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庄子的“无功”“无名”“无己”思想李明珠“无”是道家重要的哲学思想范畴。“无功”、“无名”、“无己”是庄子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人生哲学思想。在《庄子》一书中,曾多次表述过“三无”的思想。有的是直接的理论阐述;有的是通过寓言的象征隐喻。在《逍遥游》中,庄子比较集中地阐述了“三无”的思想。庄子提出“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的主旨是对人生自由的理想境界的探索,上述言论就是庄子探索的结论。庄子认为,要获得人生的自由逍遥,要达到至人、神人、圣人的境界,必须“无功”、“无名”、“无己”,由“有所待”达到“恶乎待”。做到了“无功”、“无名”、“无己”,就由“有待”达到了“无待”,即达到了人生逍遥的自由理想的境界。也就是说,庄子“三无”的提出,根源于对人生自由理想境界的追求,“三无”是达到人生理想境界的方法和途径。庄子“无功”、“无名”、“无己”的思想,内涵非常丰富,包含着十分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哲学智慧。但是由于儒家的“立功”、“立徳”、“立言”人生三不朽的思想,一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庄子用超常和反思的智慧和眼光提出的“无功”、“无名”、“无己”的思想,常常受到这样或那样的误解,使人们对“三无”的理解和把握产生迷障和困惑。本文力图对庄子的“三无”思想进行全面深入地探讨,以期给庄子的“无功”、“无名”、“无己”一个科学地、全面地、正确地把握和评价。庄子的“三无”思想,具有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多种涵义,这种多指向、多层次的“三无”思想,是在“无”这一“道”的境界中统一。我们试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论述。一、对世俗功名价值观的超越自从儒家提出“学而优则仕”,把“立功”、“立德”、“立言”作为人生三不朽的思想后,积极入世,建立功名,成为一般人的普遍追求。功名成为一种价值尺度,衡量着人生的成功与失败。所谓功名,包括富贵、权势、名利、金钱、地位等等,庄子把它概括为与人相对的“物”。庄子以超越常人的智者眼光,清醒地看到:功名一旦成为人生追求的目标,成为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价值尺度,“物”就成了崇拜对象,“物”就会对人产生一种束缚,一种负面作用。人们在追求功名的过程中,往往会“为物所役”,“为物所累”,人与功名的关系就产生了异化。庄子这种思想的产生,是有着深刻的现实基础的。2庄子生活在动乱纷争的战国时期。当时的统治者以私欲治天下,为满足贪欲和权力欲,你争我夺,尔虞我诈,政治非常黑暗。庄子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官场有着十分深刻的洞见,认为在政治黑暗、官场腐败的情况下去追求功名,往往是以丧失人的独立人格、个性尊严和失去人的本性真性为代价的。庄子视人格、尊严、真性为人的生命中最为宝贵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人的精神生命。为获取功名而失去人的精神生命,在庄子看来,功名的获得,便成了无价值无意义。庄子不把功名的获得,作为人生成功的价值尺度,而更看重人的精神生命价值的实现。当时人们一般是通过出仕的途径去获取功名的,但仕途险恶,官场黑暗,许多人进入仕途后,便失去了精神生命,成了没有真性、没有独立人格、没有自由、没有灵魂的生命不健全的“散人”。功名以其诱惑败坏着“文行出处”,腐蚀着世情人心。面对这种情况,庄子痛心疾首,要求人们超越世俗的功名价值观,从跻身功名的圈子中跳出来,摆脱功名的束缚,这样在乱世中才能真正实现个体生命的价值。“无功”、“无名”是对儒家“学而优则仕”,“立功”、“立德”、“立言”的解构与反思性的批判。看起来,它似乎是对积极入世,建立功名的否定,实质上它否定的不是功名,而是追求功名的负面价值。