇幅短小,语言朴实,但寓意深刻,读后耐人寻味,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指导学生朗读的好课例。因此,在备课时我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文中蕴含着的道理”做为主要教学目标。围绕着这个教学目标,在读准字词并初步感受课文内容后即以“老师想提一个问题,这节课我就提一个问题。你们有信心答对吗?要想答对我的问题,你们得好好读读课文。该怎么读呢?你们先猜猜我会提什么问题,按你们猜的问题使劲儿钻研,钻研得越透彻越好。”在学生再读课文后接着揭示问题: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本想借着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地认真地去读课文并深刻地去领悟每一句话所蕴含的道理,然后再以“如果这个小村庄还有人活着,你想对他说些什么?”来进行说的训练,最后再进行一些拓展练习,为学生补充一些资料。有人说,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的确,只有在挫折与困顿中不断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才能成长。但我是个积极上进的人,当好一名老教师,拥有一节无撼的课是我永远的追求。教学反思科目:语文年级:三年级教师:赵磊课题8.路旁的橡树反思内容改进措施一开始,让学生质疑,他们对高尚一词不太理解,通过研读课文,体会工程师内心复杂的思想斗争,特别是理解他如果选择砍去橡树,也一样可以得到赞美或者得到更多的赞美,但最后却作出了这样的选择,让学生懂得,在平凡小事中,在矛盾挣扎中,能让好的思想占上风就是一种高尚。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地出现课文的最后一段,让“高尚”一词在学生的心灵上打上深深地烙印,把这种环保意识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中去。在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美好的行为时,除了让学生感受他们品格的高尚,还不失时机地安排一些语言训练。看着这个弯曲的马蹄形进行说话练习,让学生想象风中的橡树在跟人们说些什么,这样的练习既让学生体会到这像箭一样笔直的公路上,这唯一的马蹄形的弯,昭示了筑路工人高尚的心灵,又让学生在说话练习中,锤炼了文字的准确性,提高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教学反思科目:语文年级:三年级教师:赵磊课题9.亡羊补牢反思内容改进措施这节课环节简练清楚,根据这个寓言故事题眼“亡”、“牢”容易产生歧异,引导孩子读故事,探究字意,探究“亡”、“牢”字意,引导理解故事内容,感悟寓言的道理,并创设平台,多次引导学生把读懂故事内容与感悟故事蕴涵的道理交织深化,使目标的落实扎实到位。这种探究学习在此运用自然而高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即学习了解了寓言故事,又读懂了寓言所蕴涵的道理,这既使寓言学习的目标得到有效落实,又让学生很好地掌握了寓言学习的方法,把学习的目标与方法一同清晰地教给了孩子。简单的环节,训练却绝不简单,训练在反复中提高。第一,教学中多次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生字的学习:在课文中整体认读、在具体的语句中读准确、在探究中学习生字、巩固生字与复述寓言故事相结合。反复的认知重现,对孩子学习掌握生字是积极的,而这些环节并不是简单的重现生字,而是随“课”的深入而要求逐步提高。第二,读故事,悟出道理,却没有“到此为止”,而是多次的相互碰撞:读故事,谈收获;懂道理,找语句体会;创设口语交际训练平台,把故事与道理相融合,每一次的碰撞都是一次深化提升。教学反思科目:语文年级:三年级教师:赵磊课题9.南辕北辙反思内容改进措施学习《南辕北辙》这则寓言,当我提出疑问:那个人错在哪儿时?学生的回答是这样的:他错在方向和目的相反;他明明是要到南方的楚国去,车子却向北开,背道而驰,怎么能达到呢?可以看出学生读懂了课文,理解了寓言的寓意,我表扬了这些回答问题的同学。这当中,有一个学生喊了一声:“我认为可以到。”虽然声音不大,可我听见了,我赶紧让他起来说说自己的想法。他说:“因为地球是圆的,他一直走,绕着地球跑一圈不就能到楚国吗?”他还没坐下去,就有同学说:“那要多少年啊?有那么多盘缠吗?”那位学生反驳道:“课文里说了盘缠带得多呢!”另一位学生站起来一本正经地说:“我认为他不能到楚国。因为课文里讲他一直往北走,而要绕地球一圈是要改变方向的。”面对这些思维活跃的孩子,我觉得答案的对错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了。我是这样对他们说的:“这个故事发生的春秋战国时代,那时人们还不知道哥伦布,不知道地球是圆的,还以为地球是一个方的平面。现在通讯发达,都成为地球村了,因此同学们的眼界开阔,知识丰富,能对南辕北辙提出自己的疑问,这种敢想敢说的行为是很非常可贵的。”教学反思科目:语文年级:三年级教师:赵磊课题10.惊弓之鸟反思内容改进措施在教学《惊弓之鸟》时,由于使用的不是本班学生,而且是跨年级,师生之间沟通很少,几乎是没有的教学,所以心里有些担心,恐怕同学们配合不好。通过这节课的试验我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只要老师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他们很容易和老师配合好。由于生活经历、认识水平、体验角度、欣赏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学生获得的信息、产生的疑问也不一样。学生有所感悟和发现,就是自身学习的一种创新。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