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卷汇,难卷汇南洋出品,必属精品0南卷汇制作南洋书院学生会大二下马原知识点及试题汇总南卷汇,难卷汇南洋出品,必属精品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内容和应用举例1、【原理名称】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决定意识原理的方法论要求: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能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原理的方法论要求: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特别是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还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特别是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与时俱进。【错误倾向】:反对教条主义地对待理论,反对思想僵化的观点,反对只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否定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也反对片面夸大认识的反作用,否定实践决定作用的唯心主义。【应用举例】: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党一直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再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的正视,更是对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划和指导,这必将促进社会和谐、民生改善。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生态文明”理念是基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提出的。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说明认识在实践南卷汇,难卷汇南洋出品,必属精品2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从十二大到十七大,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验证了三大文明的正确性,“生态文明”理念的正确性也必将得到实践的检验。(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2、【原理名称】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方法论】(1)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应用举例】典型事例:17世纪,牛顿完成了创立经典力学的工作。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经典力学无法解释两类问题:一是怎样认识高速运动的物体,二是怎样认识微观粒子。经典力学对这两个问题无法解释,这表明经典力学有其特定的适用条件和范围,那就是低速运动的客观物体。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正确处理了宏观物体的高速运动问题,人类获得了新的认识,科学家提出了量子力学用来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规律性,并得到证实,人类又获得了新的认识。3、【原理名称】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方法论】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应用举例1】南卷汇,难卷汇南洋出品,必属精品3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引发巨大灾难。但目前,人们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这说明()A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应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认识B有些自然规律是无法掌握的C地震的出现是一种偶然现象,并无规律可循D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到地震的发生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认识具有反复性,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故选A。B、C、D项不正确。【应用举例2】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丰富发展了这个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党对待马思克主义态度的正确性。答: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②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们党根据我国国情和革命与建设的实际,在实践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发展真理。我们党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认识论综合运用】材料:由于30年前的真理问题大讨论,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从而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南卷汇,难卷汇南洋出品,必属精品4(1)上述材料体现认识论中的哪些道理?(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对于我们青年学生有何启示?答:(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正是由于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由于真理问题的讨论,促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需要不断发展。(2)青年学生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当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哲学易错易混点辨析1.具体科学知识(哲学)揭示的是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一般规律。2.关于意识,下列说法错误:①意识是大脑(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②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人脑主观自生的;③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a、意识本身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b、意识能动作用具有两重性);④艺术创作不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不需要反映现实生活、纯属人的主观创造性(凡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⑤物质和意识是互相促进,互相依赖的(不能理解为相互促进,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的)。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关系)问题。4.下列说法错误:①只要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就是从实际出发(既要立足实际,还要全面的、从整体上、在变化中把握实际);②科学理论(一起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③要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必须做到客观与主观(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社会的客观性集中体现在社会规律(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客观性;⑤价值规律(生产方式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5.关于运动和发展的观点,下列说法错误:①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只要处于“动”的状态,就是运动,变化是事物的性质或者存在状态的改变);②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不存在的(哲学上的静止是指相对静止,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所以,新出现的事物(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④量变是事物的变化,质变是事物的发展(发展是质变,质变不一定是发展,发展是向上的质变);⑤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总和(必然结果);⑤在南卷汇,难卷汇南洋出品,必属精品5一定条件下,外因对事物的发展也有决定作用(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起决定作用)。6.关于规律,下列说法错误:①规律是客观的,因此,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有条件的);②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是不能被改造的)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③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改造和消灭,所以,规律是永恒不变的;④规律是事物之间的一种联系,因此,联系就是规律(规律是事物运动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唯物论】7、唯物主义是世界观,辩证法是方法论。(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从不同角度对世界的认识,也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8、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9、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任何规律就其内容和作用而言,都是客观的。)10、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对物质的反映,是客观的;但在形式上,这种反映不同于照相、照镜子等机械过程,具有能动性,是主观的。)11、所有正确意识都是相同的。(认识角度、知识构成等差异决定形成的正确意识不尽相同。)12、意识的反映就是“想”,意识的反作用就是“做”。(意识的反作用是指意识在实践过程中的指导作用,而不同于实践过程本身。)13、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唯物主义中的很多分支也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14、规律是永恒不变的。(规律的存在和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具体地把握规律。)15、规律有好坏之分。(规律本身是客观的,无所谓好坏,人们可以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16、只要实事求是,做事情就一定能够成功。(实事求是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否取得成功还要看各种主客观条件等因素的影响。)17、人类从事的两项基本活动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8、哲学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哲学。×南卷汇,难卷汇南洋出品,必属精品619、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0、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并且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21、物质资料生产方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2、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3、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24、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25、物质离不开意识,意识也离不开物质。×26、物质和意识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27、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错误的思想意识的区别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作出了反映。×28、从本质上看,宗教是鬼神观念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29、正确思想意识的科学预见性,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反映形式。√30、人的意识具有多样性、差异性、相对独立性。×3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以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为前提的。√32、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33、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34、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35、人的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3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人们的利益立足点不同,阶级立场不同,对同一客观事实的评论也会不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