它是庄子在特定时代,通过对社会政治的审视,通过对功名价值的反思,为改变“人为物累”的异化现象而提出的《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楚威王闻庄周贤,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乎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汚我。我宁戏汚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庄周辞聘,就是对世俗功名价值观的超越,是对“无功”、“无名”的实践。“千金,重利;卿相,尊位”正是功名的获得。但获得功名的代价是:充当工具,作为祭品,失去自由,人格受汚。“无汚我”是庄子“无功”、“无名”的根本出发点,其目的是“以快吾志”,获得精神生命的畅快,实现人生的自由。庄子提出的“无功”、“无名”是引导人们突破世俗功名观念的束缚,超越现实对功名的执着,由此所开拓出的,是一种生命健全、人生自由的大境界。庄子提出的对世俗功名的超越,表面看来,它具有“无道则隐”的出世倾向,但实质上,“无功”“无名”是庄子在功名与人的精神生命发生冲突、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对功名的一种自觉地、理性地放弃。这里有庄子的清高,也有对世俗的反抗,其目的是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庄子的“无功”、“无名”并不是把人们导向虚无,而是有着干预现实的积极意义。“无功”、“无名”对功名否定的实质,是要实现人生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东3西,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生存意义真正关怀,是对人的终极关怀,具有启迪人生的积极的现实意义。二、不以功名为念通过无功名达到有功名庄子要人们超越世俗的功名,不为功名所累,不为功名所缚。但庄子并不否定功名,不反对人们建功立业。在庄子笔下,有对圣人治世,士人辅世地褒扬,也有对事业成就达到“神”、“巧”、“善”的境界的能工巧匠地赞美。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去建功立业。在这个问题上,庄子有着反常规反传统的独特见解。庄子认为功名的达到要以“无”为前提,即不以立功立名为念,不以立功立名为务,通过“无功”、“无名”达到“有功”、“有名。用庄子自己的话说就是“无功名而治,无仁义而修”(《刻意》)。怎样来理解庄子的“无功”、“无名“的这层含义呢?我们试以《庄子》中的一则寓言“梓庆为鐻”来进行分析探讨。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通斋,下同)以静心。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輒然忘吾有四肢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是其与!(《达生》)梓庆作为一名工匠,其技艺达到了“见者惊犹鬼神”,也就是鬼斧神工、出神入化的境界,可以说在他的事业上是功成名就了。梓庆的成功之“术”,就在于通过“心斋”,达到不怀“庆赏爵禄”、“非誉巧拙”。所谓“不敢怀庆赏爵禄”,“不敢怀非誉巧拙”,就是心中没有对功名的考虑,无立功立名之心,即功名利禄不入于心。这种“不入于心”,即是对功名的“无”,也可以说是对功名的超越。在庄子看来,人要建立功名,但不可存为功名之心。心存功名,为功名而务,就会为功名所缚,就有心理负担,这种束缚、包袱就会成为人正常发挥自己的障碍。而无功名之心,则可以摆脱一切束缚、压力、杂念、干扰,达到忘我的全身心的投入,就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和创造力,从而达到功名的有成。梓庆所言“其巧专而外骨消”,就是排除了一切世俗干扰,专注于事业的境界。梓庆的“以天合天”,就是以人的自然之心顺应木的自然之性,这里依然有着“无”的作用,即顺其自然,不以私欲胡作妄为。最后梓庆为鐻,达到了“见者惊犹鬼神”的大成境界。这则寓言,生动形象地表明了庄子通过“无功”、“无名”达到“有功”“有名”的哲学思想。《庄子》中还有一则“痀偻者承蜩”的寓言,同样表达了“无功”“无名”的这一思想内涵。4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达生》)驼而又老,按一般情况说,做什么事都已很困难了。可是“痀偻丈人”却掌握了捕蝉“犹掇之也”的绝技。“痀偻丈人”之“巧”的获得,苦练技巧是其重要因素,但更为重要的还是对“道”的修炼。“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实际上就是由技入道的境界,这种“道”就是“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它是一种忘物、忘俗、忘我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一切私心杂念都已排除,一切世俗的名利是非都被抛弃。进入了“道”的境界,就不再受任何世俗干扰,不再为功名所诱,荣辱不惊,生死无变。这种“道”的境界,也可以说就是“无功”、“无名”的境界。庄子认为,人只要达到了“无功”、“无名”的“道”的境界,就可以摆脱外物的束缚,达到一种人生的超脱。这种超脱能使人心境空灵平静、精神凝聚专一,心不旁鹜,专注于自己事业的有成。反之,一个人心中若填满了名利世故,是非得失,未留下一片虚灵之地,就不可能专注于在事业中开辟境界,也就难获得事业的成功。庄子说:“凡外重而内拙。”(《达生》)“外重”就是功名心太重。太看重功名,就会使人患得患失,顾虑重重,压力太大,从而造成“内拙”。因此只有“无功”、“无名”,摆脱思想包袱、精神压力、外物束缚,超脱于利害得失之上,保持精神自由,才能畅达生命的弘致,正常良好地发挥自己。所以庄子把“无”作为“有”的前提,要求人们通过“无功无名”去获得“有功有名”。庄子的这一思想是非常深刻的。一般人只知通过“有”去达到“有”,即抱着立功立名之心去追求功名,而不知通过“无”去达到“有”,即以无功名之心去获得功名。庄子的“无功”、“无名”实际上是引导人们,通过超越功名去建立功名,这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一般来说,一个人如果十分在意功名,刻意追求功名,或许也能获得某些成功。但这种成功,只是小成。而以“无”为前提所达到的“成”,往往都是“大成”。梓庆、痀偻丈人就是如此。庄子笔下塑造了不少功名利禄不入于心的人物。这些人虽然心中无功名,但都在事业上取得了大成。象梓庆、痀偻丈人其实就是庄子笔下“无功”、“无名”、“无己”的“神人”、“圣人”、“至人”。看起来“神人”、“圣人”、“至人”高不可攀,神乎其神,难以企及,其实,从上述几则寓言中,我们就可以看到“神人”、“圣人”、5“至人”也很平常。懂得了庄子“三无”思想的真谛,做到“无功”、“无名”、“无己”,人人都可以成为“神人”、“圣人”、“至人”。但真正做到“三无”也并非易事。“三无”是人生理想的大境界,它的达到需要人生的大修养。三、有功不居功成身退在庄子看来,功名的达到,要以“无”为前提,而功成名就后,还要再回到“无”,即“有功不居”,“功成身退”。这里的“功成身退”不是成功后退隐的意思,而是不以功名自居,不显名扬名的意思。“无功”、“无名”这一方面的意义,主要是指人在获得功名后应该具有的精神境界。“无功”、“无名”从整体上说,是培养人们一种淡泊宁静的心态。不以功名为念,是在建立功名中的淡泊;不以功名自居,是在获得功名后的淡泊。“无功”、“无名”实际上包括了“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精神修养和实践的过程。“从无到有”是“道”境;“从有到无”同样也是“道”境。那么到底如何理解“有功不居”、“功成身退”这样一种“从有到无”的“无功”、“无名”的思想内涵呢?我们还是用庄子的话来说明。《应帝王》说:“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明王“功盖天下”,“化贷万物”,可谓是大功大名了。但明王“似不自己”。所谓“不自己”就是并不以为功劳出自自己,成功与自己无关。其实质就是不居功,不显名,不自傲,不矜夸,也就是“无功”、“无名”。所谓“游于无有者”,就是治天下而又不以治天下自居,“窅然丧其天下焉”。《徐无鬼》中还有一段类似《应帝王》中的语言:“圣人并包天地,泽及天下,而不知其谁氏。是故生无爵,死无谥,实不聚,名不立,此之谓大人。”圣人“并包天地,泽及天下”,但圣人却不知这功名“其谁氏”。“不知其谁氏”,有无为而治的意义,也有不把